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白蛇:浮生》看虚拟技术与传统美学表达的交互 被引量:2
1
作者 殷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48,共5页
虚拟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中国传统美学在现代电影中的重构与创新,通过精准的技术手段,大幅提升了视觉呈现的复杂性和叙事表达的深度。以《白蛇:浮生》为代表的作品,展现了虚拟技术与传统美学的深度交互,成功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当代艺术... 虚拟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中国传统美学在现代电影中的重构与创新,通过精准的技术手段,大幅提升了视觉呈现的复杂性和叙事表达的深度。以《白蛇:浮生》为代表的作品,展现了虚拟技术与传统美学的深度交互,成功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当代艺术表达的有机结合,创造出兼具时代感、文化深度和美学韵味的视觉体验。这种交互不仅增强了影片的文化内涵,还为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获得市场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浮生》 动画电影 虚拟技术 传统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只此青绿》中的青绿意象: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诠释
2
作者 战勃蓄 张馨月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72-176,共5页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只此青绿》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将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电影技术相结合,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对影片《只此青绿》的色彩运用、构图设计、...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只此青绿》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将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电影技术相结合,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对影片《只此青绿》的色彩运用、构图设计、舞蹈编排以及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展开细致分析,揭示了该影片如何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美学,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同时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电影艺术中的表达与传播提供借鉴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绿意象 传统美学 视觉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与思:熊秉明雕塑的跨文化转译及对中国传统美学的价值发现
3
作者 尚荣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204,I0005,共9页
身处两种文化之间的旅法艺术家熊秉明由东方观西方,由西方回望东方。他既是现代主义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者。在东西方的互视中,熊秉明一方面将书法内化为一种结构法则与世界观,建构出以书法为核心的雕塑抽象语言,另一方面通过雕... 身处两种文化之间的旅法艺术家熊秉明由东方观西方,由西方回望东方。他既是现代主义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者。在东西方的互视中,熊秉明一方面将书法内化为一种结构法则与世界观,建构出以书法为核心的雕塑抽象语言,另一方面通过雕塑将哲学思辨,特别是关于存在的意义转化为视觉结构。熊秉明的雕塑实践作为一种文化转译,通过一种更加内在的、隐性的、精神性的路径参与深层的民族文化认同建构,并重新发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秉明 雕塑 跨文化转译 中国传统美学 存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演不思凡动画电影审美特性:传统美学浸润与水墨场景设计
4
作者 王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75,共7页
中国动画学派以传统美学为内核,以水墨动画意境为风格,诠释了独特的审美特性。导演不思凡从2004年执导首部动画短片《黑鸟》开始,就坚持利用水墨艺术和传统美学来营造独特的动画电影空间,阐释了“诗情画意”的美学意境,形成了具有辨识... 中国动画学派以传统美学为内核,以水墨动画意境为风格,诠释了独特的审美特性。导演不思凡从2004年执导首部动画短片《黑鸟》开始,就坚持利用水墨艺术和传统美学来营造独特的动画电影空间,阐释了“诗情画意”的美学意境,形成了具有辨识度的动画电影风格。通过对导演不思凡创作的动画作品进行梳理,结合我国水墨动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美学、水墨场景等维度对不思凡动画电影的审美特性进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动画学派”的美学风格与人文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审美特性 传统美学 水墨场景 不思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美学在茶广告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5
作者 杜倩文 《福建茶叶》 2024年第5期99-101,共3页
在这个快节奏和多元化的时代,传统美学的应用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并打破单一的设计框架。茶广告设计可以通过传统美学元素的巧妙运用,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情感共鸣。这种创新性的设计方法能够吸引更多... 在这个快节奏和多元化的时代,传统美学的应用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并打破单一的设计框架。茶广告设计可以通过传统美学元素的巧妙运用,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情感共鸣。这种创新性的设计方法能够吸引更多的目标消费者,并创造出更加具有艺术性和深度的广告形象。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传统美学在茶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更好地理解其潜力和创新性,从而为茶品牌的市场传播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美学 广告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美学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朱会 曾峻峰 《现代园艺》 2024年第5期178-180,共3页
中国传统美学有着丰富的审美素养与文化内涵,对于当代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论述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美学思想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以及在园林景观设计作品中传统美学思想的运用;并从园林景观设计的创作思维、园林植物... 中国传统美学有着丰富的审美素养与文化内涵,对于当代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论述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美学思想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以及在园林景观设计作品中传统美学思想的运用;并从园林景观设计的创作思维、园林植物配置和材料工艺的运用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美学思想 园林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为“化学美”——来自中国传统美学意象说的启示
7
作者 凌一洲 路博雅 任红艳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29,共4页
