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视阈下江苏传统舞蹈资源的开发路径研究
1
作者 许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47,共4页
江苏省非遗舞蹈资源丰富,非遗名录中民间传统舞蹈种类繁多,至今仍较为活跃。近年来,随着“东方美学”“非遗国风”等标签的热度攀升,江苏的非遗舞蹈如何乘势走出发展与传播的困境,成为民间传统舞蹈从“遗产”走向“活态”的关键问题。... 江苏省非遗舞蹈资源丰富,非遗名录中民间传统舞蹈种类繁多,至今仍较为活跃。近年来,随着“东方美学”“非遗国风”等标签的热度攀升,江苏的非遗舞蹈如何乘势走出发展与传播的困境,成为民间传统舞蹈从“遗产”走向“活态”的关键问题。基于对江苏非遗舞蹈的现实考察和实践创作成效的评估,解析非遗舞蹈资源开发的新思路,开掘江苏民间传统舞蹈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当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舞蹈 江苏传统舞蹈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舞蹈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惠芬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5-36,共2页
中国的传统体育和民族传统舞蹈是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传统性、娱乐性和教育性的特点,民族舞蹈有集体性、自由性、娱乐性、普及性和健身性的特点,传统体育和民族传统舞蹈共生共通,融合发展,将成为一种文化发展的趋... 中国的传统体育和民族传统舞蹈是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传统性、娱乐性和教育性的特点,民族舞蹈有集体性、自由性、娱乐性、普及性和健身性的特点,传统体育和民族传统舞蹈共生共通,融合发展,将成为一种文化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构成人们余暇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舞蹈 集体性 娱乐性 传统 教育性 自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阈下传统舞蹈的价值功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马晓飞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0-117,共8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本文在乡村振兴视阈下,以传统舞蹈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和谐价值为研究的切入点,论述了传统舞蹈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探讨了传统舞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本文在乡村振兴视阈下,以传统舞蹈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和谐价值为研究的切入点,论述了传统舞蹈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探讨了传统舞蹈的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意义,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社会生活中独具特色的社会历史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 传统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舞蹈类非遗信息资源分类原则刍议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旖 林婉婉 陈润好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22,共7页
科学、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分类方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我国尚未总结出一套系统、权威的分类方法。文章以我国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在掌握非... 科学、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分类方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我国尚未总结出一套系统、权威的分类方法。文章以我国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在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信息资源分类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调研比较九个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探讨其信息资源的分类方式。研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呈现出全国性保护法规和政策以申报为导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界的分类研究以单线性为主,图情学界的分类研究以多层次为方向的特征;现有数据库所收录的信息资源通常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类系统,存在分类层级简单化、结构层次扁平化、类目设置科学性不足等问题。文章建议采用分面分类理论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分类方法。具体而言,知识大纲编制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法的类目设置,分面和亚面的划分应充分参酌成熟的权威分类法,同时考虑各具体项目的信息资源所属的知识领域或主题,以及该知识领域或主题的属性划分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信息资源 分面分类 中国传统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传统舞蹈艺术在当代文化视域下的分化与保护 被引量:3
5
