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计划体制下的经济增长约束因素分析与改革模式的选择
1
作者 金晓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42-48,共7页
经济的增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约束因素。因此,选择和建立一种能在一定时期有效地对这些约束因素作出调整的经济体制,是能否实现最优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一、经济增长的两种约束及其相互关系根据马克思对货币... 经济的增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约束因素。因此,选择和建立一种能在一定时期有效地对这些约束因素作出调整的经济体制,是能否实现最优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一、经济增长的两种约束及其相互关系根据马克思对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G—…P…W~′—G~′的分析可以看到,实际经济运行和增长过程中,存在着如下三方面的约束:1.初始货币拥有量和实际可支配资源量的限制,即G和W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生产才能正常进行,并具有规模经济。这种约束可以简称为货币约束或资源约束。2.市场约束或需求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增长 传统计划体制 约束因素 约束强度 资源约束 改革模式 传统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 市场约束 经济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工业计划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
作者 朱家良 殷晓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2年第1期46-52,共7页
有关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论著颇多,但大都只是从一般概念或一般原则上加以认识。我们认为,要将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必须首先解剖现实经济运行机制:(1)计划是怎么样的计划?(2)市场又是怎么样的市场?本文从浙江工业经济运行的... 有关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论著颇多,但大都只是从一般概念或一般原则上加以认识。我们认为,要将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必须首先解剖现实经济运行机制:(1)计划是怎么样的计划?(2)市场又是怎么样的市场?本文从浙江工业经济运行的实际出发,回答第一个问题,并试图从中得到某些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供操作参考的对策。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另文阐述。 (一) 始于70年代末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对工业计划体制实施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与市场 指导性计划 指令性计划 计划管理 计划产品 传统计划体制 工业经济运行 国家计划 计划 工业生产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间接计划管理
3
作者 刘少波 谭作平 李明樵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6-14,共9页
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种体制体现在计划体制方面的目标模式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为此,必须“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所谓间接计划... 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种体制体现在计划体制方面的目标模式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为此,必须“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所谓间接计划管理,是与直接计划管理对称的一种计划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国家不象原有的直接管理方式那样,对生产要素实行调拨分配,基本依靠下达指令性指标和行政命令办法直接地调节和控制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是主要利用各种经济杠杆,如利率、信贷、价格、汇率、货币的投放与回笼等,去调节和控制市场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商品经济 计划调节 计划与市场 市场调节 社会化大生产 企业 经济运行模式 市场引导 传统计划体制 商品生产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配置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首要职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丽华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6年第5期39-42,共4页
目前在理论界,就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形成了对立的两大观点,其焦点——资源配置是不是、应不应该是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笔者认为,资源配置应该成为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而且应该成为社会主义财政的首要职能.一反对资源配置成为社会主义财... 目前在理论界,就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形成了对立的两大观点,其焦点——资源配置是不是、应不应该是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笔者认为,资源配置应该成为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而且应该成为社会主义财政的首要职能.一反对资源配置成为社会主义财政职能的同志(简称反对者)有一个共同的看法,认为财政的本质就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因此财政的职能主要是分配的职能.分配职能中已包含了资源配置,所以不必将资源配置从分配职能中分离出来,否则内容会有所重复.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仍未脱出传统计划体制下大分配论的框套.追溯大分配论,它与传统计划体制下政府什么都管的职能相联系,财政的分配职能大得无所不包,其内容包含了资源配置、公共需要、收人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 社会主义市场 分配职能 公共产品 经济条件下 传统计划体制 分配论 市场失效 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准股份公司到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设想
5
作者 吴俊培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4年第5期1-4,共4页
从准股份公司到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设想吴俊培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同时又成为现代市场体系的基础。所谓现代企业制度,通常是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公司制度。我国传统计划体制下的企业制度并不是按市场经济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从准股份公司到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设想吴俊培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同时又成为现代市场体系的基础。所谓现代企业制度,通常是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公司制度。我国传统计划体制下的企业制度并不是按市场经济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因此按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说传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索取权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准股份 国家所有权 经济体制改革 传统计划体制 全民所有 国有企业 放权让利 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会计行为现状分析
6
作者 曹玉贵 《财会月刊(合订本)》 1992年第9期35-35,共1页
一、我国目前会计行为的表现。我国企业的会计行为,按其对社会整体效益的关心程度,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政府责任型。这种类型的会计行为是把会计作为一种行政职务,由政府任命,企业会计只是追求政府财政计划指标的完成。传统计划体制... 一、我国目前会计行为的表现。我国企业的会计行为,按其对社会整体效益的关心程度,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政府责任型。这种类型的会计行为是把会计作为一种行政职务,由政府任命,企业会计只是追求政府财政计划指标的完成。传统计划体制中的某些国营企业的会计行为,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②单纯的企业责任型。这种类型的会计,是作为企业的附属物而存在的,会计人员的活动服从于企业的利益。个体经营和乡镇企业的会计,其行为大部分属于这种类型。③职工收入最大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指标 会计行为规范 企业经济责任 企业会计行为 社会整体效益 责任型 传统计划体制 国营企业 会计人员 乡镇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集团
7
作者 王河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3-59,共7页
我国的企业集团,是在新旧双重体制并存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它要受传统计划体制的统御;另一方面,还要顺应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按市场原则组织经营活动,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色。当前正处于重组再造的枢纽点上。因此,探... 我国的企业集团,是在新旧双重体制并存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它要受传统计划体制的统御;另一方面,还要顺应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按市场原则组织经营活动,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色。当前正处于重组再造的枢纽点上。因此,探讨企业集团的现状及其发展规律,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集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团发展 中国特色 同类企业 外向型 双重体制 传统计划体制 经济发展规律 主管部门 所有权 市场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封建社会人事管理弊端析要
8
作者 曹海燕 《湖湘论坛》 1995年第3期33-34,共2页
纵览古今,人事管理任何时候都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关键和核心。本文拟就中国封建社会人事管理弊端作一剖析,以便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加大对我国传统计划体制下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力度。
关键词 中国封建社会 管理弊端 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中国古代 市场经济建设 国家行政管理 传统计划体制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改革应有新突破
9
作者 叶连松 《人民论坛》 1995年第5期13-13,共1页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和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和主体,是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的提供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河北现有大中型企业960多家,这是我省经济的一大优势,是建设经...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和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和主体,是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的提供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河北现有大中型企业960多家,这是我省经济的一大优势,是建设经济强省的主力军。16年来的改革,已经初步解决了传统计划体制遗留给企业的许多矛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新突破 传统计划体制 经济强省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面临的困难 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 国家财政收入 产权 提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