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传统经济体制与改革
1
作者 张聚昌 李绍昌 +1 位作者 李丽君 郑秀梅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8-33,共6页
传统经济体制作为唯一的经济模式统驭了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几十年,但自60年代改革大潮涌来,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了。然而,第一,对其历史地位,必须回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以生产力为标准来进行评价。第二,对其合理内核不能否定。改革是从更... 传统经济体制作为唯一的经济模式统驭了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几十年,但自60年代改革大潮涌来,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了。然而,第一,对其历史地位,必须回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以生产力为标准来进行评价。第二,对其合理内核不能否定。改革是从更高层次上向计划经济的返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经济体制 经济模式 生产力 计划经济 各国经济 社会主义 60年代 合理内核 历史条件 经济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传统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剖析
2
作者 宋则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1-25,共5页
当人们发现原有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并非尽善尽美而着手改变它的时候,一个反思性的问题总是萦绕不散,这就是:当初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时间先后、国土大小为什么都选择了产品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温故而知新。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制 传统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双重经济体制与收入分配政策模式转换
3
作者 李连仲 《改革》 1987年第4期3-9,共7页
传统经济体制与收入分配政策模式经济体制是经济运行总框架,它制约着所属框架内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和组合,并要求一定的经济政策与之相适应,其中包括收入分配政策。不同的经济体制要求有不同内容的收入分配政策,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正确与... 传统经济体制与收入分配政策模式经济体制是经济运行总框架,它制约着所属框架内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和组合,并要求一定的经济政策与之相适应,其中包括收入分配政策。不同的经济体制要求有不同内容的收入分配政策,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正确与否对经济体制运行的稳定与紊乱有着直接的作用和影响。正如英国托宾教授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政策 模式转换 双重经济体制 传统经济体制 要素所有者 个人收入 生产要素 经济运行 财政政策 劳动报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思路的重新调整
4
作者 周昱今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5期59-63,共5页
随着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真正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是难以成功的。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开始进行改革的,这使得改革理论在一个时期里落后于改革的实际进程。... 随着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真正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是难以成功的。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开始进行改革的,这使得改革理论在一个时期里落后于改革的实际进程。近几年,这种情况已经得到改观,经济理论在指导改革实践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经济学界,人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改革思路,拓宽了改革的实际选择范围。然而,令人担忧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制度分析 理论思路 改革思路 传统经济体制 改革理论 经济运行秩序 结构分析 理论准备 价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
5
作者 李明义 《云南社会科学》 1988年第2期37-42,36,共7页
我国当前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越来越明显,行政体制不适应经济体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经济体制... 我国当前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越来越明显,行政体制不适应经济体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有不少被不适应的行政体制给削弱或吞噬了。我国已经到了不大刀阔斧地改革行政体制,经济就无法高速发展的地步。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是一种什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 运行机制 传统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经济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高速发展 微观管理 宏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技术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促进作用
6
作者 刘连德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4-15,共2页
同科学技术与提高生产力水平、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一样,科学技术与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科技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对科技体制改革发挥着示范作用;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也对经济的传统经营方... 同科学技术与提高生产力水平、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一样,科学技术与经济体制改革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科技发展必须走改革之路,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对科技体制改革发挥着示范作用;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也对经济的传统经营方式提出了日益严峻的挑战,给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对新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进程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对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起着重要保障作用。下面拟就科学技术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些作用分别作阐述。 ——科技发展迫使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化。我们的传统经济体制是长期高度集中,片面追求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搞粗放经营的体制,这种体制由于过份强调人与物量上的投放,而忽特了科技和管理的作用;由于过份依靠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科学技术 经济体制 促进作用 科技发展 传统经济体制 传统经营方式 粗放经营 迫切的要求 资源密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善之路——兼评科尔奈等否定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可改革性”的观点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凌云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12期21-23,共3页