作者 江东 巴桑卓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172-177,共6页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藏传统舞蹈文化在当代文化诉求下,在动机与功能上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打破了原来稳固的文化生态和文化秩序,使西藏传统舞蹈处于嬗变、转化与动态变化之中,因而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藏传统舞蹈文化在当代文化诉求下,在动机与功能上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打破了原来稳固的文化生态和文化秩序,使西藏传统舞蹈处于嬗变、转化与动态变化之中,因而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难度。文章旨在正视、厘清上述问题,寻找新的路径,为传统舞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信息和思路,进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强基固本、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舞蹈 当代 分化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辨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葛宗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245-247,共3页
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都是中华民族舞蹈宝库中的宝贵财富。虽然同为舞蹈,都是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有很大的差异。在体裁功能方面,传统舞蹈是表现生命情调独立的艺术形式,戏曲舞蹈是戏曲表演艺术的两大要素之一,是戏曲... 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都是中华民族舞蹈宝库中的宝贵财富。虽然同为舞蹈,都是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有很大的差异。在体裁功能方面,传统舞蹈是表现生命情调独立的艺术形式,戏曲舞蹈是戏曲表演艺术的两大要素之一,是戏曲表演的重要手段;在源流发展方面,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最早都是源于民间舞蹈,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又形成了互为母体的源流关系;在肢体动作方面,传统舞蹈洒脱热烈,戏曲舞蹈是程式化的典范。传统舞蹈和戏曲舞蹈都是独具民族特色和东方神韵的表演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舞蹈 戏曲舞蹈 舞蹈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性别研究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秀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3期164-169,共6页
性别视角在近年来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逐渐受到关注。传统舞蹈是以两性身体为根本载体的动态艺术,通过对中国“非遗”传统舞蹈类性别研究文献的检视,结合“非遗”传承人的空间和性别结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相关研究虽然已经取得... 性别视角在近年来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逐渐受到关注。传统舞蹈是以两性身体为根本载体的动态艺术,通过对中国“非遗”传统舞蹈类性别研究文献的检视,结合“非遗”传承人的空间和性别结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相关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尚存在性别简化,对男性关注较少;多关注“非遗”实践,对性别理论研究较少;多历时性个案研究,比较研究较少等问题。这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舞蹈 性别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茶文化在传统舞蹈教育中的渗透
8
作者 黄攀 《福建茶叶》 2020年第12期118-119,共2页
传统舞蹈作为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茶文化渗透到传统舞蹈教育中,并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是关键。在21世纪人们对传统舞蹈教育越来越重视,也为舞蹈教师带来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舞蹈教育中,除了指导学生掌握最基础的舞姿、形态外... 传统舞蹈作为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茶文化渗透到传统舞蹈教育中,并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是关键。在21世纪人们对传统舞蹈教育越来越重视,也为舞蹈教师带来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舞蹈教育中,除了指导学生掌握最基础的舞姿、形态外,更要注意茶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在表演传统舞蹈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表现出传统舞蹈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传统舞蹈教育 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民间传统舞蹈的历史作用
9
作者 张承志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0-91,共2页
中国民间传统舞蹈不同程度地凝聚和渲染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在历史上曾起到提高民族自尊、自信心的作用。
关键词 民间传统舞蹈 民族精神 民族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族传统舞蹈的兴衰
10
作者 于建涌 《体育文化导刊》 1992年第4期44-47,共4页
高山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一员。它是由祖国古代南方百越民族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他们主要居住在祖国的台湾岛上,我国东南沿海的高山族大多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由台湾迁移过来的。高山族这一名称也是抗战胜利后大陆同胞对台湾少数民族的... 高山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一员。它是由祖国古代南方百越民族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他们主要居住在祖国的台湾岛上,我国东南沿海的高山族大多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由台湾迁移过来的。高山族这一名称也是抗战胜利后大陆同胞对台湾少数民族的统称。在这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族 传统舞蹈 百越民族 东南沿海 台湾少数民族 抗日战争 民族舞蹈 祖国 台湾岛 抗战胜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采茶舞蹈风格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瑜 《福建茶叶》 2018年第5期380-380,381,共2页
