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江南水乡和岭南水乡传统聚落形态比较
被引量:26
- 1
-
-
作者
施瑛
潘莹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南方建筑》
2011年第3期70-78,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汉民系传统聚落形态比较研究"(50808081)的阶段性成果
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09ZM0321项目资助
-
文摘
本文以江南水乡和岭南水乡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地的聚落外部自然人文环境系统的比较和聚落形态系统的比较,反映了广府民系和越海民系居住文化的差异,也能深层次的揭示外部综合环境对于聚落形态和住居模式的作用机制。
-
关键词
广府民系
越海民系
江南水乡
岭南水乡
传统聚落形态
-
Keywords
Khanfu clan
Yuehai clan
Jiangnan watery settlement
Lingnan watery settlement
traditional settlement form
-
分类号
TU098.1
[建筑科学]
TU-023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广府传统聚落与潮汕传统聚落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 2
-
-
作者
潘莹
卓晓岚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南方建筑》
2014年第3期79-85,共7页
-
基金
2013年度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岭南传统聚落的近现代演化研究
项目编号:2013ZZ0023
-
文摘
传统社会中,广府民系和闽海民系分别占据了广东区域内耕作条件较好的珠江三角洲与韩江三角洲平原聚居生息,并以之为建筑文化核心区培育出具有强烈特色的广府聚落和潮汕聚落。虽然地域邻近,但广府传统聚落与潮汕传统聚落却具有差异鲜明的聚落形态。影响聚落形态生成发展的是多要素组成的外部环境系统,本文旨在分析两地聚落差异以及导致差异产生的关键环境要素,从中探索外部环境系统与聚落之间的互动机制。
-
关键词
广府地区
潮汕地区
传统聚落形态
比较研究
-
Keywords
Guang-fu area
Chao-shan area
traditional settlement pattern
comparison study
-
分类号
TU098.1
[建筑科学]
-
-
题名湘赣民系、广府民系传统聚落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 3
-
-
作者
潘莹
施瑛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南方建筑》
2008年第5期28-31,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50808081
-
文摘
湘赣民系和广府民系是中国南方汉族五大民系中的两支。其主要聚居区均为耕作条件较好的低丘平原。但不同的民系发展历程,不同的自然、人文环境的影响使他们的聚落形态呈现鲜明的差异。本文旨在分析这种差异和差异产生的原因。
-
关键词
湘赣民系
广府民系
传统聚落形态
比较研究
-
Keywords
hunan-jiangxi clan
guang-fu clan
traditional settlement patterns
comparative study
-
分类号
TU-856
[艺术—艺术设计]
TU-023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三峡地区传统聚落形态和古民居建筑
被引量:5
- 4
-
-
作者
赵时华
周璐
杨晓红
-
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3-95,共3页
-
文摘
三峡工程库区大量的各类古建筑,是三峡地区古代文明信息的实物载体,包含了十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征,是极为珍贵的文物古迹。简要评述三峡地区垂直江岸布局、平行江岸布局、棋盘式布局和混合式等4类传统聚落形态的特征和5种古民居的建筑布局、主要结构类型以及建筑风格,为进一步揭示三峡地区古民居所蕴含的历史、艺术、文化价值,为研究三峡地区的建筑历史、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口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峡江地区古居民的建筑风格及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提供管见。
-
关键词
传统聚落形态
古民居建筑
三峡地区
研究
-
Keywords
traditional inhabitation mode
ancient living architecture
TGP reservoir area
research
-
分类号
TU984.1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