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片传递函数法的声振耦合
1
作者 金鹏飞 史治宇 向育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7-772,共6页
强耦合条件下,复杂系统的有限元分析受到自由度的影响计算成本高昂。虽然模态叠加技术能减少耦合系统的自由度,但基于忽略不同子系统间高阶模态和低阶模态耦合作用的假设,若使用非耦合模态可能导致收敛性差。基于无阻尼声振耦合方程,本... 强耦合条件下,复杂系统的有限元分析受到自由度的影响计算成本高昂。虽然模态叠加技术能减少耦合系统的自由度,但基于忽略不同子系统间高阶模态和低阶模态耦合作用的假设,若使用非耦合模态可能导致收敛性差。基于无阻尼声振耦合方程,本文采用分片传递函数法(Patch transfer function method,PTFM)将耦合面处理成一系列独立的分片,每个分片上所属单元节点值的平均值定义为分片传递函数,通过使用连续性关系计算耦合系统的分片传递函数。将耦合矩阵的求逆简化为源点到响应点的传递函数,可以快速计算耦合系统响应值。分别利用直接耦合法(Direct coupling method,DCM)和分片传递函数法计算板和空气声腔耦合模型,验证分片传递函数法的有效性,并讨论了分片传递函数的算法原理和计算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片传递函数法 声振耦合 频率响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转子动平衡的传递函数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曹树谦 陈予恕 +2 位作者 丁千 张延安 郎作贵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0-504,共5页
应用传递函数 (TF)的概念研究柔性转子高速动平衡两种经典方法———影响系数法 (ICM )和振型平衡法(MBM)的关系 ,证明二者本质上的统一性 ,并建立影响系数矩阵与传递函数矩阵的解析关系。应用灵敏度分析技术对柔性转子进行特征灵敏度分... 应用传递函数 (TF)的概念研究柔性转子高速动平衡两种经典方法———影响系数法 (ICM )和振型平衡法(MBM)的关系 ,证明二者本质上的统一性 ,并建立影响系数矩阵与传递函数矩阵的解析关系。应用灵敏度分析技术对柔性转子进行特征灵敏度分析 ,给出高速动平衡方法中平衡截面位置的选取原则。基于推导出的影响系数与传递函数的解析关系 ,提出柔性转子高速动平衡的新方法———传递函数法 (TFT)。多次实验表明 ,这一方法十分简单有效 ,有较高的准确性 ,既克服了影响系数法需要多次起机的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转子 高速动平衡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法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传递函数法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学昌 翁扬波 +1 位作者 吴振升 伊贵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8,共4页
对当前配电网难以解决的接地故障定位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传递函数法。阐述了应用于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的传递函数理论 ,给出了传递函数的定义 ,并详细推导了三相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的传递函数表达式 ,通过对理论公式的数值计算 ... 对当前配电网难以解决的接地故障定位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传递函数法。阐述了应用于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的传递函数理论 ,给出了传递函数的定义 ,并详细推导了三相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定位的传递函数表达式 ,通过对理论公式的数值计算 ,证实了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的传递函数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接地 故障定位 传递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函数法修正声强测量系统相位不匹配误差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心昭 王再平 +1 位作者 刘正士 陈晓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05-409,共5页
本文利用UA0914声强耦合腔产生的同一声场条件,测量声强测量系统两通道之间的传递函数,进而对两通道间的相位不匹配误差进行修正。比较B&K3519声强探头和由两只国产CM25传声器构成的声强探头的测量结果,说明该方法... 本文利用UA0914声强耦合腔产生的同一声场条件,测量声强测量系统两通道之间的传递函数,进而对两通道间的相位不匹配误差进行修正。比较B&K3519声强探头和由两只国产CM25传声器构成的声强探头的测量结果,说明该方法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函数法 声强测量系统 声强探头 相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传递函数法的试验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振升 杨学昌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4-37,共4页
