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抽油杆修复线无损检测传递控制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2
1
作者 赵长忠 康宜华 +1 位作者 王艳平 张武翔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15,75,共4页
以抽油杆的漏磁无损检测为基础 ,论述了抽油杆搬运、传送和分选等辅助设施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控制方面进行的如下改进 :(1)规划设计了抽油杆传送料架容量和倾角 ,提出了减小传送冲击噪声的措施 ;(2 )设计了以轮毂电动机为主要动力的新... 以抽油杆的漏磁无损检测为基础 ,论述了抽油杆搬运、传送和分选等辅助设施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控制方面进行的如下改进 :(1)规划设计了抽油杆传送料架容量和倾角 ,提出了减小传送冲击噪声的措施 ;(2 )设计了以轮毂电动机为主要动力的新型抽油杆传送线 ,设计浮动支撑轮和压紧轮 ,解决了抽油杆传送过程中的跳动问题 ;(3)解决了上料机构、检测探头机构和分料机构的自动化协调控制问题。实施上述技术改进措施后 ,使抽油杆探伤检测线实现了绿色、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杆 修复线 传递控制 技术改进 漏磁无损检测 探伤检测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控制器的AGC系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伟民 张艳霞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50,共9页
针对传统的控制器在满足控制复杂系统响应快速性、准确性和鲁棒性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等问题,通过优化经典控制器增益值,提出一种基于传递函数控制理论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控制方法,首先运用动态教与学技术优化控制器参数,控制了频率偏差... 针对传统的控制器在满足控制复杂系统响应快速性、准确性和鲁棒性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等问题,通过优化经典控制器增益值,提出一种基于传递函数控制理论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控制方法,首先运用动态教与学技术优化控制器参数,控制了频率偏差和区域间联络线净交换功率增量,并缩短了调节时间,然后通过模拟仿真两区、三区及大扰动系统,并与几个经典控制器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控制效果表明传递控制器在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鲁棒性,对于研究自动发电控制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控制 自动发电控制 动态教与学优化 多区域电力系统 大扰动系统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基座在船舶设备振动传递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牟文珺 桂洪斌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55,共6页
船舶设备振动传递的控制一直是船舶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随着复合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复合材料减振基座的研究逐渐兴起。本文在介绍传统隔振系统的基础上,总结了复合材料基座的研究现状,并通过具体算例对复合材料基座的减振效果进行计算... 船舶设备振动传递的控制一直是船舶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随着复合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复合材料减振基座的研究逐渐兴起。本文在介绍传统隔振系统的基础上,总结了复合材料基座的研究现状,并通过具体算例对复合材料基座的减振效果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归纳了复合材料基座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设备振动传递控制 复合材料 基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橡胶轴承轴系振动传递主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芳 张志谊 +1 位作者 吴天行 华宏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63-69,共7页
研究基于惯性式作动器的轴系振动主动控制方法,用于抑制轴系振动向弹性基础传递。首先通过简化的轴系模型,分析了随转速变化的橡胶轴承支承特性导致轴系振动特性显著改变的原因,然后提出控制通道模型在线辨识与周期振动抑制方法。使用LM... 研究基于惯性式作动器的轴系振动主动控制方法,用于抑制轴系振动向弹性基础传递。首先通过简化的轴系模型,分析了随转速变化的橡胶轴承支承特性导致轴系振动特性显著改变的原因,然后提出控制通道模型在线辨识与周期振动抑制方法。使用LMS辨识算法和子空间滤波方法获取轴系运行状态下的控制通道的脉冲响应,滤除其中由转速调制的周期干扰信号,并使用内嵌饱和抑制与干扰重构的Filtered-x LMS算法构建由转速调制的周期干扰的抑制方法。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滤波的脉冲响应的在线辨识模型更加有效,而且控制方法能够抑制转速调制的周期干扰,减小弹性基础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在线辨识 调制的周期振动 Filtered-x LMS算法 振动传递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流的大型灌区信息传递与控制模型研究
5
作者 王成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945-2947,共3页
