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递矩阵方法与矩形势垒的量子隧穿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红梅 刘德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96-199,213,共5页
利用传递矩阵方法精确计算了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求解出电子穿过矩形势垒的透射系数,进一步研究了该透射系数与有效质量和矩形势垒参数的关系。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有效质量和矩形势垒参数对透射系数的影响同等重要。
关键词 量子隧穿 矩形势垒 传递矩阵方法 透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噪声源的传递率矩阵识别方法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磊 曹跃云 +1 位作者 杨自春 何元安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1-297,共7页
针对现有方法在船舶振动噪声源识别中存在的不足,引入传递率矩阵方法(Transmissibility Matrix Method,TMM),全面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着重探讨解决振源之间交叉耦合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基于TMM的振-声传递... 针对现有方法在船舶振动噪声源识别中存在的不足,引入传递率矩阵方法(Transmissibility Matrix Method,TMM),全面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着重探讨解决振源之间交叉耦合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基于TMM的振-声传递路径分析模型,新模型以隔振器两端的位移响应之差作为输入振源,有效地避免了振源之间的耦合。通过船舶水中振动-声辐射仿真分析和实船海上振动-声辐射试验验证了新模型在船舶噪声源识别和贡献量分析中可行性与正确性。新模型在船舶振动噪声源识别中保持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现代船舶中隔振器的广泛应用,为该方法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因此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源识别 船舶 贡献量 传递矩阵方法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覆盖PCLD圆柱壳振动分析的新矩阵方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向宇 黄玉盈 +1 位作者 陆静 袁丽芸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5-182,共8页
基于线弹性薄壳理论和线粘弹性理论,考虑被动约束层阻尼(PCLD)的剪切耗能以及层间的相互作用,首次导出了适用于最一般情况的环状覆盖PCLD圆柱层合壳在谐激励作用下的整合一阶常微分矩阵方程,它的12个状态变量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而且由... 基于线弹性薄壳理论和线粘弹性理论,考虑被动约束层阻尼(PCLD)的剪切耗能以及层间的相互作用,首次导出了适用于最一般情况的环状覆盖PCLD圆柱层合壳在谐激励作用下的整合一阶常微分矩阵方程,它的12个状态变量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而且由层合壳完整的位移量和内力量组成,应用范围很广。通过将该模型和齐次扩容精细积分法结合构建了一种高效率和高精度的半解析半数值方法,并与解析解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借此还分析了PCLD覆盖率和覆盖位置对频率响应函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层阻尼 圆柱壳 精细积分法 传递矩阵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iccati传递矩阵法求解涡轮分子泵的振动问题
4
作者 李新生 赵鸿宾 +1 位作者 刘宝湘 李杰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25-228,共4页
计算分子泵的临界转速及其振动模态,对选择分子泵参数并降低其振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Riccati传递矩阵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计算方法,易于编制程序,速度快,数值稳定性好。对FB-110型涡轮分子泵,用Riccati方法进行了振动分析,说明其... 计算分子泵的临界转速及其振动模态,对选择分子泵参数并降低其振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Riccati传递矩阵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计算方法,易于编制程序,速度快,数值稳定性好。对FB-110型涡轮分子泵,用Riccati方法进行了振动分析,说明其工作转速远离临界转速,因而振动小,可以平稳地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CATI 传递矩阵 涡轮分子泵 传递矩阵方法 振动分析 工作转速 振动模态 临界转速 数值稳定性 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反射矩阵法的层状公路结构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卢正 姚海林 +1 位作者 胡梦玲 王长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67-3774,3809,共9页
