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关系研究——基于新媒体语境和传统语境中情形的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丁柏铨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0-207,239,共8页
同样是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存在于仅有传统语境的时代与存在于同时兼备两种语境的时代,事件舆论及事件与舆论之间的关系状况迥异。而在同一时代,在两种不同的语境之中,事件舆论及事件与舆论之间的关系状况,也不无差异。这些差异,会在公众... 同样是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存在于仅有传统语境的时代与存在于同时兼备两种语境的时代,事件舆论及事件与舆论之间的关系状况迥异。而在同一时代,在两种不同的语境之中,事件舆论及事件与舆论之间的关系状况,也不无差异。这些差异,会在公众参与度、公众对于事件及事件舆论的影响度等方面体现出来。不仅舆论的状况不一样,而且舆论对于事件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 传统语境 公共危机事件 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语境下建构现代景观文化的内涵——评《传统文化语境下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10
2
作者 丁建发 温云兰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I0005-I0005,共1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多个文化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影响,在现代建筑文化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基于传统文化语境的景观文化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成为传统文化研究的又一重要方向。 《传统文化语境下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多个文化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影响,在现代建筑文化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基于传统文化语境的景观文化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成为传统文化研究的又一重要方向。 《传统文化语境下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黄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以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为研究内容,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传统建筑技术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新时期以现代建筑为载体的景观文化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景观文化 现代景观 传统建筑技术 传统文化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语境 传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文学“典型”批评的文体学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汪泓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30,共13页
"典型"是中国古代文体学最为重要的核心范畴之一。唐以后尤其是明清以来的文学"典型"批评日益凸显出来,这与文体辨析意识的逐渐加强密切相关。典型即正体,代表法度或规矩。重典型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重师古、讲师承... "典型"是中国古代文体学最为重要的核心范畴之一。唐以后尤其是明清以来的文学"典型"批评日益凸显出来,这与文体辨析意识的逐渐加强密切相关。典型即正体,代表法度或规矩。重典型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重师古、讲师承相一致。在学习文学"典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对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之一,而成为文学"典型"亦为历代作家的永恒理想。而典型的承传与知识统系的强调、典型的树立与主流话语的价值认同,其间的关联亦可寻得蛛丝马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语境 典型 文体 正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哲学语境下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转换 被引量:2
4
作者 毛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9-163,共5页
毛泽东哲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但其话语表达已经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特别是苏联哲学体系的突破。毛泽东所以能够建构起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从世界背景、中国实际的历... 毛泽东哲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但其话语表达已经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特别是苏联哲学体系的突破。毛泽东所以能够建构起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从世界背景、中国实际的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出发完成了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应该说,中国传统哲学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话语转换的重要哲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话语转换 中国传统哲学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城保护语境下的地块更新路径探索——《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东南部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思路解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承华 周立 牛元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2-98,共7页
古城是城市最具历史内涵和价值的区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古城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双重要求。文章结合《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东南部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探讨古城内地块更新的理念与思路,提出古城更新应立足"融入传统语境、助... 古城是城市最具历史内涵和价值的区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古城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双重要求。文章结合《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东南部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探讨古城内地块更新的理念与思路,提出古城更新应立足"融入传统语境、助推古城复兴、体现时代印记"三个目标,从形态、功能、空间和文化等方面协调古城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策略,以期从整体上提升古城的文化价值,促进古城焕发新的活力和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语境 古城复兴 更新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理论语境观及其对语篇连贯的解释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更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08-111,共4页
对于语篇连贯的研究经历了从专注语篇本体因素到逐渐重视语篇受体因素的发展历程。这与语境理论的发展无不相关。近年来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发展起来的语境概念将语境视为动态概念,克服了传统语境观的一些不足,对于解释语篇连贯,特别是缺... 对于语篇连贯的研究经历了从专注语篇本体因素到逐渐重视语篇受体因素的发展历程。这与语境理论的发展无不相关。近年来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发展起来的语境概念将语境视为动态概念,克服了传统语境观的一些不足,对于解释语篇连贯,特别是缺少显现衔接的会话语篇的连贯性方面显示出了较强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语境 关联理论 语篇连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文化与乡土文学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保亮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2-94,108,共3页
探讨道家文化与乡土文学的内在关联,发现其发生机制都有"原乡"的召唤,精神契合于充满"怀旧"情绪的"乡愁"。遍布乡村大地的民间道教信仰,以内在的生活观念或外在的巫风民俗构成乡土文学的一道风景线。农... 探讨道家文化与乡土文学的内在关联,发现其发生机制都有"原乡"的召唤,精神契合于充满"怀旧"情绪的"乡愁"。遍布乡村大地的民间道教信仰,以内在的生活观念或外在的巫风民俗构成乡土文学的一道风景线。农民既是乡土文学的舞台主角,同时也是道家文化的主要承载者,这使乡土文学书写不能不深具道家文化意蕴。乡土文学与道家文化的关系必须放在整个中国文化与文学传统的语境中来理解和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文化 乡土文学 文化乡愁 民间信仰 传统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