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权威与依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被引量:22
1
作者 孔令栋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国家形式取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权威以及社会成员对这种权威的依附,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社会结构的根本特征。社会成员通过依附于单位组织而高度依附于国家。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中的高度集权,正是以这种依附关系为基础的。只有... 国家形式取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权威以及社会成员对这种权威的依附,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社会结构的根本特征。社会成员通过依附于单位组织而高度依附于国家。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中的高度集权,正是以这种依附关系为基础的。只有破除这种依附关系,确立社会成员的独立个性,才能建立起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结构 依附关系 单位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素群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24,共4页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杨素群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在其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危机,第一次危机以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为标志;第二次危机以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为...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杨素群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在其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危机,第一次危机以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为标志;第二次危机以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为标志;第三次危机以1989年至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 毛泽东思想 苏东剧变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道路 三次危机 传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六十年的经济学回顾与思考——谈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
3
作者 宋子和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新中国成立 经济学 改革开放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革命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兴衰
4
作者 颜永琦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29,共4页
文章分析电气化革命与现代科技革命两次不同特点的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带来的深刻影响,认为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变化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产生、发展与终结的深层次根源。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者必须... 文章分析电气化革命与现代科技革命两次不同特点的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带来的深刻影响,认为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变化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产生、发展与终结的深层次根源。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者必须与时俱进,高度重视科技革命及其影响,确立顺应科技革命发展特点和符合时代主题的社会主义模式和体制,社会主义才能充满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革命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兴衰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转换及面临的挑战
5
作者 周治滨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8-60,共3页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苏联模式为主体的现实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扩展开来。到本世纪50、60年代,这一运动发展到最高潮,先后建立了14个社会主义国家,人口占了世界的1/3,幅员占了世界陆地面积的1/4,经济实力占了全球...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苏联模式为主体的现实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扩展开来。到本世纪50、60年代,这一运动发展到最高潮,先后建立了14个社会主义国家,人口占了世界的1/3,幅员占了世界陆地面积的1/4,经济实力占了全球的2/5,共产党发展到120多个,党员8000多万。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实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世界人民心中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 实践模式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国家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 民主社会主义 新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2
6
作者 赵金科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6,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破和超越了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宣告了西方资本主义"历史终结论"神话的破产,冲破了西方文化(文明)优越性和中华文化(文明)劣等性形而上学思维的桎梏,颠覆了欧美世界"国强必霸"的所谓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破和超越了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宣告了西方资本主义"历史终结论"神话的破产,冲破了西方文化(文明)优越性和中华文化(文明)劣等性形而上学思维的桎梏,颠覆了欧美世界"国强必霸"的所谓历史铁律,丰富和促进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及其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认识,其文化意蕴重大而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文化意蕴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历史终结论 和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是一个多层次的理论体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华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2-64,共3页
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作为20世纪的社会试验已经失败了,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已成了20世纪人类的一大遗产,后人将只能在博物馆中去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持这种观点的人之所以得出这样荒谬的观点,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弄清楚... 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作为20世纪的社会试验已经失败了,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已成了20世纪人类的一大遗产,后人将只能在博物馆中去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持这种观点的人之所以得出这样荒谬的观点,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弄清楚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与社会主义本身的区别,没有弄清楚马恩的社会主义思想与列斯社会主义思想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马恩 理论体系 社会所有制 制度体系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试验 20世纪 市场与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条件分析
8
作者 郑膺予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7-11,共5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这是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思想 条件分析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 列宁 马克思主义 苏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面临的时代课题与邓小平理论
9
作者 关家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10期6-12,共7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 时代课题 传统社会主义观念 社会主义实践 当代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经济体制改革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什么是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观比较
10
作者 杨岭华 李克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3-88,共6页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观比较杨岭华李克建目前,人们对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互关系,已经进行了大量而充分的有力论证。而对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革问题上有无建树?如果有,它与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有何同...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观比较杨岭华李克建目前,人们对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互关系,已经进行了大量而充分的有力论证。而对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革问题上有无建树?如果有,它与邓小平的改革思想有何同异这一问题,理论界却着墨不够。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毛泽东和邓小平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改革 毛泽东邓小平 改革思想 改革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1
作者 杨玲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9,共5页
〕本文认为,邓小平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是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逻辑起点。他对传统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做了五个方面的分析,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六个全... 〕本文认为,邓小平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是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逻辑起点。他对传统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做了五个方面的分析,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在此基础上,邓小平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六个全新的见解和两个根本原则,就社会主义本质做了新概括。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实践证明,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解答是科学的。在这些理论指导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邓小平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共同富裕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东剧变后国外社会主义观辨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素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26-28,共3页
