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际井眼条件下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响应的传输线方程正演算法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福平 高杰 +2 位作者 孙宝佃 包德洲 杨长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05-1913,共9页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通过测量套管壁电势实现测量地层视电阻率,不同的地层模型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会有不同的测井响应.在传输线方程系数中本文考虑了径向含多个界面地层的影响,对轴向(井轴方向)呈层状、径向阶跃变化地层模型,给出了电势分...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通过测量套管壁电势实现测量地层视电阻率,不同的地层模型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会有不同的测井响应.在传输线方程系数中本文考虑了径向含多个界面地层的影响,对轴向(井轴方向)呈层状、径向阶跃变化地层模型,给出了电势分布递推公式,计算了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响应,绘出了测井响应曲线.算例表明,该方法有较强的轴向地层界面分辨能力;对径向均匀地层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地层模型电导率,能较好地反映实际地层特征;对高电导地层,低电导水泥环有明显的测井响应;当径向存在多个地层界面时计算结果则为径向各层电导率的综合反映,不是某一径向层的电导率;算例显示该方法有较快(算例运行时间在1s内)的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 积分方程法 传输线方法 地层模型 测井响应 正演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传输线和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电缆X射线响应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进玺 程引会 +1 位作者 周辉 吴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79-2082,共4页
介绍了时域传输线和时域有限差分两种计算电缆X射线瞬态响应的方法,并利用电缆芯线总电荷以及介质层的电荷分布,结合实验结果,分别给出了时域传输线模型中的电流源和时域有限差分模型中电流密度的计算方法。作为例子,在60 keV单能X射线... 介绍了时域传输线和时域有限差分两种计算电缆X射线瞬态响应的方法,并利用电缆芯线总电荷以及介质层的电荷分布,结合实验结果,分别给出了时域传输线模型中的电流源和时域有限差分模型中电流密度的计算方法。作为例子,在60 keV单能X射线垂直于电缆轴向辐照的条件下,采用两种方法计算了电缆两端接匹配负载时负载上的电流响应;采用传输线方法计算了不同能量X射线辐照电缆时的芯线负载电流响应。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的电缆X射线瞬态响应是一致的;电缆介质层中存在静电场;X射线能量不同时,电缆芯线负载电流存在最大值。计算中,电缆与X射线的作用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电缆 传输线方法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传输线法的异型腔电场屏蔽效能 被引量:11
3
作者 范杰清 郝建红 柒培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8-232,238,共6页
针对带有凸面结构屏蔽腔体的特点,采用扩展的传输线方法理论,建立了平面波照射下腔体屏蔽效能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近似计算解析式,并计算分析了凸面结构对电场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凸面结构使得腔体第一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当信... 针对带有凸面结构屏蔽腔体的特点,采用扩展的传输线方法理论,建立了平面波照射下腔体屏蔽效能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近似计算解析式,并计算分析了凸面结构对电场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凸面结构使得腔体第一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当信号频率高于腔体谐振频率时,凸面结构越高、跨度越大、距离开孔面越远对电场屏蔽效能影响也越大。分析结果与CST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证实本文采用的基于扩展传输线法的等效电路模型对问题研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效能 传输线方法 电磁兼容 波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套管导体辐射损耗的VFTO计算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军 陈维江 +2 位作者 张建功 李志兵 王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692-3698,3390,共7页
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试验回路研究发现,计算得到的VFTO单次击穿波形的衰减时间超过了实测值,对于通过仿真计算提取VFTO标准波形的半波时间取值影响较大,需要开展损耗机制的研究... 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试验回路研究发现,计算得到的VFTO单次击穿波形的衰减时间超过了实测值,对于通过仿真计算提取VFTO标准波形的半波时间取值影响较大,需要开展损耗机制的研究。对于CIGRE推荐模型和现有文献中对套管处辐射损耗的考虑不足,首先分析了套管导体电流分布的行波模式,推导了辐射电阻和平均特征阻抗的计算公式,建立了计及辐射损耗的套管传输线模型;然后针对辐射电阻这一频变参数问题,提出了VFTO频域计算方法;最后对VFTO试验回路的计算发现,套管导体的辐射电阻在波形主频处远大于电弧电阻和GIS母线电阻,同时计算波形的衰减时间更接近实测波形,因此验证了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快速瞬态过电压 气体绝缘变电站 传输线方法 辐射损耗 辐射电阻 特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套管井中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响应 被引量:33
5
作者 高杰 刘福平 +2 位作者 包德洲 程希 杨长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55-1261,共7页
套管井壁的电势分布包含了金属套管和地层模型的信息,套管电阻率的变化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有重要影响,本文考虑了套管电阻率的变化对传输线方程系数的影响,给出了非均匀套管壁电势分布的计算方法.利用套管井壁电势分布实现了非均匀套管... 套管井壁的电势分布包含了金属套管和地层模型的信息,套管电阻率的变化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有重要影响,本文考虑了套管电阻率的变化对传输线方程系数的影响,给出了非均匀套管壁电势分布的计算方法.利用套管井壁电势分布实现了非均匀套管测井响应的计算,考察了套管电阻率变化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响应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套管的变薄或变厚对测井响应均有一定影响。当套管电阻突然变小(套管变厚)或突然变大(套管变薄)时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异常发生在套管电阻突变界面附近.模拟结果还显示电极距对测井结果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 传输线方法 非均匀套管 测井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线电磁干扰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9