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的传递函数法采用了注入高频信号获得故障信息的手段。大量仿真计算结果显示 ,该方法对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具有一些其他方法所不具有的优点 ,故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室线路模拟试验来进一步探讨论证。文中介绍了传递函... 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的传递函数法采用了注入高频信号获得故障信息的手段。大量仿真计算结果显示 ,该方法对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具有一些其他方法所不具有的优点 ,故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室线路模拟试验来进一步探讨论证。文中介绍了传递函数法试验线路模型 ,并对试验结果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等手段进行了分析 ,将分析结果与已经获得的结论进行对比 ,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从而用试验手段证明了传递函数法在配电网接地故障中是切实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接地故障定位 传递函数法 试验 电力系统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函数法在非局部弹性梁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赵雪川 雷勇军 唐国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共4页
采用传递函数方法进行了非局部弹性梁的动力学分析。非局部弹性梁内一点的应力与梁某一区域内任意一点的应变均有关系。本文基于Eringen的非局部弹性积分型本构关系,采用幂指数型核函数,利用Laplace变换导出梁的四阶偏微分形式振动方程... 采用传递函数方法进行了非局部弹性梁的动力学分析。非局部弹性梁内一点的应力与梁某一区域内任意一点的应变均有关系。本文基于Eringen的非局部弹性积分型本构关系,采用幂指数型核函数,利用Laplace变换导出梁的四阶偏微分形式振动方程,通过定义状态向量,将控制方程化为一阶微分方程组,并采用传递函数方法进行了求解,针对两种边界条件给出了非局部弹性梁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结果表明,同阶频率下,非局部弹性梁的频率比局部梁的频率低,振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局部弹性体 固有频率 传递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法的大跨建筑非结构构件动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韩庆华 张鹏 芦燕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79-84,共6页
针对四边简支网架结构单点连接单自由度非结构构件的情况,利用传递函数法推导出非结构构件频域位移公式以及网架任一点频域位移公式,并进一步得到主附结构之间连接作用力的频域公式。其次研究主附结构频率比和质量比等参数对耦合结构频... 针对四边简支网架结构单点连接单自由度非结构构件的情况,利用传递函数法推导出非结构构件频域位移公式以及网架任一点频域位移公式,并进一步得到主附结构之间连接作用力的频域公式。其次研究主附结构频率比和质量比等参数对耦合结构频域位移响应和网架杆件内力的影响,分析得出通过频率调谐作用,非结构构件可以有效地改变网架结构的自振频率,从而避开场地的卓越周期,同时通过非结构构件与网架结构的相对运动,减弱网架结构的内力,减小主体结构位移。改变主附结构的频率比和质量比分析可知,当频率比在1左右时,主体结构位移减小幅度一般可达40%;当主附结构的频率比偏离1时,随着主附结构质量比的减小,主体结构的位移减小幅度降低;当频率比为0.7~0.8或1.1~1.2时,质量比在0.01~0.02内主体结构位移减小幅度为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边简支网架结构 单点连接 非结构构件 传递函数法 ANSYS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高温阻抗管的修正传递函数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哲 王小鹏 +1 位作者 陈天宁 奚延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2,共5页
为预测高温阻抗管中能否产生平面波进而使用传递函数法计算材料的吸声系数,对自制高温阻抗管内空气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利用仿真得到的温度场建立了阻抗管内声场分布的仿真模型;根据求解结果,将材料前端面至较远传声器之间的空气温... 为预测高温阻抗管中能否产生平面波进而使用传递函数法计算材料的吸声系数,对自制高温阻抗管内空气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利用仿真得到的温度场建立了阻抗管内声场分布的仿真模型;根据求解结果,将材料前端面至较远传声器之间的空气温度梯度近似为只有轴向温度梯度,求出了轴向温度梯度时的平面波解析解,进而对传递函数法进行了修正。通过某种多孔材料的吸声系数的仿真结果,验证了修正算法的正确性。修正与未修正算法的结果比较表明,当材料前端空气的轴向温度梯度较小时,其对吸声系数计算的影响可以忽略,从而扩宽了高温阻抗管的设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多孔材料 阻抗管 吸声系数 传递函数法 高温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圆锥壳稳定性分析的传递函数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雷勇军 李海阳 周建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4,共4页
基于线弹性小变形理论, 利用Fourier级数展开、Laplace 变换和摄动方法, 建立了复合材料薄壁圆锥壳的静力响应、频率响应、自由振动与屈曲特征值问题的渐近传递函数解。构造了复杂边界条件、中间带支撑、变锥度及阶梯... 基于线弹性小变形理论, 利用Fourier级数展开、Laplace 变换和摄动方法, 建立了复合材料薄壁圆锥壳的静力响应、频率响应、自由振动与屈曲特征值问题的渐近传递函数解。构造了复杂边界条件、中间带支撑、变锥度及阶梯变厚度圆锥壳的传递函数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圆锥壳 振动 稳定性 渐近解 传递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声系数的传递函数法仿真计算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苗 漆琼芳 罗建军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7-531,共5页
