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道德文化与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晓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5期90-92,共3页
学习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智慧与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有助于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应运用传统道德文化积极引导学生自觉的进行自身道德建设。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现状 传统道德文化 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道德焦虑催生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践行何以可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建华 肖彦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105,共4页
道德焦虑产生道德耻感,道德耻感能有效催生人之道德良知,道德良知能唤醒人对非道德行为的追悔,进而产生对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内驱力,敦促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榜样示范与逆向耻感文化均能有效催生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榜样... 道德焦虑产生道德耻感,道德耻感能有效催生人之道德良知,道德良知能唤醒人对非道德行为的追悔,进而产生对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内驱力,敦促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榜样示范与逆向耻感文化均能有效催生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榜样示范从正面催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耻感则是从反面催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焦虑 耻感 传统道德文化 现代践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主义”之争到“问题”意识——传统道德文化研究的现代转向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伟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4,79,共4页
传统或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代表了过去的悠远和辉煌,亦在于它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当下存在样式及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在研究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时,就不仅仅是对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一种历史性的梳理... 传统或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代表了过去的悠远和辉煌,亦在于它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当下存在样式及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在研究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时,就不仅仅是对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一种历史性的梳理和阐释,而且要立足于现代及其所面临的"现代性"问题而非传统或"传统主义"问题,进而从中寻求一条可以联结过去和现在的精神纽带以及从现在走向未来的历史依据。然而,在过去的近百年中,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研究却经历了诸多的波折与坎坷,与此同时亦完成了研究范式从"主义"之争到"问题"意识的现代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道德文化 主义之争 问题意识 现代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社会伦理对传统道德文化的渴求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晓雷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5-178,共4页
现代道德文化是古代道德文化的承续,现代道德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开发与转化,传统道德文化具有开发与转化的必要与可能。现代社会道德必须体现传统道德精神,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德育必须体现传统道德伦理,在全球化条件下转变观念方式... 现代道德文化是古代道德文化的承续,现代道德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开发与转化,传统道德文化具有开发与转化的必要与可能。现代社会道德必须体现传统道德精神,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德育必须体现传统道德伦理,在全球化条件下转变观念方式,从区域观念走向全球通则的文化全球形态,创造一个诚信、开放、公平的和谐社会环境。为此,还需对现代社会道德规范进行重塑,建立新的道德价值取向,构建现代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及预防体系,以优良的道德育人环境,加强人文道德素质修养,确保经济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会伦理 传统道德文化 渴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绽放——评《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研究》
5
作者 姚文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9-140,共2页
我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厚的道德文化资源,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传统社会中,道德始终处于文化话语的中心,
关键词 传统道德文化 传统理念 中国 现代 文化资源 人类文明 文化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道德建设与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6
作者 唐永进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7-109,共3页
本文简要论述了我们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过程中,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必要性和科学态度。
关键词 职业道德 传统道德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道德文化在经济特区的活化问题
7
作者 陈遵沂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4期46-49,共4页
关键词 经济特区 传统道德文化 理想人格 文化传统 世界历史 文化资源 人道主义 道德批判意识 传统思想文化 价值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平哈尼族村寨传统道德文化资源的现实融合 被引量:1
8
作者 钟咏民 盛莉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10,共5页
金平哈尼族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时期,汲取其中优秀的传统道德元素,不断完善传统道德的表现形式,对促进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现实的融合,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 金平哈尼族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时期,汲取其中优秀的传统道德元素,不断完善传统道德的表现形式,对促进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现实的融合,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金平 传统道德文化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德育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马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8年第3期115-117,共3页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所主张的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等因素对当代德育工作具有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传统道德文化 现代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榜样示范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秀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1-15,共5页
榜样是道德主体(榜样)对道德客体的影响和教化——示范,也是道德客体对道德主体的(榜样)模仿和学习——接受示范。榜样示范的基本条件有四:榜样本身必须具有真实性的特质;榜样与模仿者在德性方面存在位势差;榜样与模仿者人格的同质性;... 榜样是道德主体(榜样)对道德客体的影响和教化——示范,也是道德客体对道德主体的(榜样)模仿和学习——接受示范。榜样示范的基本条件有四:榜样本身必须具有真实性的特质;榜样与模仿者在德性方面存在位势差;榜样与模仿者人格的同质性;模仿者对榜样的心理认同。榜样示范遵循着外→内→外的逻辑理路,促使模仿者道德水平的提高,是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榜样 传统道德文化 践行 道德主体 道德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价值体认系统的生成逻辑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红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48,共5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明确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价值体认系统的生成逻辑。这一逻辑系统主要包括价值厘清、价值评估、价值萃取与价值认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明确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价值体认系统的生成逻辑。这一逻辑系统主要包括价值厘清、价值评估、价值萃取与价值认同四个维度。具体说来,通过价值厘清,以理性辨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历史价值;通过价值评估,以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时代意蕴和现实功能;通过价值萃取,以有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有益元素和优质资源;最终通过价值认同,以担负起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责任和创新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 价值体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化的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春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3-59,共7页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是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探讨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一。