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传统地层划分方案的反思--以姬塬油田罗38区、罗211区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西强 舒成龙 +1 位作者 高雪 刘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30,共10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采用传统似等厚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出现易穿层、难闭合的问题,以姬塬油田罗38区和罗211区为例,采用标志层控制,结合旋回特征,以相邻井逐井对比的方法开展了等时地层划分对比。发现延长组一直以来采用...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采用传统似等厚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出现易穿层、难闭合的问题,以姬塬油田罗38区和罗211区为例,采用标志层控制,结合旋回特征,以相邻井逐井对比的方法开展了等时地层划分对比。发现延长组一直以来采用的似等厚地层划分对比方案是穿时的,长6等地层存在着前积、下超、尖灭等沉积现象,短距离内地层厚度变化极其明显,导致地层并不是都平行于长7底界分布。反思延长组传统分层方案中的K1标志层是盆地范围内可以对比的区域标志层,长7之上的其他标志层K2、K3、K4、K5在盆地范围内是穿时的,不能作为区域对比的标志层。建议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划分对比时,摈弃等厚地层思维,逐井对比识别局部标志层,并充分利用地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时地层对比方法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传统等厚地层对比方案 标志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