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转变的必然性 被引量:8
1
作者 林娅 孙文营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1-44,共4页
人类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农业经济模式、线型经济模式以及末端治理模式三个阶段。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环境与经济的两难困境,并且造成了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摆脱环境与经济的两难困境,克服社会和人的发展现实末端,必须... 人类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农业经济模式、线型经济模式以及末端治理模式三个阶段。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环境与经济的两难困境,并且造成了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摆脱环境与经济的两难困境,克服社会和人的发展现实末端,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和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
2
作者 庞永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1-4,76,共5页
从1991年到200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10年。在这10年内,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个根本的条件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即从粗放型发展转到集约型发展。只有这个转变基本实现了,我国国民经济... 从1991年到200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10年。在这10年内,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个根本的条件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即从粗放型发展转到集约型发展。只有这个转变基本实现了,我国国民经济才能基本转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一、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历史条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世界各国都必然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从手工劳动向大机器生产转化。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国家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过渡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协调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 二元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整体素质 社会主义国家 战略目标 重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文明社会的物质基础:经济生态发展模式 被引量:7
3
作者 程启智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共7页
生态文明的产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基础,即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支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传统发展模式必须转换到经济的生态发展模式上来。该发展模式转换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主要是发展观的转变、消费模式的转变和技术路径的转变。在此前... 生态文明的产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基础,即经济发展模式,因此支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传统发展模式必须转换到经济的生态发展模式上来。该发展模式转换所需要的前提条件主要是发展观的转变、消费模式的转变和技术路径的转变。在此前提条件下,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论证了经济生态发展模式的均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和工业文明 经济传统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 经济生态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俊亚著:《混合与发展——江南地区传统社会经济的现代演变》
4
作者 田燕 《学海》 CSSCI 2004年第5期194-195,共2页
关键词 马俊亚 《混合与发展——江南地区传统社会经济的现代演变》 劳动力市场 工商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评《生态康养论》 被引量:5
5
作者 金碚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2-203,共2页
当前,生态环境已越来越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一方面,人们疾呼各国共同应对全球生态危机;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正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以难以承受的生态环境代价换取眼前的经济增长已严重危及发展的可持... 当前,生态环境已越来越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一方面,人们疾呼各国共同应对全球生态危机;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正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以难以承受的生态环境代价换取眼前的经济增长已严重危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人类的健康安全。有鉴于此,中共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政策关注高度,明确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道路,进而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观,尤其强调经济发展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科学认识和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决不可为了“金山银山”而破坏“绿水青山”。更不能因物质贪欲而损害经济发展“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危机 生态环境 传统经济发展 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 和谐发展 环境破坏 经济增长 持续性 政策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等收入陷阱”谈如何加快中国经济转型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磊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8-101,共4页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投资和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为主,低端制造业是工业体系的主体,生产具有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特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失衡。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中国进入各种经济、社会问题高发期,面临着"中等收入陷...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投资和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为主,低端制造业是工业体系的主体,生产具有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特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失衡。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中国进入各种经济、社会问题高发期,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为了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造成经济增长变缓甚至停滞,中国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实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转变。以政府职能转型带动经济转型,实现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经济的发动机,以文化发展和转型给力经济转型,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转型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绿色金融与绿色发展关系研究——评《绿色金融:结构优化与绿色发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勇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F0003-F0003,共1页
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也是指导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核心理念。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保护环境为宗旨,追求低投入、低污染、低能耗的... 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也是指导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核心理念。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保护环境为宗旨,追求低投入、低污染、低能耗的投入产出模式,有助于打破传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二元分割的瓶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传统经济发展 投入产出 生态环境保护 二元分割 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理念 统一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伦理学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登巧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31-134,共4页
人类关于发展观念的清晰认识经历了传统经济发展观、生态伦理发展观和人的可持续发展观三次大的觉醒。从传统经济发展观到生态伦理发展观再到人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历史演变是发展伦理学依次递进的三个发展阶段。人的可持续发展观既克服了... 人类关于发展观念的清晰认识经历了传统经济发展观、生态伦理发展观和人的可持续发展观三次大的觉醒。从传统经济发展观到生态伦理发展观再到人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历史演变是发展伦理学依次递进的三个发展阶段。人的可持续发展观既克服了传统经济发展观对人的片面理解,又克服了生态伦理发展观对人的“非人”理解,是真正属于人的发展伦理学和新型伦理发展观,是发展伦理学的当代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伦理学 传统经济发展 生态伦理发展 人的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
9
作者 夏鸿义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S3期54-56,共3页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1.追求数量增长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传统体制模式是造成生产扩张、需求膨胀的根源。我国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总量供给曾长期处于短缺状态;近几年虽然总量供求矛盾与比例结构矛盾交织在一起,供不应求与过剩积压的...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1.追求数量增长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传统体制模式是造成生产扩张、需求膨胀的根源。我国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总量供给曾长期处于短缺状态;近几年虽然总量供求矛盾与比例结构矛盾交织在一起,供不应求与过剩积压的现象同时并存,但总的说来短缺依然十分严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裂痕势态持续存在。在用扩大需求刺激供给的思想指导下,在高积累、低利率的政策影响下,地方政府和企业竞相投资。短线产品要求增加投资、以补其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需求膨胀 扩大需求 总需求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低利率 总供给 体制模式 地方政府 供求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供给侧改革 促进行业内涵增长
10
作者 朱礼好 《当代农机》 2016年第2期41-41,共1页
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时下最热的词汇之一。201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领导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政策措施和重点任务均做了全面阐述,引领了新一年经济工作全局。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时下最热的词汇之一。201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领导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政策措施和重点任务均做了全面阐述,引领了新一年经济工作全局。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示决策层对中国经济的认识在不断深化。面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国家决策层日益意识到,如果一直迟疑和等待,不仅会丧失窗口期的宝贵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经济发展 结构性改革 国家决策层 窗口期 国家领导人 农机工业 基础技术 农机产业 农机企业 中央财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