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秒和纳秒脉冲激发介质阻挡放电传输电荷特性对比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云飞 章程 +3 位作者 牛宗涛 王瑞雪 陈根永 邵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79-2987,共9页
介质阻挡放电(简称DBD)在表面改性、污水处理、航空流动控制等工业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为此基于实验室自制的微秒和纳秒脉冲电源激发介质阻挡放电,对比研究不同量级脉冲下的传输电荷特性以及放电参数对传输电荷特性的影响。DBD系统... 介质阻挡放电(简称DBD)在表面改性、污水处理、航空流动控制等工业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为此基于实验室自制的微秒和纳秒脉冲电源激发介质阻挡放电,对比研究不同量级脉冲下的传输电荷特性以及放电参数对传输电荷特性的影响。DBD系统采用被称为"体放电"的板-板间隙放电,实验在大气压空气中进行。实验结果讨论了不同激励下Lissajous图形的变化情况,同种实验条件下,微秒比纳秒更容易激发放电,且最大传输电荷量和单脉冲能量更高,但纳秒激励下瞬时功率更高;保持其它条件不变,仅改变某一放电参数,最大传输电荷量和单脉冲能量随着电压幅值的升高而增大,随着阻挡介质的厚度的增加而降低;重复频率对电参数和Lissajous图形几乎没有影响,但决定着单位时间内的能量积累;随着放电间隙的增大,最大传输电荷量逐渐减小,而单脉冲放电能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微秒脉冲 纳秒脉冲 传输电荷 放电参数 LISSAJOUS图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介质阻挡放电传输电荷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章程 方志 +1 位作者 胡建杭 赵龙章 《绝缘材料》 CAS 2008年第1期62-66,共5页
利用高频介质阻挡放电(DBD)实验装置和测量系统研究了外加电压幅值、气隙距离和电源频率等因素对高频DBD单个周期传输电荷的影响,并结合气体放电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介质表面积聚的表面电荷影响高频DBD的电荷传输特性,... 利用高频介质阻挡放电(DBD)实验装置和测量系统研究了外加电压幅值、气隙距离和电源频率等因素对高频DBD单个周期传输电荷的影响,并结合气体放电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介质表面积聚的表面电荷影响高频DBD的电荷传输特性,高频DBD单个周期传输的电荷随外加电压幅值和电源频率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加,随气隙距离的增加而非线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高频 传输电荷 影响因素 表面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针-同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的传输电荷产生条件分析
3
作者 王晓静 孙才新 +1 位作者 李成祥 米彦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4-141,共8页
介质阻挡放电(DBD)能在常温大气压下产生均匀放电且能耗低,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针对多针-同轴电极,利用正交设计和Lissajous图形法试验研究了DBD电极阵列以及高频电源窗口参数匹配。DBD过程也是电荷传输的过程,传输的电荷量越多,... 介质阻挡放电(DBD)能在常温大气压下产生均匀放电且能耗低,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针对多针-同轴电极,利用正交设计和Lissajous图形法试验研究了DBD电极阵列以及高频电源窗口参数匹配。DBD过程也是电荷传输的过程,传输的电荷量越多,等离子体的化学反应也越充分。正交设计以周期传输电荷量为目标因素,以电源电压幅值、频率、针长度以及纵向相邻针的夹角为试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电压幅值对目标因素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电源频率;长度3.5mm和2mm的针以45°间隔排列的电极结构与电源频率21kHz的配合使得周期传输电荷量最大。进一步试验表明正交试验结果是正确的,对于提高DBD等离子体化学反应效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正交设计 LISSAJOUS图形 传输电荷 高频 多针-同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掺杂SnO_(2)强化界面电荷传输用于三乙胺检测
4
作者 刘锦梅 冯韶涵 +3 位作者 孙丽霞 李子萱 廖丹葵 孙建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435,共12页
为了促进SnO_(2)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界面电荷传输和表面反应,基于贵金属掺杂策略,通过溶剂热法和原位还原法制备了钯掺杂SnO_(2)微球复合材料(Pd-SnO_(2)),成功在Pd-SnO_(2)复合材料上构建了Pd活性物种并用于三乙胺气体传感。结果表明... 为了促进SnO_(2)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界面电荷传输和表面反应,基于贵金属掺杂策略,通过溶剂热法和原位还原法制备了钯掺杂SnO_(2)微球复合材料(Pd-SnO_(2)),成功在Pd-SnO_(2)复合材料上构建了Pd活性物种并用于三乙胺气体传感。结果表明:由于Pd活性物种有效促进了界面电荷转移并显著加速了材料表面反应动力学,优化后的质量分数为5%的Pd-SnO_(2)的复合材料显示出了多重传感优势。具体地,在132℃的操作温度下,其对质量浓度为50 mg/L三乙胺显示了超大的响应值(1 406),是SnO_(2)响应值(26)的54倍。此外,5%Pd-SnO_(2)还显示出了优越的选择性、超低的检测限和良好的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锡 钯掺杂 三乙胺 气敏特性 电荷载流子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的电荷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方志 邱毓昌 +1 位作者 王辉 孙岩洲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1-403,共3页