80年代末以来,以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奈(JANOS KORNAI)为代表的一些东欧经济学家开始怀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Reformability)。他们认为,传统的苏联型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框架之内是不可改革的,唯一出路是放弃社... 80年代末以来,以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奈(JANOS KORNAI)为代表的一些东欧经济学家开始怀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Reformability)。他们认为,传统的苏联型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框架之内是不可改革的,唯一出路是放弃社会主义,转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种观点所反映的思想倾向,是片面夸大社会主义改革中的挫折,进而丧失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它所包含的政治主张,是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对其中包涵的诸多理论迷误,必须逐一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传统经济体制 科尔奈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改革性 社会主义改革 制度完善 改革措施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费用与经济体制的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何立胜 石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6,共6页
交易费用与经济体制的选择何立胜,石磊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交易费用是不同的,“经济组织体制的主要目的及效果在于节约交易费用”①。放弃传统的计划经济而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名词提法的变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交易费用与经济体制的选择何立胜,石磊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交易费用是不同的,“经济组织体制的主要目的及效果在于节约交易费用”①。放弃传统的计划经济而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名词提法的变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而且是预示着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费用 交易成本 交易费用经济 传统经济体制 制度变迁 经济分析 科层组织 市场交易 制度安排 经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取向改革与失业的关系
9
作者 辛仁周 辛玉存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1-13,48,共4页
市场经济体制是会加剧还是会减轻失业问题,是我们在深化改革和实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过程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搞清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市场取向改革与失业的关系,对于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和加快建立社... 市场经济体制是会加剧还是会减轻失业问题,是我们在深化改革和实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过程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搞清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市场取向改革与失业的关系,对于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和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取向改革 失业问题 失业率 社会劳动力 传统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 表现形式 改革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耳其经济体制的成功转轨
10
作者 张少杰 姜斯栋 《改革》 1988年第4期189-192,共4页
1980年,在严重的经济困难面前,土耳其政府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以改革求稳定。经过七年努力,在体制转轨、经济稳定与增长方面部取得了很大成功。一、改革前土耳其经济的主要特征长期以来,土耳其实行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进口替... 1980年,在严重的经济困难面前,土耳其政府对传统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以改革求稳定。经过七年努力,在体制转轨、经济稳定与增长方面部取得了很大成功。一、改革前土耳其经济的主要特征长期以来,土耳其实行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要求国家对经济实行广泛的干预。政府干预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国有企业,二是通过政府对私营经济活动的限制。国营企业不仅承担着实现政府发展目标的职能(如在某些新兴工业和落后地区投资),通过其产供销联系组织一些私营企业的生产,而且也承担着稳定物价和保障就业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耳其 国营企业 传统经济体制 私营企业 体制转轨 价格改革 经济 经济稳定 稳定经济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11
作者 李石林 《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89年第4期78-83,共6页
科学技术进步对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决定了它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构成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技术进步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存在着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关系;通过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企业管理体制的完善,理顺社会生产关系,建立良好... 科学技术进步对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决定了它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构成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技术进步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存在着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关系;通过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企业管理体制的完善,理顺社会生产关系,建立良好的经济运行机制,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的自我完善,是一种体制、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再调整,其主要任务就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因而要求创立为技术进步提供发展机会,进而带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新的经济体制。然而,传统的经济体制存在各种弊端,阻障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技术进步 经济体制改革 传统经济体制 重要目标 经济增长 科技体制改革 科学技术进步 经济运行机制 推进技术进步 经济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
12
作者 李明义 《北京社会科学》 1988年第4期16-25,共10页
我国当前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但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有不少被不适应的行政体制给扼杀了或吞噬了。我国已经到了不大刀阔斧地改革行政体制,经... 我国当前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但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有不少被不适应的行政体制给扼杀了或吞噬了。我国已经到了不大刀阔斧地改革行政体制,经济就无法高速发展的地步。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是一种什么关系?我国行政体制到底存在哪些阻碍经济发展的弊病?许多不易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究竟是经济体制造成的还是行政体制造成的?这些都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传统经济体制 经济 经济发展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 配套改革 企业 高度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
13
作者 李明义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28-37,共10页
我国当前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的行政体制不适应经济体制的现象越来越突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有不少被不适应... 我国当前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的行政体制不适应经济体制的现象越来越突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有不少被不适应的行政体制扼杀或吞噬了。我国已经到了不大刀阔斧地改革行政体制经济就无法高速发展的地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 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经济 传统经济体制 取得的成果 主要目的 高速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商品经济与改革经济体制
14
作者 常宏 《管理现代化》 1987年第1期5-7,共3页
