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孔结构内压传递方程孔口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海巍 余世策 楼文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6-61,共6页
对开孔结构内压传递方程孔口特征参数的影响因素和识别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基于双参数内压传递方程,采用专门的实验设备考察了正弦外压的幅值和频率对于孔口特征参数的影响,从而由简谐荷载激励下参数的求解方法推广到随机... 对开孔结构内压传递方程孔口特征参数的影响因素和识别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基于双参数内压传递方程,采用专门的实验设备考察了正弦外压的幅值和频率对于孔口特征参数的影响,从而由简谐荷载激励下参数的求解方法推广到随机荷载作用的情况。通过与不同开孔条件下参数最优解的比较来验证上述理论的可靠性,同时对该参数预测方法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准确的预测随机荷载作用下的孔口特征参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结构 内压传递方程 孔口特征参数 惯性系数 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管火箭总传递方程自动推导和动力学可视化仿真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辛松 芮筱亭 +2 位作者 芮雪 张建书 王国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4,共5页
多管火箭系统总传递方程的自动推导和动力学快速计算是多管火箭系统动力学设计的关键。针对某新型多管火箭,建立多管火箭多体系统发射动力学模型及其拓扑结构,根据符号约定和各元件传递方程,建立了某多管火箭系统总传递方程自动推导方法... 多管火箭系统总传递方程的自动推导和动力学快速计算是多管火箭系统动力学设计的关键。针对某新型多管火箭,建立多管火箭多体系统发射动力学模型及其拓扑结构,根据符号约定和各元件传递方程,建立了某多管火箭系统总传递方程自动推导方法,提高了多管火箭多体系统建模效率和程式化水平。建立了多管火箭系统动力学可视化仿真系统,实现了新型多管火箭动力学快速可视化仿真,并得到了试验验证。为新型多管火箭动力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多管火箭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 传递方程 可视化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孔结构内压传递方程的孔口特征参数识别
3
作者 余世策 李庆祥 +1 位作者 徐海巍 楼文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54,共5页
对开孔结构内压传递方程的孔口特征参数识别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基于通用双参数内压传递方程,探讨了在正弦波激励下考虑非线性阻尼的孔口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并采用时程计算方法对参数提取的精度进行了详细分析,设计并制作了专用的实验... 对开孔结构内压传递方程的孔口特征参数识别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基于通用双参数内压传递方程,探讨了在正弦波激励下考虑非线性阻尼的孔口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并采用时程计算方法对参数提取的精度进行了详细分析,设计并制作了专用的实验装置用于孔口特征参数提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正弦波激励的孔口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在共振峰附近的提取精度较为可靠,而发生共振反应是保证孔口参数提取精度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结构 内压传递方程 孔口特征参数 专用实验装置 正弦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孔结构内压传递方程的适用性分析
4
作者 徐海巍 余世策 楼文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1-817,共7页
为了研究单一开孔结构内压的传播机理,采用理论推导结合模型实验提出内压传递方程的新形式.考虑到国外学者提出的方程普遍存在低估孔口阻尼值这一不足,从N-S方程出发结合层流边界层理论,推导单一开口结构内外压传递的方程.对6种不同开... 为了研究单一开孔结构内压的传播机理,采用理论推导结合模型实验提出内压传递方程的新形式.考虑到国外学者提出的方程普遍存在低估孔口阻尼值这一不足,从N-S方程出发结合层流边界层理论,推导单一开口结构内外压传递的方程.对6种不同开孔条件下的模型进行扬声器激振试验,以获得内压时程曲线.通过拟合实测内压曲线,来考察不同方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推导的新方程与国外学者提出的方程相比能够准确地预测开孔模型内压幅值和阻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结构 内压传递方程 边界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传递方程的离子流场迎风有限元高精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程启问 万保权 +1 位作者 张建功 邹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432-4438,共7页
为快速稳定地计算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下的离子流场分布,T.Takuma提出迎风有限元方法。该方法计算格式简单,但计算精度较低,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误差传递方程的修正方法,通过使用迎风有限元方法求解误差传递方程,对连续性方程的解进... 为快速稳定地计算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下的离子流场分布,T.Takuma提出迎风有限元方法。该方法计算格式简单,但计算精度较低,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误差传递方程的修正方法,通过使用迎风有限元方法求解误差传递方程,对连续性方程的解进行修正。数值算例表明,该文方法能够改善空间离子流场通量守恒特性,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该文提供了一种通过显式差分格式的计算量获得高精度计算结果的思路,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物理场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流问题 迎风差分格式 误差传递方程 恢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规律——基础理论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松平 尹清华 +1 位作者 陈清林 华贲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0-36,共7页
