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语言文字学与现代语言教学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运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9-94,共6页
在现代语言教学中尚未重视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材料和知识。古今汉语一脉相承 ,知识上可以互通 。
关键词 传统语言文字学 现代语言教学 训诂学 汉字学 音韵学 语法现象 修辞 通假字 平仄 押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育技术在传统汉语言文字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晓文 宋继华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1-84,共4页
本文根据传统语言文字学学科特点和发展现状,论述了在这一领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作者已经开发的《古代汉语》CAI软件阐述了本类学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并就此论及了传统语言文字学学科CA... 本文根据传统语言文字学学科特点和发展现状,论述了在这一领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作者已经开发的《古代汉语》CAI软件阐述了本类学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并就此论及了传统语言文字学学科CAI软件应具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语言文字学 文选 通论 语料 C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角下的汉语文字学研究——评《汉语文字学》
3
作者 李晓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I0004-I0004,共1页
汉语文字学是一门以汉字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科,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很多,相关的著作也非常多。北京大学宋均芬教授所著的《汉语文字学》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我国21世纪文化、经济建设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以更广阔的国际... 汉语文字学是一门以汉字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科,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很多,相关的著作也非常多。北京大学宋均芬教授所著的《汉语文字学》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我国21世纪文化、经济建设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以更广阔的国际视角,对这门在中国本土诞生并发展的学科重新进行了梳理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视角 汉语文字学 研究成果 传统语言文字学 21世纪 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在昔篇》在古文字书法学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靳永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6-160,共5页
清代学者杨沂孙的《在昔篇》是古文字书法学上的重要文献,是古文字书法学独立成科的重要标志。杨氏手书拓本对这篇流传极少的文章进行了录文,从而为书法学特别是古文字书法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为杨沂孙的古文字书法学理论探讨... 清代学者杨沂孙的《在昔篇》是古文字书法学上的重要文献,是古文字书法学独立成科的重要标志。杨氏手书拓本对这篇流传极少的文章进行了录文,从而为书法学特别是古文字书法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为杨沂孙的古文字书法学理论探讨奠定了基础。他初步总结了古文字书法创作和研究的历史,明确提出古文字书法的创作要与古文字的研究相结合;古文字书法学的研究要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相结合;古文字书法的研究和创作要取用新材料,用不断发现的古文字材料来丰富古文字书法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沂孙 《在昔篇》 文字书法 小篆 金文 传统语言文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训诂学同中学语文文言文作注和教学浅谈 被引量:4
5
作者 袁家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105-107,共3页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种种原因,在一般人看来,它是陌生的,乃至神秘的,认为它和中学语文教学没有什么关系;也还有些同志认为训诂是陈旧落后的,不科学的,没有什么现实意义。这些当然都是不对的,训诂学的一个重...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种种原因,在一般人看来,它是陌生的,乃至神秘的,认为它和中学语文教学没有什么关系;也还有些同志认为训诂是陈旧落后的,不科学的,没有什么现实意义。这些当然都是不对的,训诂学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读注和作注,正确运用训诂方法给文章作注,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义,有很大的实际效益.笔者从初中六册语文课本的文言文部分中找一些例子。运用训诂方法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学 文言文 传统语言文字学 训诂方法 正确运用 中文系 词义 中学语文教学 系统性 古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序两篇
6
作者 陆宗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4-66,共3页
以下刊出的两篇书序,是已故陆宗达教授1986年所写。第一篇朱星《中国语言学史》序写于当年2月,《黄季刚日记》序写于当年11月,由于所序之书至今都未出版,这两篇序便一直未能与读者见面。《中国语言学史》序,对如何总结中国的语言... 以下刊出的两篇书序,是已故陆宗达教授1986年所写。第一篇朱星《中国语言学史》序写于当年2月,《黄季刚日记》序写于当年11月,由于所序之书至今都未出版,这两篇序便一直未能与读者见面。《中国语言学史》序,对如何总结中国的语言学史,提出了很多精辟的意见,《黄季刚日记》序除了表现作者对老师的敬仰与怀念外,还对研究“章黄之学”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作了深刻的阐发。我们认为两篇书序对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及近代语言学遗产方面的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研究陆宗达教授的学术思想,亦具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根据原手写稿在此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史 语文学 日记 中国古代 遗产 经学 陆宗达 “学” 语言研究 传统语言文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