为深入研究大型灌区的信息要素表示和构建灌区系统的整体模型,应用系统工程方法,通过对灌区信息源与信息流分析,系统地描述了系统中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状态传递关系,构造了构建灌区信息传递数学模型与控制模型。在灌区信息化系统... 为深入研究大型灌区的信息要素表示和构建灌区系统的整体模型,应用系统工程方法,通过对灌区信息源与信息流分析,系统地描述了系统中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状态传递关系,构造了构建灌区信息传递数学模型与控制模型。在灌区信息化系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为灌区信息系统的实现与精确控制提供了可操作的量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灌区 信息流 信息传递控制模型 灌区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五号探测器多舱段间接力式校时及误差控制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兰天 程慧霞 +2 位作者 郭坚 穆强 董振辉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27-1035,共9页
为优化嫦娥五号探测器操控,达到通过给任意具备测控链路的舱段校时即可实现多舱段组合体时间同步的目标,提出了一种接力式校时及误差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相邻舱段间接力式时间传递实现舱段间时间自流动。设计了基于飞行模式的时间基准... 为优化嫦娥五号探测器操控,达到通过给任意具备测控链路的舱段校时即可实现多舱段组合体时间同步的目标,提出了一种接力式校时及误差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相邻舱段间接力式时间传递实现舱段间时间自流动。设计了基于飞行模式的时间基准设备检索方法,通过统一的检索配置表使各设备能够根据飞行模式识别上级时间基准设备,实现了各舱段的自主校时。设计了总线控制器(Bus controller,BC)与远置单元(Remote terminal,RT)间的分布式时间传递误差控制方法,BC端修正时间信息发送时产生的误差,RT端控制时间信息接收时引入的误差,保证了整器时统精度。研究方法实现了多舱段复杂航天器的器内自组织时统,已在嫦娥五号探测器上得到应用并取得预期效果,可为后续航天器软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舱段航天器 时间同步 接力式校时 分布式传递误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SC阻尼系统功率振荡的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娟 赵磊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93-96,128,共5页
阻尼系统的功率振荡是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重要的作用之一。考虑了SSSC内部动态的变化过程,即控制器的输出电压幅值与相角变化及直流侧电容动态调节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SSSC的动态模型。推导脉冲宽度调制系数变化量与电角速度变化... 阻尼系统的功率振荡是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重要的作用之一。考虑了SSSC内部动态的变化过程,即控制器的输出电压幅值与相角变化及直流侧电容动态调节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SSSC的动态模型。推导脉冲宽度调制系数变化量与电角速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得到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通过对控制系统中的参数控制从而对SSSC进行控制,而控制系统的参数是通过人工蜂群(ABC)的优化过程进行调整的。该优化方法以角速度差为目标,通过不断迭代更新,最后得到控制系统控制参数的最优解。在MATLAB中搭建模型,通过与传统PI控制仿真效果进行对比,通过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快速的调整控制参数,从而更好地调节SSSC等效注入电压,有效地提高输电线路传输有功功率的能力,快速抑制系统功率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人工蜂群算法 阻尼功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球技术分析谈控制球权与胜负的关系——1987年全国体院足球锦标赛观后
8
作者 王会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69-73,共5页
一、前言足球比赛的胜负是由多种因素所致。只有积极进攻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不攻而胜是极不正常的现象。攻势优劣与比赛胜负有着密切的关系,攻势优于对方获胜,这是一般规律;攻势弱于对方获胜,亦是经常出现,这是足球比赛的复杂性和特殊... 一、前言足球比赛的胜负是由多种因素所致。只有积极进攻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不攻而胜是极不正常的现象。攻势优劣与比赛胜负有着密切的关系,攻势优于对方获胜,这是一般规律;攻势弱于对方获胜,亦是经常出现,这是足球比赛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表现。传球是攻方队员进行集体配合的基础,是掌握控制权取得进攻优势,突破对方防线,创造射门机会的主要手段,对比赛胜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球技术 控制球权 足球比赛 比赛胜负 传球次数 进攻 射门机会 转移性 传递控制 多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附加集中质量正交各向异性板振动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伊晓华 张我华 潘有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16-1621,共6页
从带有附加集中质量的正交各向异性板的力学简化模型出发,给出了系统的频响函数.在进一步对系统进行振动仿真实验的基础上,用最小化加速度和最小化振动功率传递2类不同的控制律,对这种结构给出了优化控制算法.在控制模拟仿真实验中,通... 从带有附加集中质量的正交各向异性板的力学简化模型出发,给出了系统的频响函数.在进一步对系统进行振动仿真实验的基础上,用最小化加速度和最小化振动功率传递2类不同的控制律,对这种结构给出了优化控制算法.在控制模拟仿真实验中,通过改变模型中控制力的位置、个数、考察点的位置、附加集中质量大小等因素,达到了系统仿真控制实验要求的目标.仿真结果表明,2种控制方法均能有效地抑制振动,对激振力及考察点都确定的工况,通过仿真控制试验得到了最佳控制力的位置及大小,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肋连续板振动 附加集中质量 主动控制 加速度最小化控制 功率传递最小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附加集中质量加肋板随机振动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伊晓华 张我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3,共7页
