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宽带雷达网的结构模型与传输实时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谢跃权
马晓岩
江晶
王新智
机构
空军雷达学院信息工程系
出处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4年第1期7-10,24,共5页
基金
国家"8 63"高新技术项目 (No.2 0 0 2AA13 5 3 2 0 )
文摘
首先介绍了宽带雷达网的结构模型 ,对不同模型的骨干网技术、接入网技术作了简要的分析和比较。基于雷达信号高速传输的要求 ,对传输实时性进行了重点分析 ,建立了雷达信号在宽带雷达网中的传输延时模型 ,并用小型专用网进行了仿真 ,初步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宽带雷达网
结构模型
骨干网
接入网
传输实时性
Keywords
radar
broadband network
transmission delay
backbone network
access network
分类号
TN95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题名 基于PD-NOMA的人员监控图像传输算法
2
作者
吴凡
徐朝农
邹英豪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6-275,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B4501600)。
文摘
危险区域人员监控具有摄像节点密度高、传输实时性和图像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PD-NOMA)技术可以支持多路并行传输,有利于在密集传输场景下提升传输实时性,而多摄像节点协同有利于提高图像质量。在面向危险区域人员监控的PD-NOMA摄像网络中,提出通过多图融合的人员监控图像传输算法,以实现高质量监控。首先,定义了图像的“单人信息量”这一关键术语,它反映了图像中单个人员被准确识别的概率;其次,基于摄像节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定义了多摄像节点拍摄到的单个人员的融合图像信息量;最后,在满足传输实时性要求以及图像中所有人员均可识别的前提下,以最大化融合图像信息量为目标,计算以摄像节点的图像分辨率和无线发射功率为控制变量的实时传输调度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当实时传输上限为0.4 s时,基于PD-NOMA的传输调度方案传输信息量比传统传输方案提高了46.4%,使得图像中人员识别概率从0.8549提升至0.8919。
关键词
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
人员监控
传输实时性
图像信息量
图像融合
Keywords
Power Doma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PD-NOMA)
personnel monitoring
real-time transmission
image information amount
image fusion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题名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融合贡献的传输延时分配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段斌
柯欣
皇甫伟
周新运
孙利民
机构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40,共7页
基金
国家“九七三”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基金项目(2006CB303007)
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基金项目(2006AA01Z215,2006AA01Z218)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673178,6043403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基金项目(KGCX2-YW110-3)~~
文摘
数据融合是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冗余能耗、延长网络生存期的有效手段之一.传输延时的分配是数据融合中的重要问题,它对网络融合的效果和数据分组的传输延迟具有很大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融合贡献的传输延时分配算法ACDA(aggregate contribution based delay-time allocation),量化了路由树中不同位置的节点对融合效果的影响,并依此按比例分配融合等待时间.算法充分考虑到了各节点在路由树中的位置差异性和节点间的相互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同现有的几种延时分配算法相比,ACDA能够更加有效地改进数据融合效果,提高网络实时性.
关键词
数据融合
传输 延时
融合贡献
融合增益
传输实时性
Keywords
data aggregation
transmission delay time
aggregate contribution
aggregation gain
transmission real-time performance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