6
作者 俞集辉 邹志星 +1 位作者 李永明 李旭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6-50,共5页
导线在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中占有重要地位,加有激励的导线不仅会对邻近的导线产生串扰,还会产生辐射。多导体传输线(MTL)方法被用于研究导线的串扰问题,金属平板上导线辐射问题的求解则采用了多导体传输线方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法(... 导线在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中占有重要地位,加有激励的导线不仅会对邻近的导线产生串扰,还会产生辐射。多导体传输线(MTL)方法被用于研究导线的串扰问题,金属平板上导线辐射问题的求解则采用了多导体传输线方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相结合的混合方法,最后还讨论了简单线路终端状态不同时导线的辐射情况。结果证明了所用方法的有效性,有助于加强对导线电磁干扰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体传输线方法 时域有限差分法 导线 串扰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心砖墙对电磁波的衰减特性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弘刚 张存波 张建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73-2377,共5页
应用模式传输线理论分析了多层周期介质实心砖墙对电磁波的衰减特性。计算得到了电磁波穿透实心砖墙的透射反射系数与入射角和频率的关系曲线,数值计算的结果与软件仿真的结果符合较好。利用电磁波测量系统测量得到了实心砖墙对电磁波... 应用模式传输线理论分析了多层周期介质实心砖墙对电磁波的衰减特性。计算得到了电磁波穿透实心砖墙的透射反射系数与入射角和频率的关系曲线,数值计算的结果与软件仿真的结果符合较好。利用电磁波测量系统测量得到了实心砖墙对电磁波衰减随频率(2~8GHz)的变化关系。综合考虑数值计算和实验测量的结果,得到频率为2~8GHz时,实心砖墙对电磁波的衰减为15~2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心砖墙 电磁波 模式传输线方法 墙体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的地层电阻率快速反演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福平 王安玲 +1 位作者 刘华群 杨长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26-2332,共7页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是通过测量套管壁电势实现测量地层的视电阻率,基于传输线方程理论,针对层状地层,给出了套管壁电势、电流对地层横向电阻导数的微分方程(称Jacobi矩阵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利用Jacobi矩阵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导出了过套管...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是通过测量套管壁电势实现测量地层的视电阻率,基于传输线方程理论,针对层状地层,给出了套管壁电势、电流对地层横向电阻导数的微分方程(称Jacobi矩阵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利用Jacobi矩阵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导出了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反演地层参数的Jacobi矩阵系数的解析表示,利用Marquardt方法实现了过套管测井的地层电阻率反演;通过计算对Jacobi矩阵的特性进行了探讨,并获得了较快的计算速度(因为Jacobi矩阵是用解析解表示的),反演结果与地层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逼近.本文实现了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地层参数的Jacobi系数矩阵的快速计算及地层电阻率反演,为进一步开展电阻率测井数据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快速反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 JACOBI矩阵 传输线方法 测井响应 反演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裂缝地层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福平 刘晓博 +3 位作者 王安玲 刘华群 游福成 杨长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51-861,共11页
由于石油压裂开采等开发措施的实施,会使在套管周围存在着许多被油气等高阻流体填充的微裂缝.尽管这些裂缝或孔隙可能很小,但对套管井电阻率测量会有非常大的影响,甚至会改变原地层的电阻率测井特征,因此裂缝测井响应的计算及考察对过... 由于石油压裂开采等开发措施的实施,会使在套管周围存在着许多被油气等高阻流体填充的微裂缝.尽管这些裂缝或孔隙可能很小,但对套管井电阻率测量会有非常大的影响,甚至会改变原地层的电阻率测井特征,因此裂缝测井响应的计算及考察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十分重要.为解决裂缝测井响应的计算问题,本文提出了计算等效电阻的电流通量管模型,利用该电流通量管模型给出了含垂直裂缝地层横向电阻的计算方法,基于传输线方程法及地层电阻的过套管测量方法实现了含裂缝地层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响应的数值计算,通过计算实例考察了地层裂缝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响应的影响.算例表明:裂缝中的高阻流体对地层视电阻率测量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环形裂隙比垂直裂缝有更大的电阻率测井响应.本文的研究为解决微裂缝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响应的计算这一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计算与考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 传输线方法 测井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内部障碍物开孔缝腔体屏蔽效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杰清 郝建红 +3 位作者 公延飞 蒋璐行 杨万清 张葆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98-4206,共9页
针对含有内部金属障碍物的开孔屏蔽腔体的结构特点,采用扩展的传输线方法理论,建立了平面波照射下腔体电场屏蔽效能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近似计算解析式,并计算分析了内部金属障碍物对开孔腔体屏蔽效能的影响,分析了障碍物跨度、到腔... 针对含有内部金属障碍物的开孔屏蔽腔体的结构特点,采用扩展的传输线方法理论,建立了平面波照射下腔体电场屏蔽效能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近似计算解析式,并计算分析了内部金属障碍物对开孔腔体屏蔽效能的影响,分析了障碍物跨度、到腔体开孔缝面的距离和障碍物开缝距离对腔体电场屏蔽效能的影响.在0~1 GHz范围内,利用传输线方法(transmission line method,TLM)计算了含内部障碍物腔体屏蔽效能,与CST软件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内部金属障碍物提高了腔体的屏蔽效能,改变了腔体的谐振频率,且障碍物尺寸越大对腔体影响越大;障碍物距离开缝面越远、跨度越大、障碍物开缝距离越近,腔体屏蔽效能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效能 传输线方法 电磁敏感性 金属障碍物 开孔缝腔体 CST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情况下微通道板短脉冲信号放大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运涛 张玉钧 +1 位作者 王玺 孙晓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3-169,共7页
