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流速装置比对传递标准的评价方法研究
1
作者 周书恺 刘源 +2 位作者 胡鹤鸣 刘铁军 谢代梁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6,共7页
水流速装置是各式流速仪的检定校准装置,为考察各实验室装置量值复现的准确性,可实施装置间的计量比对。拟选用两台测速原理不同的流速仪作传递标准,针对仪器的测量重复性、长期稳定性和安装条件等在传递过程中会对比对结果产生影响的... 水流速装置是各式流速仪的检定校准装置,为考察各实验室装置量值复现的准确性,可实施装置间的计量比对。拟选用两台测速原理不同的流速仪作传递标准,针对仪器的测量重复性、长期稳定性和安装条件等在传递过程中会对比对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开展实验,并完成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在规定的考察时间和流速范围内,两台新流速仪做相同流速点测试实验。LS1206B转子式流速仪在测试中测量重复性保持在0.1%以下,稳定性在0.5%范围内,较之于Vector性能表现更好;LS1206B的水力螺距测量不确定度在高流速下更小,其不确定度主要来源有标准装置引入的流速不确定度、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和仪器安装偏角引入的不确定度;若实际安装时偏角较大,会严重影响测量结果进而影响比对结果。另一台Vector声学多普勒流速仪在良好的信噪比环境下,重复性和稳定性都在1%以内,其不确定度来源有装置引入的流速不确定度和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速装置 计量比对 传递标准 不确定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流量传递标准──临界流文丘里喷嘴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明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5-58,共4页
文本对临界流文丘里喷嘴作为气体流量传递标准的优越性,其流量方程、主要特性参数及在应用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关键词 流量 传递标准 喷嘴 气体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二级传递标准量值传递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帅斌 李宁 田文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1-206,共6页
臭氧(O_3)二级传递标准对O_3三级传递标准进行量值传递,开展了对分析类型、发生类型等不同类型O_3三级传递标准的量值传递实验。分析类型O_3三级传递标准6组校准斜率的相对标准偏差Sm为0.19%、截距的标准偏差SI为0.25 nmol/mol;发生类型... 臭氧(O_3)二级传递标准对O_3三级传递标准进行量值传递,开展了对分析类型、发生类型等不同类型O_3三级传递标准的量值传递实验。分析类型O_3三级传递标准6组校准斜率的相对标准偏差Sm为0.19%、截距的标准偏差SI为0.25 nmol/mol;发生类型O_3三级传递标准6组校准的Sm为0.67%、SI为0.20 nmol/mol,均符合美国环保局O_3二级传递标准量值传递的评价指标:6组多点校准斜率的相对标准偏差Sm≤3.7%,截距的标准偏差SI≤1.5 nmol/mol。进一步对分析类型、发生类型O_3三级传递标准分别进行了6个月的量值传递时间稳定性考察,O_3三级传递标准新的斜率与最近6组斜率均值的比值为0.965~1.037,且新计算的斜率的相对标准偏差Sm为0.37%~1.87%,截距的标准偏差SI为0.20~0.52 nmol/mol,均符合美国环保局量值传递评价指标的要求,建议至少每6个月采用O_3二级传递标准开展一次量值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二级传递标准 量值传递 臭氧三级传递标准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流量装置比对传递标准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孟涛 王池 邢超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3-828,共6页
设计了一种电磁流量计与涡轮流量计串联的水流量装置比对传递标准,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实现了对比对数据中参比装置量值离散度与传递标准量值波动度的分离,介绍了其原理与实施流程。针对主成分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并根据不同主成分... 设计了一种电磁流量计与涡轮流量计串联的水流量装置比对传递标准,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实现了对比对数据中参比装置量值离散度与传递标准量值波动度的分离,介绍了其原理与实施流程。针对主成分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并根据不同主成分间的量值关系提出一套传递标准稳定性的评价标准。以一次水流量装置比对的实验数据为例,从传递标准稳定性角度检验了比对结果的有效性,并给出其估计值为0.015%。该方法提高了比对结果评判标准的可靠性,同时还可用于优化比对路线,缩短比对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流量装置 主成分分析 比对 传递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瓦级超声功率传递标准的研制
5
作者 张学波 徐静 +1 位作者 何山 周丹华 《中国测试技术》 2007年第6期35-37,共3页
针对各类毫瓦级超声功率计的量值溯源问题,选用压电陶瓷材料,根据其压电效应原理,设计为厚度伸缩振动模式,采用能陷技术及真空镀膜等技术工艺,制作了一系列1MHz、3MHz、5MHz的园片形单元超声换能器,并研制与之配套的阻抗匹配器,与功率... 针对各类毫瓦级超声功率计的量值溯源问题,选用压电陶瓷材料,根据其压电效应原理,设计为厚度伸缩振动模式,采用能陷技术及真空镀膜等技术工艺,制作了一系列1MHz、3MHz、5MHz的园片形单元超声换能器,并研制与之配套的阻抗匹配器,与功率信号源等,组成一套毫瓦级超声功率传递标准。该套标准经济实用、性能可靠稳定,重复性好,有效地解决了毫瓦级超声功率计的量值溯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超声换能器 传递标准 超声功率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42A-1及742A-10k型传递标准电阻值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6
作者 迪拉热.萨依然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30-134,共5页
