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的水泥混凝土铺面脱空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吴荻非 向晖 +2 位作者 刘成龙 沈宾宾 曾孟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3-465,共13页
为提高水泥混凝土铺面脱空识别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提出一种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的板底脱空识别方法。首先,建立了九块板全尺寸铺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获取冲击荷载作用下铺面板的多点加速度响应;其次,在2个振动传递方向上,分别计算相邻2... 为提高水泥混凝土铺面脱空识别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提出一种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的板底脱空识别方法。首先,建立了九块板全尺寸铺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获取冲击荷载作用下铺面板的多点加速度响应;其次,在2个振动传递方向上,分别计算相邻2个测点间的振动传递率函数,分析特定频段内传递率函数的差异,并提出传递率损伤指标(transmissibility-damage indicator,TDI)及其矩阵表达式;最后,计算分析11种不同脱空形式、程度下TDI矩阵的差异,并分析测点布设方式、信号噪声水平对TDI矩阵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脱空判定指标能较好识别定位板角和板边局部脱空。所得TDI矩阵在板角脱空的2个传递方向均十分显著,在板边脱空的垂直脱空边方向较为显著;对于板中脱空,2个传递方向上的TDI矩阵均无法有效识别。板中脱空的分布与TDI矩阵的分布一致性较差;对于多区域脱空,其计算得到的TDI矩阵与单区域脱空类似,对于板角和板边局部脱空均能有效识别;测点布设越密,TDI矩阵的分布与脱空分布的一致性越高。然而,该识别方法对噪声水平较为敏感,噪声水平越高,识别精度越低,需要较高精度的传感器或设备予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脱空识别 振动传递率函数 水泥混凝土铺面板 有限元分析 识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率函数的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连接件损伤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正泉 孟宪宏 王晓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08-316,共9页
为解决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中连接件检测困难问题,提出了基于传递率函数的连接件损伤识别方法。首先介绍了传递率函数原理,建立了用于检测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中损伤连接件的传递率函数理论模型,得出可用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 为解决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中连接件检测困难问题,提出了基于传递率函数的连接件损伤识别方法。首先介绍了传递率函数原理,建立了用于检测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中损伤连接件的传递率函数理论模型,得出可用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物理参数表示的传递率损伤指标(transmissibility damage indicator,TDI)。分析理论模型的检测机理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判断连接件损伤程度而且检测结果不受未被检测损伤连接件干扰。分别设置单损伤和多损伤工况,通过缩尺模型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检测方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损伤连接件和无损连接件的TDI指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差异达到39.2%,所提出方法可以有效确定连接件的损伤状态与程度,且多损伤工况下其他未被检测的损伤连接件对检测结果无影响。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结果测试所提出方法的抗噪性,建议使用该方法时,保证信噪比在40 dB以上,从而保障方法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率函数 损伤检测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 连接件 传递损伤指标(T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干性传递率函数的风机叶片损伤识别
3
作者 王硕 杨永春 +1 位作者 马玉亮 石湘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14355-14363,共9页
风机叶片在长期运行和恶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损伤或故障。利用振动传递率函数针对风机叶片开展了损伤识别研究。介绍了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的损伤识别理论,并提出采用信号相干性来确定传递率损伤指标计算频率范围的方法。基... 风机叶片在长期运行和恶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损伤或故障。利用振动传递率函数针对风机叶片开展了损伤识别研究。介绍了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的损伤识别理论,并提出采用信号相干性来确定传递率损伤指标计算频率范围的方法。基于Workbench平台对不同位置单损伤、多损伤以及单处不同损伤程度的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频段选择和测点布置对损伤识别效果的影响,并结合风机叶片模型试验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风机叶片的损伤进行有效识别、定位和评估,特别是采用基于信号相干性确定的高相干频段作为计算频段时,对局部损伤识别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性 传递率函数 风机叶片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与统计假设检验的海洋平台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刁延松 徐东锋 +1 位作者 徐菁 毛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由于受激励未知、测量噪声及建模误差等因素影响,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结果存在明显不确定性。