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规约符号的设计价值
1
作者 丰兴军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94-95,共2页
处于全球化语境下多元文化融合、再生中的当代艺术设计,应充分利用表现于视觉的传统规约符号形态的文化价值,通过它们与其它元素组合构成中明确、典型的意义象征和信息解码作用,创造具有本土文化精神内涵与时代特征的新设计符号形态。
关键词 传统规约符号 本土文化 设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用水:传统水利规约的当代启示
2
作者 党晓虹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7,共5页
我国自古就是水资源相对匮乏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的国度,近年来普遍蔓延的旱情造成了巨大的国民经济损失并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干旱缺水已成为一个跨越区域界限的、全民族必须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全局性问题,它同时说明单纯依靠刚性... 我国自古就是水资源相对匮乏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的国度,近年来普遍蔓延的旱情造成了巨大的国民经济损失并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干旱缺水已成为一个跨越区域界限的、全民族必须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全局性问题,它同时说明单纯依靠刚性的技术变革是无法独立地解决日益严重的水危机的。因此,借鉴高度节水、相互忍让、利益共享、和谐共处的传统用水理念和用水行为,树立水资源统一规划、水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建立并强化水忧患意识、树立水资源持续、和谐发展的新型用水观念就成为当前形势下水资源使用和管理重要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用水 传统水利规约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林”为“生”——一项西南山地人工营林系统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恩宇 刘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7-181,共15页
锦屏杉木传统种植和管理系统作为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清水江流域居民经过长达数百年经验积累与探索而形成的人工营林方式,其在国家、市场及林农等主体的长期互动中形成完善的种养知识和技术体系、市场分工体系,并深度融入区域社会... 锦屏杉木传统种植和管理系统作为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清水江流域居民经过长达数百年经验积累与探索而形成的人工营林方式,其在国家、市场及林农等主体的长期互动中形成完善的种养知识和技术体系、市场分工体系,并深度融入区域社会文化。本文从历史人类学视角,探索特定时空背景下人工营林如何影响地方的社会秩序、区域的市场运行和群体行为,以及如何在乡村被在地化的认可、理解和改造,最终型构为地方性知识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人工营林 传统规约 历史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