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性电位器的非线性传递函数分析
1
作者 燕奎臣 马骥 《兵工自动化》 2003年第2期57-57,共1页
在线性电位器的电路设计中、电路前后级的输出和输入阻抗的影响以及使用与安装不当都可能引入非线性,造成电路和控制系统的精度达不到要求。为此,针对电位器的调节输出电压、限定调节范围、负载等效阻抗、细调等几种典型电路中的传递函... 在线性电位器的电路设计中、电路前后级的输出和输入阻抗的影响以及使用与安装不当都可能引入非线性,造成电路和控制系统的精度达不到要求。为此,针对电位器的调节输出电压、限定调节范围、负载等效阻抗、细调等几种典型电路中的传递函数与非线性响应,通过实验给出了线性和非线性输出响应曲线。阐述了实际应用中如何避免和减少非线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电位器 非线性传递函数分析 电路设计 线性输出响应曲线 非线性输出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函数分析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源于国际脑血流自动调节研究网络的白皮书 被引量:8
2
作者 韩珂 王政严 +1 位作者 纪乃方 胡汉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10期1072-1085,共14页
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是血压变化时大脑维持足够脑灌注的内在能力。过去的30年,研究者已经提出了诸多分析CA的方法,但至今无公认的金标准,采用什么方法定量CA仍是个人主观的选择。尽管如此,由于CA的概念代表了血... 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是血压变化时大脑维持足够脑灌注的内在能力。过去的30年,研究者已经提出了诸多分析CA的方法,但至今无公认的金标准,采用什么方法定量CA仍是个人主观的选择。尽管如此,由于CA的概念代表了血压(刺激或者输入信号)与脑血流(反应或者输出信号)之间的动态关系,故目前最通用的研究血压自发波动的分析方法是传递函数分析。虽然理论上可行,但是文献显示,传递函数分析方法在实践中存在相当大的主观性,这限制了研究之间的比较,也阻碍了其临床应用。因此,本白皮书旨在规范化研究动态CA的传递函数分析方法的参数及设置,建立标准,以利于其临床应用,该推荐的研发始于(但不限于)脑血流自动调节研究网络(CARNet-www.car-net.or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自动调节 脑血流 金标准 传递函数分析 白皮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传递函数的变速器壳体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宗邦飞 褚超美 缪国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7年第4期43-46,52,共5页
针对变速器壳体的振动变形问题,运用Hyperworks仿真分析软件,对目标壳体后壳体悬置点进行振动传递函数分析;然后根据传递函数分析的加速度频响和动刚度频响的关系,研究目标壳体悬置点动刚度频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终获得的动刚度... 针对变速器壳体的振动变形问题,运用Hyperworks仿真分析软件,对目标壳体后壳体悬置点进行振动传递函数分析;然后根据传递函数分析的加速度频响和动刚度频响的关系,研究目标壳体悬置点动刚度频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最终获得的动刚度频响曲线比传统的加速度频响曲线更加直观具体地反应了变速器壳体表面的振动变形情况,从而实现直观表达变速器壳体振动特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器壳体 振动变形 振动传递函数分析 加速度频率响应 动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受损:基于TCD和默读刺激的评估
4
作者 陈松伟 陈虹秀 +3 位作者 段建钢 崔柳平 刘然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7-364,共8页
目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可能会损害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CA)功能。本研究探讨CVST对MCA的dCA和默读期间大脑后动脉(pos... 目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可能会损害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CA)功能。本研究探讨CVST对MCA的dCA和默读期间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的dCA及神经血管耦联(neurovascular coupling,NVC)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在2021年1月—2022年8月,共纳入60例CVST患者(CVST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使用TCD检测无创连续逐波血压、脑血流速度以及MCA和默读期间PCA的其他相关指标数据。根据MRI分期将CVST分为慢性期和非慢性期;根据CVST在MRI上的分布情况将CVST患者分为大范围组和小范围组。受试者根据语音提示睁、闭眼进行NVC评估,通过默读中国旅游材料实现睁眼视觉刺激。睁眼默读时,视觉刺激信号可以选择性地激活枕叶的布罗德曼区17、18和19,促使其释放神经递质并扩张PCA。通过传递函数分析确定dCA参数。结果在默读期间PCA的dCA中,CVST组的超低频相位差低于对照组[52.91(29.56~75.12)°vs.66.43(48.68~79.55)°,P=0.047]。在NVC中,CVST组的脑血管电导指数(index of the cerebrovascular conductance,CVCi)差值(?CVCi)[0.09(0.08~0.12)cm·s^(-1)·mmHg^(-1)vs.0.12(0.09~0.15)cm·s^(-1)·mmHg^(-1),P=0.017](1 mmHg=0.133 kPa)和视觉诱发血流反应(visuallye voked flow response,VEFR)[25.36(18.28~32.43)%vs.30.73(23.67~38.18)%,P=0.019]低于对照组。慢性期CVST患者与非慢性期CVST患者PCA的超低频相位差、?CVCi和VE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CVST的分布范围方面,大范围组的VEFR低于小范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与健康对照者相比,CVST患者默读时PCA的dCA和NVC受损。此外,NVC反应性与CVST累及范围相关,累及范围较大的患者对视觉刺激的NVC反应性低于累及范围较小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经颅多普勒超声 神经血管耦联 默读 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 传递函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系统、成像与分析
5
《中国光学》 EI CAS 2000年第2期7-8,共2页
O435.2 2000020798小孔成像的光学传递函数分析=Optical transfertunction analysis of a pinhole imaging system[刊,中]/朱海平(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浙江,丽水(323000)),江晓清(浙江大学物理系.浙江,杭州(310028))//光学仪器.-199... O435.2 2000020798小孔成像的光学传递函数分析=Optical transfertunction analysis of a pinhole imaging system[刊,中]/朱海平(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浙江,丽水(323000)),江晓清(浙江大学物理系.浙江,杭州(310028))//光学仪器.-1999,21(3).-12-14根据光学传递函数(OTF),提出一种分析小孔成像最佳位置的方法,小孔成像最佳位置可等效为一个具有"可变光焦度"的薄透镜来确定。参6(吴淑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光学系统 小孔成像 反射式光纤共焦扫描成像 光学传递函数 最佳位置 现代光学仪器 浙江大学 传递函数分析 光学系统设计 师范专科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座椅抖动及安全带固定点强度改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晶晶 钟利萍 +3 位作者 郭鹏程 许玄 刘颖 李落星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0-55,共6页