对介质阻挡放电空间的电荷传输特性进行研究,可以在实际应用中优化设计、提高放电效率。通过在实验室建立的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研究了外加电压幅值、气隙距离、阻挡介质的厚度和介电常数等因素对放电空间传输电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放... 对介质阻挡放电空间的电荷传输特性进行研究,可以在实际应用中优化设计、提高放电效率。通过在实验室建立的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研究了外加电压幅值、气隙距离、阻挡介质的厚度和介电常数等因素对放电空间传输电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放电空间在一个周期传输的电荷量随外加电压幅值和介质介电常数的增加而增加,随气隙距离和介质厚度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电荷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晶多孔膜的电荷传输特性 被引量:42
6
作者 郝彦忠 杨迈之 +1 位作者 余赪 蔡生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9-314,共6页
用光电流作用谱、瞬态光电流、循环伏安及线性电位扫描法研究了TiO2纳米晶/纳米多孔膜电荷传输特性.结果表明TiO2纳米多孔膜的电荷传输与块体半导体不同.TiO2纳米晶电极的能带不弯曲,电子在导带中可向两个方向流动,电子既可以流向... 用光电流作用谱、瞬态光电流、循环伏安及线性电位扫描法研究了TiO2纳米晶/纳米多孔膜电荷传输特性.结果表明TiO2纳米多孔膜的电荷传输与块体半导体不同.TiO2纳米晶电极的能带不弯曲,电子在导带中可向两个方向流动,电子既可以流向电极内部经由外电路输出.也可以流向电解质溶液被溶液中的受主捕获.在TiO2纳米多孔膜电极中,不仅在负电位区能带边随电位变化,而且在正电位区能带边随电位变化而移动,即带边不钉扎。加入合适的施主可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加入受主则在电极溶液界面引起电子的严重损失,降低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纳米多孔膜电极 二氧化钛 电荷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类衍生物的电荷传输性质 被引量:10
7
作者 段桂花 高洪泽 +2 位作者 王丽娟 张厚玉 马於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92-2297,共6页
以具有较高迁移率的对称取代类蒽的衍生物{2,6-二[2-(4-戊基苯基)乙烯基]蒽,DPPVAnt;2,6-二-噻吩蒽,DTAnt;2,6-二[2-己基噻吩]蒽,DHTAnt}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d)的基组水平上研究了三种蒽类衍生物的分子结... 以具有较高迁移率的对称取代类蒽的衍生物{2,6-二[2-(4-戊基苯基)乙烯基]蒽,DPPVAnt;2,6-二-噻吩蒽,DTAnt;2,6-二[2-己基噻吩]蒽,DHTAnt}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d)的基组水平上研究了三种蒽类衍生物的分子结构、电子结构、重组能和电荷传输积分,采用Einstein关系式计算了室温下的载流子迁移率,并与蒽的相关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DPPVAnt是较好的空穴传输材料,其空穴迁移率为0.49cm2·V-1·s-1;DHTAnt有利于电子传输,其电子迁移率为0.12cm2·V-1·s-1;而DTAnt是一种较好的双极性材料,其空穴迁移率和电子迁移率分别为0.069和0.060cm2·V-1·s-1.计算得到的迁移率与实验结果处于同一数量级.三种蒽类衍生物的电子重组能与蒽的相近,而空穴重组能均大于蒽的空穴重组能,大小顺序为蒽<DPPVAnt<DTAnt<DHTAnt.这与计算的迁移率结果不一致,说明分子的堆积结构决定材料的电荷传输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蒽类衍生物 迁移率 电荷传输 分子重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极性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电荷传输特性实验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于洋 邵涛 +3 位作者 章程 张东东 王珏 严萍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55-1562,共8页
单极性高压脉冲电源激发介质阻挡放电(DBD)产生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具有很好的前景。为此,基于单极性ns脉冲电源实验研究了DBD电荷传输特性。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同时也研究了不同情况下放电的电荷传输以及能量消耗。研究了介质阻挡层厚度、... 单极性高压脉冲电源激发介质阻挡放电(DBD)产生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具有很好的前景。为此,基于单极性ns脉冲电源实验研究了DBD电荷传输特性。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同时也研究了不同情况下放电的电荷传输以及能量消耗。研究了介质阻挡层厚度、介质阻挡层材料、气隙距离、施加脉冲电压幅值、重复频率和电压极性对放电电荷传输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介质厚度、气隙距离、施加脉冲电压幅值的增加,电荷传输量及放电能量增加;电压极性和重复频率对电荷传输特性影响很小;电荷传输量及放电能量在介质阻挡材料为环氧树脂时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脉冲 电荷传输 大气压空气 介质阻挡放电(DBD) 等离子体 脉冲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三芳胺类电荷传输材料的合成与光电导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杨雄文 周雪琴 +1 位作者 曹小丹 刘东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5-577,共3页