利用传递-反射矩阵方法和叠加原理推导了双轮胎振动荷载作用下弹性层状公路结构的动力响应解,并利用Hankel数值逆变换技术进行了数值求解。弹性层状结构的传递-反射矩阵同时具有单个矩阵尺寸小、矩阵元素只含有负指数项2个优点,计算结... 利用传递-反射矩阵方法和叠加原理推导了双轮胎振动荷载作用下弹性层状公路结构的动力响应解,并利用Hankel数值逆变换技术进行了数值求解。弹性层状结构的传递-反射矩阵同时具有单个矩阵尺寸小、矩阵元素只含有负指数项2个优点,计算结果不受土层单元厚度与荷载频率大小的影响,可以大幅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通过将数值计算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面层厚度及模量对层状公路结构动应力、动位移的影响程度和规律,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公路路面、路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反射矩阵方法 层状公路结构 动力响应 HANKEL变换 路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平面多刚柔系统的冲击响应建模和计算方法
6
作者 贺少华 谢最伟 吴新跃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3-98,109,共7页
结合传递矩阵方法建模灵活和计算效率高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传递矩阵"概念的多体系统冲击响应建模和计算方法。以受基础冲击的平面多刚柔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Newmark-β法对元件的方程高阶项进行线性化,用模态方法处理柔... 结合传递矩阵方法建模灵活和计算效率高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传递矩阵"概念的多体系统冲击响应建模和计算方法。以受基础冲击的平面多刚柔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Newmark-β法对元件的方程高阶项进行线性化,用模态方法处理柔体的变形,建立了一般刚体和典型刚体(刚性均质矩形板、带弹性支撑的刚性均质矩形薄板)、一般柔体和典型柔体(Euler-Bernouni梁)的冲击扩展传递矩阵,冲击激励包含平动和转动两种成分,给出了基于Newmark-β法的系统响应数值迭代求解算法程序。用一个工程实例,通过与有限元方法的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得出了转动冲击激励成分对总体响应的贡献不能忽略的结论。方法的研究对象虽然只是平面多刚柔系统,但很容易推广到三维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多刚柔体系统 传递矩阵方法 NEWMARK-Β法 冲击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分支管路流固耦合振动计算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帅军 李华峰 +1 位作者 王小峰 柳贡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2-55,90,共5页
基于分支结合部的力平衡及流体连续条件,建立了分支管道的传递矩阵通用表达式。基于吸收传递矩阵的思想,推导了含有任意分支的输流管道计算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经多种分支角度和位置的计算分析,研究了分支管件对管道... 基于分支结合部的力平衡及流体连续条件,建立了分支管道的传递矩阵通用表达式。基于吸收传递矩阵的思想,推导了含有任意分支的输流管道计算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经多种分支角度和位置的计算分析,研究了分支管件对管道流固耦合振动特性的影响,发现分支管角度及位置的变化对管内流体压力波的影响大于其对管道结构振动的影响,分支角度的变化对管道结构振动和管内流体压力脉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而分支位置的变化对管道的影响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多分支管道 振动特性 传递矩阵方法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TM方法的水下爆炸冲击动弯矩计算方法及实尺度试验研究
8
作者 于福临 冀玲玲 +1 位作者 刘亮涛 王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7,22,共8页
对实船水下爆炸冲击动弯矩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将船体等效为变截面梁,基于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结合非齐次项的精细积分方法,构造求解船体梁模型在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弯矩响应的精细传递矩阵,结合边界条件分别求出船体梁在水下爆炸载... 对实船水下爆炸冲击动弯矩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将船体等效为变截面梁,基于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结合非齐次项的精细积分方法,构造求解船体梁模型在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弯矩响应的精细传递矩阵,结合边界条件分别求出船体梁在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冲击动弯矩,实现离散时间精细传递矩阵法对实船水下爆炸试验冲击动弯矩的计算。同时开展实尺度船舶水下爆炸冲击动弯矩试验,将计算结果与实船水下爆炸试验进行对比,对该研究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传递矩阵(PTTM)方法 水下爆炸 冲击动弯矩 实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GaN/GaN分布布拉格反射镜的设计与表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姬小利 江若琏 +7 位作者 李亮 谢自力 周建军 刘斌 韩平 张荣 郑有炓 龚海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88-890,共3页
