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现代道德与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基础——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胡伟 王淑洁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39,共5页
面对现代工业价值观带来的种种社会危机,迫切需要构建后现代道德与价值体系。上世纪中期兴起于西方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以其以其尖锐的批判性、建设性和前瞻性,为后现代道德与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睿智的理论高度和厚重... 面对现代工业价值观带来的种种社会危机,迫切需要构建后现代道德与价值体系。上世纪中期兴起于西方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以其以其尖锐的批判性、建设性和前瞻性,为后现代道德与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睿智的理论高度和厚重的思想基础。后现代道德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对后工业文明建设具有方向性和实践性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经典文化 后现代道德 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科书中传统经典的文化重构 被引量:14
2
作者 叶黎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6-29,共4页
20世纪初,以读经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教育被瓦解。传统经典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批判。当代文学经典的生成,也挑战了传统经典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存空间。最终,传统经典以文言文的面目存在于语文教科书中,继续... 20世纪初,以读经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教育被瓦解。传统经典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批判。当代文学经典的生成,也挑战了传统经典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存空间。最终,传统经典以文言文的面目存在于语文教科书中,继续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科书 传统经典 文化重构 “文化大革命”期间 “五四”新文化运动 20世纪 传统教育 文学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弈:在解释学的原意观与多元论之间——对传统经典的历史理解与当代阐释的学理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有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6-230,共5页
从理解与阐释的历史性去观照当代"于丹现象"引发的有关传统经典的阐释论争,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质不过是中国经典解释史上的原意观与多元论之间博弈的延续与回应。中国经典的理解史和效果史告诉我们,对待文化经典必须尊重以原... 从理解与阐释的历史性去观照当代"于丹现象"引发的有关传统经典的阐释论争,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质不过是中国经典解释史上的原意观与多元论之间博弈的延续与回应。中国经典的理解史和效果史告诉我们,对待文化经典必须尊重以原意观为中心的"我注六经"式的历史主义理解模式和阐释思想,而对待文学经典又必须沿用以多元论为中心的"六经注我"式的相对主义理解模式和阐释思想。不仅如此,崇圣尊经的文化传统及其具备的形上之维和终极价值已经注定了任何偏离经典本旨的任意解读最终只会因为冲淡了经典的权威性而导致对经典的解构与颠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经典 原意观 多元论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化:公共图书馆中华传统经典阅读推广的模式再造——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梦回大唐”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谭翔尹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73,共12页
中华传统经典游戏化阅读推广具有活动趣味性、任务分级性、过程互动性、知识多面性、个体主动性等特点。文章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梦回大唐”活动为例,运用游戏化MDA框架,从通关、激励、叙事、成长、体验和互动六个方面探讨中华传统... 中华传统经典游戏化阅读推广具有活动趣味性、任务分级性、过程互动性、知识多面性、个体主动性等特点。文章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梦回大唐”活动为例,运用游戏化MDA框架,从通关、激励、叙事、成长、体验和互动六个方面探讨中华传统经典游戏化阅读推广的思路策略,提出公共图书馆开展中华传统经典游戏化阅读推广的建议,包括根据活动对象设置游戏难度、面向基层图书馆共享活动资源、与地方历史文献推广相结合等内容。表6。参考文献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 中华传统经典 阅读推广 公共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传统经典的现代生存根基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反思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恩国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3-177,共5页
中华传统经典在当代中国社会已然丧失了物质存在基础和意识形态的权威性辩护,但并未丧失其现代生存根基。这一根基必须从其与现代日常生活的"天然亲和性"处寻找,它所构筑的那种追求现实幸福与和谐人际关系的生活世界又在现代... 中华传统经典在当代中国社会已然丧失了物质存在基础和意识形态的权威性辩护,但并未丧失其现代生存根基。这一根基必须从其与现代日常生活的"天然亲和性"处寻找,它所构筑的那种追求现实幸福与和谐人际关系的生活世界又在现代工业文明中激起回响。传统经典介入现代日常生活不能采取简单嫁接的方式,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对传统的和现代的生活方式进行双重批判。由此,人们或许能够以回归传统的方式来对抗现代资本逻辑对人的审美、趣味、观念和情感的剥夺,拯救在过度消费和娱乐化的现代生活中迷失的无家可归者,即建构现代人的心灵栖居之所,重新开拓真正具有个体性的意义世界及以家庭为核心的生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经典 日常生活 马克思主义 个体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经典与经学批判 被引量:1
6
作者 吾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41-46,共6页
经典篇一、理性与神化应当看到,后世上升为经典的那些儒家学说在最初基本上都是理性的果实。它们或者是运用理性对历史的记录,或者是藉助理性对社会的思考。以十三经而论,《尚书》是上古时期的历史文件及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春秋... 经典篇一、理性与神化应当看到,后世上升为经典的那些儒家学说在最初基本上都是理性的果实。它们或者是运用理性对历史的记录,或者是藉助理性对社会的思考。以十三经而论,《尚书》是上古时期的历史文件及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三礼是搜括先秦时期周室和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礼仪制度以及有关论著的典籍;《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儒家经典 传统经典 知识分子 理性 四书 春秋 十三经 孔子 传统经学 编年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传统经典山水画的再认识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希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53-55,共3页
鉴赏中国传统经典山水画,全方位感受中国画的主流文脉,对古代大家的作画方式,画材工具的使用,笔墨修为,绘画技法以及如何去继承与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传统经典 再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是要多读本国的传统经典——翻译家、北京大学西班牙语文化中心主任赵振江教授访谈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节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7,共4页