为此,利用振动传递率函数和统计假设检验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用结构损伤前后加速度响应计算振动传递率函数;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 由于受激励未知、测量噪声及建模误差等因素影响,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结果存在明显不确定性。为此,利用振动传递率函数和统计假设检验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用结构损伤前后加速度响应计算振动传递率函数;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提取结构损伤前后振动传递率函数的第一阶主成分作为正态总体样本;用多元统计分析中F检验法进行假设检验分析以达损伤识别目的。该方法无需激励信息,具有一定抗噪声能力,适合处理激励未知、测量噪声等因素引起的不确定性问题。通过海洋平台结构数值模拟及振动台模型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传递率函数 主成分分析 海洋平台 假设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振动传递率函数和灰度矩相对熵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斌 刘吉彪 程军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39-1644,共6页
为了从结构振动响应中直接提取损伤敏感参数,对激励未知情况下的结构损伤模式进行识别,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振动传递率函数和灰度矩相对熵的损伤识别方法。对振动响应进行小波分解,通过计算不同尺度下的互相关函数,求解得到多尺度振动传递... 为了从结构振动响应中直接提取损伤敏感参数,对激励未知情况下的结构损伤模式进行识别,提出了基于多尺度振动传递率函数和灰度矩相对熵的损伤识别方法。对振动响应进行小波分解,通过计算不同尺度下的互相关函数,求解得到多尺度振动传递率函数。为了通过多尺度振动传递率函数提取损伤指标,计算了不同尺度范围内的多尺度振动传递率函数的灰度矩向量,该指标不受工况变化的影响。通过计算测试数据与样本数据灰度矩向量之间的相对熵,对结构的损伤模式进行了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结构的损伤模式,适用于激励未知且工况变化情况下的损伤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检测 小波分解 多尺度振动传递率函数 灰度矩 相对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和奇异值熵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斌 程军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382-2385,共4页
为了直接通过结构振动响应提取损伤特征,对激励未知情况下的结构损伤进行检测,提出了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和奇异值熵的损伤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振动响应获得振动传递率函数,然后对振动传递率函数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求取其奇异值熵... 为了直接通过结构振动响应提取损伤特征,对激励未知情况下的结构损伤进行检测,提出了基于振动传递率函数和奇异值熵的损伤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振动响应获得振动传递率函数,然后对振动传递率函数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求取其奇异值熵,通过奇异值熵的大小来识别损伤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识别结构的损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 振动传递率函数 相空间 奇异值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率函数的运行模态分析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永年 王彤 夏遵平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5-949,995,共5页
传统的运行模态分析方法在推导过程中多假设激励为白噪声,造成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传递率函数的运行模态分析方法,无需采用白噪声假设,利用两种不同载荷情况下的传递率函数构造有理函数,通过有理分式Forsythe正交多... 传统的运行模态分析方法在推导过程中多假设激励为白噪声,造成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传递率函数的运行模态分析方法,无需采用白噪声假设,利用两种不同载荷情况下的传递率函数构造有理函数,通过有理分式Forsythe正交多项式法对其进行拟合,得到模态频率、阻尼和振型参数。最后,采用机翼模型仿真算例和悬臂梁实验,验证了在非白噪声激励情况下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识别 运行模态分析 传递率函数 有理函数 正交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与传递率函数相结合的钢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艾青林 林小贝 徐巧宁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8期824-835,共12页
针对现有的传递率函数法对钢结构损伤检测不全面、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将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与传递率函数相结合的钢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钢结构框架模型进行瞬态分析,得到垂直于检测面的节点加速度,通过Matlab软件对各节... 针对现有的传递率函数法对钢结构损伤检测不全面、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将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与传递率函数相结合的钢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钢结构框架模型进行瞬态分析,得到垂直于检测面的节点加速度,通过Matlab软件对各节点加速度进行傅里叶变换、频谱相除得到传递率函数,再将传递率函数进行差分运算得到传递率函数变化量。将传递率函数变化量作为全连接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采用反向传播对误差进行修正,从而得到钢结构各检测位置的损伤指标值。通过钢结构框架损伤检测实验,对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与传递率函数的钢结构损伤检测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新方法与传统的传递率函数法相比,所有位置的钢结构损伤识别率平均提高了29.14%,能更准确与全面地识别钢结构各位置的损伤情况,可对钢结构损伤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损伤检测 全连接神经网络 反向传播 传递率函数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激励下基于延迟传递率函数的结构模态识别方法