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必然伴随其“质”———火用的传递和转换.基于质量、动量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规律,结合局域平衡假设的热力学关系,本文导出了描述火用传递规律的基本方程组,并讨论了其基本求解策略.应用这一方程组于实际过程,可求... 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必然伴随其“质”———火用的传递和转换.基于质量、动量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规律,结合局域平衡假设的热力学关系,本文导出了描述火用传递规律的基本方程组,并讨论了其基本求解策略.应用这一方程组于实际过程,可求得火用的时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传递 YONG传递 Yong传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岩石破碎的嵌岩桩承载机理
7
作者 王开源 景旭 +3 位作者 沈宇鹏 赵小林 徐金翠 李志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463-6476,共14页
为了研究岩石破碎对嵌岩桩承载力的影响,应用统计理论建立了考虑岩石破碎的混凝土-岩石剪切模型。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考虑岩石破碎的混凝土-岩石剪切模型和嵌岩桩荷载传递机理,建立了考虑岩... 为了研究岩石破碎对嵌岩桩承载力的影响,应用统计理论建立了考虑岩石破碎的混凝土-岩石剪切模型。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考虑岩石破碎的混凝土-岩石剪切模型和嵌岩桩荷载传递机理,建立了考虑岩石破碎的嵌岩桩荷载传递方程并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将该方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静载实验结果接近对比,验证了该方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统计理论建立岩石破碎的力学模型是可行的。考虑岩石破碎的嵌岩桩荷载传递方程与现场静载实验结果吻合,可以描述桩-岩相对位移-桩侧摩阻力曲线的屈服变形阶段和应变软化阶段。进行参数敏感性研究,深入分析了岩石破碎对混凝土-岩石剪切机制和嵌岩桩承载机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高速公路 嵌岩桩 混凝土-岩石剪切 荷载传递方程 岩石破碎 统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振动压实系统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杨 刘挺 +1 位作者 冯霏 闻邦椿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98,118,共4页
振动压实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物料受到压实作用而发生弹塑性形变,因而该系统的弹性回复力与位移关系呈现非线性与滞后性.为研究振动压实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建立了带有分段曲线不对称滞回环的二自由度系统模型,采用传递矩阵法求解该模型,对... 振动压实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物料受到压实作用而发生弹塑性形变,因而该系统的弹性回复力与位移关系呈现非线性与滞后性.为研究振动压实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建立了带有分段曲线不对称滞回环的二自由度系统模型,采用传递矩阵法求解该模型,对该模型中各单元的状态进行相关的数学描述,同时利用仿真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数据与传递矩阵方程的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这表明所提出振动压实系统的传递矩阵模型接近实际情况,对相关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矩阵 传递方程 滞回环 不对称滞回系统 振动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毫米波被动探测目标辐射方程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聂建英 李兴国 +1 位作者 娄国伟 龚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86,共5页
目前亚毫米波系统正处于开拓和发展时期,在军事与民用中均具有重要应用。文中主要研究了目标物质的亚毫米波辐射传递方式,并给出目标物质的亚毫米波辐射传递方程新的求解方法。分析了天气现象影响亚毫米波辐射计的探测距离,以云(雾)衰... 目前亚毫米波系统正处于开拓和发展时期,在军事与民用中均具有重要应用。文中主要研究了目标物质的亚毫米波辐射传递方式,并给出目标物质的亚毫米波辐射传递方程新的求解方法。分析了天气现象影响亚毫米波辐射计的探测距离,以云(雾)衰减为例,对探测距离和温度,以及含水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毫米波辐射计 辐射传递方程 衰减 探测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体坐标系下复杂形体介质内辐射传递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郝金波 阮立明 谈和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30-934,938,共6页
