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镧离子经过2-乙基己基膦酸单-α-乙基己酯-煤油液膜的传输动力学(英文)
1
作者 马铭 何鼎胜 +3 位作者 袁帅 朱小兰 谢青季 姚守拙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9-53,共5页
以 2 乙基己基膦酸单 α 乙基己酯为载体 ,考察了料液相pH、膜相载体浓度、反萃相盐酸浓度及温度对液膜迁移镧离子的影响 .获得了不同温度下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 .萃取和反萃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 15 .2kJ·mol- 1 和 2 6 .6kJ... 以 2 乙基己基膦酸单 α 乙基己酯为载体 ,考察了料液相pH、膜相载体浓度、反萃相盐酸浓度及温度对液膜迁移镧离子的影响 .获得了不同温度下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 .萃取和反萃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 15 .2kJ·mol- 1 和 2 6 .6kJ·mol- 1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基己基膦酸单-α-乙基己酯-煤油液膜 传输动力学 跨膜迁移 表观活化能 表观反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传输动力学——一种新的评价红细胞携氧释氧能力的方法学研究
2
作者 杨琴琴 陈东 +5 位作者 党琦 李春龚 朱艺曼 朱宏亮 陈嘉琛 王翔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35-335,共1页
目的热力学研究认为红细胞携氧-释氧过程是处于动态平衡的过程,但当处于特殊生理病理状态时,相关的热力学研究指标不能就一些现象给出解释。建立可以对红细胞携氧-释氧化学动力学进行检测的实验装置,并对红细胞携氧-释氧功能进行完整客... 目的热力学研究认为红细胞携氧-释氧过程是处于动态平衡的过程,但当处于特殊生理病理状态时,相关的热力学研究指标不能就一些现象给出解释。建立可以对红细胞携氧-释氧化学动力学进行检测的实验装置,并对红细胞携氧-释氧功能进行完整客观的评价,探究将红细胞携氧-释氧化学动力学引入到对不同生理病理状态分析的意义。方法利用实验室自制实验系统分析红细胞的载氧和释氧动力学,建立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时间在三维空间的相互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动力学 生理病理 红细胞 血氧饱和度 传输动力学 动力学 动态平衡 方法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氮杂大环配体液膜传输铜的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黄道昌 肖敏 +2 位作者 村松Y 松本S 李志良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59-63,共5页
利用超分子化学研究了大环配体液膜对金属离子选择性识别和传输.主要研究了12-十八烷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大环配体的氯仿-辛醇液膜在大量镍(Ⅱ)存在下对铜的传输动力学及选择性.结果表明,... 利用超分子化学研究了大环配体液膜对金属离子选择性识别和传输.主要研究了12-十八烷基-1,4,7,10-四氮杂环十三烷-11,13-二酮大环配体的氯仿-辛醇液膜在大量镍(Ⅱ)存在下对铜的传输动力学及选择性.结果表明,传输是通过中性配合物进行的,无阴离子参与,选择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膜 配体 传输动力学 铜离子 氧氮杂大环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88A为载体的大块液膜体系迁移Pb(Ⅱ)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余晓皎 姚秉华 +2 位作者 周孝德 郑怀礼 张建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67-1971,共5页
采用2-乙基己基膦酸-2-乙基己基单酯(PC-88A)-CHCl3大块液膜体系,研究了搅拌速度、载体浓度、反应体系温度对Pb离子迁移的影响,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料液相和解析相中Pb离子浓度,获得了不同反应温度下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Pb离子在膜相中... 采用2-乙基己基膦酸-2-乙基己基单酯(PC-88A)-CHCl3大块液膜体系,研究了搅拌速度、载体浓度、反应体系温度对Pb离子迁移的影响,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料液相和解析相中Pb离子浓度,获得了不同反应温度下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Pb离子在膜相中的最大值以及出现最大值的时间、Pb离子在萃取与反萃取反应中进入和流出液膜的最大通量、萃取与反萃取表观反应活化能分别为31.65和23.11 kJ.mol-1。结果表明,实验值与理论值能够很好地吻合,Pb离子的迁移过程可以用两个串联的准一级不可逆过程描述,化学反应为控速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乙基己基膦酸-2-乙基己基单酯 Pb离子 大块液膜 传输动力学 原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反应工程学中反应过程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探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吴铿 张家志 +2 位作者 赵勇 朱利 折媛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冶金物理化学中反应动力学的方法已经成功地在冶金学(如黑色冶金、有色冶金等)中得到了应用,并成为传统的冶金学学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其研究方法已经非常的完善,形成了独自的结构和体系.冶金反应工程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对冶... 冶金物理化学中反应动力学的方法已经成功地在冶金学(如黑色冶金、有色冶金等)中得到了应用,并成为传统的冶金学学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其研究方法已经非常的完善,形成了独自的结构和体系.冶金反应工程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对冶金工程进行模拟,要准确地得到反应过程的机理和不同控制环节转换时间点,因此,冶金物理化学中冶金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并不完全适合于冶金反应工程学.为给在冶金反应工程学中求解传输和化学反应方程的定解条件提供必要的传输与反应过程动力学参数和不同控制环节的转换时间点,提出了用分段尝试法研究冶金反应过程动力学的新思路,并对比了2种方法和得到的结果及对分段尝试法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分段尝试法作为冶金反应工程学中研究反应过程动力学的方法,既可满足冶金反应工程学的自身需要,又能为建立独立的冶金反应工程学学科体系提供必要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反应工程学学科 反应过程动力学 分段尝试法 传输和反应过程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聚丙烯支撑液膜中镉的传输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姚秉华 杜宝中 +1 位作者 王骋 余晓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17,共4页