742A标准电阻是供精密电阻校准使用的高准确度工作标准。随标准电阻提供校准修正数据表,表中的修正值以0.5℃的温度间隔给出,其优异的温度稳定性使之可以工作在18~28℃的温度范围之内。742A小巧坚固、使用方便,大大减小因温度和机械振... 742A标准电阻是供精密电阻校准使用的高准确度工作标准。随标准电阻提供校准修正数据表,表中的修正值以0.5℃的温度间隔给出,其优异的温度稳定性使之可以工作在18~28℃的温度范围之内。742A小巧坚固、使用方便,大大减小因温度和机械振动而导致的电阻变化。根据QJ55宽量程直流比较仪式电桥的测量原理,采用直接比较法,用一等标准电阻器和QJ55型直流电流比较仪式电桥,对742A标准电阻进行检测,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分析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并量化分析,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标准电阻 不确定度 直接比较法 测量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探测器的辐射定标及标准传递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健 王伟国 +3 位作者 高慧斌 刘廷霞 吉桐伯 于洪君 《中国光学》 EI CAS 2012年第4期423-429,共7页
针对定量化遥感的深入研究和探测器测量精度的提高,本文对紫外波段探测器的标定方法和标准的传递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紫外探测器低温辐射计的工作原理、标准建立过程及发展现状,探讨了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NIST)传递标准探测器的选取和标... 针对定量化遥感的深入研究和探测器测量精度的提高,本文对紫外波段探测器的标定方法和标准的传递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紫外探测器低温辐射计的工作原理、标准建立过程及发展现状,探讨了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NIST)传递标准探测器的选取和标准传递过程。文中的研究为探测器定标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提高标准探测器定标精度,促进其工程化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探测器 低温辐射计 辐射定标 标准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汽温状态反馈控制器的标准传递函数设计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平 张玲芳 于会群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39,共5页
采用多容标准传递函数确定控制系统的期望极点,利用能控标准形和梅森公式导出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锅炉汽温状态反馈控制器的标准传递函数设计方法。该方法可同时完成动态和稳态设计,且只包括简单的代数运算,所用参数的物... 采用多容标准传递函数确定控制系统的期望极点,利用能控标准形和梅森公式导出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锅炉汽温状态反馈控制器的标准传递函数设计方法。该方法可同时完成动态和稳态设计,且只包括简单的代数运算,所用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便于应用。通过仿真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正确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汽温 状态反馈 控制器 极点配置 标准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超调不限阶数的M型次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平 陈式跃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8,共5页
提出一种通用的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具有无超调和不限系统阶数的特点。论证所提出的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的型次为M,分析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系统的阶跃响应和斜坡响应特性,并讨论应用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设计控制器的方法问题。
关键词 多容惯性 传递函数标准 控制系统 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反应堆功率的协调型标准传递函数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平 梁火南 +1 位作者 陈岩 刘秀杰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24-627,共4页
针对国内核反应堆功率控制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将协调型多容惯性(MCP)标准传递函数控制器应用于核电站功率的控制,设计了串联校正与状态反馈协调型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控制器,并在Simulink中建立仿真系统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将该方... 针对国内核反应堆功率控制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将协调型多容惯性(MCP)标准传递函数控制器应用于核电站功率的控制,设计了串联校正与状态反馈协调型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控制器,并在Simulink中建立仿真系统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将该方法与经典PD控制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有零点的高阶无自平衡过程有较理想的跟踪控制性能;与PD控制相比,斜坡升负荷试验中该系统具有超调小和调整时间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反应堆 状态反馈 多容惯性 状态观测 标准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面向机群分布式消息传递开放标准
11
作者 沙静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90-92,共3页
