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性变迁与村庄传统结构的重塑——鲁中D庄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曹东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92-98,共7页
基于对鲁中D庄的驻村调研,分析了现代化、市场化进程所带来的现代性变迁对农民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生计结构的深刻影响以及对传统的村庄社会关系、伦理习俗与社会结构的重塑。文章着重从"离土不离乡"的兼业化生活、"... 基于对鲁中D庄的驻村调研,分析了现代化、市场化进程所带来的现代性变迁对农民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生计结构的深刻影响以及对传统的村庄社会关系、伦理习俗与社会结构的重塑。文章着重从"离土不离乡"的兼业化生活、"分家不分舍"的代际关系、"简约不简单"的风土人情、"动帐不动田"的两田制活标本四个方面对D庄的现代性变迁与村庄结构的互动过程加以描摹和分析。这些现象,在发达地区或城镇化进程较快、人口流动性较大、市场化程度较深的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从政策角度,努力实现农村现代化进程、农民现代性变迁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系统之间的匹配与协调,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成为一项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村庄 传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定价传统结构的现实危机和改革的基本走向
2
作者 王纪卿 《编辑之友》 1988年第4期8-12,共5页
1985年以来的出版形势,给中国图书出版业的肌体注射了一针刺激怀疑-创新型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在这个行业里寻求生存价值的现代中国人,感到了传统经营结构平衡点上发生的震荡。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
关键词 图书定价 中国图书出版业 基本走向 现实危机 定价制度 传统结构 成本定价 现代中国人 出版形势 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帮裁缝对传统平面结构服装适体性设计的影响实证
3
作者 王意涵 麻湘萍 王志成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5,共7页
平面结构是中国传统服装的重要构成要素。通过对民国时期传统服饰实物的观察,发现部分采用传统平面结构的服装已具备适体功能,且未依赖西式裁剪技术。以传世实物、文献及图像史料为证,指出红帮裁缝为20世纪中国传统平面结构服装的衣型... 平面结构是中国传统服装的重要构成要素。通过对民国时期传统服饰实物的观察,发现部分采用传统平面结构的服装已具备适体功能,且未依赖西式裁剪技术。以传世实物、文献及图像史料为证,指出红帮裁缝为20世纪中国传统平面结构服装的衣型适体性发展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对代表性实物的结构测绘与复原研究,从服装结构角度梳理红帮裁剪技术中“刀功”“烫功”等西式工艺的本土化运用,考证其量裁、归拔等适体性结构技术的创新实践,揭示中华传统平面结构体系中立体造型与适体功能的隐性实现机制,以期为当下传统服饰结构设计与工艺的传承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帮裁缝 传统平面结构 适体性设计 量裁 归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州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垂直特征及模式识别 被引量:1
4
作者 尹林赛 刘春腊 +2 位作者 蒲美霖 皇甫子贞 王飞宇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403,412,共11页
[目的]从区域尺度和垂直角度探究传统村落空间结构,识别其特征和模式,为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新视角,以期促进传统村落空间协调和优化、推动村落人居环境改善。[方法]以湘西州178个传统村落为样本,引入“三生空间”理论,利用遥感... [目的]从区域尺度和垂直角度探究传统村落空间结构,识别其特征和模式,为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新视角,以期促进传统村落空间协调和优化、推动村落人居环境改善。[方法]以湘西州178个传统村落为样本,引入“三生空间”理论,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方法,探讨传统村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的垂直特征、模式及影响因素。[结果](1)湘西州传统村落总体呈现出“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的垂直结构特征。(2)空间结构垂直分异规律显著,可细分为6种基本模式。(3)空间结构分异影响因素中,自然条件是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人文因素是关键支撑、经济发展是空间结构形成的重要推手。[结论]湘西州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垂直特征分异明显,是自然条件、人文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以此为基础可进一步开展定量、动态研究,同时针对不同模式下的村落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空间结构 垂直分异 遥感影像识别 “三生空间” 湘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木结构单向直榫节点转动弯矩-转角关系理论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谢启芳 王龙 +2 位作者 郑培君 张利朋 钱春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117,共7页
以传统木结构中最简单的单向直榫节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机理,推导了单向直榫节点转动弯矩-转角理论计算公式,并借助试验数据对该公式进行了验证,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以理论公式为基础,对影响单向直榫节点转动弯矩的参... 以传统木结构中最简单的单向直榫节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机理,推导了单向直榫节点转动弯矩-转角理论计算公式,并借助试验数据对该公式进行了验证,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以理论公式为基础,对影响单向直榫节点转动弯矩的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榫头长度与柱径之比小于1时,榫头长度的增加能显著提高单向直榫节点的转动弯矩和初始转动刚度;榫头宽度的增加同样能够提高单向直榫节点的转动弯矩以及初始转动刚度;摩擦系数的增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节点的转动弯矩,但对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传统木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和修缮加固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结构 单向直榫节点 受力机理 弯矩-转角关系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传统木结构民居保护与建设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0
