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一代光传送网∶自动交换光网络 被引量:2
1
作者 奉飞飞 张汉一 《中兴通讯技术》 2001年第6期13-17,25,共6页
为适应网络动态化的要求,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组织(ITU-T)提出了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的概念。文章对ASON的网络总体结构、控制层面组成、控制协议及其与广义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结构的关系作了概要的描述,并对ASON和光互联网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传送 自动交换光网络控制平面 广义多协议标签交换光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PLS分组传送网分层体系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莹 张惠捷 李文耀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2,共3页
文章首先针对传送业务从基于电路的时分复用(TDM)业务向基于分组的业务转变对分组传送网的要求,说明了满足这一要求的分组传送网的总体分层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分组传送网的分层结构,最后,分析了基于... 文章首先针对传送业务从基于电路的时分复用(TDM)业务向基于分组的业务转变对分组传送网的要求,说明了满足这一要求的分组传送网的总体分层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分组传送网的分层结构,最后,分析了基于该结构的TDM和IP等业务的综合承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传送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跨层优化的Ka频段卫星MPLS网络快速重路由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栗志意 翟立君 +1 位作者 曹志刚 刘序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08-2014,共7页
卫星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组网技术为下一代卫星网的关键技术。通过定义星地无线链路的失效事件,分析Ka频段高轨卫星网络(GEO)星地链路失效间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跨层优化的卫星MPLS网络快速重路由备份链路选路策略;且针对星地... 卫星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组网技术为下一代卫星网的关键技术。通过定义星地无线链路的失效事件,分析Ka频段高轨卫星网络(GEO)星地链路失效间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跨层优化的卫星MPLS网络快速重路由备份链路选路策略;且针对星地链路失效的物理层特性,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对源端优先采用的失效欺骗策略。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快速重路由备份链路选路策略,可以有效减少受保护链路失效期间由于备份链路同时失效而导致业务中断的概率,提高了快速重路由成功率;通过对源端优先采用失效欺骗,可有效减小由源端发起新建全路径重路由的概率,节省了卫星网络的资源消耗和信令开销,提高了链路失效期间卫星网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轨卫星网络(GEO) 优化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流量工程(TE) 快速重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送MPLS(T-MPLS)体系的接口 被引量:13
4
作者 毛谦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T-MPLS)体系(TMH)是目前传送网技术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随着IP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服务质量(QoS)提高方面的需求,MPLS是重要解决方案。当前的传送网依然是以基于时分复用(TDM)技术为主(例如SDH)的光传送网络...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T-MPLS)体系(TMH)是目前传送网技术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随着IP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服务质量(QoS)提高方面的需求,MPLS是重要解决方案。当前的传送网依然是以基于时分复用(TDM)技术为主(例如SDH)的光传送网络。如何在现有传送网上传送MPLS客户信号,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由于网络互连互通的需要,对于网络互连的接口必须要有统一的规范。文章重点介绍TMH的接口规范,包括TMH接口位置、网络节点接口(NNI)的基本信号结构、T-MPLS NNI接口的信息结构、T-MPLS的标签、复用和映射原则以及T-MPLS接口的物理层规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协议标签交换 传送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体系 网络节点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组传送网操作、管理和维护技术 被引量:9
5
作者 何庭宗 《中兴通讯技术》 2008年第6期30-32,共3页
为了适应面向连接的电信级业务传送,电信级操作、管理、维护(OAM)和保护,业务感知需求等,需要采用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分组传送网(PTN)技术包括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和运营商骨干传送(PBT)。T-MPLS对MPLS技术进行了简化和改... 为了适应面向连接的电信级业务传送,电信级操作、管理、维护(OAM)和保护,业务感知需求等,需要采用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分组传送网(PTN)技术包括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和运营商骨干传送(PBT)。T-MPLS对MPLS技术进行了简化和改造,去掉了与传送无关的转发处理和无连接特性,并增加了传送层的网络模型、保护倒换和OAM功能;PBT技术着重加强了OAM和保护方面的特性,增加了TDM业务仿真和时钟功能,增强了多业务支持能力,关闭了传统以太网的地址学习、地址广播以及生成树协议(STP)的功能。T-MPLS和PBT均很好地满足了分组传送的需求,T-MPLS相比PBT,OAM功能更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传送 操作 管理和维护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 运营商骨干传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MPLS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大海 张杰 顾畹仪 《中兴通讯技术》 2005年第6期20-23,共4页