为得到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Virtual.Lab Acoustics平台的阻抗管模拟方法,建立阻抗管和试件的声学模型,提取声学计算得到的传声器测点处的复声压,然后基于传声器间距、传声器与试件距离,得到传声器测点位置的传递函数及吸... 为得到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Virtual.Lab Acoustics平台的阻抗管模拟方法,建立阻抗管和试件的声学模型,提取声学计算得到的传声器测点处的复声压,然后基于传声器间距、传声器与试件距离,得到传声器测点位置的传递函数及吸声系数。将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文献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文中传递函数及吸声系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通过仿真分析了阻抗管直径、传声器测点位置对计算吸声系数的影响,说明传声器测点位置可极大影响计算的吸声系数。对阻抗管内试件倾斜角度、试件厚度和试件后侧空气柱等对吸声系数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函数法 吸声系数 阻抗管 Virtual.Lab Acoustics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传递函数法测量矢量水听器自噪声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智 陈洪娟 张虎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2-605,共4页
针对矢量水听器自噪声测量时受环境干扰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双通道传递函数法测量矢量水听器的自噪声。给出了双通道传递函数法降低环境干扰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手段分析了利用该方法测量时,环境背景噪声条件及水听器布放距离等因素对... 针对矢量水听器自噪声测量时受环境干扰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双通道传递函数法测量矢量水听器的自噪声。给出了双通道传递函数法降低环境干扰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手段分析了利用该方法测量时,环境背景噪声条件及水听器布放距离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双通道传递函数法测量矢量水听器的自噪声,可以有效降低环境背景噪声影响,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该方法为准确测量矢量水听器的自噪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为矢量水听器在远程探测领域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测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水听器 自噪声测量 传递函数法 水听器自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法的水下消声层声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昌铮 孟晗 +1 位作者 辛锋先 卢天健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3-224,共12页
潜艇在水下潜航时,为防止敌方声呐的探测,需要采用各种主被动手段来降低自身的噪声,其中主要手段就是在潜艇外壳覆盖黏弹性消声瓦结构.针对潜艇消声瓦结构降噪问题,考虑结构两侧的流体负载,建立了潜艇壁面水下消声覆盖层的消声理论模型... 潜艇在水下潜航时,为防止敌方声呐的探测,需要采用各种主被动手段来降低自身的噪声,其中主要手段就是在潜艇外壳覆盖黏弹性消声瓦结构.针对潜艇消声瓦结构降噪问题,考虑结构两侧的流体负载,建立了潜艇壁面水下消声覆盖层的消声理论模型.将潜艇壁面结构简化为无曲率的无限大薄板,基于基尔霍夫(Kirchhoff)薄板理论和声波方程,应用传递函数法导出了消声覆盖层的声压插入损失.利用所建理论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讨论了不同的内侧流体介质、艇壳厚度、消声层厚度和孔腔形状对壁面结构振动与声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内侧介质为空气时,在低频段,消声层对结构振动的削弱量小于消声层加入后艇壳振动的增强量,故消声层的加入反而使壁面结构的振动增大;在高频段,覆盖消声层后壁面结构的振动明显减小.内侧介质为水时,覆盖消声层后,壁面结构的振动在全频段均减小,且减小量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增大艇壳厚度及消声层厚度有利于潜艇壁面结构的减振降噪.当消声层孔腔内径沿潜艇内侧至外侧的方向先减小再增大时,消声层在高频段减振降噪效果较佳;当孔腔内径沿潜艇内侧至外侧的方向先增大再减小时,消声层在中频段的减振降噪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消声层 传递函数法 减振降噪 声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潜艇空调热负荷的传递函数法
13
作者 何国辉 钟民军 高翔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45-48,58,共5页
通过对圆筒壁的导热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 ,提出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空调动态负荷计算方法 ,推导出圆筒壁热力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根据此模型得出的潜艇空调热负荷动态计算结果比采用静态负荷计算法更准确 .
