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MPLS网络的多等级分组业务传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畅 张永军 +3 位作者 陈瑞 黄善国 张杰 顾畹仪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96-1000,共5页
基于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T-MPLS)标准,在T-MPLS网络中电路业务和分组业务并存的情况下,对业务开关时间和数据包长服从帕雷托、对数正态、威布尔和指数分布的多等级分组业务传送质量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表明,电路业... 基于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T-MPLS)标准,在T-MPLS网络中电路业务和分组业务并存的情况下,对业务开关时间和数据包长服从帕雷托、对数正态、威布尔和指数分布的多等级分组业务传送质量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表明,电路业务在边缘节点适配时被切割成的数据包的长度以及以业务源开关时间及分组数据包长分布为代表的流量特性,会对高等级分组业务的时延及其方差、路由器出端口处的队列长度和丢包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基于OPNET软件搭建的软件平台进行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t-mpls) 电路业务 分组业务 自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协议标记交换
2
作者 陈锡生 《中兴通讯技术》 2000年第5期43-45,53,共4页
1999年,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被评为十大热门通信技术之一。它在一个无连接的网络中引入连接的模式,代表了骨干网核心将选路与交换相结合的趋势。本讲座共分3讲,上讲已介绍的内容有:IP选路与交换、MPLS概述、标记分配与管理。
关键词 多协议标记 ATM标记交换路由器 传送连接 INTERNE 定时器 LDP消息 SWITCHING 地址前缀 对等体 任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PLS网络中承载电路业务的最佳包长问题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曹畅 张永军 +4 位作者 石帅 李彬 黄善国 张杰 顾畹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6-670,共5页
该文基于ITU-T所制定的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标准,对客户端承载基于电路交换类型的业务进行了深入研究,比较了不同长度的电路业务分组对该业务延时和抖动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动态改变电路业务封装包长的方案。该方案根据业务接收端数据的... 该文基于ITU-T所制定的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标准,对客户端承载基于电路交换类型的业务进行了深入研究,比较了不同长度的电路业务分组对该业务延时和抖动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动态改变电路业务封装包长的方案。该方案根据业务接收端数据的时延和方差统计情况,来计算一定范围内合适的电路业务净荷长度并反馈给源端的业务适配模块进行调整。为分析该方案的有效性,利用OPNET仿真软件搭建平台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与固定封装包长方案相比在业务抖动特性和传输效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很好地适应电路业务的承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网络 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 电路业务 封装 包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CE的T-MPLS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曲桦 赵季红 毛宏宝 《中兴通讯技术》 2008年第6期7-12,共6页
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T-MPLS)作为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是支持电信级以太网(CE)的主要承载技术。从T-MPLS技术特性入手,文章介绍了T-MPLS标准化的最新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给出T-MPLS作为CE承载技术的组网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与... 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T-MPLS)作为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是支持电信级以太网(CE)的主要承载技术。从T-MPLS技术特性入手,文章介绍了T-MPLS标准化的最新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给出T-MPLS作为CE承载技术的组网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与T-MPLS有关的数据转发平面,控制平面,网络生存性,操作、维护和管理(OAM)等关键技术,分析了基于T-MPLS的CE技术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 电信级以太网 分组传送 数据转发 生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业务交换光分组传送体系架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健学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3-25,共3页
从网络平滑演进的角度看,基于分组传送同时兼容现有TDM传送技术的"全业务交换传送"的体系架构是实现光传送网向分组化方向演进的必然选择,也是电信运营商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主要讨论了基于分组传送的全业务交换传送的... 从网络平滑演进的角度看,基于分组传送同时兼容现有TDM传送技术的"全业务交换传送"的体系架构是实现光传送网向分组化方向演进的必然选择,也是电信运营商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主要讨论了基于分组传送的全业务交换传送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方案,该体系结构的关键是在电层引入基于分组的T-MPLS交换技术,解决光传送网对分组业务的承载问题。该体系架构能够满足各种网络业务的传送需求,融合了数据、电路和光层传送功能于一体,支持数据/TDM/波长等不同技术信号的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传送 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 全业务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交换传送网(ASTN)技术研究与开发
6
作者 魏威 曾庆济 肖石林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16,共3页
相比较第一代静态传送网(PDH/SDH/ATM/OTN)技术,自动交换传送网(ASTN)是带有交换功能的第二代智能传送网,它是目前传送网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首先分析了ASTN技术对比传统传送网技术的优势;给出了ASTN的节点结构;研究和分析了ASTN的转... 相比较第一代静态传送网(PDH/SDH/ATM/OTN)技术,自动交换传送网(ASTN)是带有交换功能的第二代智能传送网,它是目前传送网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首先分析了ASTN技术对比传统传送网技术的优势;给出了ASTN的节点结构;研究和分析了ASTN的转发平面、管理平面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对ASTN的核心技术-基于GM-PLS协议栈的控制平面做了详尽的技术分析;最后对未来的传送网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交换传送 ASTN 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 GMPLS IP OVER AST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送网融合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量:2
7
作者 荆瑞泉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共4页
本文对未来传送网中的一些融合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控制平面和传送平面。控制平面的融合技术包括智能光网络的演进结构和GMPLS对不同传送技术的支持,传送平面的融合技术包括“传送MPLS”和“下一代MSTP”。
关键词 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 传送MPLS 下一代MSTP 智能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电信网的传送技术
8
作者 顾忠禹 《中兴通讯技术》 2003年第1期29-31,共3页
文章介绍了几种主要的IP业务传送技术:ATM、POS、DWDM和以太网的实现方案,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进一步还介绍了弹性分组环、多协议标记交换等技术;最后指出了在向IP电信网演进的过程中上述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IP电信网 传送技术 ATM POS DWDM 弹性分组环 多协议标记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组传送网标准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剑 《中兴通讯技术》 2010年第3期5-8,共4页
全球运营商正致力于构建自己的下一代IP包交换网络,网络逐步迈向全IP化。不断增长的数据业务对网络的带宽、服务质量(QoS)、操作维护管理、可靠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IP网络业务融合(如视频、语音、数据融合)需求以及多业务统一的承载需... 全球运营商正致力于构建自己的下一代IP包交换网络,网络逐步迈向全IP化。不断增长的数据业务对网络的带宽、服务质量(QoS)、操作维护管理、可靠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IP网络业务融合(如视频、语音、数据融合)需求以及多业务统一的承载需求,进一步驱动传送网技术与数据网络通信技术融合。分组传送网技术应变化而生,分组传送网标准发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传送 多协议标记交换 流量工程 运营商骨干桥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 over WDM光网络技术及其实现方案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玉宝 樊晓宇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16,共3页
从光传送网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IPoverWDM光网络的网络结构和协议规范。讨论了IPoverWDM光网络的相关技术,并对分组交换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最后,为了实现IPoverWDM光网络,提出了GMPLS+T-MPLS和GMPLS+ASON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IP over WDM 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 传送多协议标记交换 智能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IP接入网
11
作者 杨明 《中兴通讯技术》 2001年第1期35-39,共5页
▲ITU-T定义的IP接入网由参考模型可分为5类▲采用以太网传送方式的IP隧道接入方式(Ipsec)的全IP接入网将是IP接入网的发展趋势▲基于以太网的全IP接入网的建设应以重叠网策略为主。
关键词 IP接入网 以太网技术 HOMEPNA 接入方式 以太网交换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双绞线 IPSEC 传送功能 IP隧道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