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现代日本社会面面观“いじめ”现象与日本青少年问题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晓华
秀文
-
出处
《东北亚外语研究》
1997年第11期35-36,39,共3页
-
-
关键词
现代日本社会
日本中小学
传统社会结构
核家庭
文化功能
“自我”
人权保护
青少年教育
社会心理
教育环境
-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
-
题名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
- 2
-
-
作者
李清泉
-
机构
华中师大科社所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4-19,共6页
-
文摘
1 现代化是指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它是始于西方、继而席卷全世界的、划时代的、长时期的社会大变动。现代化的过程既是给社会带来蓬勃的生机和进步的动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影响各个社会政治稳定的过程。 政治稳定同政治民主一样,在政治发展理论中,常常被看作政治发展的目标之一。政治稳定有两个要素,即秩序和延续。前者指政治体系中没有动乱、暴力、高压统治。
-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进程
政治稳定
利益冲突
政治不稳定因素
发展中国家
利益群体
市民社会
传统社会结构
政治动荡
政治体系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世纪末文学”异军突起
- 3
-
-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3-123,共1页
-
文摘
“世纪末文学”异军突起杨春时在《文艺评论》1993年第6期著文《“新写实”的困顿和“世纪末文学的突起”》,对“世纪末文学”的产生和特征进行论证。文中说,“新写实”独领风骚数年,就渐趋式微,而以《废都》和王朔作品为标志的“世纪末文学”则异军突起。在进人...
-
关键词
世纪末文学
“新写实”
文化转型
传统社会结构
反叛正统
文化属性
社会理想
生存意识
文化失范
《废都》
-
分类号
I207.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朱山坡小说改编影像的地方乡土性塑构与叙事构成
- 4
-
-
作者
宁明渊
-
机构
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6-89,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高教司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新媒体人才培养实例研究”(编号:201702126092)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态价值体系,在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与对外开放之后逐渐崩溃,而地方与乡土作为当代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与伦理形态的主要载体,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中国现当代小说与电影描绘的重要对象。与之相适应,中国电影一向有从书写民间的文学传统中取材改编的创作倾向,如广西作家朱山坡的多部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改编自其短篇小说《美差》的《八只鸡》获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影片及儿童贡献奖.
-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小说
创作倾向
朱山坡
传统社会结构
广西作家
文学作品
伦理形态
乡土性
-
分类号
J904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