关键词 潜艇 热负荷 传递函数法 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材料吸隔声性能测试近场长脉冲传递函数法
14
作者 时尚 吕世金 余晓丽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3-500,共8页
为消除有限空间壁面反射对大样水下材料声学性能测试的影响,利用传递函数法和脉冲法测试原理,建立声波垂直入射情况下水下材料吸隔声性能测试近场长脉冲传递函数法,10 mm均匀钢板模型声学性能试验表明,压力环境下钢板反射及隔声性能测... 为消除有限空间壁面反射对大样水下材料声学性能测试的影响,利用传递函数法和脉冲法测试原理,建立声波垂直入射情况下水下材料吸隔声性能测试近场长脉冲传递函数法,10 mm均匀钢板模型声学性能试验表明,压力环境下钢板反射及隔声性能测试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反射系数测试偏差小于0.1,隔声量测试偏差小于1 dB,采用近场长脉冲传递函数法测量声波垂直入射情况下材料声学性能,可有效克服边界反射对测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材料 声学性能 脉冲 传递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法的超长单桩沉降计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仕励 李熹 凌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284-287,共4页
文章在分析超长桩的竖向抗压静载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应用传递函数法分析超长桩的荷载传递机理,计算桩身位移与轴力.对分层土中各层土的不同的物理力学特性,土参数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提出了不同的荷载传递函数,且与实测的数据相比较,两者... 文章在分析超长桩的竖向抗压静载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应用传递函数法分析超长桩的荷载传递机理,计算桩身位移与轴力.对分层土中各层土的不同的物理力学特性,土参数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提出了不同的荷载传递函数,且与实测的数据相比较,两者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该方法简单实用,适合于单桩的承载力与沉降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函数法 超长桩 竖向承载力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传递函数法的地铁环境振动预测及验证
16
作者 芦峙廷 赵斗 +2 位作者 刘卫丰 叶少敏 刘鹏 《振动与冲击》 2025年第16期291-298,共8页
为解决地铁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对某高校实验室精密设备的影响问题,提出采用实测传递函数法对实验室内外的振动响应进行预测。首先通过列车-轨道耦合解析模型计算得到列车运行作用于地铁车站结构上的频域轨下支点反力;然后在车站内进行... 为解决地铁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对某高校实验室精密设备的影响问题,提出采用实测传递函数法对实验室内外的振动响应进行预测。首先通过列车-轨道耦合解析模型计算得到列车运行作用于地铁车站结构上的频域轨下支点反力;然后在车站内进行原位锤击测试获得激励点到拾振点的地铁车站-土体-建筑物的传递函数;最后利用传递函数法计算得到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地表及建筑物内的振动响应。采用此方法对普通整体道床轨道和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形式下的环境振动响应进行了预测,并与地铁开通运营后的现场振动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现场实测获取的传递函数能够准确反映隧道/车站-土体-建筑物系统的振动传播特性,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振动预测 实测传递函数法 轨下支点反力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作用下悬臂梁瞬态响应的传递函数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家文 李道奎 周建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1-103,114,共4页