9
作者 许焱鑫 郑东健 +2 位作者 赵二峰 邵晨飞 郑森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148,共11页
针对传递率函数运行模态分析方法易受环境激励中周期性分量影响,难以准确辨识结构真实模态参数的问题,推导了周期性激励对传递率函数模态参数识别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延迟传递率函数的构造方法,运用延迟传递率函数对周期性虚... 针对传递率函数运行模态分析方法易受环境激励中周期性分量影响,难以准确辨识结构真实模态参数的问题,推导了周期性激励对传递率函数模态参数识别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延迟传递率函数的构造方法,运用延迟传递率函数对周期性虚假极点进行辨识,并结合常规传递率函数识别的系统极点,实现了结构真实模态参数的有效识别。借助四自由度系统和某泵站厂房结构算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激励中包含周期性成分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地辨识结构模态参数,具有较为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激励 延迟传递率函数 虚假模态辨识 模态参数识别 结构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绝对传递率函数的传递路径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英杰 王彤 郭建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9-156,共8页
传统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需进行载荷识别,试验过程繁琐。为了提高建模和试验的效率,采用传递函数分析模型的高级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被提出,避免了载荷识别过程。在高级传递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绝对传递率函数的N-TPA法,采用归一化... 传统的传递路径分析方法需进行载荷识别,试验过程繁琐。为了提高建模和试验的效率,采用传递函数分析模型的高级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被提出,避免了载荷识别过程。在高级传递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绝对传递率函数的N-TPA法,采用归一化方法对测量得到的传递率函数进行处理,有效避免了绝对传递率函数求解过程中的病态问题,同时采用主分量分析方法计算贡献度,可以获取在频带范围内的贡献度的影响排名。通过四自由度弹簧质量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算例修正模型。通过飞机模型试验验证了该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能有效缩短试验周期,加快实验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路径分析 绝对传递率函数 归一化 贡献度 主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率函数与信息熵的混凝土坝裂缝损伤识别指标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德河 郑东健 +2 位作者 胡德华 谢荣晖 甘声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145,155,共6页
混凝土坝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振动激励信息一般难以精确获取,基于传递率函数理论,对混凝土坝施加一定的振动激励,通过测得的动力响应信息计算传递率函数,同时利用信息熵及互信息可以表征变量的信息特征及相关性,提出了识别和定位结构损伤... 混凝土坝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振动激励信息一般难以精确获取,基于传递率函数理论,对混凝土坝施加一定的振动激励,通过测得的动力响应信息计算传递率函数,同时利用信息熵及互信息可以表征变量的信息特征及相关性,提出了识别和定位结构损伤的指标。这种方法不需要获得外界的激励信息,直接利用结构的响应信息提取损伤特征。混凝土重力坝的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在损伤程度高于3%的情况下,施加的振动激励能较好地实现损伤识别和定位,并适用于单一损伤和多损伤;根据结构特性合理优化布置测点可以实现局部损伤识别,对混凝土坝的损伤检测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 动力响应 损伤识别 传递率函数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运用少量传递率函数值与稀疏正则化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焕林 骆紫薇 余岭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1-1188,共8页
基于传递率函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因其无需结构荷载仅需结构响应信息的特点而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但是,利用传递率函数进行损伤量化的大多数该类既有方法只能实现结构损伤定位,而不能有效估算结构损伤程度。针对该问题,从频响函... 基于传递率函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因其无需结构荷载仅需结构响应信息的特点而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但是,利用传递率函数进行损伤量化的大多数该类既有方法只能实现结构损伤定位,而不能有效估算结构损伤程度。针对该问题,从频响函数和传递率函数的定义出发,推导传递率函数与结构单元刚度折减系数的直接关系式,考虑结构损伤的稀疏特性并基于稀疏正则化技术,提出了一种运用少量传递率函数值与稀疏正则化的结构损伤识别新方法。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仅需少量频率点对应的传递率函数值即可有效进行结构损伤识别,既能定位结构损伤又能估算损伤程度,具有识别精度高与强鲁棒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结构损伤识别 传递率函数 稀疏正则化 未知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传递率函数与模式匹配的结构损伤快速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清伟 聂振华 马宏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9,共10页