研究了以多孔聚丙烯膜为支撑体,PC-88A/CHCl3为膜载体的金属离子Cd(Ⅱ)支撑液膜传输行为;考察了料液相pH值、载体浓度、温度和起始浓度对Cd(Ⅱ)传输的影响,并对该体系富集、传输Cd(Ⅱ)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讨论;从界面化学和扩散传质角度... 研究了以多孔聚丙烯膜为支撑体,PC-88A/CHCl3为膜载体的金属离子Cd(Ⅱ)支撑液膜传输行为;考察了料液相pH值、载体浓度、温度和起始浓度对Cd(Ⅱ)传输的影响,并对该体系富集、传输Cd(Ⅱ)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讨论;从界面化学和扩散传质角度提出了金属离子的传输动力学方程,采用直线斜率法对Cd(Ⅱ)在支撑液膜体系中的扩散层厚度(δa=8.14×10-6m)和膜内扩散系数(d0=5.43×10-10m2/s)进行了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聚丙烯 支撑液膜 液膜分离 废水处理 传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萃取体系传输Cu(Ⅱ)、Zn(Ⅱ)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景田 孙思修 高自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6-21,共6页
考察了双水相萃取体系中源相酸度、萃取剂HEH[EHP]浓度对Cu(Ⅱ)、Zn(Ⅱ)传输的影响;研究了其萃取动力学过程;推断了该过程的反应机理。并对应用该体系分离Cu(Ⅱ)、Zn(Ⅱ)进行了简要讨论。
关键词 双水相萃取体系 萃取剂 传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表面卤化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云飞 刘建华 +4 位作者 于美 钟锦岩 周琪森 邱俊明 张晓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22,共11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成为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太阳能电池,其中将SnO_(2)纳米粒子层用作电子传输层(ETL)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SnO_(2)有着更低的制备温度,使其具备应用于柔性器件的潜力,但与钙钛矿层能级不匹...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成为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太阳能电池,其中将SnO_(2)纳米粒子层用作电子传输层(ETL)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SnO_(2)有着更低的制备温度,使其具备应用于柔性器件的潜力,但与钙钛矿层能级不匹配等问题限制着其发展。而在界面处加入钝化层,尤其是表面卤化的方法或可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综合研究了SnO_(2)表面卤化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选用四丁基氯化铵(TBAC)、四丁基溴化铵(TBAB)和四丁基碘化铵(TBAI)三种钝化材料对SnO_(2)表面进行钝化处理,并对钝化材料溶液进行了浓度梯度研究。通过材料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表征以及电池器件性能测试分析等方法,证明了SnO_(2)表面卤化可提高钙钛矿层的质量和PSCs光伏性能,并从器件内部电荷传输动力学等角度解释了器件性能改善的原因。为进一步说明其性能改善的机理,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材料表面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能量、结构、电荷密度、态密度、功函数等角度解释了表面卤化提高SnO_(2)/钙钛矿界面处电子传输特性的原因。实验和理论计算均表明TBAC对于SnO_(2)具有较好的钝化效果,并随着溶液浓度的提升钝化作用越明显。SnO_(2)表面卤化作用的深入研究不仅对提高电池器件性能具有实际意义,还能够帮助理解太阳能电池界面现象,为界面改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SnO_(2)表面卤化 界面工程 密度泛函理论 电荷传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聚变驱动器的光束相干性及其控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魏晓峰 李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8-98,共11页
高功率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蕴藏着丰富的非线性效应,激光聚变驱动器的光束具有高度相干性,它在光束传输过程中极大地凸显了这种效应,并不可避免地制约着激光功率的提升和激光能量的有效利用。回顾激光聚变驱动器的发展史,在提升激光输... 高功率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蕴藏着丰富的非线性效应,激光聚变驱动器的光束具有高度相干性,它在光束传输过程中极大地凸显了这种效应,并不可避免地制约着激光功率的提升和激光能量的有效利用。回顾激光聚变驱动器的发展史,在提升激光输出能力的主线外,还存在一条与光束相干性做斗争的暗线贯穿其中。以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为牵引,从高功率强激光传输中非线性效应抑制和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抑制两方面回顾了激光聚变驱动器光束相干性的控制现状,并针对潜在需求,展望了未来高功率激光发展的创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 光束相干性 激光聚变驱动器 强激光传输动力学 光束匀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CuInS_2的杂化聚合物太阳电池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维利 董超 +1 位作者 齐娟娟 陈俊伟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6-94,共9页
用石墨烯/CuInS_2量子点复合物(rGO/CuInS_2-QDs)和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1,4-对苯乙炔(MEH-PPV)制备了MEH-PPV/rGO-CuInS_2杂化聚合物太阳电池。用动态测试方法研究了电池的电荷传输动力学特点。实验结果表明,与MEH-PPV/rGO器... 用石墨烯/CuInS_2量子点复合物(rGO/CuInS_2-QDs)和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1,4-对苯乙炔(MEH-PPV)制备了MEH-PPV/rGO-CuInS_2杂化聚合物太阳电池。用动态测试方法研究了电池的电荷传输动力学特点。实验结果表明,与MEH-PPV/rGO器件相比,MEH-PPV/rGO-CuInS_2器件的电子传输时间和电子寿命均有显著的增加,这分别源于CuInS_2量子点的表面缺陷态捕获及CuInS_2量子点作为阻挡层促进了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证实了MEH-PPV/rGO-CuInS_2电池中短路电流的增加主要与聚合物中激子分离的增加和载流子复合的减少有关;器件的开路电压主要是由石墨烯的功函数和MEH-PPV的最高已占分子轨道(HOMO)之间的能级差决定,同时受石墨烯中电子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电荷传输动力学 动态测试方法 石墨烯 CuIn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