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脉冲放电降解水溶液中4-氯酚过程的数学模型(Ⅱ)鼓泡过程中臭氧传质增强因子E与4-氯酚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银生 张新胜 +1 位作者 戴迎春 袁渭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1-537,共7页
臭氧从气相传质到废水溶液中并与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含有化学反应增强的臭氧吸收过程. 在酸性废水中主要发生臭氧与4 -氯酚分子和 4- 氯酚盐离子的反应, 而臭氧在水溶液中分解形成的羟基自由基的氧化作用可以忽略.... 臭氧从气相传质到废水溶液中并与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含有化学反应增强的臭氧吸收过程. 在酸性废水中主要发生臭氧与4 -氯酚分子和 4- 氯酚盐离子的反应, 而臭氧在水溶液中分解形成的羟基自由基的氧化作用可以忽略. 提出了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臭氧传质增强因子 E与废水中有机物浓度[PCP] 的定量关系的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氧化还原反应 传质增强因子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界面传质过程Rayleigh对流模拟的格子Boltzmann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付博 袁希钢 +2 位作者 陈淑勇 刘伯潭 余国琮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5-590,共6页
浓度梯度导致的Rayleigh对流是一种通常在传质过程中观察到的界面现象.为了模拟乙醇吸收CO2气液传质过程中界面传质引发的Rayleigh对流现象,提出了描述界面扰动的随机扰动模型,并建立了带有双分布模型的二维格子Boltzmann方法(LBM).模... 浓度梯度导致的Rayleigh对流是一种通常在传质过程中观察到的界面现象.为了模拟乙醇吸收CO2气液传质过程中界面传质引发的Rayleigh对流现象,提出了描述界面扰动的随机扰动模型,并建立了带有双分布模型的二维格子Boltzmann方法(LBM).模拟二维液相Rayleigh对流过程中,假设界面上CO2浓度为常数.通过模拟研究,确定了随机扰动模型的2个参数:局部扰动概率P和浓度扰动大小ρD.模拟结果表明,当0<ρD≤10-9,kg/m3、10-6≤P≤10-1时,平均液相传质系数存在一个稳定值:(1.09±0.02)×10-5,m/s.通过考察浓度分布结构,分析了Rayleigh对流的时空演化过程.根据模拟结果定义并计算了传质增强因子,其证明了Rayleigh对流能够有效地强化界面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yleigh对流 格子BOLTZMANN方法 界面传质 液相传质系数 传质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第2组分对水溶解CO2过程界面对流影响的LIF观测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楠 张会书 +2 位作者 傅强 李陆星 袁希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4-593,共10页
采用激光诱导荧光(LIF)观测方法考察了在气相中分别添加乙醇和二氯甲烷分别对CO_2在水中溶解过程界面对流的影响,得到了液相中CO_2浓度分布及其演化的观测结果,通过物料衡算得到了相应条件下的液相传质系数。CO_2溶解过程会出现由密度... 采用激光诱导荧光(LIF)观测方法考察了在气相中分别添加乙醇和二氯甲烷分别对CO_2在水中溶解过程界面对流的影响,得到了液相中CO_2浓度分布及其演化的观测结果,通过物料衡算得到了相应条件下的液相传质系数。CO_2溶解过程会出现由密度梯度引起的Rayleigh对流。实验结果表明,当添加的乙醇含量小于8.47 mg·L-1时,Rayleigh对流会被增强,进而促进了CO_2的溶解;随着气相中乙醇含量的增大,Rayleigh对流反而被抑制;气相添加二氯甲烷会显著增强Rayleigh对流,提高了CO_2的传质速率,随着气相二氯甲烷含量的增大,CO_2在水中溶解过程的液相传质系数呈现先加强后恒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界面Rayleigh对流 传质系数 传质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