6
作者 陆步云 李芳 周光志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3,共4页
黔东南地区至今保留有大量外观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木结构民居,笔者通过调查木结构民居的缺陷和现状,提出黔东南木结构民居保护和建设的原则:加强政府引导,在尊重民族特色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实施传统木结构民居的保护与建设,并指出实... 黔东南地区至今保留有大量外观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木结构民居,笔者通过调查木结构民居的缺陷和现状,提出黔东南木结构民居保护和建设的原则:加强政府引导,在尊重民族特色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实施传统木结构民居的保护与建设,并指出实现木结构产业化是控制木结构民居建造成本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传统结构 保护与建设原则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钧瓷窑炉结构及装烧工艺 被引量:6
7
作者 阎飞 王双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1-53,共3页
通过对传统钧瓷窑炉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馒头窑和风箱炉钧窑的基本结构和装烧工艺的研究,分析了窑炉的不同结构和不同的装烧方式对烧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封性能好的窑炉以及相应的保温烧成制度与钧瓷釉面呈色、纹路和釉画的形成有重... 通过对传统钧瓷窑炉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馒头窑和风箱炉钧窑的基本结构和装烧工艺的研究,分析了窑炉的不同结构和不同的装烧方式对烧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封性能好的窑炉以及相应的保温烧成制度与钧瓷釉面呈色、纹路和釉画的形成有重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窑炉结构 装烧工艺 钩釉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木结构建筑斗栱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杏杏 陆伟东 +1 位作者 程小武 吴伟强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4-293,共10页
斗栱是我国传统殿堂型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结构部件,代表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体现了我国传统建造技艺的精髓。本文从斗栱竖向承载、水平承载、铺作层抗震和斗栱有限元分析4个方面,对斗栱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首先,介... 斗栱是我国传统殿堂型木结构建筑的重要结构部件,代表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体现了我国传统建造技艺的精髓。本文从斗栱竖向承载、水平承载、铺作层抗震和斗栱有限元分析4个方面,对斗栱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首先,介绍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斗栱的竖向和水平加载试验研究,总结试验研究中的参数变化和相应的破坏形态。其次,归纳现有基于试验研究提出的斗栱竖向力学模型和水平恢复力模型,综述铺作层抗震性能试验和减震、隔震机制。再次,概述斗栱精细化有限元分析中材料非线性本构的定义方式,介绍斗栱的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方法和在整体建筑分析中的简化模拟方法。最后,通过对斗栱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的全面梳理,提出斗栱基于力学特征的分类、多参数统一恢复力模型的建立、有限元的精细化模拟、简化模型的应用等可行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斗栱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结构建筑 斗栱力学性能 恢复力模型 精细化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区革命与乡村传统社会结构变迁 被引量:11
9
作者 万振凡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2-78,共7页
普遍认为苏区革命使乡村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变革。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革命要改变的那个乡村传统社会结构具有巨大的弹性,它不可能由于短短的几年土地革命而发生深刻的变动;尽管革命对乡村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但是由于这... 普遍认为苏区革命使乡村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变革。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革命要改变的那个乡村传统社会结构具有巨大的弹性,它不可能由于短短的几年土地革命而发生深刻的变动;尽管革命对乡村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但是由于这种弹性的存在,其冲击效果十分有限。在革命进行中,传统社会结构的内核并未消失,而是以各种方式存在于苏区社会内部,一俟条件成熟就会反弹;苏区革命失败后,随着国民党重建乡村社会秩序的进行,原有的乡村传统社会结构得以全面回复。事实说明发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区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乡村传统的社会结构,经过苏区革命,农村社会结构依然还是传统的那个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乡村传统社会结构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振动下传统木结构的动力响应现场实测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娜 杨菁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5-82,共8页