赵振江,生于1940年,北京顺义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98年获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颁发的“伊莎贝尔女王骑士勋章”,1999年获阿根廷总统颁发的“五月骑士勋章”,
关键词 北京大学 西班牙语 传统经典 文化中心 翻译家 读本 主任 194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经典论勤政敬业的价值内涵
9
作者 颜克亮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8-130,共3页
勤政敬业是行政道德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行政从业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它要求行政从业人员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尊重自己的岗位职责,勤勤恳恳,尽心尽力,遵守行政职业道德。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勤政敬业思想,本文拟在"... 勤政敬业是行政道德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行政从业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它要求行政从业人员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尊重自己的岗位职责,勤勤恳恳,尽心尽力,遵守行政职业道德。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勤政敬业思想,本文拟在"勤"、"细"、"尽心"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勤政敬业的价值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经典 勤政敬业 尽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祖中等专业学校——立足地方传统经典 德育引领文化育人
10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I0016-I0016,共1页
夏邑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处,是一座历史悠久、宜业宜居的新兴之城,亦是孔子的祖籍,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形成地域特色的“孔祖文化”。孔祖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98年,位于县城县府路东段。
关键词 中等专业学校 文化育人 传统经典 德育 1998年 儒家思想 地域特色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经典课文教学也需创造性尝试
11
作者 徐国政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60,共2页
女英雄木兰的形象历经千年传唱。可谓妇孺皆知。但如何通过诗歌的阅读教学,还原木兰作为“人”而非“神”的形象内涵,进而提高初中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却并非易事。朱则光老师所执教的《木兰诗》进行了一种创造性地教学尝试.... 女英雄木兰的形象历经千年传唱。可谓妇孺皆知。但如何通过诗歌的阅读教学,还原木兰作为“人”而非“神”的形象内涵,进而提高初中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却并非易事。朱则光老师所执教的《木兰诗》进行了一种创造性地教学尝试.其教学有以下几个亮点:一、“言”“文”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文教学 创造性 传统经典 《木兰诗》 形象内涵 阅读教学 审美情趣 初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话语权视阙下中国传统经典《论语》对外传播的研究
12
作者 曹舒婷 刘海媛 吴志浩 《福建茶叶》 2020年第4期348-349,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经典《论语》包含大量的思想精髓和言论思想,其对外传播,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其国际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文化话语权对于世界各国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文化话语权视阙下,将传统经典《论语》进...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经典《论语》包含大量的思想精髓和言论思想,其对外传播,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其国际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文化话语权对于世界各国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文化话语权视阙下,将传统经典《论语》进行对外传播,有利于更多国家和人了解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帮助中国构建富有理论性、政治性以及实用性的话语体系。基于此,本文简析文化话语权视阙下中国传统经典《论语》对外传播的可行性,分析《论语》思想的地位与影响,最后提出文化话语权视阙下中国传统经典《论语》的对外传播策略,以期将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精神和文化特点更好地弘扬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话语权 中国传统经典 《论语》 对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问题及策略——以研读《大学》之“道”为例
13
作者 王骁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0-53,共4页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典名作数不胜数,具有培养大学生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作用,其中,《大学》之“道”德育价值突出。大学生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出现的问题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教师运用...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典名作数不胜数,具有培养大学生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作用,其中,《大学》之“道”德育价值突出。大学生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出现的问题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教师运用经典之“道”能力不足、现行的德育方式缺乏吸引力。大学生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应加大课程开发与利用,建设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期汲取经典之“道”,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大学》之“道” 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方式 文化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反射”与“光照辐射”——马克思实践阐释学对中国经典阐释传统现代转型的意义
14
作者 李昕桐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6,共9页
马克思实践阐释学思想对中国经典阐释传统的现代转型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它“镜像反射”出中国经典阐释传统的践行性、生命性和政治性特质。中国经典阐释者解经均从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出发,身体力行,经世致用,并将经典作为生命意义的... 马克思实践阐释学思想对中国经典阐释传统的现代转型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它“镜像反射”出中国经典阐释传统的践行性、生命性和政治性特质。中国经典阐释者解经均从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出发,身体力行,经世致用,并将经典作为生命意义的依托,实现了知识与德行的统一。另一方面,马克思实践阐释学还因其独特的阐释方法,“光照辐射”了中国经典阐释传统。马克思的实践阐释方法提供了一种从现在问题回溯过去,从“先兆”中展望未来,再从可能的未来重新面对现实问题的充分且总体的阐释视域。它使中国经典阐释传统在原有的训诂阐释和义理阐释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前推进,即面对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价值重塑的时代问题,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回溯式阐释,使其充分发挥实践智慧,进而使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阐释学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实践” 阐释学 中国经典阐释传统 马克思的实践阐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剧本游戏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的应用——以选择性必修上册先秦诸子散文单元为例
