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倾斜镜建模与传递函数辨识 被引量:13
1
作者 时晶晶 姚佰栋 鲁加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48-2752,共5页
为了在光束稳定控制系统中更好地对高速倾斜镜(FSM)实现稳定、精确地控制,对于由超磁致伸缩材料(GMM)作为位移产生元件的高速倾斜镜,根据GMM材料的特性和倾斜镜的运动机理,经推导建立了倾斜镜的传递函数模型,并结合实测的倾斜镜幅频和... 为了在光束稳定控制系统中更好地对高速倾斜镜(FSM)实现稳定、精确地控制,对于由超磁致伸缩材料(GMM)作为位移产生元件的高速倾斜镜,根据GMM材料的特性和倾斜镜的运动机理,经推导建立了倾斜镜的传递函数模型,并结合实测的倾斜镜幅频和相频响应特性,在Matlab软件中利用Levy法对倾斜镜的传递函数进行了辨识,得到了精确的倾斜镜传递函数。与实测结果相比,在中低频段,幅度辨识误差在0.3 dB以内,相位辨识误差在5°以内,结果表明:通过理论推导建立的倾斜镜模型是合理有效的,对于改善该倾斜镜在应用系统中的稳定性和精度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倾斜镜 建模 传递函数辨识 Levy辨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特性测试的VSG功频传递函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颜湘武 贾焦心 +2 位作者 王俣珂 李晓宇 李铁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239-4249,共11页
为了改善当前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研究主要着眼于其功能实现与效果优化,而少有研究探讨VSG外特性的评价方法,且仅有的一些核心参数辨识方法由于需要首先明确控制结构而缺乏普适性的现状,文中从VSG有... 为了改善当前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研究主要着眼于其功能实现与效果优化,而少有研究探讨VSG外特性的评价方法,且仅有的一些核心参数辨识方法由于需要首先明确控制结构而缺乏普适性的现状,文中从VSG有功–频率这一反映核心控制参数的外特性入手,研究辨识该环节传递函数的方法。文章借鉴基于小信号序阻抗理论的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思路与一种P/ω"导纳"概念,得到测试VSG功频控制回路频域特性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基于方程误差的复曲线拟合法,提出VSG功频控制回路传递函数辨识方法。方法以电压源型控制VSG为二阶系统的代表、动态–稳态独立控制VSG为三阶系统的代表,验证其在不同控制策略与不同阶数系统辨识中的有效性,证明该方法在控制策略未知的情况下也可有效辨识出VSG的功频特性,为VSG外特性辨识与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传递函数辨识 硬件在环实验 频域测试 复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辨识的超声辅助微钻削轴向力动态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岩 袁新宇 汤翔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5-69,共5页
超声辅助微钻削过程中的动态钻削力严重影响刀具磨损以及微孔质量。通过建立动态钻削力模型,对超声辅助微钻削过程中的钻削力进行预测与控制,以达到提高刀具寿命以及微孔质量的目的。提出一种基于传递函数辨识的轴向力动态模型建立方法... 超声辅助微钻削过程中的动态钻削力严重影响刀具磨损以及微孔质量。通过建立动态钻削力模型,对超声辅助微钻削过程中的钻削力进行预测与控制,以达到提高刀具寿命以及微孔质量的目的。提出一种基于传递函数辨识的轴向力动态模型建立方法。在UAMD中,根据不同进给量时的钻削参数得到轴向力时间响应参数;通过系统辨识的方法对钻削系统进行建模,得到轴向力的原始传递函数模型;根据初步验证的结果和对传递函数频域的分析,采用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对模型的极点和增益进行修正;将优化后的数学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得到超声辅助微钻削的轴向力动态响应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动态模型与实验轴向力的时域响应吻合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力 动态模型 传递函数辨识 微钻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辨识的双侧频差直流调制抑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汪颂军 杨健 《陕西电力》 2014年第3期4-8,共5页