地铁线和交通干线附近的传统木结构常处于微幅振动状态,为研究环境振动下传统木结构的动力响应特点,对北京 4 号线菜市口至陶然亭区段附近的六檩抬梁式木结构进行现场测试。首先以柱顶水平速度峰值为指标得到传统木构整体的环境振动响... 地铁线和交通干线附近的传统木结构常处于微幅振动状态,为研究环境振动下传统木结构的动力响应特点,对北京 4 号线菜市口至陶然亭区段附近的六檩抬梁式木结构进行现场测试。首先以柱顶水平速度峰值为指标得到传统木构整体的环境振动响应特点,然后对一榀木构架的柱脚输入进行时域和功率谱密度分析得到环境振源特征,最后对柱脚输入和柱顶输出进行 1/3 倍频程下的振动传递比分析,得到实测木构的动力响应特点。测试结果表明:地铁交通是该传统木构环境振动的主要振源,对南北向高频段(50~90Hz)进行减隔振处理,理论上能有效降低该传统木构的地铁致环境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结构 环境振动 地铁振动 交通车辆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律动、时值要素及其结构功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州 王耀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6-160,共5页
音乐艺术中的律动、时值要素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构成要素之一,对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合力作用。文章主要针对律动、时值要素中的均分律动与非均分律动、常规节奏与非常规节奏、词拍与意拍、节奏型、数列节奏等五个... 音乐艺术中的律动、时值要素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构成要素之一,对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合力作用。文章主要针对律动、时值要素中的均分律动与非均分律动、常规节奏与非常规节奏、词拍与意拍、节奏型、数列节奏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阐释律动、时值要素的内涵及其规律,分析它们对增强音乐结构力、推动乐思发展所承载的结构功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 律动 节奏 时值要素 结构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音高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功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州 王耀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44,161,共6页
音高要素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构成要素之一,对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合力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音高要素中的律、音阶、均·宫·调,旋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论述,阐释音高要素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结构构成的基础及其规... 音高要素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构成要素之一,对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合力作用。本文主要针对音高要素中的律、音阶、均·宫·调,旋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论述,阐释音高要素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结构构成的基础及其规律,分析它们对增强音乐结构力、赋予音乐色彩性和推动乐思发展所承载的结构功能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 音高构成要素 结构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研究四题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耀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7-93,共7页
本文对"结构与音乐结构"、"音乐结构学与中国音乐结构学"、"中国音乐结构学的研究状况"、"腔"在中国传统音乐结构中的内涵和意义进行论述。试图对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研究的要点提出初步见解。
关键词 音乐学 音乐结构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 研究状况 “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营建——黔东南侗寨木结构传统民居的结构构件解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梅 谢斯斯 詹林鑫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年第3期110-116,共7页
黔东南侗寨木结构传统民居营建技艺是千百年来民间匠人智慧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民间智慧的宝库。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访谈、实测,分析总结了黔东南侗寨传统木结构民居的空间构成、结构构件,重点对主要结构构件如榀架系统、梁枋系统... 黔东南侗寨木结构传统民居营建技艺是千百年来民间匠人智慧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民间智慧的宝库。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访谈、实测,分析总结了黔东南侗寨传统木结构民居的空间构成、结构构件,重点对主要结构构件如榀架系统、梁枋系统、屋面系统及关键联系构件榫卯的类型、尺寸、拼接方式进行了解析,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切实的信息基础,对传承民间营建智慧、推动当地传统村落的保护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传统民居 结构构件 榫卯 乡土营建 黔东南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传统社会结构与现代化模式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忠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5-71,共7页