针对某商用车座椅与车身匹配在整车道路试验中出现的座椅抖动及安全带固定点试验中强度不足的问题,首先利用台架扫频试验分析得出了座椅靠背的振动特性;其次建立整车有限元模型进行振动传递函数(VTF)分析,通过比较仿真与试验结果验证了... 针对某商用车座椅与车身匹配在整车道路试验中出现的座椅抖动及安全带固定点试验中强度不足的问题,首先利用台架扫频试验分析得出了座椅靠背的振动特性;其次建立整车有限元模型进行振动传递函数(VTF)分析,通过比较仿真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并采用振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找出了引起振幅过大的传递路径为右前悬架激励→地板安装孔Z向→座椅滑轨Z向→座椅靠背X向,进一步借助传递函数分析间接地预测出最终的响应;再次采用受力路径分析方法对安全带固定点试验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安全带固定点力学性能薄弱位置为地板;最后提出了座椅地板结构加强方案,改进后的座椅振动峰值降低了67%,主观评价抖动现象消除;并且该方案在安全带固定点强度试验中增强效果较明显,改进后靠背前向位移减小146 mm,未超过RC平面,试验结果满足法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特性 振动传递函数分析 安全带固定点强度 结构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电磁轴承的灰色系统控制与数值仿真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庆生 陈伦军 +1 位作者 罗延科 马艳萍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5-1317,共3页
应用灰色系统去余控制理论,以径向电磁轴承为对象,提出该轴承的灰色系统控制方法,以实现对转子的稳定控制,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建立了径向电磁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与传递函数,按照灰色系统理论设计了控制系统,由数值仿真结果表明,... 应用灰色系统去余控制理论,以径向电磁轴承为对象,提出该轴承的灰色系统控制方法,以实现对转子的稳定控制,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建立了径向电磁轴承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与传递函数,按照灰色系统理论设计了控制系统,由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转子系统能实现稳定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轴承 灰色系统控制 仿真 传递函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implified approach for settlement calculation of pile groups considering pile-to-pile interaction in layered soils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明辉 张小威 赵明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2131-2136,共6页
A simplified approach is present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settlement of vertically loaded pile groups.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nonlinear pile-to-pile interaction in pile groups, the soils along the piles are assumed... A simplified approach is present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settlement of vertically loaded pile groups.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nonlinear pile-to-pile interaction in pile groups, the soils along the piles are assumed to behave as a series of nonlinear springs subjected to the shaft shear stress at the pile/soil interface. Considering the displacement reduction induced by the pile-to-pile interaction, the shear-deformation method is adopted to approximate the displacement field of the layered soils around the piles, and the equivalent stiffness of the springs is obtained. Furthermore, the load-settlement response of pile groups is deduced by modifying the load-transfer functions to account for the pile-to-pile interaction. The settlements of a laboratory pile groups computed by the presented approach are in a good agreement with measured results. The analysis on Contrastive parameters shows that the settlements of pile group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ile space and pile length, and the part of piles exceeding the critical pile length has little contribution to the beating capacity of the pile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e groups SETTLEMENT pile-to-pile interaction load transfer shear-deform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analysis of pile load-settlement behavior in layered soil
9
作者 吕述晖 王奎华 +1 位作者 张鹏 C.J.LE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9期3615-3623,共9页
A simplified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analyze the single pile settlement in multilayered soil. First, a fictitious soil-pile model is employed to consider the effect of layered soil beneath pile toe on pile settlement... A simplified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analyze the single pile settlement in multilayered soil. First, a fictitious soil-pile model is employed to consider the effect of layered soil beneath pile toe on pile settlement behavior. Two approximation methods are proposed to simplify the nonlinear load transfer function and simulate the nonlinear compression of fictitious soil-pile, respectively. On this basis, an efficient program is developed. The procedures for determining the main parameters of mathematical model are discussed. Comparisons with two well-documented field experimental pile loading tests are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resent method. Further studies are also made to evaluate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when a soft substratum exists, an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provide a constructive means for assessing the settlement of a single pile for use in engineering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E load-settlement behavior fictitious soil-pile layered soil soft substratum SED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