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60Co-γ辐照对中式传统菜肴方便食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陈谦
杨敏
高鹏
吴琴
刘绵学
叶嘉伟
黄敏
-
机构
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辐照保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1期249-253,262,共6页
-
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6NZ0117)
四川省科技创新创业苗子工程(编号:2018RZ0055)
+1 种基金
国际原子能机构合同项目(编号:19204)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编号:2017JY0212)
-
文摘
以腊肉炒豇豆和笋子烧牛肉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官及微生物指标筛选出最优辐照剂量,并以25℃储藏0、2、4周为采样条件,分析辐照对2种方便食品在贮藏0、2、4周时感官品质、粗脂肪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值及微生物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藏期中,2种食品的菌落总数和霉菌均保持在较低水平,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始终低于检测限;2种食品的TBA值总体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呈持续下降趋势,储藏4周时TBA值明显低于CK及储藏0周样品组(P<0.05);辐照后腊肉炒豇豆粗脂肪含量升高,笋子烧牛肉粗脂肪含量降低且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在整个储藏期中,2种食品的感官品质均无明显变化,感官接受度较高。因此,5.00 kGy的辐照剂量适用于这2种方便食品的辐照保藏。
-
关键词
60
Co-γ辐照
中式传统菜肴
方便食品
食品品质
-
分类号
TS205.9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我国传统菜肴调味文化的四大主干味型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邵万宽
-
机构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2-197,共6页
-
文摘
我国各地的调味味型丰富多彩,这是由各地的气候环境所决定的。从我国广大地区人们的饮食口味来看,尽管各式各样的味型被人们所喜爱,但从全国范围来说,最有影响和最有代表性的味型当属红烧、糖醋、咸鲜和香辣四大主要味型,将从这四大味型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
关键词
传统菜肴
调味文化
红烧风味
糖醋风味
成鲜风味
香辣风味
-
Keywords
traditional dishes
seasoning culture
braised flavor
sweet and sour flavor
salty and fresh flavor
spiey and hot flavor
-
分类号
TS26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
-
题名中式传统肉类菜肴工艺文化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
被引量:9
- 3
-
-
作者
张泓
张春江
黄峰
胡宏海
陈文波
张雪
刘倩楠
-
机构
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出处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36,共4页
-
基金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
文摘
中式传统肉类菜肴的起源与发展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各地区、各民族传统肉类菜肴的制作工艺,收集和拯救传统肉类菜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发展现代肉类加工业、保障我国肉类食品质量安全以及加快中国食品的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具体方法和步骤需要开展对中式传统肉类菜肴制作工艺及饮食文化的实地与文献调查、工艺的评价与分析检测、数据整理与数据库建立、传承与保护方案、措施及其长期保护的策略的制定等。中式传统肉类菜肴工艺文化挖掘和整理的最终目的是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对具有开发价值的产品进行开发前景判断和工业化加工的适应性改造研究,创制重大产品、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研制核心装备,为工业化生产和现代化营销提供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思路。
-
关键词
中式传统肉类菜肴
制作工艺
饮食文化
挖掘
整理
保护
利用
-
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meat cuisine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od culture
excavation
sorting
protection
utilization
-
分类号
TS972.125
[轻工技术与工程]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中国传统调味技艺的十大基础理论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邵万宽
-
机构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饪与营养学院
-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5-123,共9页
-
文摘
五味调和是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核心,它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自古及今,不同地域、不同时空、不同人的进食要求培育出无比丰富的调味技艺和饮食文化资源,也促进了烹调技术手段的多元特色和风味多样的美馔佳肴。中国传统的调味技艺是对饮食五味的性质和关系深刻认识的结果,这种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十大调味理论指导着人们的烹饪生产与实践。
-
关键词
中国饮食
传统菜肴
调味技艺
十大理论
-
Keywords
Chinese cuisine
traditional dishes
seasoning art
ten theories
-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风味泡菜家庭制作方法
- 5
-
-
作者
胡启山
-
机构
湖南省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龙光桥)
-
出处
《保鲜与加工》
CAS
2008年第1期55-56,共2页
-
文摘
泡菜是将新鲜蔬菜泡在盐水里经乳酸发酵而制成的一种水腌菜。泡菜不仅选料上乘,做工精细,而且爽口开胃,风味别致,堪称菜中一绝而深受人们喜爱。泡菜虽为民间传统菜肴,但制作工艺技术要求很严格。首先需要一个好泡菜坛,一般选内外上釉、肚大口小的陶土坛,坛口四周有一圈凹形盛水槽,坛口有盖,另有一钵形盖可扣在水槽上,盛水槽加水扣盖后,可使坛内与外界空气隔绝。
-
关键词
家庭制作
泡菜坛
风味
工艺技术要求
乳酸发酵
新鲜蔬菜
传统菜肴
水槽
-
分类号
TS972.19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大规格草鱼种的科学养殖技术
- 6
-
-
作者
王春华
-
机构
杭州市农业技术学校
-
出处
《河北渔业》
2013年第1期37-38,共2页
-
文摘
大规格草鱼是饭店制作“鱼片”菜肴的重要材料,也是老百姓家中红白喜事必需的几道传统菜肴。因此,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规格草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传统的草鱼养殖方法,一条大规格草鱼需要3—4年才能上市。
-
关键词
大规格草鱼种
养殖技术
科学
传统菜肴
红白喜事
养殖方法
生活水
消费者
-
分类号
S965.1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野生菌与人工栽培食用菌区别何在?
- 7
-
-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12年第1期66-66,共1页
-
文摘
大多数食用菌为天然生长,人工采集。食用菌经过精心烹调,可以做成多种鲜美可口的佳肴。一些食用菌还有抗癌和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因此普遍受到人们欢迎。在我国传统菜肴中,食用菌可谓名贵“山珍”,是颇受人们喜爱的保健食品。
-
关键词
食用菌
人工栽培
野生菌
人工采集
传统菜肴
保健食品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印度:卡西宽皮桔纳入全球第一美食集
- 8
-
-
作者
童彤(摘译)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果业信息》
2019年第7期31-31,共1页
-
文摘
印度卡西宽皮桔(Khasi)产自印度东北部梅加拉亚邦的山区,以多汁为特点,被誉为“梅加拉亚邦的骄傲”,与印度其他175种食物一起被纳入全球第一美食集。各地美食集的概念重在介绍当地美食与世界各地的传统菜肴,以宣传当地文化与美食,为游客和美食爱好者提供指南。目前该美食集已包含近万个民族菜肴、当地饮料、稀少有趣的美食和世界各地的传统美食。
-
关键词
传统美食
印度
传统菜肴
民族菜肴
东北部
世界
食物
饮料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大白菜病害的综合防治
- 9
-
-
作者
王洪玲
-
机构
河北省泊头市文庙镇农技服务站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7期18-18,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传统菜肴的大白菜,需求量虽有所减少,但其在冬春餐桌上的作用,还无可替代。目前,稳定产量、防治病害、提高品质已成为大白菜生产的主攻方向。过去多数菜农“见虫治虫,见病治病”,忽略了农业综合防治技术应用,经常造成病害流行,严重制约着大白菜品质、产量的提高。
-
关键词
大白菜病害
综合防治技术
防治病害
传统菜肴
病害流行
生活水
需求量
可替代
-
分类号
S436.34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