近年来化学美育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但鲜有研究涉及“化学美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导致“化学美”概念的模糊。认为化学美不是化学事物的固有特征,化学课堂和化学实验中的美也并非都是化学美。从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中获得启示,把“... 近年来化学美育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但鲜有研究涉及“化学美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导致“化学美”概念的模糊。认为化学美不是化学事物的固有特征,化学课堂和化学实验中的美也并非都是化学美。从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中获得启示,把“化学美”的概念界定为主体在依托化学事物的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意象世界。化学美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美的特征是具有化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美 概念界定 中国传统美学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极简风格家具中的传扬初探 被引量:5
8
作者 穆宝宁 穆亚平 +1 位作者 顾蓉 肖霖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195,共4页
阐述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主要内涵、极简主义风格家具的特点和设计要素,以及如何利用符号学和语义学的设计方法来把握极简风格家具中的中国传统美学。以求更好的提炼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要素为现代的极简风格家具所利用,从而设计出极具... 阐述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主要内涵、极简主义风格家具的特点和设计要素,以及如何利用符号学和语义学的设计方法来把握极简风格家具中的中国传统美学。以求更好的提炼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要素为现代的极简风格家具所利用,从而设计出极具民族传统特点的极简风格的现代家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 传统美学 极简风格 符号学 语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美学意境理论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方良 李立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5,148,共6页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精髓。意境理论介入现代产品设计,既是文化振兴和消费需求导向的现实需求,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需要。意境理论不仅可以凸显产品设计中的"中国情",而且可以深化...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精髓。意境理论介入现代产品设计,既是文化振兴和消费需求导向的现实需求,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需要。意境理论不仅可以凸显产品设计中的"中国情",而且可以深化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表达。本文对意境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意境的特征、意境的表达方式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产品设计中意境设计的基本理念、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美学 意境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美学语境的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建构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和平 薛威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75,共8页
回顾了中国本土文化艺术语境——传统美学理论,初步提出传统美学理论中存在着形式、意境及生态三方面的基本美学追求,三者三位一体,作为传统园林、绘画等艺术的审美评价标准,形成了系统的传统审美建构。以此为基础,对西南山地传统城镇... 回顾了中国本土文化艺术语境——传统美学理论,初步提出传统美学理论中存在着形式、意境及生态三方面的基本美学追求,三者三位一体,作为传统园林、绘画等艺术的审美评价标准,形成了系统的传统审美建构。以此为基础,对西南山地传统城镇进行传统美学审视,并对现代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塑造进行问题分析,进而提出西南山地城市空间建构策略,具体为塑造美好形式为基础,追求深远意境为目标,遵循生态美学为内涵,并提出传统美学思想的深入挖掘和整理,对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规划思想及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美学理论 西南山地城市 空间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景”的传统美学思想体现及对当代城市规划的启示 被引量:11
11
作者 运迎霞 王林申 王艳玲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八景"体现了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中和""中庸""美善""意象"等主旨。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应采用美学要素规划类型的增加、虚体空间控制体系的建立、微观空间增长的控制与虚拟现实技术的... "八景"体现了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中和""中庸""美善""意象"等主旨。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应采用美学要素规划类型的增加、虚体空间控制体系的建立、微观空间增长的控制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动态模拟和监测等方法营建城市"诗意空间";应注重人与人的尺度、遵循"物尽其用"的原则,在规划编制与管理中贴近并引领市民的生活,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发挥城市反哺乡村的作用,共同创设"朴约空间";应注重以私有公共空间与群体隐私空间为主体的"自我空间"的塑造,立足形成机制、再造途径与现代审美化开展自发空间的研究,通过城市功能多样性与向虚拟空间的涉足形成以体验性为核心的"自我实现"空间,并依靠规划师"作为市民来规划"探索城市中的"本我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景” 传统美学思想 “诗意空间” “朴约空间” “本我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美学之生命意识与“本真”诉求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天道 侯李游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0-188,共9页
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精神突出地体现为对生命意识的诉求与对"本真"生命域的推崇。中国传统美学总是借助审美活动以促使人融于天地化育之中,致使人生诗意化,以塑造完美的心灵与圆融的人生。因此,中国传统美学把肯定人生、把握... 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精神突出地体现为对生命意识的诉求与对"本真"生命域的推崇。中国传统美学总是借助审美活动以促使人融于天地化育之中,致使人生诗意化,以塑造完美的心灵与圆融的人生。因此,中国传统美学把肯定人生、把握人生、以构成更高人生境域与"本真"生命域和审美域作为审美活动的极致,把构建和熙融洽、雍容圆润的人生作为最高审美之维。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乐生,体证生生,力图在"本真"审美域的达成中成就真善美的统一,熔铸光明的人生和还原自由任运的生命态势,视宇宙自然为可居可游的心灵家园,以圆融无碍之心于平常生活中体悟天地大化,乃是审美活动的最高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学 生命意识 “本真” 体证生生 “本真”审美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菊花文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毛静 王彩云 《中国园林》 2005年第9期58-60,共3页