在有的人看来,传统文化是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不相容的,是“压制人的个性发展的...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是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探讨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一。在有的人看来,传统文化是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不相容的,是“压制人的个性发展的”,宣称“传统道德在实际生活中坠落为实现个人私利目的的工具。‘仁义道德’不但没有助人向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理论形态 批判继承 历史文化 复兴儒学 思维方法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传统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长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5期14-15,共2页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共产主义伦理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建设的新型道德。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道德还不可能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道德准则。但它奉行的道德原则,应该是同共产主义道德相一致的。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传统道德文化 共产主义道德 伦理道德原则 马克思主义 道德准则 社会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传统道德文化与高职德育的整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傅梅蓉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9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传统道德文化 高职教育 德育资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历史时代 社会主义 胡锦涛总书记 思想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研究的开拓者--追思著名伦理学家唐凯麟先生
15
作者 江畅 周莹萃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18,共6页
唐凯麟先生长期耕耘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史等研究领域,他主编的《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丛书是其积极推进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唐凯麟先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 唐凯麟先生长期耕耘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史等研究领域,他主编的《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丛书是其积极推进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唐凯麟先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来审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著书立说,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且影响深远的学术成果,原创性地建立了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相承接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理论和实践贡献了学术智慧。唐凯麟先生所取得的成就是他以敏锐的洞察力、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不屈不挠的毅力孜孜求索的结果,他不懈奋斗的经历与卓越的学术贡献对深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教益与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凯麟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中国伦理思想史 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经济的发展
16
作者 堵皆兵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89年第6期2-6,共5页
改革,一场大潮在我国的大地上风急浪涌。伴随着改革的进行,在我国理论界也掀起了一股文化批判的浪潮,其矛头直指千百年来我们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建立起来的传统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这对当今人们的社会行为及整个国家的政治经... 改革,一场大潮在我国的大地上风急浪涌。伴随着改革的进行,在我国理论界也掀起了一股文化批判的浪潮,其矛头直指千百年来我们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建立起来的传统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这对当今人们的社会行为及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道德文化 现代经济 传统道德观念 文化批判 道德规范 社会实践 经济生活 社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文化传统理念的网络践行——对350条网络帖子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强 董海军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4-57,92,共5页
通过对350条来自"新浪论坛"和"强国论坛"的网络帖子的分析,初步展示了网民在对"激辩公交让座文化事件"和"长江大学学生救人事件"所持的态度和道德评判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网民践行道德... 通过对350条来自"新浪论坛"和"强国论坛"的网络帖子的分析,初步展示了网民在对"激辩公交让座文化事件"和"长江大学学生救人事件"所持的态度和道德评判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网民践行道德文化传统理念的三大特点:第一,道德文化传统理念的践行是一种对所处的具体时空作理性的思考后的策略性行为;第二,现代网民践行道德文化传统理念时,也考虑将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谋取个人正当的利益。第三,当道德文化传统理念与现代社会行为规范相结合时,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被践行的频率、规模都会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民 道德文化传统理念 践行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道德心理文化的现代意蕴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忠华 于福存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2S期20-23,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道德心理文化,这种道德心理文化的主要特色表现为潜移默化育德、觉悟育德、修心育德和美德践履等。深入研究和领悟中国传统道德心理文化的精髓,适应加快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之需要,尽快完成传统道德心理文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道德心理文化,这种道德心理文化的主要特色表现为潜移默化育德、觉悟育德、修心育德和美德践履等。深入研究和领悟中国传统道德心理文化的精髓,适应加快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之需要,尽快完成传统道德心理文化的现代转换,对于建构我国新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和提升今天道德教育实效性具有重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文化 传统道德心理文化 意蕴 中国传统道德 现代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 教育理论体系 教育实效性 潜移默化 主要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国现代伦理学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唐凯麟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19
作者 本刊特约记者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唐凯麟(1938-),男,湖南长沙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主编... 唐凯麟(1938-),男,湖南长沙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伦理学会会刊《伦理学研究》主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为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伦理学会会长、湖南省孔子学会会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原理和中国伦理思想史。著有《伦理大思路》、《伦理学》、《从旧道德到新道德》、《个体道德论》、《人口道德》、《中国早期启蒙伦理思想研究》、《王船山伦理思想研究》、《儒家伦理道德精粹》等著作30多部(含为第一作者的合著),在《哲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孔子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主持"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审视"、"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奖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著作奖3项、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2项、湖南省社科成果优秀著作或论文奖20余项(其中一等奖8项)和全国师范院校优秀教师"曾宪梓奖"一等奖,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8年入选湖南省十佳社会科学专家(排名第一)。2001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获湖南省首届"优秀专家"光荣称号,2006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2007年选入当代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人 现代伦理学 传统伦理道德文化 访谈录 唐凯麟 现代社会生活 教授 继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与大学德育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泉英 于淼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9-119,共1页
关键词 传统道德文化 中华民族 大学德育 传统道德教育 跨世纪人才 精神财富 德育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