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油脂品质改良的遗传基础与育种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竹梦婕 朱倩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0期26-30,共5页
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大豆油脂品质改良成为育种学研究的重点。在介绍大豆油脂组成与品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大豆油脂品质的遗传基础、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基因组选择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和转... 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大豆油脂品质改良成为育种学研究的重点。在介绍大豆油脂组成与品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大豆油脂品质的遗传基础、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基因组选择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和传统育种方法(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指出了未来大豆油脂品质改良将持续依赖分子育种技术,多学科合作和跨领域研究对于育种策略的实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油脂品质改良 遗传基础 分子育种技术 传统育种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FOX1基因多态性与德国牧羊犬攻击行为关联分析
2
作者 朱程程 程占军 +2 位作者 万宁 余奕 李来有 《中国工作犬业》 2025年第1期45-48,共4页
近年来,国内德国牧羊犬等中型工作犬的警用性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尤其是凶猛性降低,攻击行为减弱等,从而丧失了本该具有的威慑力。攻击行为是犬类最基本的行为之一,处于治安、巡逻等岗位的工作犬需要具备一定的主动攻击能力。犬攻... 近年来,国内德国牧羊犬等中型工作犬的警用性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尤其是凶猛性降低,攻击行为减弱等,从而丧失了本该具有的威慑力。攻击行为是犬类最基本的行为之一,处于治安、巡逻等岗位的工作犬需要具备一定的主动攻击能力。犬攻击行为的弱化,无疑会严重影响警犬实战作用的发挥。因此,提高德国牧羊犬等中型犬的攻击能力迫在眉睫。虽然通过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近亲交配等传统育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犬的攻击行为,但传统育种方法具有周期长、血统过窄且一旦品种育成就不易引入其他新的遗传性状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牧羊犬 攻击行为 工作犬 近亲交配 传统育种方法 选择育种 关联分析 主动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淡水水产种业发展现状浅析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志强 葛家春 潘建林 《水产养殖》 CAS 2016年第6期35-37,共3页
水产种业是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优良种质的基础性产业,是维护水产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战略性核心产业。水产种业体系是包括水产生物良种培育、扩繁、推广、引进、检验检疫、政策法规、管理服务等系统配套的技术体系,是促进水产养殖业长期... 水产种业是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优良种质的基础性产业,是维护水产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战略性核心产业。水产种业体系是包括水产生物良种培育、扩繁、推广、引进、检验检疫、政策法规、管理服务等系统配套的技术体系,是促进水产养殖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1-4]。加快水产种业体系建设与发展,对于提高水产原良种覆盖率、推进江苏省渔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良种质 渔业现代化 渔业生产 良种培育 良种覆盖率 中华绒螯蟹 种业发展 基础性产业 传统育种方法 红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宁青山羊繁殖力研究现状 被引量:8
4
作者 毛景欣 刘小艳 左福元 《山东畜牧兽医》 2008年第5期39-42,共4页
本文主要从济宁青山羊形成历史、特性、育种手段等方面,特别是对控制繁殖性状的(主)基因的研究和利用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济宁青山羊研究和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济宁青山羊 繁殖力 传统育种方法 多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无公害稻米的研究方向 被引量:1
5
作者 翁国华 何花榕 陈子聪 《福建稻麦科技》 2002年第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无公害稻米 稻米生产 绿色食品稻米 垩白 农药残留量 传统育种方法 稻种资源 田间试验 早代选择 亲本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抗病黄瓜新品种津优401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波 韩毅科 +2 位作者 杜胜利 张有为 刘楠 《长江蔬菜》 2015年第9期21-22,共2页
目前,优良的露地黄瓜品种要求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近几年,我国先后育成的津优40号、津优41号、中农16号等黄瓜露地品种,由于抗病性、耐热性、商品性等表现较差,均未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关键词 天津科润 传统育种方法 市场主导地位 浇水次数 区域试验 主蔓结瓜 追肥浇水 抗逆性 栽培密度 畸形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晓培 《河南农业》 2020年第28期58-58,共1页