介绍了虚拟接口体系结构的消息传递标准 ,对它的结构作了较详细的分析 ,并和已有的通信类协议在结构及实现方法等方面作了比较 。
关键词 面向机群 消息传递开放标准 通信协议 虚拟接口体系结构 机群通信 VIA 分布式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油器技术状态对标准油量传递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王旭东 马少辉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1年第6期6-7,共2页
一、针阀偶件的结构形式 1.运动惯量 喷油过程是通过喷油器中往复运动的针阀开启和关闭高压燃油的流通截面,使燃油向气缸内喷射,喷油器运动件的质量对喷油过程有一定影响,运动件包括弹簧、顶杆和针阀.传统结构的上置弹簧顶杆长、质量大... 一、针阀偶件的结构形式 1.运动惯量 喷油过程是通过喷油器中往复运动的针阀开启和关闭高压燃油的流通截面,使燃油向气缸内喷射,喷油器运动件的质量对喷油过程有一定影响,运动件包括弹簧、顶杆和针阀.传统结构的上置弹簧顶杆长、质量大,运动惯量也大,针阀上升和下降所占时间相对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喷油器 技术状态 标准油量传递 针阀偶件 开启压力 总成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标准传递探测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磊 韩裕生 王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156-158,共3页
红外辐射定标是红外遥感信息定量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从我国空间红外传感器的发展要求出发,结合国外基于绝对低温辐射计的红外辐射定标技术研究状况,研究了红外辐射定标对于标准传递探测器的性能要求,提出了常温电替代辐射计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红外辐射定标 标准传递探测器 电替代辐射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度法臭氧自动监测仪及其标准传递方法 被引量:20
14
作者 鲍雷 刘萍 +1 位作者 翟崇治 余家燕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3,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污染问题已成为大气环境保护领域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对臭氧进行自动监测是环境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需要,文中介绍了臭氧自动监测仪和臭氧量值溯源体系,重点探讨了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污染问题已成为大气环境保护领域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对臭氧进行自动监测是环境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需要,文中介绍了臭氧自动监测仪和臭氧量值溯源体系,重点探讨了臭氧监测干扰因素及标准传递方法,并通过实验比较验证了带光度计的臭氧校准仪具有较好的输出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度法 臭氧自动监测仪 原理 量值溯源 标准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标准传递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静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4年第2期39-41,共3页
青岛市环境监测站采用标准溯源及仪器校准质量保证程序解决了对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中使用的自动监测仪的标准传递问题。指出系统标准溯源参数主要包括监测仪器流量和标准物质特性两部分,在建立系统量值传递方法时,首先需要建立对一级标准... 青岛市环境监测站采用标准溯源及仪器校准质量保证程序解决了对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中使用的自动监测仪的标准传递问题。指出系统标准溯源参数主要包括监测仪器流量和标准物质特性两部分,在建立系统量值传递方法时,首先需要建立对一级标准的溯源,再根据量值传递系统的特点进行站运行仪器和内标源返回质量保证实验室的质量追踪,并以流量传递、零气源质量控制和标准物质传递等量值传递和质量控制方式进行。对标准量值传递影响的因素也做了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自动监测系统 标准传递方法 可比性 自动监测仪 系统量值传递方法 质量控制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减排技术——标准油量传递推广及建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彦玲 耿立星 +1 位作者 南长河 郭一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4年第9期45-46,共2页
标准油量传递是2009年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推广的《农机维修节能减排十项技术》之一,位列首位,多年来,河北省农机修造服务总站坚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标准油量传递技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但由于喷油泵维修点多处在基层乡、镇,且喷油... 标准油量传递是2009年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推广的《农机维修节能减排十项技术》之一,位列首位,多年来,河北省农机修造服务总站坚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标准油量传递技术,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但由于喷油泵维修点多处在基层乡、镇,且喷油泵试验台是重型设备,需要检测人员到基层维修站检验,因此,此项技术推广存在工作环境差、人员费用高等问题,影响推广普及,希望通过本文,提高社会各界对此项技术的认识,积极争取财政等各方面支持,采取有效措施,使这一实效性强、涉及面广的节能减排技术能够长久、更大范围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油量传递 喷油泵试验台 柴油机 经济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油泵标准油量传递技术在我区的推广应用
17
