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传递函数估计的近场声全息的噪声源识别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东旺 李舜酩 +2 位作者 江星星 王勇 程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74-2880,共7页
在近场声全息(NAH)声场测量中,噪声的存在使近场声全息重建精度降低,影响声场重建的实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传递函数估计的双测量面NAH技术,首先采用双测量面对噪声源信号进行测量,然后基于传递函数法引入一种合理的传递函数估计,结合... 在近场声全息(NAH)声场测量中,噪声的存在使近场声全息重建精度降低,影响声场重建的实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传递函数估计的双测量面NAH技术,首先采用双测量面对噪声源信号进行测量,然后基于传递函数法引入一种合理的传递函数估计,结合参考传声器信号来求解全息面复声压,最后利用前后测量面数据相位差异来求解格林函数,根据声场重建公式进行近场声全息声场重建。数值仿真及重建误差分析表明,存在测量噪声影响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方法相比传递函数法NAH重建误差更小,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声源位置并提高声全息重建精度。最后对某型拖拉机前端进行近场阵列扫描试验,验证基于传递函数估计的双测量面NAH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 声场重建 双测量面 传递函数估计 重建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近场声全息重建精度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杜向华 朱海潮 毛荣富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7-160,172,共4页
在近场声全息中利用扫描法进行全息面测量时,全息面上的测点信号与参考信号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噪声的影响,降低重建精度,影响重建的实现。在噪声与声源信号以及噪声相互之间非相关的假设下,首先引入两种传递函数估计方法求解全息面复... 在近场声全息中利用扫描法进行全息面测量时,全息面上的测点信号与参考信号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噪声的影响,降低重建精度,影响重建的实现。在噪声与声源信号以及噪声相互之间非相关的假设下,首先引入两种传递函数估计方法求解全息面复声压,然后再进行近场声全息重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非相关噪声对全息面复声压计算的影响。近场声全息重建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了测量噪声带来的误差,提高了扫描法近场声全息的重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 传递函数估计 重建精度 非相关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传播模型的行星齿轮缺齿故障识别 被引量:7
3
作者 熊一奇 徐玉秀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9-255,共7页
为了研究行星齿轮缺齿时包含微弱故障特征的振动信号在多级齿轮箱系统中的传递特性,先考虑仅由齿轮及转轴构成的"局部系统",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齿轮系统扭转动力学模型,依达朗伯原理导出振动微分方程组并求得各级齿轮啮合的... 为了研究行星齿轮缺齿时包含微弱故障特征的振动信号在多级齿轮箱系统中的传递特性,先考虑仅由齿轮及转轴构成的"局部系统",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齿轮系统扭转动力学模型,依达朗伯原理导出振动微分方程组并求得各级齿轮啮合的振动响应即振动源信号。为了找出振动源信号在整个系统中的传递关系,在上述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再考虑包括齿轮箱箱体在内的"整体系统",通过对信号动态传播路径的分析,针对不同测点反映故障的敏感度不同的现象,根据系统辨识理论建立信号传播模型,并运用最小二乘类方法得到振动源信号传至不同测点的传递函数估计,即找到信号在系统中的传递关系。通过分析比较传递函数幅频特性曲线进而选取合适测点,在此测点下行星齿轮缺齿故障特征频率相对明显易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信号传播模型 传递函数估计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总成三点悬置的改进TPA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成 梁天也 龙岩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37,共4页
针对传统TPA方法存在的测试时间长、传递函数估计精度低等问题,在对传统TPA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新型传递函数估计的改进TPA方法,采用改进TPA方法对动力总成三点悬置进行了实车分析和仿真试验。新型传递函数估计方法消除了实... 针对传统TPA方法存在的测试时间长、传递函数估计精度低等问题,在对传统TPA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新型传递函数估计的改进TPA方法,采用改进TPA方法对动力总成三点悬置进行了实车分析和仿真试验。新型传递函数估计方法消除了实测信号中随机噪声影响,提高了估计精度;改进TPA方法省略了车身阻抗测量环节,缩短了测试时间;仿真试验结果证明了改进TPA方法应用于动力总成三点悬置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传递路径分析 传递函数估计 三点悬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