设计了反射中心波长为500nm的A l0.3Ga0.7N/GaN和A lN/GaN两种分布布拉格反射镜(DBR),并采用光学传递矩阵方法对其光谱反射率进行了理论上的模拟。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技术在蓝宝石衬底上制备了样品。实际测量的样品反射... 设计了反射中心波长为500nm的A l0.3Ga0.7N/GaN和A lN/GaN两种分布布拉格反射镜(DBR),并采用光学传递矩阵方法对其光谱反射率进行了理论上的模拟。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技术在蓝宝石衬底上制备了样品。实际测量的样品反射谱中有明显的反射峰,但峰值波长与理论设计有偏差,峰值反射率也比理论设计值偏低。SEM和AFM测量结果表明:这是由生长层厚与设计的偏差和界面不平整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分布布拉格反射镜 光学传递矩阵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结构上轮对相互影响系数的解析求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龙祥 刘维宁 吴宗臻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35-1641,共7页
为了建立更合理的频域车轨耦合模型,提出一种求解移动荷载状态激振下轨道结构上轮对相互影响系数的解析方法。该解析方法视离散支撑轨道结构为周期性的结构,首先在与列车轮载同速的移动坐标系下对Dirac荷载作用下钢轨的振动控制方程进... 为了建立更合理的频域车轨耦合模型,提出一种求解移动荷载状态激振下轨道结构上轮对相互影响系数的解析方法。该解析方法视离散支撑轨道结构为周期性的结构,首先在与列车轮载同速的移动坐标系下对Dirac荷载作用下钢轨的振动控制方程进行系列积分变换,并将影响系数化简为含有钢轨垫片中频域力的表达式,而后以传递矩阵方法求得该频域力,进而最终求得轮对的相互影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准确度高,计算速度快,能很好地应用于频域车轨耦合模型中;列车在高速时采用定点荷载状态激振会产生较大误差,此时宜使用移动荷载状态激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轨道结构 轮对相互影响系数 轨道振动 车轨系统激励模型 解析方法 传递矩阵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体系统冲击响应谱分析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少华 吴新跃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7-130,共4页
提出一种多体系统冲击响应谱分析法,以一个基础受加速度冲击刚柔系统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为:首先利用传递矩阵法求得系统任意点的状态矢量和系统振型;建立系统相对基础运动微分方程,进而建立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方程;利... 提出一种多体系统冲击响应谱分析法,以一个基础受加速度冲击刚柔系统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为:首先利用传递矩阵法求得系统任意点的状态矢量和系统振型;建立系统相对基础运动微分方程,进而建立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方程;利用系统增广特征矢量的正交性求得广义坐标,结合速度冲击谱的定义获得各模态最大响应,最后经各模态响应合成得到系统的冲击响应时间历程。用一个具体工程实例,通过与一般力学解析方法、有限元冲击响应谱分析法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多体系统 冲击响应谱分析法 传递矩阵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耦合约化维度量子体系中的界面光学声子模及其与电子的相互作用(英文)
12
作者 张立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3-250,共8页
采用传递矩阵方法,在介电连续近似下,推导并给出了n层耦台约化维度量子体系(包括耦合量子阱CQW, 耦合量子阱线CQWW和耦合量子点CQD)中的界面光学声子模与相应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哈密顿的统一表达式。对由二层AlGaAs/GaAs构成的CQW,CQWW... 采用传递矩阵方法,在介电连续近似下,推导并给出了n层耦台约化维度量子体系(包括耦合量子阱CQW, 耦合量子阱线CQWW和耦合量子点CQD)中的界面光学声子模与相应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哈密顿的统一表达式。对由二层AlGaAs/GaAs构成的CQW,CQWW与CQD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界面光学声子频率对体系的波矢与量子数的信赖关系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波矢与量子数趋于0与无穷大两个极端情况从数学与物理上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与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耦合约化维度量子系统 传递矩阵方法 电子-声子相互作用 凝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V波入射时海水-层状海床体系的自由场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柯小飞 陈少林 张洪翔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6-976,共11页