在中国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菊花文化对于人民和社会,已成为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的文化观念,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具体文化现象与形式已多有研究,但少见将其文化内涵上升到哲学理论高度。在将菊花文化同中华传统... 在中国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菊花文化对于人民和社会,已成为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的文化观念,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具体文化现象与形式已多有研究,但少见将其文化内涵上升到哲学理论高度。在将菊花文化同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相联系后,发现菊花文化中所蕴含、融合的丰富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菊花文化 研究 传统美学 传统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与传统审美心理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玉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5-101,共7页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主要在于:中国传统美学是伦理型美学;中国传统美学倾向于审美主体的研究;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哲学是审美直觉型的;中国传统美学的体系是潜隐的。这些主要特征是在长期审美实践活动之中积淀而成的中国民族审美心理的反映。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学 特征 审美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影视广告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春阳 曾群浪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52-53,共2页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影视广告设计思想,而现代影视广告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观念。本文论述了传统美学观在现代现代影视广告设计中的体现。
关键词 传统美学 现代 影视 广告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庞德的意象论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说 被引量:19
16
作者 何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7-63,共7页
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范畴 ,在中国传统美学和文论里 ,它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的文化底蕴。而来自西方的现代派文学中亦有一个意象主义诗歌派别 ,也提倡“意象”。这不得不让我们认真思考二者的关系 ,以便在审视自己和了解世界的同... 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范畴 ,在中国传统美学和文论里 ,它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的文化底蕴。而来自西方的现代派文学中亦有一个意象主义诗歌派别 ,也提倡“意象”。这不得不让我们认真思考二者的关系 ,以便在审视自己和了解世界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德 意象主义 中国传统美学 意象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美学、中国经验与当代文学的品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清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6-139,共4页
我的题目有些言不及义,我不想将其绝对化,比如叫做“传统美学的复现与当代文学品质的彰显”,或“中国经验的自觉与当代文学的成熟”,等等,尽管这样理解,似乎也并无不可。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传统美学 中国经验 文学品质 绝对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形态与诗性话语:中国传统美学的两大知识特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睿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8-162,共5页
与西方美学相比较,中国传统美学没有形成一套学科性的知识体系,而是以一种宽泛的审美文化形态而存在;与之相应,它的表述方式也不同于西方美学使用的概念清晰、逻辑严密的理论话语,而是以诗性话语为主。文化形态与诗性话语作为中国传统... 与西方美学相比较,中国传统美学没有形成一套学科性的知识体系,而是以一种宽泛的审美文化形态而存在;与之相应,它的表述方式也不同于西方美学使用的概念清晰、逻辑严密的理论话语,而是以诗性话语为主。文化形态与诗性话语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两大特征,不仅具有突出的民族性,而且使审美认知与实际的艺术体验达到了高度吻合,对今天的文学艺术批评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文化形态 诗性形态 经验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美学精神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彭立勋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3,170,共6页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美学本质和特点的集中体现,重视主客、心物、情景感应交融的审美关系建构,致力思境、情理、形神融合一体的审美意境创造,强调文质、文道、情采互相结合的审美判断标准,追求真善美统一、审美与教化结合的审美...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美学本质和特点的集中体现,重视主客、心物、情景感应交融的审美关系建构,致力思境、情理、形神融合一体的审美意境创造,强调文质、文道、情采互相结合的审美判断标准,追求真善美统一、审美与教化结合的审美价值取向。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学,正确对待中与西、古与今的关系,注意结合独特历史语境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揭示传统美学思想的演变和特点并形成体系;应用综合、比较等多种方法深入揭示传统美学思想的理论内涵并进行创造性阐释;从新的时代和历史高度,用当代的眼光和观念对传统美学进行创新性阐发,实现其现代性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美学精神 传统美学 当代价值 创造性转化 核心价值观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美学在茶叶广告设计中的运用浅探 被引量:4
20
作者 蔡小丽 杨国栋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2-243,共2页
中国传统美学博大精深、内涵丰厚,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教化、审美作用。而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与中国传统美学十分契合,有很多互通之处。茶产品是茶文化的具体呈... 中国传统美学博大精深、内涵丰厚,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教化、审美作用。而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与中国传统美学十分契合,有很多互通之处。茶产品是茶文化的具体呈现,其广告设计应当充分体现出茶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因此,将中国传统美学融入到茶叶广告设计中,是一个极具操作性和现实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美学 茶文化 广告设计 运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