15
作者 陈茜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9-42,共4页
剧本游戏是一种围绕身份认同展开的沉浸式娱乐技术和互动游戏,本文尝试将先秦诸子散文单元的学习任务嵌入“游戏机制”“人物角色”“剧情场景”等游戏结构之中,在剧本游戏和专题研习双线融合的实践探索中,引导学生有意义地玩、有趣味... 剧本游戏是一种围绕身份认同展开的沉浸式娱乐技术和互动游戏,本文尝试将先秦诸子散文单元的学习任务嵌入“游戏机制”“人物角色”“剧情场景”等游戏结构之中,在剧本游戏和专题研习双线融合的实践探索中,引导学生有意义地玩、有趣味地学、有创意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本游戏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先秦诸子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的文化使命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 被引量:5
16
作者 蔡世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65,共4页
近代中国大学从教育组织到教育内容都表现出文化传统的深刻断裂,传统文化经典从教育体系的核心被放逐,由此导致中国大学及其知识分子普遍存在文化底蕴不深、精神境界不高、原创能力不强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真正认识传... 近代中国大学从教育组织到教育内容都表现出文化传统的深刻断裂,传统文化经典从教育体系的核心被放逐,由此导致中国大学及其知识分子普遍存在文化底蕴不深、精神境界不高、原创能力不强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真正认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是大学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确立其在大学教育中的核心与基础地位,并首先抓好管理者与教育者自身文化经典的学习与培训,提升大学知识分子的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经典 大学使命 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教学的定位、困境和突破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倩 彭爽 马云鹏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41,共5页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本依据和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受应试机制的影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教学存在“技术理性”的现实问题,其教学困境在于:教学目标功利化,...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本依据和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受应试机制的影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教学存在“技术理性”的现实问题,其教学困境在于:教学目标功利化,教学内容封闭化,教学方式教条化,教学评价趋同化。为破解这一困境,研究认为,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教学应采取如下改进策略:一是分步聚焦目标,挖掘能力点;二是单元重组内容,设置层级点;三是规划任务情境,统摄探究点;四是注重多元评价,贯穿素养点。以“文化传承”关键能力为核心,带动高中生语言、审美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经典教学 文化传承 语文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聊斋志异》的性别话语质疑传统文学经典的合法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艳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3-167,共5页
人性的启蒙和爱欲的觉醒是当代人评判传统文学经典的一个重要指标。比如《聊斋志异》之所以被誉为精神启蒙和妇女解放的先锋,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对男女之情的大胆描写,和对拥有更多自由与活力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但是深究就会发现这些... 人性的启蒙和爱欲的觉醒是当代人评判传统文学经典的一个重要指标。比如《聊斋志异》之所以被誉为精神启蒙和妇女解放的先锋,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对男女之情的大胆描写,和对拥有更多自由与活力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但是深究就会发现这些情爱理想,恰好是对传统人伦秩序,尤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秩序的强化,而不是正好相反。因为它所津津乐道的“自荐枕席”和“知已之爱”,只是男性知识分子的性幻想,而女性所拥有的只不过是满足这种幻想的自由和为其制造快感的活力。因此以“爱欲觉醒”作为一种评判经典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是对男性中心主义价值观念和行为法则的复制,应该予以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学经典 爱欲 男性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英译历史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淳 刘美玲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81,共5页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新格局正在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英译工作面临良好机遇。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提升...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新格局正在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英译工作面临良好机遇。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扩大文化影响力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包含着许多融合、和谐、平和的思想和观念。传统文化经典的英译是西方世界了解中国的一面镜子,也是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英译的历史,把传统文化经典英译当作一个系统工程,一项产业来经营,统筹规划,使其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对于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积极和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经典英译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历史研究 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魏金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4-79,共6页
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活动存在着教育目标缺乏层次化、教育内容缺乏个性化和教育实践... 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活动存在着教育目标缺乏层次化、教育内容缺乏个性化和教育实践活动呈现碎片化等问题。应从完善组织构架、挖掘学科支撑、强化教育教学、坚持点面结合、整合教育资源、强化条件保障入手,做好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顶层设计,构筑理论高地,提升教学质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全面普及,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人心合力,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