基于势流理论及Biot多孔介质模型,分析了海水-饱和海床-弹性基岩体系在平面P-SV波入射情形下的动态响应。根据理想流体、饱和海床及弹性基岩之间的界面连续条件,运用Thom son-Haskell传递矩阵方法可得出饱和海床及其上覆海水层的稳态响... 基于势流理论及Biot多孔介质模型,分析了海水-饱和海床-弹性基岩体系在平面P-SV波入射情形下的动态响应。根据理想流体、饱和海床及弹性基岩之间的界面连续条件,运用Thom son-Haskell传递矩阵方法可得出饱和海床及其上覆海水层的稳态响应,并得到瞬态响应。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所编程序的正确性。进一步分析了入射角度、海水层厚度对自由场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SV波入射时,入射角度和海水层对饱和土表面的响应具有较大影响,在确定海底地震动设计中不可忽视。对于地震波入射时,复杂海底地形的地震反应,以及海水-海床-结构相互作用分析,该方法可为其提供自由场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海床 传递矩阵方法 自由场分析 P-SV波 海底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局域共振梁结构带隙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静茹 黎胜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5-355,共11页
该文将周期局域共振梁结构中的基体结构由单一材料发展成多相材料,建立了周期复合局域共振梁结构。由共振单元在单胞中的排列位置,考虑了三种构型,并利用传递矩阵方法计算了在弹性基底作用下这些结构产生的局域共振带隙性质。结果表明,... 该文将周期局域共振梁结构中的基体结构由单一材料发展成多相材料,建立了周期复合局域共振梁结构。由共振单元在单胞中的排列位置,考虑了三种构型,并利用传递矩阵方法计算了在弹性基底作用下这些结构产生的局域共振带隙性质。结果表明,与局域共振梁结构相比,复合局域共振梁结构产生的局域共振带隙对应的频率范围更宽,禁带范围内弹性波的衰减峰值和衰减均值更高。除此之外,该文还分析了局域共振结构、单胞尺寸、基体材料和局域共振结构中的阻尼对弹性波在空间中传播和衰减特性的影响,为满足特定的隔声隔振要求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共振 多相基体梁 带隙结构 传递矩阵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变形控制法的软岩路基填筑材料回弹模量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詹永祥 龙小波 +2 位作者 姚海林 张静波 陈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0-455,共6页
根据路基路面变形协调原理,结合国内公路相关规范对路面弯沉的控制标准,获得软岩路基顶面动变形允许值;利用传递-反射矩阵方法和叠加原理推导了双轮胎振动荷载作用下弹性层状公路结构的动力响应解;采用Hankel数值逆变换技术计算出实例... 根据路基路面变形协调原理,结合国内公路相关规范对路面弯沉的控制标准,获得软岩路基顶面动变形允许值;利用传递-反射矩阵方法和叠加原理推导了双轮胎振动荷载作用下弹性层状公路结构的动力响应解;采用Hankel数值逆变换技术计算出实例工程中典型软岩公路路基顶面的动变形,基于动变形控制法确定了不同软岩填筑区域对应填料的回弹模量临界值;根据现有公路规范规定的路基结构层厚度,提出满足动变形条件下的软岩填筑区域所需回弹模量控制要求,并以回弹模量为依据对软岩填料进行了分类.研究成果可为软岩填料分区优化填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路基 动变形控制 层状公路结构 传递-反射矩阵方法 软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功能材料
16
《中国光学》 EI CAS 1999年第5期90-91,共2页
TN304 99053420一维薛定谔方程的传递矩阵法求解=Solution of one—dimensional Schrodinger equation by transmissiongmatrix method[刊,中]/陆卫,穆耀明,万明芳,陈效双,刘兴权,窦红飞,李宁,沈学础(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 TN304 99053420一维薛定谔方程的传递矩阵法求解=Solution of one—dimensional Schrodinger equation by transmissiongmatrix method[刊,中]/陆卫,穆耀明,万明芳,陈效双,刘兴权,窦红飞,李宁,沈学础(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83))//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8,17(3).—231—235报道应用传递矩阵方法直接在数值上确定任意—维势结构中的束缚态与准束缚态。通过对2×2矩阵乘积过程中的数据分解处理,使该方法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器件尺度的异质结构系统,给出了在具有实际超晶格结构尺度的二种超晶格子带特性上的应用。图4参5(方舟)TN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传递矩阵 准束缚电子 红外物理 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晶格结构 传递矩阵方法 量子点超晶格 直接应用 中科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