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批评是一种理解——李健吾的文学批评观 被引量:1
1
作者 吕薇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124-125,共2页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自30年代始至今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不仅在于他所用的印象式批评方法,而根本在于他的批评理念:批评是一种理解。为了最大程度上理解作家作品的本意,为了获得最大的批评公正性,他从印象式批评走向传记式批评,从艺术评...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自30年代始至今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不仅在于他所用的印象式批评方法,而根本在于他的批评理念:批评是一种理解。为了最大程度上理解作家作品的本意,为了获得最大的批评公正性,他从印象式批评走向传记式批评,从艺术评价为主走向证明作品与作家性情一致的道路。然而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他的以文论人,以人论文的评价方法使得他的批评标准实际上是失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 印象批评 传记式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玉雯《蜗牛在荆棘上——路翎及其作品研究》序
2
作者 黄子平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0-91,共2页
研究路翎,宋玉雯选了一个难度很大的题目。书名《蜗牛在荆棘上》,取自路翎小说的篇名,亦为路翎苦难人生的形象概括。但本书完全超克了“作品—生平—时代”的传记式批评,而是藉由路翎这一个案,展开了一系列深刻的理论探讨。玉雯广泛收... 研究路翎,宋玉雯选了一个难度很大的题目。书名《蜗牛在荆棘上》,取自路翎小说的篇名,亦为路翎苦难人生的形象概括。但本书完全超克了“作品—生平—时代”的传记式批评,而是藉由路翎这一个案,展开了一系列深刻的理论探讨。玉雯广泛收集并掌握了路翎创作及当前学界相关研究的文本和史料,进行了扎实的文献整理,确然对路翎及其创作做出具有想象力和现实感的别样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牛在荆棘上 路翎 传记式批评 宋玉 苦难人生 文献整理 超克 现实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