以二苯溴甲烷和对硝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过W ittig、还原和U llm ann 3步反应,合成了N,N-二苯基-4-(2,2-二苯基乙烯基)苯胺(Ⅴa)和N,N-二(4-甲基苯基)-4-(2,2-二苯基乙烯基)苯胺(Ⅴb)两个化合物,并且通过IR和MS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以目... 以二苯溴甲烷和对硝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过W ittig、还原和U llm ann 3步反应,合成了N,N-二苯基-4-(2,2-二苯基乙烯基)苯胺(Ⅴa)和N,N-二(4-甲基苯基)-4-(2,2-二苯基乙烯基)苯胺(Ⅴb)两个化合物,并且通过IR和MS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以目标化合物Ⅴa和Ⅴb为电荷传输材料,分别以酞菁氧钛、偶氮类化合物为电荷产生材料复配制备的双层光电导体,在白光和红光曝光下测试了它们的光电导性能。结果表明,在白光曝光下,与偶氮类化合物复配时,其暗衰和残余电位低达7.5 V/s,5 V和7.5 V/s,3 V;与酞菁氧钛复配时,其光敏度仅为0.8 lux.s和1.0 lux.s。在红光曝光下,其电荷的保持能力高,暗衰率和残余电位都很低,光敏度低达0.024lux.s。这说明化合物Ⅴa和Ⅴb具有优良的电荷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传输材料 光电导性能 三芳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取代三环喹唑啉电荷传输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帆 黄杵睿 +2 位作者 聂汉 李权 赵可清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1-175,共5页
六取代三环喹唑啉分子可以作为液晶半导体材料.使用电子传输的半经典模型和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对六取代三环喹唑啉分子的电荷传输性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显示,该分子的空穴传输速率为电子传输速率的30倍.与苯并菲... 六取代三环喹唑啉分子可以作为液晶半导体材料.使用电子传输的半经典模型和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对六取代三环喹唑啉分子的电荷传输性质进行理论研究.结果显示,该分子的空穴传输速率为电子传输速率的30倍.与苯并菲和六氮杂苯并菲比较,该分子更有利于空穴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环喹唑啉 电荷传输性质 液晶半导体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瞬态光电压技术对纳米TiO_2薄膜电极中光生电荷传输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清林 王德军 +3 位作者 魏霄 肇启东 林艳红 杨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0-552,共3页
Transient photovoltage(PV)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separation and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of the photo-induced charge carriers on nano-TiO_ 2 film electrode. The positive PV transients were observed w... Transient photovoltage(PV)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separation and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of the photo-induced charge carriers on nano-TiO_ 2 film electrode. The positive PV transients were observed whenever the light was incident from the gauze platinum(top illumination) or the ITO electrode(bottom illumination). This implies that the photo-induced electrons always accumulate near the ITO. Simultaneously, it is found that under the singe pulse illumination, PV transient at bottom illumination needs a shorter time to reach its maximum than that at top illumination.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photo-induced carriers are separated faster on TiO_ 2/ITO interface than that in the bulk of the TiO_ 2 film. These demonstrate the existence of the contact potential on the TiO_ 2/ITO interface, with the downward band bending from the TiO_ 2 to ITO, which may cause the excess carriers to be separated by drift. Under the repeated pulses illumination, the PV transients at top illumination remained unchanged, while those at bottom illumination changed significantly. This results from the trapping of the excess electrons on the TiO_ 2/ITO inte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光电压 TIO2 接触势垒 光生电荷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gatron开关大电荷量传输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维青 曾正中 +2 位作者 来定国 程亮 邹丽丽 《高压电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3,96,共3页