为了对结构进行灾后快速安全评估,提出一种基于局部传递率函数与模式匹配的快速损伤识别方法。通过有限元建立结构不同损伤位置和程度的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取其固有频率与振型,建立损伤模式数据库;根据待测真实结构上少量测点所测振动... 为了对结构进行灾后快速安全评估,提出一种基于局部传递率函数与模式匹配的快速损伤识别方法。通过有限元建立结构不同损伤位置和程度的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取其固有频率与振型,建立损伤模式数据库;根据待测真实结构上少量测点所测振动信号计算局部传递率函数,构建匹配因子矩阵;调用损伤模式数据库中的模态参数构建损伤模式矩阵,建立匹配因子矩阵与损伤模式矩阵间的映射关系;以欧式距离相似度指标来衡量匹配程度,相似度最高的损伤模式即视为待测结构的实际损伤情况。为了验证本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对一四层层间剪切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结果均表明,本方法能够准确识别结构损伤位置和程度。所提方法不涉及复杂的算法,只需少量测点数据,计算速度快,满足震后快速评估要求;该方法只与结构固有属性有关,但无需进行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具有良好的实际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损伤识别 模式匹配 局部传递率函数 欧式距离 损伤模式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自由度系统中标量传递率的不变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昱 朱彤 周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1-156,共6页
标量传递率函数描述了多自由度系统中两个自由度的响应之间的关系,随着应用范围的延伸,近年来标量传递率逐渐受到了重视。本文从串联系统出发,证明了多激励作用下多自由度系统中标量传递率在某些条件下具有不变性,提出了该性质的统一的... 标量传递率函数描述了多自由度系统中两个自由度的响应之间的关系,随着应用范围的延伸,近年来标量传递率逐渐受到了重视。本文从串联系统出发,证明了多激励作用下多自由度系统中标量传递率在某些条件下具有不变性,提出了该性质的统一的适用模型,并通过数值方法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在振动台模型实验中的应用表明,该性质可以在实际问题中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 标量传递率函数 模态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交通引起环境振动传递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袁扬 刘维宁 王文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104,共6页
地铁运营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在频域内准确预测地铁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特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实验室锤击激励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对不同振源特性下隧道-地层-建筑物振动传播体系的传递特性进行研究。... 地铁运营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在频域内准确预测地铁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特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实验室锤击激励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对不同振源特性下隧道-地层-建筑物振动传播体系的传递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地层/建筑物体系的传递率函数是传递系统的固有特性,与振源的幅值大小、幅频特性等因素无关;可以采用多点锤击激励激起的隧道-地层体系的传递率函数代替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隧道-地层体系的传递率函数;基于锤击激励试验的地铁环境振动响应传递率函数预测方法可以实现时域和频域内准确定量预测地铁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铁道 振动传递 锤击激励试验 数值模拟 传递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A)方法在应用中的缺陷 被引量:18
16
作者 乔宇锋 黄其柏 李天匀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2-136,共5页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A)方法是传递路径分析技术中一种新方法,以经典传递路径分析方法(TPA)为参考,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两种方法,揭示OPA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三种缺陷。由于结构模态的影响,传递路径之间存在互相关,形成OPA的交叉耦合...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PA)方法是传递路径分析技术中一种新方法,以经典传递路径分析方法(TPA)为参考,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两种方法,揭示OPA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三种缺陷。由于结构模态的影响,传递路径之间存在互相关,形成OPA的交叉耦合缺陷。实际工况的限制可能导致传递率函数估计错误。对分析中可能遗漏传递路径,OPA方法的拟合总值对比不能识别。这三种缺陷均会导致OPA分析失败,得出错误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经典传递路径分析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传递率函数 路径贡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在车内噪声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兰靛靛 程栏 +1 位作者 李宝江 黄玉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5期118-123,共6页