利用传递函数方法对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悬臂梁进行分析,得到其瞬态响应的封闭形式的解析解。首先,针对给定的爆炸冲击波载荷和初始条件,对梁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Laplace变换,然后通过引入状态向量将其改写成状态空间形式,并利用传... 利用传递函数方法对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悬臂梁进行分析,得到其瞬态响应的封闭形式的解析解。首先,针对给定的爆炸冲击波载荷和初始条件,对梁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Laplace变换,然后通过引入状态向量将其改写成状态空间形式,并利用传递函数方法求得其在频域内的解析解,最后利用Crump方法并结合ε算法进行Laplace逆变换,求得悬臂梁在时域内的瞬态响应。给出数值算例,通过与有限元的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传递函数法 瞬态响应 LAPLACE逆变换 Crump ε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外挂机翼颤振分析的传递函数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段静波 江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116,共8页
将传递函数方法应用于带外挂机翼的颤振分析。利用干净机翼的弯扭振动微分方程和Therdorson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建立了机翼颤振方程。将外挂视为与机翼连接的具有质量及转动惯量的刚体,且考虑机翼与外挂间的俯仰联接刚度,通过变形协调和内... 将传递函数方法应用于带外挂机翼的颤振分析。利用干净机翼的弯扭振动微分方程和Therdorson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建立了机翼颤振方程。将外挂视为与机翼连接的具有质量及转动惯量的刚体,且考虑机翼与外挂间的俯仰联接刚度,通过变形协调和内力平衡等连接条件引入机翼颤振模型。运用传递函数方法,将颤振微分方程转换为状态空间形式,通过求解复特征值问题获得了带外挂机翼的颤振速度和颤振频率。通过与已有文献及有限元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讨论了外挂质量、转动惯量、外挂位置、挂架俯仰联接刚度等因素对带外挂机翼颤振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外挂机翼 非定常气动力 颤振 传递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问题条形传递函数方法与有限元法的分区耦合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壮飞 周建平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7-155,共9页
将条形传递函数法 (SDTFM)和有限元法 (FEM)结合起来 ,给出了一种求解弹性 2 - D问题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把二维求解区域分解成多个子区域 ,利用 SDTFM建立矩形子区域 (超级单元 )基于边界结点的刚度矩阵和结点力矢量 ,而对于其它几何... 将条形传递函数法 (SDTFM)和有限元法 (FEM)结合起来 ,给出了一种求解弹性 2 - D问题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把二维求解区域分解成多个子区域 ,利用 SDTFM建立矩形子区域 (超级单元 )基于边界结点的刚度矩阵和结点力矢量 ,而对于其它几何形状的子区域则用有限元法建立刚度矩阵和结点力矢量 ,从而将 SDTFM推广到了任意几何形状的平面区域 ,克服了 SDTFM只能用于规则几何平面区域的不足。与单纯用有限元法求解相比较 ,本文方法具有划分单元少、求解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等优点 ,特别在求解高梯度应力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传递函数法 有限元 超级单元 平面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载荷识别位置优化的传递函数相干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林 郑四发 +2 位作者 王彬星 连小珉 李克强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9,共6页
利用多自由度动力学原理对频域载荷识别方法进行分析,对传递函数病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动态载荷识别方法中响应点位置对传递函数病态性及载荷识别结果的影响。为降低载荷识别误差特别是结构共振频率下的识别误差,基于传递函数的相干... 利用多自由度动力学原理对频域载荷识别方法进行分析,对传递函数病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动态载荷识别方法中响应点位置对传递函数病态性及载荷识别结果的影响。为降低载荷识别误差特别是结构共振频率下的识别误差,基于传递函数的相干分析定义了传递函数相干因子,并提出以最小传递函数相干因子为目标的动态载荷识别位置优化的传递函数相干法。仿真及实验证明了该法能够减小载荷识别误差,提高识别效率,能够有效识别出汽车驾驶室的动态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 载荷识别 传递函数相干 病态 相干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