针对一种高功率重复频率脉冲驱动源的Trigatron开关典型工作条件(输出电流20kA,脉宽25ns,100万次脉冲,累积传输电荷500C),研制了一种长寿命Trigatron开关,触发电极采用一种四周具有一定数量缺口的圆盘式结构。在峰值电流23 kA,单次电荷... 针对一种高功率重复频率脉冲驱动源的Trigatron开关典型工作条件(输出电流20kA,脉宽25ns,100万次脉冲,累积传输电荷500C),研制了一种长寿命Trigatron开关,触发电极采用一种四周具有一定数量缺口的圆盘式结构。在峰值电流23 kA,单次电荷传输量0.1C条件下,对开关进行了500 C电荷传输实验。实验后开关触发特性没有劣化,表明开关在典型工作条件下,可以传输大于500C的电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重复频率脉冲驱动源 TRIGATRON 电荷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TiO_2分层光电导型器件的电荷传输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靳辉 滕枫 +2 位作者 孟宪国 侯延冰 徐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7-582,共6页
研究了聚合物PVK与TiO2分层光电导器件的电荷传输特性,分别比较了两种器件:器件S1(ITO/TiO2/PVK/Al)和器件S2(ITO/PVK/TiO2/Al)。实验发现,器件S1的暗电流远小于器件S2的暗电流,S1的正向峰值光电流约是其反向峰值光电流的4倍,而S2的正... 研究了聚合物PVK与TiO2分层光电导器件的电荷传输特性,分别比较了两种器件:器件S1(ITO/TiO2/PVK/Al)和器件S2(ITO/PVK/TiO2/Al)。实验发现,器件S1的暗电流远小于器件S2的暗电流,S1的正向峰值光电流约是其反向峰值光电流的4倍,而S2的正向和反向峰值光电流都基本与S1的反向峰值光电流相近。这是由于PVK/TiO2界面处有效的电荷转移、恰当的电荷传输层、器件各层间能级匹配及其与电极功函数的匹配影响了光电流的强度大小。由此判断,器件S1的性能要优于器件S2。随电压的增大,S1结构的光电导响应谱在短波区域的拖尾增大,而S2结构几乎没有拖尾,这可能是两种结构的吸收和陷阱能级的差别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传输 光电导 二氧化钛 暗电流 电致发光 半导体材料 拖尾 陷阱能级 吸收能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邻苯二胺膜修饰电极的膜结构及电荷传输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冶保献 夏萍 齐陈蔚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80-85,共6页
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聚邻苯二胺膜修饰电极.对聚邻苯二胺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和膜结构分别用循环伏安技术、电位阶跃暂态技术以及红外光谱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修饰电极 电荷传输 红外光谱 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酯基和吡啶环苯并菲衍生物分子的电荷传输和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琼芬 李权 赵可清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0,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理论水平计算研究含酯基和吡啶环的苯并菲衍生物分子的电荷传输速率.结果表明,酯基双取代的苯并菲衍生物分子具有较高的空穴和电子传输速率,分别为0.22cm2/v·s和1.51cm2/v·s.同时引入酯基和...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理论水平计算研究含酯基和吡啶环的苯并菲衍生物分子的电荷传输速率.结果表明,酯基双取代的苯并菲衍生物分子具有较高的空穴和电子传输速率,分别为0.22cm2/v·s和1.51cm2/v·s.同时引入酯基和吡啶环均不利于空穴和电子传输.使用有限场(FF)方法计算分子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结果显示,在酯基和吡啶环之间引入柔性碳链的分子与不含吡啶环分子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基本一致,均具有较高的电荷传输速率和良好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菲 电荷传输 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乙酰胺基链苯并菲盘状液晶分子的电荷传输性质与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雪梅 张建平 毛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8-872,共5页