为了解决复杂几何形体介质辐射传递的求解问题,推导了贴体坐标系下有限体积法的计算公式,编制了计算程序,并与射线踪迹法、离散坐标法及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准确.以椭圆柱腔体内辐射传递为例,研究了衰减系数对... 为了解决复杂几何形体介质辐射传递的求解问题,推导了贴体坐标系下有限体积法的计算公式,编制了计算程序,并与射线踪迹法、离散坐标法及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准确.以椭圆柱腔体内辐射传递为例,研究了衰减系数对温度场的影响,衰减系数较小时,随衰减系数的增加,对温度场的影响也增加;考察了各向同性散射及各向异性散射条件下,反照率等对壁面热流的影响,对于各向异性散射,衰减系数较大时,反照率对于壁面热流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体坐标系 复杂形体介质 辐射传递方程 辐射换热 有限体积法 衰减系数 散射 壁面热流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隐身目标毫米波辐射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聂建英 李兴国 娄国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3-738,845,共7页
针对毫米波被动探测涂层隐身目标技术的研究,分析了涂层隐身目标被动探测的机理与毫米波被动探测辐射传播方式,给出了涂层隐身目标毫米波被动辐射传递方程新的求解方法。并对覆盖双层隐身目标板,给出3mm被动辐射计探测的实验测试数据,... 针对毫米波被动探测涂层隐身目标技术的研究,分析了涂层隐身目标被动探测的机理与毫米波被动探测辐射传播方式,给出了涂层隐身目标毫米波被动辐射传递方程新的求解方法。并对覆盖双层隐身目标板,给出3mm被动辐射计探测的实验测试数据,画出双层隐身目标板辐射特性分布图,由此分析了双层隐身目标板的毫米波被动探测的辐射特性与被动探测技术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辐射计 装甲目标 辐射传递方程 辐射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研究的形成脉络与发展现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成庆林 刘扬 项新耀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36-1941,共6页
传递研究针对不同形式的转换与同一形式的传递,旨在通过探讨传递过程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从而达到对传递过程进行动态调节和控制的目的。从传递与能量传递共同构成能研究的完整体系、传递与不平衡势场密不可分、传递... 传递研究针对不同形式的转换与同一形式的传递,旨在通过探讨传递过程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从而达到对传递过程进行动态调节和控制的目的。从传递与能量传递共同构成能研究的完整体系、传递与不平衡势场密不可分、传递是分析在动态层面的必要补充、传递用于描述多场耦合驱替机理的有益扩展等角度,阐述了传递研究的形成脉络与发展现状,指出传递研究不应偏离工程应用的主要方向,并应在传递系数的内在机制及评价多场耦合传递过程的参数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用]传递 传递方程 [火用]传递模型 多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光电视成像系统表征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晓蕊 张建奇 +1 位作者 冯卓祥 解卫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11-1115,共5页
 在分析微光电视成像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微光电视成像系统仿真所用的微光场景图像数据的要求及生成方法;针对第二代近贴聚焦系统和第三代像增强系统,建立了微光电视成像系统的能量增益理论模型;引入3维噪声理论模型表征了微光...  在分析微光电视成像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微光电视成像系统仿真所用的微光场景图像数据的要求及生成方法;针对第二代近贴聚焦系统和第三代像增强系统,建立了微光电视成像系统的能量增益理论模型;引入3维噪声理论模型表征了微光成像系统的噪声;最后,提出了微光电视图像噪声抑制算法的评价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经微光系统传递后,图像中的高频信息变模糊,加入噪声后,信噪比降低;而经过5帧平均算法后的图像质量明显改善,对比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电视系统 能量传递方程 调制传递函数 3维噪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体积法解多场耦合下散射性非灰介质内的辐射换热 被引量:6
14
作者 贺志宏 谈和平 刘林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4-439,共6页
将有限体积法与谱带模型结合 ,求解了吸收、散射性非灰介质内的耦合换热 .经与光线踪迹法、离散传递法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 :提出的数值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有限体积法适合辐射导热的多场耦合计算 ;对非灰介质建议选用谱带模型 ;
关键词 辐射换热 有限体积法 谱带模型 散射性介质 多场耦合 辐射强度场 辐射传递方程 热扩散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热环境下人体热舒适的计算与边界条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淑艳 王保国 +1 位作者 林欢 王景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8,共5页
建立了人体-服装-微气候环境构成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该模型数值求解的边界条件.采用生物热方程与三维流场Navier-Stokes方程耦合求解的快速迭代算法,分别得到评价着装与不着装人体舒适问题的SD与EQT指标.数值结果表明:人体在着装与... 建立了人体-服装-微气候环境构成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该模型数值求解的边界条件.采用生物热方程与三维流场Navier-Stokes方程耦合求解的快速迭代算法,分别得到评价着装与不着装人体舒适问题的SD与EQT指标.数值结果表明:人体在着装与不着装情况下,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热舒适 生物热方程 热湿传递方程 EQT评价指标 SD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金属热防护结构非灰体隔热层传热计算 被引量:8