作者 宋春贤 《新疆农机化》 1995年第2期24-24,共1页
我区目前拥有大中型拖拉机、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农用柴油汽车达4.2万余台,已成为我区广大农村牧区的主要生产力.经常保持农用动力的最佳技术状态,是我区农牧业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随着以柴油机作动力的设备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喷油泵修理... 我区目前拥有大中型拖拉机、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农用柴油汽车达4.2万余台,已成为我区广大农村牧区的主要生产力.经常保持农用动力的最佳技术状态,是我区农牧业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随着以柴油机作动力的设备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喷油泵修理数量明显增多,据统计我区每年调修喷油泵5万多台次.喷油泵通常视为柴油发动机的心脏.它控制着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转速,供给燃油的效量和质量.要保证发动机应有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工作稳定性,必须提高喷油泵的修理质量.每台喷油泵使用一定的时间进行修理装配后必须在试验台上进行调试,使供油量达到标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柴油机 喷油泵 标准油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器的大型测控设备核传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岳瑞华 杨学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21,共4页
针对大型测控设备计量检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等效器作为大型测控设备的核查标准和传递标准,进行大型测控设备的计量技术保障。对作为核查标准和传递标准的等效器,研究应具备的功能,提出硬件和软件设计结构,对形成切实可行、技术先... 针对大型测控设备计量检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等效器作为大型测控设备的核查标准和传递标准,进行大型测控设备的计量技术保障。对作为核查标准和传递标准的等效器,研究应具备的功能,提出硬件和软件设计结构,对形成切实可行、技术先进、保障有力的大型测控设备新型计量技术保障方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 等效器 大型测控设备 核查标准 传递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汽温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多容惯性标准函数法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平 李平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5-49,54,共6页
提出了一种锅炉汽温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的设计方法,从而解决了锅炉汽温状态反馈控制设计中的高阶、有零点过程、稳态设计和计算复杂的问题。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平台,构建了通用状态反馈控制的仿真试验系统。仿... 提出了一种锅炉汽温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多容惯性标准传递函数的设计方法,从而解决了锅炉汽温状态反馈控制设计中的高阶、有零点过程、稳态设计和计算复杂的问题。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平台,构建了通用状态反馈控制的仿真试验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状态反馈控制系统较PID控制系统具有无超调和调整时间短等优点,且过程模型数据、期望模型数据、状态观测矩阵和状态反馈矩阵的各元素值均无计算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汽温 多容惯性 传递函数标准 控制系统 状态反馈 极点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一级校准周期考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帅斌 李宁 +1 位作者 樊强 杜健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3,共4页
对不同量程的臭氧二级传递标准进行一级校准实验,结果显示量程分别为500 nmol/mol和1 000 nmol/mol时,所得校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均能够满足臭氧一级校准指标的要求。对臭氧二级传递标准开展臭氧一级校准时,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量... 对不同量程的臭氧二级传递标准进行一级校准实验,结果显示量程分别为500 nmol/mol和1 000 nmol/mol时,所得校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均能够满足臭氧一级校准指标的要求。对臭氧二级传递标准开展臭氧一级校准时,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量程。对于大多数的监测站点,臭氧二级传递标准量程范围选择为500 nmol/mol可满足要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选择串口连接模式、校准曲线浓度点个数为6个、臭氧二级传递标准量程为500 nmol/mol),考察臭氧一级校准的周期。36个月的考察结果显示臭氧一级校准曲线的斜率在0.992 7~1.010 5之间,平均斜率为1.001 9;截距在-0.437 3^-0.026 6 nmol/mol之间,平均截距为-0.211 5 nmol/mol;斜率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2%,截距的标准偏差为0.094 nmol/mol,均能符合臭氧一级校准指标的要求。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及我国环境空气臭氧监测质量管理需求,建议臭氧二级传递标准至少每12个月开展一次臭氧一级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 臭氧二级传递标准 臭氧一级校准 量程 校准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