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理论水平上,计算含乙酰胺基链苯并菲衍生物分子的电荷传输性质和热力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该分子的空穴传输性能明显好于电子传输性能.在298.15 K时,该分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生成自由能分别为-2338.79 k J/... 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理论水平上,计算含乙酰胺基链苯并菲衍生物分子的电荷传输性质和热力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该分子的空穴传输性能明显好于电子传输性能.在298.15 K时,该分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生成自由能分别为-2338.79 k J/mol和-1756.27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乙酰胺基链苯并菲 盘状液晶 电荷传输性质 热力学性质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氧链链长对吐昔烯电荷传输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展荣 陈自然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7-422,共6页
吐昔烯衍生物的盘状液晶分子,在有机电子材料领域被用作光导材料和载流子传输材料.使用电子转移的Marcus模型,在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5个含三条烷氧链(n=1,3,5,8,10)的吐昔烯衍生物分子的电荷转移性质.计算表明,电荷转移矩阵... 吐昔烯衍生物的盘状液晶分子,在有机电子材料领域被用作光导材料和载流子传输材料.使用电子转移的Marcus模型,在B3LYP/6-31+G"水平上研究了5个含三条烷氧链(n=1,3,5,8,10)的吐昔烯衍生物分子的电荷转移性质.计算表明,电荷转移矩阵元t是影响分子电荷转移的主要因素.5个分子中,随烷氧链长度(n)增大,空穴、电子传输重组能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6.01~16.91 kJ/mo1和22.35~23.68kJ/mol.空穴传输矩阵元t_+减小超过1.5倍,空穴传输载流子迁移率μ+减小超过2倍.电子传输矩阵元t_-增大幅度不大,电子传输载流子迁移率μ_-增大2倍,表明烷氧链增长不利于空穴传输,有利于电子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氧链链长 吐昔烯 电荷传输性质 液晶半导体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交叉型π共轭分子3,6-二苯-1,2,4,5-(2′,2″-二苯基)-苯并二噁唑的电子结构和电荷传输性质的理论研究
18
作者 段桂花 王丽娟 +3 位作者 张厚玉 谷新 陈杰 马於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9-1033,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下研究了以三联苯和二苯基苯并噁唑构成的十字交叉型共轭分子3,6-二苯基-1,2,4,5-(2′,2″-二苯基)-苯并二噁唑的电子结构和电荷传输性质.通过对分子的重组能和晶体中分子间电荷传输积...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下研究了以三联苯和二苯基苯并噁唑构成的十字交叉型共轭分子3,6-二苯基-1,2,4,5-(2′,2″-二苯基)-苯并二噁唑的电子结构和电荷传输性质.通过对分子的重组能和晶体中分子间电荷传输积分的计算得到该分子的空穴迁移率为0.31 cm2.V-1.s-1,电子迁移率为0.11 cm2/(V.s).计算结果表明,空穴的传输主要是通过三联苯方向上两端苯环的"边对面"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中心π体系的错位重叠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而电子的传输路径主要是通过苯并噁唑方向的π-π重叠相互作用来实现.通过分析分子正负离子态的Mulliken电荷发现,正电荷较多分布在三联苯方向上,而负电荷较多分布在苯并噁唑方向上.计算结果表明,电子和空穴的传输分别在分子相互交叉的不同方向上,有利于电子和空穴的平衡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电荷传输 迁移率 分子重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电荷传输信号微处理器
19
作者 周先敏 徐继麟 王光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2期255-259,共5页
声电荷传输(ACT)信号微处理器(SMP)是由软件控制的处理射频或微波信号的一种新的信号处理工具。功能类似于数字微处理器。ACT/SMP用数字指令实现编程,而处理射频或微波信号时义不用A/D变换器。因此基于ACT技术... 声电荷传输(ACT)信号微处理器(SMP)是由软件控制的处理射频或微波信号的一种新的信号处理工具。功能类似于数字微处理器。ACT/SMP用数字指令实现编程,而处理射频或微波信号时义不用A/D变换器。因此基于ACT技术的SMP比数字SMP简单,功耗小。用ACT202作成的SMP,处理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160MHz,功耗仅为7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传输 射频 微处理器 无损读出 声表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荷传输材料1-(4-甲氧基)苯基-2-[4′-(4″-甲氧基)三苯胺基]-乙烯的合成
20
作者 李海华 文利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30,32,共3页
在氮气保护下,以二苯胺、对碘苯甲醚和对甲氧基氯苄为原料,经过改良的Ullmann反应、Vilsmeier-Haack反应和Wittig反应,最终合成了电荷传输材料1-(4-甲氧基)苯基-2-[4′-(4″-甲氧基)三苯胺基]-乙烯,并优化了反应条件。该合成工艺具有反... 在氮气保护下,以二苯胺、对碘苯甲醚和对甲氧基氯苄为原料,经过改良的Ullmann反应、Vilsmeier-Haack反应和Wittig反应,最终合成了电荷传输材料1-(4-甲氧基)苯基-2-[4′-(4″-甲氧基)三苯胺基]-乙烯,并优化了反应条件。该合成工艺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胺 ULLMANN反应 Vilsmeier-Haack反应 WITTIG反应 电荷传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