从带有附加集中质量加肋板的力学简化模型出发,推导给出了该模型的随机功率谱密度,并分析了系统随机振动响应的其他统计数字特征:均值、均方值、互相关函数和协功率谱密度。引入最小化加速度和最小化振动功率传递两类不同的控制方法对... 从带有附加集中质量加肋板的力学简化模型出发,推导给出了该模型的随机功率谱密度,并分析了系统随机振动响应的其他统计数字特征:均值、均方值、互相关函数和协功率谱密度。引入最小化加速度和最小化振动功率传递两类不同的控制方法对模型在随机信号输入的工况下做出了优化控制,并对控制前后的系统响应做了振动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控制方法均能有效地抑制系统的随机振动,对激振力和误差传感器都确定已知的工况,可以通过仿真试验得到随机激励情况下的控制作动器的位置及控制力大小,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肋板振动 随机振动 附加集中质量 主动控制 加速度最小化控制 功率传递最小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隔振体系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伟 徐建 +1 位作者 朱大勇 卢剑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8-66,共9页
首先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以传递率为适应值函数,分别对单自由度、双自由度隔振体系进行了隔振参数的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研究.随之,考虑了状态反馈控制方法,目标函数选为传递函数矩阵的无穷范数;数值试验表明,在无控最优隔振参数的基础上... 首先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以传递率为适应值函数,分别对单自由度、双自由度隔振体系进行了隔振参数的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研究.随之,考虑了状态反馈控制方法,目标函数选为传递函数矩阵的无穷范数;数值试验表明,在无控最优隔振参数的基础上,施加反馈控制,并不能进一步优化隔振体系;而重新在线计算隔振参数及反馈控制器,可以进一步优化原无控最优隔振体系.最后,进行了兼顾控制力传递率的多目标研究,旨在优化隔振体系传递率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控制能源消耗.本文的系统研究,解决了隔振体系参数的最优设计问题;并在隔振基础上施加控制体系,讨论了最优参数设置的重要性;此外,兼顾控制能源消耗的参数优化,对于传统的隔振和控制体系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单目标 多目标 传递 传递函数矩阵 无穷范数 状态反馈控制 控制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smart spring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12
作者 倪德 朱如鹏 +2 位作者 陆凤霞 鲍和云 付秋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489-4496,共8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study the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amped and damped smart spring systems. The frequency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equival...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study the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amped and damped smart spring systems. The frequency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equivalent linearization technique, and the possible types of the system motion were distinguished by using the starting and ending frequencies. The influences of system parameters on the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characteristics were discuss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may be drawn from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undamped smart spring system may simultaneously have one starting frequency and one ending frequency or only have one starting frequency, and the damped system may simultaneously have two starting frequencies and one ending frequency. There is an optimal control parameter to make the peak value of the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curve of the system be minimum. When the mass ratio is far away from the stiffness ratio, the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is small. The effect of the damping ratio on the system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is significant while the control parameter is less than its optimal value. But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ative damping ratio on the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is sm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on transmissibility characteristics smart spring dry friction stiffness damping vibration isolation base exci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