16
作者 白丹 范绪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3-407,共5页
为了计算多层隔热结构(由多个反射屏和非灰体半透明纤维隔热层构成)中瞬时耦合辐射和传导的热传递,构建了多层隔热结构的瞬时耦合辐射和传导热传递的数值模型,并且分别采用有限体积法和有限差分法求解能量方程和辐射传递方程(Radiativet... 为了计算多层隔热结构(由多个反射屏和非灰体半透明纤维隔热层构成)中瞬时耦合辐射和传导的热传递,构建了多层隔热结构的瞬时耦合辐射和传导热传递的数值模型,并且分别采用有限体积法和有限差分法求解能量方程和辐射传递方程(Radiativetransferequation,RTE),而光谱的散射和吸收系数以及相函数则由米(Mie)理论求得,从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为金属热防护系统的隔热纤维材料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隔热结构 非灰体半透明介质 反射屏 辐射传递方程 传热计算 隔热层 热防护结构 灰体 金属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多管火箭振动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辛松 芮筱亭 +2 位作者 王国平 张建书 杨富锋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提高舰载多管火箭的射击密集度,该文应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和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方法,研究舰载多管火箭系统的振动特性和振动控制,建立了某舰载多管火箭系统动力学模型,固有振动特性数值计算和振动控制方法,具有无需建立系统总体动... 为了提高舰载多管火箭的射击密集度,该文应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和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方法,研究舰载多管火箭系统的振动特性和振动控制,建立了某舰载多管火箭系统动力学模型,固有振动特性数值计算和振动控制方法,具有无需建立系统总体动力学方程、涉及系统矩阵阶次、计算速度快等特点。实现了对舰载多管火箭刚柔耦合多体系统不同装载情况下固有振动特性的快速计算和振动控制,数值计算结果得到了模态试验的验证。对控制舰载多管火箭发射系统振动、提高舰载多管火箭射击密集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多管火箭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 传递方程 射击密集度 振动特性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SiO_2-H_2O纳米流体辐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立君 张一帆 +1 位作者 马川 刘晓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68-1271,共4页
建立具有梯度折射率的SiO_2-H_2O纳米流体辐射传递模型,利用间断有限元法求解其在持续脉冲辐射下的透射率、反射率。通过与均匀纳米流体的透射率、反射率进行对比,分析非均匀纳米流体对辐射吸收效果的影响。同时考虑非均匀条件下折射率... 建立具有梯度折射率的SiO_2-H_2O纳米流体辐射传递模型,利用间断有限元法求解其在持续脉冲辐射下的透射率、反射率。通过与均匀纳米流体的透射率、反射率进行对比,分析非均匀纳米流体对辐射吸收效果的影响。同时考虑非均匀条件下折射率梯度、SiO_2质量分数以及颗粒粒径对纳米流体的反射率及透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流体具有梯度折射率时,反射率及透射率均减小,吸收率从30%提高到了41. 9%;而折射率梯度的增大使得反射率及透射率进一步减小; SiO_2质量分数和颗粒粒径的增大则导致反射率增大,透射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梯度折射率 辐射传递方程 间断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光生物反应器中光强分布规律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玉华 满胜 李雪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74-79,共6页
光能是微藻生长的唯一能量来源,所以微藻反应器中的光强分布对微藻的生长速率和产量有着巨大的影响。首先综述了由光辐射传递方程求解光强衰减规律的方法,包括不同方法的特点和实用范围,以便根据微藻浓度和反应器的参数选择合适的光强... 光能是微藻生长的唯一能量来源,所以微藻反应器中的光强分布对微藻的生长速率和产量有着巨大的影响。首先综述了由光辐射传递方程求解光强衰减规律的方法,包括不同方法的特点和实用范围,以便根据微藻浓度和反应器的参数选择合适的光强分布的计算方法。其次描述了流场分布对微藻运动轨迹以及微藻接收的光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光强 辐射传递方程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箔气体轴承温度场计算与动静态性能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长林 杜建军 姚英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2,共7页
为计算波箔轴承的温度场分布,研究轴承的热特性,推导了考虑外部冷却条件时的平箔片内表面等效对流换热系数,将箔片一侧的导热换热模型耦合到气膜三维能量传递模型中.建立轴承套、转子的导热与对流换热模型,耦合求解非等温Reynolds方程... 为计算波箔轴承的温度场分布,研究轴承的热特性,推导了考虑外部冷却条件时的平箔片内表面等效对流换热系数,将箔片一侧的导热换热模型耦合到气膜三维能量传递模型中.建立轴承套、转子的导热与对流换热模型,耦合求解非等温Reynolds方程、气膜能量传递方程、箔片变形方程.计算并分析轴承转速、载荷、外部冷却气流等因素对轴承温度的影响,分析了轴承的静动态性能.结果表明:转速对轴承温度影响很大,温度随载荷变化不大,冷却空气的冷却效率随流量增大逐渐降低.与等温条件相比,非等温模型的轴承承载能力较大,且具有较大的动态刚度与阻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箔气体动压轴承 温度场 流体热动力模型 能量传递方程 多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