为了提高多业务传送平台(M STP)组网的路由能力、交换能力和服务质量(Q oS)处理能力,需要将多协议标签交换(M PLS)的固有优势引入M STP。方法是通过内嵌M PLS的M STP,实现将以太网业务适配到M PLS层,然后映射到SD H通道中传送。M PLS技... 为了提高多业务传送平台(M STP)组网的路由能力、交换能力和服务质量(Q oS)处理能力,需要将多协议标签交换(M PLS)的固有优势引入M STP。方法是通过内嵌M PLS的M STP,实现将以太网业务适配到M PLS层,然后映射到SD H通道中传送。M PLS技术通过将交换的概念引入M STP,实现了数据流的统计复用和负载均衡;通过将Q oS引入M STP,实现了对各种新兴业务的支持;通过基于二层和三层技术的解决方案,在M STP中实现了M PLS虚拟专用网(VPN);通过支持单向1+1、11标签交换路径(LSP)和M PLS快速重路由保护倒换,在M STP中实现了M PLS的保护倒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协议标签交换 多业务传送平台 内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PLS层网络和以太网间基于PW的互通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樊自甫 万晓榆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9,70,共4页
目前的发展趋势表明,T-MPLS(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将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传送机制。文章介绍了端到端PW(伪线)模型,分析了T-MPLS网络的信号封装机制,提出了基于PW的T-MPLS层网络与以太网互通模型。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T-MPLS信号封装机制,详... 目前的发展趋势表明,T-MPLS(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将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传送机制。文章介绍了端到端PW(伪线)模型,分析了T-MPLS网络的信号封装机制,提出了基于PW的T-MPLS层网络与以太网互通模型。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T-MPLS信号封装机制,详细讨论了基于PW的以太网互通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线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 以太网 互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业务传送平台的保护与恢复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华东 范戈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3-27,共5页
介绍了同步数字体系(SDH)多业务传送平台(MPTP)中所采用的多种保护和恢复机制。包括SDH自动倒换与恢复、虚级联技术的保护、以太网二层交换的恢复、弹性分组环(RPR)的自动保护以及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保护和恢复功能等,并对它们的保... 介绍了同步数字体系(SDH)多业务传送平台(MPTP)中所采用的多种保护和恢复机制。包括SDH自动倒换与恢复、虚级联技术的保护、以太网二层交换的恢复、弹性分组环(RPR)的自动保护以及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保护和恢复功能等,并对它们的保护和恢复机制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业务传送平台 虚级联 链路容量调整规程 弹性分组环 多协议标签交换 保护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粒度光交换技术在ASON中的应用
9
作者 徐文云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2,共3页
提出了适应这一增长趋势的多粒度光交换技术,对多粒度光交换系统节点在网络中做了相应部署,分析了多粒度交换网络环境下的流量梳理,最后进行多粒度故障检测,利用GMPLS协议针对多粒度LSP实现故障通知,完成相应的保护/恢复过程。
关键词 传送 自动交换光网络 多粒度光交换技术 数字交叉连接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 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PLS—IP层与光层融合的核心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贺钢 张劲松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0,共5页
GMPLS是 MPLS向光网络的扩展 ,文章在简要介绍了 MPLS技术的基本思路之后 ,主要介绍了将 IP层与光层融合起来的 GMPLS技术 ,包括 GMPLS中的标签、路由与寻址、信令。
关键词 广义多协议标签交换 信令 路由 标签 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LS-TP分组传送网与现有网络互联互通的实现
11
作者 傅晨舟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18,31,共4页
在光传送网向分组传送网演进的过程中,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是运营商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MPLS-TP(MPLS Transport Profile)分组传送网的网络构成,分析了在多种传送网并存的情况下,基于MPLS-TP分组传送网的多层网络结构,重... 在光传送网向分组传送网演进的过程中,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是运营商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MPLS-TP(MPLS Transport Profile)分组传送网的网络构成,分析了在多种传送网并存的情况下,基于MPLS-TP分组传送网的多层网络结构,重点讨论了MPLS-TP分组传送网与IP/MPLS网络以及SDH/MSTP网络之间互联互通的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传送 多协议标签交换 互联互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移动承载网:IPRAN网络 被引量:13
12
作者 唐雄燕 简伟 张沛 《中兴通讯技术》 2012年第6期38-41,共4页
文章认为采用IP无线接入网(IPRAN)网络逐步代替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网络已是运营商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部署新型IPRAN网络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需要考虑组网模型、多业务承载、QoS保障和端到端管理等诸多问题。文章指出如何实现MSTP与IP... 文章认为采用IP无线接入网(IPRAN)网络逐步代替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网络已是运营商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部署新型IPRAN网络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需要考虑组网模型、多业务承载、QoS保障和端到端管理等诸多问题。文章指出如何实现MSTP与IPRAN的互联互通成为了IPRAN网络演进中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无线接入网 多协议标签交换 分组传送 多业务传送平台 互联互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域光网络的发展
13
作者 王健全 孔祥华 张忠平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7-40,共4页
本文提出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的变迁是下一代电信网络发展的重点,指出分组化、宽带化和智能化是下一代城域网发展的方向,并对其做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传送层多协议标签交换 下一代网络 光分插复用器 光交叉连接器 互联网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域网络发展趋势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健全 陈秀俊 孔祥华 《中兴通讯技术》 2008年第4期38-41,共4页