一、生物技术在农业育种方面的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人类不断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品种。传统育种方法具有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而生物技术育种... 一、生物技术在农业育种方面的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人类不断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品种。传统育种方法具有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而生物技术育种效率高,可以在短时间内培育出高产、优质、抗虫等农业新品种。生物技术育种包括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单倍体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农作物品种 单倍体育种 农业新品种 人类生活水平 细胞工程育种 传统育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的Allelix Grop Tech.公司成立,Canola技术将应用于其它植物
8
作者 朱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89年第11期6-6,共1页
在三期改组的第二阶段,Allelix Inc.收回了它在农业部分的全部股本、使之成为独立公司:Allelix Grop Technologies(ACT)。有82名雇员的 ACT,正在研究杂交的及 rDNA 的作物种子,以特殊的油菜籽 canola 为主,用来炼制低胆固醇菜油。ACT ... 在三期改组的第二阶段,Allelix Inc.收回了它在农业部分的全部股本、使之成为独立公司:Allelix Grop Technologies(ACT)。有82名雇员的 ACT,正在研究杂交的及 rDNA 的作物种子,以特殊的油菜籽 canola 为主,用来炼制低胆固醇菜油。ACT 目前占有 canola 在美国市场的主要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份额 作物种子 低胆固醇 CANOLA 生物技术公司 玉米植株 美国公众 传统育种方法 花茎甘蓝 纯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简讯
9
作者 李思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6期31-32,共2页
遗传工程:植物育种新方法 在过去50年里,应用传统育种方法及改良的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使植物生产率显著增加。为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成果,并开发新的变异源,育种工作者期望出现能克服有性障碍进行单基因转移的新的遗传工程科学技术。... 遗传工程:植物育种新方法 在过去50年里,应用传统育种方法及改良的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使植物生产率显著增加。为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成果,并开发新的变异源,育种工作者期望出现能克服有性障碍进行单基因转移的新的遗传工程科学技术。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开发出分离和遗传操作农艺重要基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育种 生物技术 生产实践活动 传统育种方法 工程科学技术 遗传操作 单基因 育种工作者 基因表达系统 异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动态
10
《农家致富》 2023年第19期21-21,共1页
育种加速器快速育成生菜新品种。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自主培育的生菜新品种“中生1号”,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审定,填补了我国缺乏自主生菜品种的空白,同时也验证了育种加速器在加快育种速度... 育种加速器快速育成生菜新品种。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自主培育的生菜新品种“中生1号”,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审定,填补了我国缺乏自主生菜品种的空白,同时也验证了育种加速器在加快育种速度方面的有效性。此次培育的“中生1号”生菜新品种,首次采用植物工厂育种加速器培育方法,通过环境-营养的动态精准调控,快速诱导生菜开花与结实,仅用不到4年时间就育出一个新品种,而传统育种方法一般需要8~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植物工厂 非主要农作物 培育方法 都市农业 科技动态 生菜 传统育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农业的希望所在
11
作者 陶然 《农村实用技术》 2000年第1X期4-4,共1页
目前,许多专家把基因工程作为跨越产量障碍的钥匙,他们正在考虑的,已不仅仅是今天的生物技术所能获得的成果。今天的生物技术所产生的作物大多是单基因转移的结果,即为需要的性状(如抗除草剂或兼抗细菌)编码的一个或几个基因是从... 目前,许多专家把基因工程作为跨越产量障碍的钥匙,他们正在考虑的,已不仅仅是今天的生物技术所能获得的成果。今天的生物技术所产生的作物大多是单基因转移的结果,即为需要的性状(如抗除草剂或兼抗细菌)编码的一个或几个基因是从外部注入作物的。这种方法虽然对提高实际产量很重要,却不大可能提高潜在产量。因此为了突破产量障碍,必须重新对作物进行彻底的设计。目前讨论较多且可能采用的生物技术是改造植物的气孔,即植物表皮层上用来控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分进出的小孔。气孔张开时,植株内的水分逸出,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环境干燥时气孔则关闭。由于气孔张开的时间常超过需要,小麦和水稻摄人的水分大多浪费在大气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光合作用 生物技术 传统育种方法 未来农业 生物工程技术 多基因性状 气孔关闭 氧化碳 水分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茹梅:致力科研 无悔付出
12
《中国畜牧业》 2015年第7期18-18,共1页
陈茹梅博士,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现为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基因组与遗传改良研究室科研骨干,主要从事... 陈茹梅博士,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现为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基因组与遗传改良研究室科研骨干,主要从事玉米种子生物反应器研究工作。2004—2007年度获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佳青年",2007—2008年度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文明职工,2008—2009年度获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度获农业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生物技术研究所 生物反应器 硕士生导师 科研骨干 中国农业大学 博士学位 传统育种方法 研究工作 遗传改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