采用传输线方法研究了微通道板的短脉冲信号放大特性。分析了单脉冲信号的波形畸变以及微通道增益的变化情况。当信号饱和参数大于1时,脉冲前沿消耗的电荷会对脉冲后沿的放大形成影响,造成脉冲后沿增益下降。研究了多脉冲间的互扰问题... 采用传输线方法研究了微通道板的短脉冲信号放大特性。分析了单脉冲信号的波形畸变以及微通道增益的变化情况。当信号饱和参数大于1时,脉冲前沿消耗的电荷会对脉冲后沿的放大形成影响,造成脉冲后沿增益下降。研究了多脉冲间的互扰问题。若前一脉冲放大消耗的电荷得不到及时补充,将影响后续脉冲的放大过程。分析了信号频率对微通道板输出特性的影响。信号单脉冲电荷量恒定的情况下,提高信号频率将使得微通道板增益显著下降;信号平均电流恒定时,通道增益以及输出电流基本不随信号频率发生变化。通过脉冲激光对像增强器的辐照实验,验证了上述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方法 短脉冲信号 增益饱和 微通道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拐弯段的补偿电容研究
12
作者 金银燮 崔翔 吴恒天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5,共7页
在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GIS)中,隔离开关操作所产生的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FTO)可能会对GIS内部绝缘结构造成影响。为了研究VFTO波形及其规律,建立GIS内部准确的计算模型非常重要。文中分别采用电磁场全波方法(时域有限差分法)和传输线方... 在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GIS)中,隔离开关操作所产生的特快速瞬态过电压(VFTO)可能会对GIS内部绝缘结构造成影响。为了研究VFTO波形及其规律,建立GIS内部准确的计算模型非常重要。文中分别采用电磁场全波方法(时域有限差分法)和传输线方法,对GIS拐弯段即L型GIS进行了建模与计算。传输线方法由于其方法本身限制,无法考虑拐弯段电磁波畸变产生的影响,而电磁场全波方法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建立三维电磁场模型,能够考虑各种特殊结构情况下电磁场畸变情况。文中利用FDTD即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全波求解计算并和传输线方法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同一段L型GIS,两种建模方法的却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修正传输线方法,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在传输线模型中增加了L型GIS部分的补偿电容,来表示电磁波在L型GIS结构处的畸变影响。通过对1 000 k V及500 k V含有L型拐弯段的GIS管道计算,获得了两种电压等级情况下GIS拐弯段的最佳补偿电容值分别5 p F与7.5 p 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GIS结构 补偿电容 时域有限差分法 传输线方法 特快速瞬态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s of flexible obstructive working environment on dynamic performances of inspection robot for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被引量:7
13
作者 肖晓晖 吴功平 +1 位作者 杜娥 李三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年第6期869-876,共8页
The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n inspection robot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the flexible obstructive working environment i.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on the robot's... The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n inspection robot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the flexible obstructive working environment i.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on the robot's dynamic performance. First,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obstacles and symmetrical mechanism of the robot prototype, four basic subactions were abstracted to fulfill full-path kinematic tasks. Then, a multi-rigid-body dynamic model of the robot was built with Lagrange equation, whil^e a multi-flexible-body dynamic model of a span of lin~ was obtained by combin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modal synthesis method and Lagrange equation. The two subsystem models were coupled under rolling along no-obstacle segment and overcoming obstacle poses, and these simulations of three subactions along different spans of line were performed in ADMA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cluding the coupling vibration parameters and driving moment of joint motors, show the dynamic performances of the robot along ftexibile obstructive working path: in flexible obstructive working environment, the robot can fulfill the preset motion goals; it responses slower in more flexible path; the fluctuation of robot as well as driving mo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joint in startup and brake region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rigid environment; the fluctuation amplitud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working environment flex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pection robot transmission line OBSTRUCTION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s finite element method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