(一)发展商品经济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建国三十多年来,商品经济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这是因为传统的经济体制严重地阻碍和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排斥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它的特点是:(1) 经济... (一)发展商品经济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建国三十多年来,商品经济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这是因为传统的经济体制严重地阻碍和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排斥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它的特点是:(1) 经济成份和所有制形式日益单一化;(2) 经济决策权力高度集中,企业的经营活动听命于上级领导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商品经济 计划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机制 传统经济体制 产品经济 所有制形式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经济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旧经济体制在金融领域的八大区别
15
作者 王传授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21,共2页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经济体制转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而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包括金融...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经济体制转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而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包括金融体制、金融环境、金融机构的功能作用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和传统经济体制下相比较,必然有根本性的改变。我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八个方面。一、资源配置的基础不同。在传统经济计划体制下,运用计划手段配置社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经济体制 金融体制 现代化建设 计划手段 十四大报告 金融业务 资金营运 下相 资源配置 “三大法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计划体制下的经济增长约束因素分析与改革模式的选择
16
作者 金晓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42-48,共7页
经济的增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约束因素。因此,选择和建立一种能在一定时期有效地对这些约束因素作出调整的经济体制,是能否实现最优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一、经济增长的两种约束及其相互关系根据马克思对货币... 经济的增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约束因素。因此,选择和建立一种能在一定时期有效地对这些约束因素作出调整的经济体制,是能否实现最优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一、经济增长的两种约束及其相互关系根据马克思对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G—…P…W~′—G~′的分析可以看到,实际经济运行和增长过程中,存在着如下三方面的约束:1.初始货币拥有量和实际可支配资源量的限制,即G和W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生产才能正常进行,并具有规模经济。这种约束可以简称为货币约束或资源约束。2.市场约束或需求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增长 传统计划体制 约束因素 约束强度 资源约束 改革模式 传统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 市场约束 经济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传统融资体制的理论思考
17
作者 苑德军 《理论探讨》 1986年第6期13-17,共5页
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传统融资体制对经济发展的牵制和阻碍,日益强烈地表现出来。整个社会都深刻地感受到对这种体制改革的必要。但是,对传统融资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复杂、艰难的渐进性过程。希冀短期内就在这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 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传统融资体制对经济发展的牵制和阻碍,日益强烈地表现出来。整个社会都深刻地感受到对这种体制改革的必要。但是,对传统融资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复杂、艰难的渐进性过程。希冀短期内就在这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是不切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融资 体制改革 经济改革 融资体制 理论思考 渐进性 经济 转轨时期 传统经济体制 融资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改革我国传统干部管理体制
18
作者 刘凤岐 《宁夏社会科学》 1988年第3期11-14,共4页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这段话道出了我国目前改革的整体思路的指导原则。实践已经表明...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这段话道出了我国目前改革的整体思路的指导原则。实践已经表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步深入,与传统经济体制共生的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的不适应性也就愈突出。其中干部管理体制和传统观念首当其冲,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传统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干部管理体制 商品生产者 经济基础 经济关系 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转嫁:一个体制现象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昱今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4-58,共5页
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制度创新过程。毫无疑问,这样一种改革,必须在新的和系统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笔者以为,风险转嫁是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一个普遍现象,对这个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得出一些全新的结论。这些结... 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制度创新过程。毫无疑问,这样一种改革,必须在新的和系统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笔者以为,风险转嫁是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一个普遍现象,对这个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得出一些全新的结论。这些结论将有助于我们按照现代商品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本来要求,进行制度创新,以克服我们正面临的现实困难,把改革这项伟大的事业推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转嫁 权利结构 经济行为主体 利益结构 传统经济 自身利益 传统经济体制 经济运行 传统体制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的主体与主体的发展——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深层思考
20
作者 刘志彪 翁君奕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7-41,共5页
中国经济改革目前陷入困境的现实再次向人们表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一样,始终没有解决谁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体这样一个基本和重要的问题。这个基本的问题不解决,改革的困境和发展的混乱现象将始终难... 中国经济改革目前陷入困境的现实再次向人们表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一样,始终没有解决谁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体这样一个基本和重要的问题。这个基本的问题不解决,改革的困境和发展的混乱现象将始终难以摆脱。本文以这种基本看法为基点,试图找出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的根本特征,并对正在实施的改革思路进行评述,最后阐明我们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改革 现代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 传统经济体制 混乱现象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