我国有着浓厚而成熟的文化机制,浓厚的艺术特色,全面的资源内涵,不仅造就了丰富完善的文化艺术体系,同时也成就了极具特点的艺术表达机制,而在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我们只有对其本质进行分析,才能实现最佳传承与应用。传统采茶舞蹈的传... 我国有着浓厚而成熟的文化机制,浓厚的艺术特色,全面的资源内涵,不仅造就了丰富完善的文化艺术体系,同时也成就了极具特点的艺术表达机制,而在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我们只有对其本质进行分析,才能实现最佳传承与应用。传统采茶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就是其中重要特点。本文拟从传统采茶舞蹈的发展历程认知入手,结合传统采舞蹈艺术的具体风格展示和特征表达理解认知,从而探究在当前背景下做好传统采茶舞蹈艺术的具体传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采茶舞蹈 表演风格 艺术特征 人文理念 价值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与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联动性及差异性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12
作者 金凯悦 顾琰 +3 位作者 张心洁 陈凯雯 李国良 余升阳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5期214-220,共7页
传统舞蹈和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主要源自特定地区或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本研究通过选择福建省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中的传统舞蹈和音乐样本,利用ArcGIS软件结合双变量空间自相关Moran's I、核... 传统舞蹈和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主要源自特定地区或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本研究通过选择福建省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中的传统舞蹈和音乐样本,利用ArcGIS软件结合双变量空间自相关Moran's I、核密度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特性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福建省传统音乐和传统舞蹈在空间上极为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空间分布呈现出“一核心带,多核心”的格局,这种分布格局受到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和文化因素的多重影响,其中人口密度、文化设施和经济总值为主要驱动因子。基于此,建议制定针对性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特别是在人口稀少和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以保障文化多样性和传统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的融合,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提升地区的文化吸引力和经济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非遗 传统舞蹈 传统音乐 空间分布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地方高校舞蹈教育与美食非遗舞蹈研究--评《白案上的面食舞蹈》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灿 刘德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I0025-I0025,共1页
现代科技不断地更新迭代推动了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拉近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与提升,其中舞蹈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极具代表性的艺术文化之一。在我国文明发展历程中舞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活动,常出现于祭祀、宴会等重... 现代科技不断地更新迭代推动了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拉近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与提升,其中舞蹈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极具代表性的艺术文化之一。在我国文明发展历程中舞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活动,常出现于祭祀、宴会等重大场合,所以舞蹈往往与美食联系紧密,美食非遗舞蹈也成为了传统舞蹈文化的一大特点。伴随着全球化发展,我国传统舞蹈文化在迈向世界舞台的同时,国外舞蹈文化也会对其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坚守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与保持传统舞蹈的文化个性成为全体舞蹈学者、教育学者乃至全国人民的重大使命和责任。地方高校舞蹈教育作为发展当地传统舞蹈文化最直接的途径,如何将美食非遗舞蹈有效融入到舞蹈教育当中,是广大舞蹈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舞蹈教育 非遗舞蹈 舞蹈教师 传统舞蹈文化 舞蹈艺术 文化个性 有效融入 全球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初心 肩负使命——访西藏舞蹈理论家丹增次仁先生
14