与传统的传递路径分析相比,高级传递路径分析(Advanced Transfer PathAnalysis,ATPA)无需进行载荷识 别,是一种兼具精度与效率的新型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基于ATPA的理论,以某SUV车型为例,通过试验得到的总体 传递率函数计算各子系统对目... 与传统的传递路径分析相比,高级传递路径分析(Advanced Transfer PathAnalysis,ATPA)无需进行载荷识 别,是一种兼具精度与效率的新型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基于ATPA的理论,以某SUV车型为例,通过试验得到的总体 传递率函数计算各子系统对目标点的直接传递率函数,再结合测得的工况响应信号进行响应合成与贡献量分析。结 果表明:该车车内噪声的贡献源排序前三依次是前风挡,前右悬架减震器Z向和发动机辐射噪声。最后通过针对性的 优化措施,使车内噪声降低2.9dB(A),驾驶座噪声的实测结果验证了ATPA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高级传递路径分析 总体传递率函数 直接传递率函数 车内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的挖掘机座椅振动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庞晓柯 周以齐 +2 位作者 唐伟 王丽 米永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1-176,共6页
以某挖掘机新产品试验车为对象,研究发动机到驾驶室座椅的振动传递情况。应用奇异值分解技术对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采集运行工况试验的振动数据,建立了从发动机振动到驾驶室座椅振动的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对比座椅安... 以某挖掘机新产品试验车为对象,研究发动机到驾驶室座椅的振动传递情况。应用奇异值分解技术对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采集运行工况试验的振动数据,建立了从发动机振动到驾驶室座椅振动的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对比座椅安装位置加速度的模型合成信号与实测信号的频域特征,研究发现两者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对模型合成的输出信号进行频域分析,可以直观的研究需要关心的频率。结合各路径的振动贡献频谱图与矢量图,找出特定频率处需要改进的路径。最后利用传递率函数频谱图和输入加速度频谱图,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为解决振动噪声传递类问题,提供了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奇异值分解 振动贡献 传递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和深度学习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和生 王泽宇 陈嘉缘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土木工程实际结构损伤状态的时间跨度通常只占总生命周期的一小部分。为解决传统基于数据驱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缺乏足够多的损伤训练数据的问题,提出结合数字孪生和深度学习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该方法利用数值仿真... 土木工程实际结构损伤状态的时间跨度通常只占总生命周期的一小部分。为解决传统基于数据驱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缺乏足够多的损伤训练数据的问题,提出结合数字孪生和深度学习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该方法利用数值仿真模型和在线监测数据构建结构的数字孪生,以获得不同损伤工况下结构动力响应的“大数据”;为了摆脱对外激励信息的依赖,应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和传递率函数对得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固有模态传递率函数数据作为深度学习的输入进行训练,实现结构的损伤识别。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对实际结构未经训练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泛化能力良好,能够有效识别结构损伤状况。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解决了传统方法数据匮乏的问题,不需要任何地震信息,利用固有模态传递率函数数据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仍能保持较高的损伤识别准确率,二者结合可以使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更为主动、可靠、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深度学习 固有模态传递率函数 损伤识别 结构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锤击测试的地铁环境振动预测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6
20
作者 袁扬 刘维宁 王文斌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8-414,共7页
地铁运营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在频域内准确预测地铁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对基于锤击测试的地铁振动环境响应传递率函数预测方法中理论假定和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 地铁运营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在频域内准确预测地铁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对基于锤击测试的地铁振动环境响应传递率函数预测方法中理论假定和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应用多点锤击激起的振动传播体系内传递率函数替代地铁运行引起的体系内传递率函数作为预测方法理论假定的改进;应用改进后的预测方法得到的地表振动响应预测结果接近于应用数值模拟得到的地表振动响应计算结果;基于锤击测试的地铁振动环境响应传递率函数预测方法可以实现时域和频域内准确定量预测地铁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环境振动 预测方法 传递率函数 多点锤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