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自传体传记史学形式的兴起及意义
1
作者 焦润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0-97,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兴起了撰写和出版自传的热潮。其兴起的原因为改革开放为"自传"热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自传体"为当下历史条件下个体经历最佳书写形式,"自传体"符合历史学微观化、"碎化"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兴起了撰写和出版自传的热潮。其兴起的原因为改革开放为"自传"热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自传体"为当下历史条件下个体经历最佳书写形式,"自传体"符合历史学微观化、"碎化"趋势中的史学表达,"自传体"中的名人效应契合了大众多元化的认识需求,并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多学科范本解读功能,为当代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的特征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 传记史学 自传体 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与史的对立与交融——司马迁与普鲁塔克传记史学真实观之比较
2
作者 王成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76,共7页
司马迁传记史学观念的基本点是将事与人、文与史在历史观念的基础上有机地统一起来,较好地处理了历史与文学的关系,表现了司马迁发达的史传真实观念;而普鲁塔克的《名人传》则徘徊于人与事、历史与文学之间,表现出将事与人、历史与文学... 司马迁传记史学观念的基本点是将事与人、文与史在历史观念的基础上有机地统一起来,较好地处理了历史与文学的关系,表现了司马迁发达的史传真实观念;而普鲁塔克的《名人传》则徘徊于人与事、历史与文学之间,表现出将事与人、历史与文学相对立的趋向。对两者传记史学真实观念的比较研究表明,司马迁在历史的基础上将历史与文学加以统一的真实观对于现代的历史研究和传记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传记史学 普鲁塔克 《希腊罗马名人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呼唤中国传记史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钱茂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89,共8页
21世纪是传记的世界,传记史学是一个值得史界关注的新领域。全文对诸如传记史学的定义、特点、价值、意义作了理论思考。传记与传记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书写层面的,后者是学术研究层面的。传记可以分成历史传记与文学传记两大类,... 21世纪是传记的世界,传记史学是一个值得史界关注的新领域。全文对诸如传记史学的定义、特点、价值、意义作了理论思考。传记与传记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书写层面的,后者是学术研究层面的。传记可以分成历史传记与文学传记两大类,传记的研究可以分为传记史学与传记文学两大分支学科。提倡传记史学与传记文学,可使其在不同的学科道路上跑得更快,两者相得益彰。由大历史而小历史,由组织而人物,由精英而平民,传记主体化、平民化、人性化、生活化、大众化,历史学服务对象不断下移。有了传记史学,历史书写对象更加多元化,建构单位更加多元化,历史内涵更为丰富了,与大众的距离更近了,从而有可能建构起全新的现代中国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 传记文学 传记史学 现代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梁启超对史学性传记之操作原则的阐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俊才 《宁夏社会科学》 2000年第5期87-91,共5页
梁启超从编写新史的目的出发而介入了对史学性传记的研究 ,着力探讨了以传代史的可行性 ,并对列传、合传、专传等的具体操作原则作了详细论述 ,其理论虽非至善至美 。
关键词 梁启超 史学传记 操作原则 以传代史
全文增补中
轶事与宏大叙事的对立与统一——《史记》和《名人传》轶事观念之比较
5
作者 王成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1-177,共7页
轶事观是司马迁和普鲁塔克传记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鲁塔克将轶事作为刻画传主的性格和心理的主要手段,其趋向使轶事与宏大叙事对立起来;司马迁则在轶事作为揭示传主性格和心理手段的基础上,着意将轶事与宏大叙事在对立中又统一起来... 轶事观是司马迁和普鲁塔克传记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鲁塔克将轶事作为刻画传主的性格和心理的主要手段,其趋向使轶事与宏大叙事对立起来;司马迁则在轶事作为揭示传主性格和心理手段的基础上,着意将轶事与宏大叙事在对立中又统一起来,表现出将传主的性格和心理同传主真实而丰富的人生历程、社会历史的进程相结合的趋向。对二者轶闻趣事观念的研究对于推动现代传记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史学 司马迁 《史记》 普鲁塔克 《名人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