作者 江东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丹增次仁先生是最早对西藏浩如烟海的各类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全面、系统挖掘的领头人,也是西藏传统舞蹈理论研究领域的主要奠基人。他曾对西藏传统艺术进行了全面的田野调查和采风活动,并参与相关的收集、分类、解析等研究工作,被业... 丹增次仁先生是最早对西藏浩如烟海的各类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全面、系统挖掘的领头人,也是西藏传统舞蹈理论研究领域的主要奠基人。他曾对西藏传统艺术进行了全面的田野调查和采风活动,并参与相关的收集、分类、解析等研究工作,被业内称之为“西藏舞蹈活词典”。他的成果主要有《西藏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西藏民间歌舞概说》《西藏宗教舞蹈艺术》(合著)等,近期拟出版《西藏舞蹈品种》;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其研究成果业内影响甚大,被广为引用,已成为西藏舞蹈、音乐等研究中最重要的典籍蓝本,为西藏传统舞蹈艺术的抢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系统而翔实可靠的研究资料,对拓宽和深化藏学研究领域,促进西藏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章围绕丹增次仁先生的艺术生涯、学术成果及观点,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访谈。相信老一代艺术家倾其一生的思考和认知,能够为西藏传统舞蹈文化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增次仁 艺术生涯 西藏传统舞蹈 理论研究 文化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非遗舞蹈 赋能乡村振兴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恕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63,共1页
“非遗”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柔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将“非遗”工作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将“非遗”最大限度地融入到村民生产生活中,为乡村发展注入潜力和动能,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更具活力。我国各民... “非遗”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柔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将“非遗”工作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将“非遗”最大限度地融入到村民生产生活中,为乡村发展注入潜力和动能,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更具活力。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种类繁多的传统舞蹈,在现代思潮与传统文化观念互相碰撞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从生活经验记忆向美学价值的转换与形塑。其中,“非遗”舞蹈已然成为文化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思潮 传统文化观念 传统舞蹈 乡村振兴 非遗舞蹈 文化记忆 乡村建设 美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到极致是灵魂在舞——关于吴佩倩舞极舞蹈团的随想
16
作者 王子和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舞蹈 传统舞蹈 白蛇传 爵士乐 生活体验 肢体语言 少年 中国化 中华传统文化 稀有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灭的民族之光──舞蹈《鉴真东渡》创作心得
17
作者 袁春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2-73,共2页
不灭的民族之光──舞蹈《鉴真东渡》创作心得袁春华大唐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张家港黄泗浦古渡旁,冷月当空,水天一色,江边的芦苇随风摇曳。六十六岁双目失明的鉴真和尚身披袈裟,屹立在正待起锚的船头,严如... 不灭的民族之光──舞蹈《鉴真东渡》创作心得袁春华大唐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张家港黄泗浦古渡旁,冷月当空,水天一色,江边的芦苇随风摇曳。六十六岁双目失明的鉴真和尚身披袈裟,屹立在正待起锚的船头,严如一尊雕像,威武不屈,坚毅顽强。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真东渡 鉴真和尚 戏曲舞蹈 民族风格 表现手法 中日友谊 传统舞蹈 创作过程 现代舞 民族交响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黑天鹅》的女性身份建构电影《黑天鹅》的女性身份建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段晓涵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60-62,共3页
《黑天鹅》这部电影是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导演创作的,以大胆、新颖的姿态进入了传统舞蹈、心理分析电影都很难以迈入到性别领域,以具有强烈鲜明特色的女性话语将芭蕾舞这一艺术与女性成长的艰难重新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 《黑天鹅》 女性成长 身份建构 电影 导演创作 传统舞蹈 心理分析 女性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的天魔舞 被引量:2
19
作者 洪用斌 方如金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1期119-120,共2页
在文艺的百花园中,不论是激励斗志的号角,还是赏心悦目的清音,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除了“过刚则直,过柔则靡”外,都可以群芳争艳,各展其所长。但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卻做不到达一点,往往因人论事,所以许多优点美的传统舞蹈剧目消... 在文艺的百花园中,不论是激励斗志的号角,还是赏心悦目的清音,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除了“过刚则直,过柔则靡”外,都可以群芳争艳,各展其所长。但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卻做不到达一点,往往因人论事,所以许多优点美的传统舞蹈剧目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如公元五八二年(隋开皇二年),颜之推向隋文帝建议:“今太常雅乐,并用胡声,请凭梁国旧事,考寻古典。”隋文帝不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舞蹈 蒙古民族 十六天魔舞 元顺帝 行云 激励斗志 隋文帝 本纪 销金 袖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档案新闻集萃
20
作者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4-85,共2页
巴勒斯坦:当地舞蹈团公开其档案巴勒斯坦的Al-Funoun舞蹈团成立于1979年,以表演巴勒斯坦传统舞蹈达布卡闻名。2019年,舞蹈团为庆祝其成立40周年,举办了为期2个月的舞蹈团档案展,展示40年来舞蹈团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 档案新闻 集萃 国外 巴勒斯坦 舞蹈 传统舞蹈 发展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