苏东剧变后,国外学者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主要有三种看法,即全盘否定,辩证否定,全盘肯定;与此相联系,也可把国外社会主义观大致分为三类,即新社会民主党的社会主义观,“社会主义新模式”论者的社会主义观和原苏东地区共产党类型... 苏东剧变后,国外学者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主要有三种看法,即全盘否定,辩证否定,全盘肯定;与此相联系,也可把国外社会主义观大致分为三类,即新社会民主党的社会主义观,“社会主义新模式”论者的社会主义观和原苏东地区共产党类型的政党的社会主义观;分析这些观点的异同,将有助于我们明辨是非,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苏东剧变 共产党 社会民主主义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民主党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会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8,共4页
立足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超越了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全面展示了人的解放的新图景: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旗帜下,不断拓展无产阶级政治解放的积极成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启动社会经... 立足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超越了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全面展示了人的解放的新图景: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旗帜下,不断拓展无产阶级政治解放的积极成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启动社会经济解放的新航程;以人为本的新社会主义观充分展现了人的解放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解放 传统模式社会主义 社会的经济解放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
14
作者 杜跃东 李秀红 《政法论丛》 CSSCI 1994年第2期32-,31,共2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杜跃东,李秀红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结晶和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杜跃东,李秀红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结晶和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解放思想 《邓小平文选》 实事求 邓小平同志 发展生产力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研究私营经济的一本好书──简评《社会主义与私营经济》
15
作者 周永生 《湖湘论坛》 1998年第2期41-41,共1页
当前研究私营经济的一本好书──简评《社会主义与私营经济》周永生私营经济这一曾经在我国大地上绝迹达20多年的经济关系,当今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萌发,并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这无疑是对传统社会... 当前研究私营经济的一本好书──简评《社会主义与私营经济》周永生私营经济这一曾经在我国大地上绝迹达20多年的经济关系,当今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萌发,并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这无疑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社会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营经济 当前研究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私营经济理论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好书 邓小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伟大历史杠杆——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再思考(之一)
16
作者 张曙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3-79,共7页
改革是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变迁的伟大历史杠杆。从把中国由封建农业社会改造成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意义而言,辛亥革命并不成功。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成功地改造中国封建农业社会的“第一次革命”。此后所建立的以“计划... 改革是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变迁的伟大历史杠杆。从把中国由封建农业社会改造成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意义而言,辛亥革命并不成功。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成功地改造中国封建农业社会的“第一次革命”。此后所建立的以“计划经济”为基础和特征的高度一元化社社会,阻滞了社会的转型,甚至一度走向封建专制主义大泛滥的歧途。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将实现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第二次革命”。这次革命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工业,以及能否使社会结构和功能的分化与整合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第二次革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并且更加合理地促进社会正常、积极的分化,同时抑制或消除那些纯粹消极的否定性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制度 现代社会 分化与整合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社会变迁 第二次革命 农业社会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新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攀龙 杨恕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35,共4页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技革命导致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变革。资本主义因为顺应了科技革命的趋势不断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改革和完善,从而缓解了其自身的矛盾,出现了强劲的发...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技革命导致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变革。资本主义因为顺应了科技革命的趋势不断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改革和完善,从而缓解了其自身的矛盾,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科技革命 资本主义新变化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农村改革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经勇 《学术论坛》 CSSCI 1989年第3期34-37,共4页
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农民。而从高度集中统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是农业经营形式的变革,同时是农业所有制形式的变革,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重... 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农民。而从高度集中统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是农业经营形式的变革,同时是农业所有制形式的变革,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重大突破。这是在我国农村改革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马克思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高度集中 个人所有制 劳动者 马克思恩格斯 所有制形式 集体所有制 改革实践 生产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模式”之我见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金海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中国模式"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而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还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它从经济层面建构了一种崭新而高效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政治层面建构了一种... "中国模式"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而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还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它从经济层面建构了一种崭新而高效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政治层面建构了一种全新而有效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从文化层面则建构了一种开放包容、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理论先行、上下联动、刚柔相济、增量改革是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模式 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七八年工业化战略的选择与城乡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伯文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6-44,共9页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强化、典型化与工业化战略的选择相联系,主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在"大跃进"和三线建设期间畸变为特殊意义上的片面发展重工业战略,其根源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城市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和农...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强化、典型化与工业化战略的选择相联系,主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在"大跃进"和三线建设期间畸变为特殊意义上的片面发展重工业战略,其根源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城市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和农村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两种不平等的公有制。这种城乡关系的形成,另一个症结在于中国共产党对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深,未能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工业化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城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