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中国古代传统造像的“意象”与“情绪”
1
作者 罗永翀 《天工》 2024年第23期6-10,共5页
中国古代传统雕塑作品的面貌是意象化且富有情绪的,通过造型去体现对象的状态貌似是中国古代传统造像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要求。在中国古代传统造像的大语言体系背景下,工匠创作的雕塑与今天学院派的写生雕塑有所不... 中国古代传统雕塑作品的面貌是意象化且富有情绪的,通过造型去体现对象的状态貌似是中国古代传统造像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要求。在中国古代传统造像的大语言体系背景下,工匠创作的雕塑与今天学院派的写生雕塑有所不同。无论是鲜活的人物和动植物形象,还是各种形制的器物,工匠都有很强的主动性。同一时期西方的古典写实雕塑是在无限接近于某个对象,而在中国传统造像中,工匠更注重的是对象本身的状态与情绪,而非其外在形式。中国古代传统雕塑虽然在造型上与同时期的西方古典写实雕塑有所不同,但看起来并无违和感,在解刨结构看似不合理的情况下,却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像是对一个对象高度概括的结果。主要以中国古代传统雕塑为基点,以现代雕塑学习者的视角对其意象化、情绪化特点做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传统造像 意象化 情绪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造像与生漆脱胎技术
2
作者 陈国勇 《天工》 2016年第5期152-153,共2页
我国是传统的文化大国,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为我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珍宝。我国的传统造像和生漆脱胎技术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传统造像制作技术和生漆脱胎技术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传统造像以及... 我国是传统的文化大国,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为我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珍宝。我国的传统造像和生漆脱胎技术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传统造像制作技术和生漆脱胎技术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传统造像以及生漆脱胎技术进行研究,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造像 生漆脱胎技术 探索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与碰撞--浅析北魏晚期佛道造像碑 被引量:1
3
作者 程雪婷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1年第9期59-61,共3页
北魏晚期造像碑以及造像碑的艺术特点与发展过程具有鲜明的文化碰撞与融合特征。通过对北魏晚期造像碑在造像碑发展各时期内的纵向比较,以及对这一时期造像碑典型案例及其造型样式与艺术形象进行分析,以北魏晚期造像碑艺术特点来深入探... 北魏晚期造像碑以及造像碑的艺术特点与发展过程具有鲜明的文化碰撞与融合特征。通过对北魏晚期造像碑在造像碑发展各时期内的纵向比较,以及对这一时期造像碑典型案例及其造型样式与艺术形象进行分析,以北魏晚期造像碑艺术特点来深入探讨造像碑的风格特征与发展机制;强调北魏晚期造像碑艺术中体现的过渡时期的风格特色,点明其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并进而从造像碑角度深入分析中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晚期 造像 文化融合 传统造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