随着电网互联规模的不断扩大,区间低频振荡已成为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突出问题。应用Prony方法,可以辨识系统的振荡模式,从而找出对系统影响较大的区间低频振荡模式,同时在考虑系统初始状态影响条件下可以辨识得到系统的降阶传递函数... 随着电网互联规模的不断扩大,区间低频振荡已成为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突出问题。应用Prony方法,可以辨识系统的振荡模式,从而找出对系统影响较大的区间低频振荡模式,同时在考虑系统初始状态影响条件下可以辨识得到系统的降阶传递函数,采用极点配置法结合辨识结果调整双侧频差直流调制器参数,用双侧频差直流调制阻尼区间低频振荡。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地配置直流附加控制器参数,双侧频差直流调制可以有效改善系统阻尼,抑制系统区间低频振荡,提高系统动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低频振荡 传递函数辨识 极点配置 双侧频差直流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信号Prony算法的低频振荡传递函数降阶辨识及PSS的设计 被引量:18
5
作者 马燕峰 赵书强 顾雪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6-20,25,共6页
为克服现代大规模电力系统分析的"维数灾"及电力电子元件难以用精确数学模型分析的问题,引入多信号到基于奇异值–总体最小二乘法的改进Prony算法中。在小波变换消噪和滤波的基础上,建立多信号的样本函数矩阵来提高辨识的准确... 为克服现代大规模电力系统分析的"维数灾"及电力电子元件难以用精确数学模型分析的问题,引入多信号到基于奇异值–总体最小二乘法的改进Prony算法中。在小波变换消噪和滤波的基础上,建立多信号的样本函数矩阵来提高辨识的准确性,在多信号的样本函数矩阵的基础上辨识振荡特征,并将计算结果应用到传递函数辨识中,然后依据辨识传递函数采用极点配置法进行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设计。IEEE4机11节点系统验证了多信号改进算法对于信号特征和传递函数辨识结果的正确性和全面性,PSS加入实际仿真系统的效果说明了利用改进算法设计出的PSS效果优于利用传统线性化数学模型设计的P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传递函数辨识 PRONY算法 阻尼 电力系统稳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调谐陀螺再平衡回路数字化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9
6
作者 张连超 范世珣 +1 位作者 范大鹏 李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74-1981,共8页
为克服模拟再平衡回路时由控制补偿和温度补偿引起的各种问题,研究了动力调谐陀螺仪再平衡回路的数字化设计和实现方法。采用基于DSP的SVPWM数字化方法设计了频率可调的高精度三相逆变电源,解决了传统陀螺电机电源频率调整困难、相位稳... 为克服模拟再平衡回路时由控制补偿和温度补偿引起的各种问题,研究了动力调谐陀螺仪再平衡回路的数字化设计和实现方法。采用基于DSP的SVPWM数字化方法设计了频率可调的高精度三相逆变电源,解决了传统陀螺电机电源频率调整困难、相位稳定性低、效率低等问题;基于dSPACE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了双输入双输出频率特性分析仪,辨识出数字再平衡回路的开环离散传递函数矩阵;利用矩阵求逆法与经典控制器设计方法设计了数字解耦合校正环节,使陀螺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陀螺电机电源频率稳定性优于±1.5×10-6,波形失真度<5%,满足陀螺使用要求;控制后的锁定回路带宽>70Hz,阶跃响应超调量<5%,上升时间<5ms,输入信号频率为10Hz时,两轴交叉耦合<1%。在保证稳定裕度的前提下,实现了比模拟再平衡回路更好的系统动态性能,为深入研究现代控制方法在动调陀螺再平衡回路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动力调谐陀螺 再平衡回路 传递函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与力加载耦合的电液伺服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沈刚 李戈 +2 位作者 侯冬冬 朱真才 李翔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21-930,共10页
振动与力加载耦合的电液伺服系统具有集成模拟被测试件在振动与加载耦合工况下动态性能的优势,针对振动模拟对力加载系统产生的干扰多余力问题,提出了一种力干扰观测器,以提高加载力跟踪精度.首先,建立了振动与力加载耦合的电液伺服控... 振动与力加载耦合的电液伺服系统具有集成模拟被测试件在振动与加载耦合工况下动态性能的优势,针对振动模拟对力加载系统产生的干扰多余力问题,提出了一种力干扰观测器,以提高加载力跟踪精度.首先,建立了振动与力加载耦合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数学仿真模型;其次,利用递推增广最小二乘算法辨识了力加载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然后,利用零相差跟踪技术设计了力加载系统的前馈逆模型;最后,设计了力干扰观测器,搭建了水平向振动与力加载耦合的电液伺服系统实验台,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提出的力干扰观测器可有效降低由于振动扰动而产生的干扰多余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控制 振动与力加载耦合 干扰观测器 前馈逆模型 传递函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