中国与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不可能是毫无二致的。那么,中西现代化模式之间存有哪些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对此,本文试图从传统社会结构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一点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西方社会 中国与西方 中世纪 中国社会 现代社会 传统社会结构 社会发展 社会成员 中国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蒙古包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牛建刚 赵蒙蒙 +1 位作者 冯雪磊 仲崇磊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61-767,I0021,共8页
利用Solidworks及ABAQUS软件建立了传统蒙古包的有限元模型,探讨了传统蒙古包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机理。结果表明:在设防烈度为8度、最大基本加速度为0.30g的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并未出现破坏,结构整体性较好;传统蒙古包结构上部为主要... 利用Solidworks及ABAQUS软件建立了传统蒙古包的有限元模型,探讨了传统蒙古包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机理。结果表明:在设防烈度为8度、最大基本加速度为0.30g的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并未出现破坏,结构整体性较好;传统蒙古包结构上部为主要的耗能部位,乌尼与上部的套脑通过沿地震波方向的晃动释放能量;结构的易破坏处为乌尼杆、里围绳以及哈那与里围绳连接处、乌尼与套脑连接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蒙古包结构 有限元 地震作用 受力机理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民族传统文化结构的逻辑探视 被引量:1
17
作者 卞慕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汉民族 传统文化结构 具象与抽象 形式逻辑 功能模拟 二律背反 辩证逻辑 中国哲学史 思维结构 思维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木结构在继承和创新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建华 杨会峰 陆伟东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23,共4页
回顾总结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史,并对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及其文化的传承、推广进行深入分析;针对传统木结构发展瓶颈,提出我国传承和发展传统木结构的主要课题,指出现代科技在传统木结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从科研投入、人才培... 回顾总结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史,并对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及其文化的传承、推广进行深入分析;针对传统木结构发展瓶颈,提出我国传承和发展传统木结构的主要课题,指出现代科技在传统木结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从科研投入、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及产业化等方面,对我国传统木结构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结构 建筑文化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榫卯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许雅萌 董华君 王宝成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8年第7期60-61,共2页
榫卯结构是以木架结构为主的结构方式,是一种由各个部件之间节点以榫卯相结合的框架。工业社会对新材料的大范围应用对这种传统工艺的冲击,使其无法适应现代生产。本文通过对传统榫卯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榫卯结构的特点... 榫卯结构是以木架结构为主的结构方式,是一种由各个部件之间节点以榫卯相结合的框架。工业社会对新材料的大范围应用对这种传统工艺的冲击,使其无法适应现代生产。本文通过对传统榫卯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榫卯结构的特点,剖析了榫卯结构在材料、工艺生产、成本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榫卯结构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榫卯结构 家具 发展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具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梁梦娇 刘岩松 耿晓杰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17,共4页
为了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榫卯结构中展现的设计美学和人文思想,探索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设计思路。本文对中国传统家具中榫卯结构的自然性、科学性、装饰性以及哲学性进行了分析,从中探求古人的造物观、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为了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榫卯结构中展现的设计美学和人文思想,探索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设计思路。本文对中国传统家具中榫卯结构的自然性、科学性、装饰性以及哲学性进行了分析,从中探求古人的造物观、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按榫卯结构在传统家具中的构造作用将其分为面与面、线与面、线与线、线与点的接合。据此提出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具中的创新可以从三个方向入手:榫卯结构功能化、榫卯结构可视化、榫卯结构模块化,取其“形”、用其“意”,使其科学性、文化性得以传承和发展,最后结合笔者的设计方案以示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榫卯结构 现代家具 设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