分组化和宽带化是下一代城域网络发展的趋势,但是向IP城域网络发展过程中,时分复用(TDM)和IP业务将长期共存。分组传送网(PTN)是兼顾TDM业务与IP化的发展方向而产生的产物,作为PTN技术的两种典型代表,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和运营... 分组化和宽带化是下一代城域网络发展的趋势,但是向IP城域网络发展过程中,时分复用(TDM)和IP业务将长期共存。分组传送网(PTN)是兼顾TDM业务与IP化的发展方向而产生的产物,作为PTN技术的两种典型代表,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和运营商骨干桥接/运营商骨干传输(PBB/PBT)实现了分组交换,能够支持端到端链接、监控和快速的保护倒换,此外还实现了控制和传送的分离,是城域网络的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域网 分组传输网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 运营商骨干桥接 运营商骨干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B-TE的结构特征与GMPLS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韦建文 谢锐 金耀辉 《中兴通讯技术》 2010年第3期13-16,共4页
电信传送网络正从以时分复用(TDM)为核心向以分组为核心转变,出现了多种电信级的分组传送技术。运营商骨干桥接-流量工程(PBB-TE)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服务质量保证能力;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 电信传送网络正从以时分复用(TDM)为核心向以分组为核心转变,出现了多种电信级的分组传送技术。运营商骨干桥接-流量工程(PBB-TE)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服务质量保证能力;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是一种成熟的传送网控制平面技术,支持多种数据平面。GMPLS控制的PBB-TE是实现分组传送网的优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传送 运营商骨干桥接 流量工程 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 控制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QoS约束的T-MPLS恢复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曲桦 毛宏宝 祁云磊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3,20,共6页
文章在分析传统算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服务质量(QoS)约束的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恢复算法(MQCTR);为提高恢复路径建立的成功率,结合约束路由思想,提出了基于多QoS门限约束的路由机制;以网状网为例,对算法性能进... 文章在分析传统算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服务质量(QoS)约束的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MPLS)恢复算法(MQCTR);为提高恢复路径建立的成功率,结合约束路由思想,提出了基于多QoS门限约束的路由机制;以网状网为例,对算法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该算法不仅支持多种恢复模式,而且具备多业务区分功能,对提高运营级T-MPLS网络的生存性和健壮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 生存性 故障恢复 约束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互联网中基于集成模型的流量工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登 纪越峰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17,共3页
光互联网是一种简洁、高效、经济的网络体系结构,流量工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在对IP层和光层流量工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重叠模型流量工程的弊端,提出在光互联网中应采取集成模型的流量工程,并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 光互联网是一种简洁、高效、经济的网络体系结构,流量工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在对IP层和光层流量工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重叠模型流量工程的弊端,提出在光互联网中应采取集成模型的流量工程,并对其机制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如何优化IP层和光层的流量工程代价分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互联网 流量工程 集成模型 多协议标签交换 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TP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飞 《中兴通讯技术》 2005年第6期4-6,共3页
多业务传送平台(M STP)和数据设备的关系是联合组网、长期并存的关系,运营商的运维体制必须改革,不能仍将传输设备和数据设备截然分开进行建设;互连互通涉及到业务层、封装层、数据处理层、SD H承载层、SDH线路侧,运营商应重点关注;M ST... 多业务传送平台(M STP)和数据设备的关系是联合组网、长期并存的关系,运营商的运维体制必须改革,不能仍将传输设备和数据设备截然分开进行建设;互连互通涉及到业务层、封装层、数据处理层、SD H承载层、SDH线路侧,运营商应重点关注;M STP的进一步发展是加载自动交换光网络(ASO N)控制平面,但要注意在支持数据业务的情况下,传送平面和控制平面在带宽调整方面的协调性;M STP将来可能有两种转向逐步退出传送网络的核心层或演化成为事实上的以分组交换为核心的承载网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业务传送平台 弹性分组环 多协议标签交换 自动交换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接入网 被引量:1
19
作者 邬贺铨 《中兴通讯技术》 2000年第4期16-19,共4页
文章给出了IP接入网的定义、功能体系,介绍了IP用户终端和ISP链路层协议,重点讨论了适于支持IP接入的几种方式。
关键词 IP接入 点到点协议 第二隧道协议 多协议标签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电磁脉冲下IP光网络生存性协调机制
20
作者 程忠庆 姜海波 +1 位作者 刘克俭 殷锴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2-114,128,共4页
讨论了在电磁战中大量网络设备遭到物理破坏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多层生存性协调机制来提供网络的生存性。并针对对等模型的IP-over-Optical多层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GMPLS的集成生存性协调策略――MCBL,以实现多层网络生存性机制之间的迅... 讨论了在电磁战中大量网络设备遭到物理破坏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多层生存性协调机制来提供网络的生存性。并针对对等模型的IP-over-Optical多层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GMPLS的集成生存性协调策略――MCBL,以实现多层网络生存性机制之间的迅速协调,其性能与其他多层生存性协调策略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生存性 多协议标签交换 协调机制 生存性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