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权威与依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被引量:22
1
作者 孔令栋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国家形式取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权威以及社会成员对这种权威的依附,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社会结构的根本特征。社会成员通过依附于单位组织而高度依附于国家。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中的高度集权,正是以这种依附关系为基础的。只有... 国家形式取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权威以及社会成员对这种权威的依附,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社会结构的根本特征。社会成员通过依附于单位组织而高度依附于国家。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中的高度集权,正是以这种依附关系为基础的。只有破除这种依附关系,确立社会成员的独立个性,才能建立起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社会结构 依附关系 单位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流变——基于全球化视角的省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徐艳玲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0,共5页
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流变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实现的,恰恰相反,它是在现当代全球化的世界图景这一宏大叙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全球化攻略,是在资本主义... 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流变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实现的,恰恰相反,它是在现当代全球化的世界图景这一宏大叙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全球化攻略,是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挤压下被动回应的逻辑体现。与传统社会主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和全球化的挑战中兴起的,是逐步地、自觉地、全面地、深入地参与全球化进程的社会主义。用全球化视角省察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流变,我们得到深刻的启示:在全球化面前的得与失与社会主义的兴衰存亡紧密相关。重新把社会主义置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大潮之中,使社会主义真正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是社会主义从传统形态走向当代形态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传统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社会运动对西方传统社会主义运动的挑战与创新 被引量:2
3
作者 孟鑫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30,246,共9页
新社会运动的发展对西方传统社会主义运动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战,同时,它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变革资本主义的新道路。其中包括走出传统左派的理念与实践,用新的视角研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挑战西方传统社会主义运动理念的基础上创新实... 新社会运动的发展对西方传统社会主义运动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战,同时,它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变革资本主义的新道路。其中包括走出传统左派的理念与实践,用新的视角研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挑战西方传统社会主义运动理念的基础上创新实践道路。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社会革命意识逐渐退化的现实中,新社会运动正在成为促进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变迁,进而走向社会主义的现实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运动 传统社会主义运动 西方左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依据、层面及时代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继东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36,共4页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小平大胆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并带领中国跨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的人生经历、革命实践是他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重要依据;邓小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大胆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小平大胆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并带领中国跨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的人生经历、革命实践是他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重要依据;邓小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大胆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世界形势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邓小平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传统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素群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24,共4页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杨素群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在其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危机,第一次危机以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为标志;第二次危机以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为...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杨素群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在其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危机,第一次危机以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为标志;第二次危机以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为标志;第三次危机以1989年至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 毛泽东思想 苏东剧变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道路 三次危机 传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之共同点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国玉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18,共3页
由于同属马克思主义的分支,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与相似之处不少,其中最突出的相似之处有四个:二者都将马克思主义奉为指导思想;二者都承继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二者都坚持社会主义公... 由于同属马克思主义的分支,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与相似之处不少,其中最突出的相似之处有四个:二者都将马克思主义奉为指导思想;二者都承继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二者都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二者都以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为目标。这些相似之处是二者展开平等对话和交流,促进彼此更全面更深入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 共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六十年的经济学回顾与思考——谈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
7
作者 宋子和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新中国成立 经济学 改革开放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革命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兴衰
8
作者 颜永琦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29,共4页
文章分析电气化革命与现代科技革命两次不同特点的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带来的深刻影响,认为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变化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产生、发展与终结的深层次根源。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者必须... 文章分析电气化革命与现代科技革命两次不同特点的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带来的深刻影响,认为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变化是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产生、发展与终结的深层次根源。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者必须与时俱进,高度重视科技革命及其影响,确立顺应科技革命发展特点和符合时代主题的社会主义模式和体制,社会主义才能充满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革命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兴衰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突破
9
作者 李玉民 李树山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5-26,共2页
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突破李玉民,李树山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这一本质论的提出,突... 试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突破李玉民,李树山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这一本质论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传统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论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解放生产力 消除两极分化 共同富裕 消灭剥削 社会主义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重大突破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德荣 张亚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6-10,共5页
传统社会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通过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对未来社会设想和推断出的一系列理论原则。这些理论原则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实践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而造成了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在总结历史经... 传统社会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通过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对未来社会设想和推断出的一系列理论原则。这些理论原则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实践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而造成了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传统社会主义观进行了深刻地反思。提出了中国是社会主义,但还处在不发达的初级阶段;改革既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计划和市场本身并没有社会制度的属性,都是资源配制的一种方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诸要素中具有首要意义等一系列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的理论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正确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如何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传统社会主义 现实社会主义 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面临的时代课题与邓小平理论
11
作者 关家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10期6-12,共7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 时代课题 传统社会主义观念 社会主义实践 当代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经济体制改革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什么是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脱传统观念束缚,正确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学习邓小平著作的体会
12
作者 潘相陈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5-10,共6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传统观念 邓小平著作 传统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发展生产力 发展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斯大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抉择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海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24,共5页
生态文明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社会主义采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行政命令制,悖逆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导致了生态悲剧。我国在半个多世纪的传统工业化历程中所造成的生态困境,引发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的特征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社会主义采用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行政命令制,悖逆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导致了生态悲剧。我国在半个多世纪的传统工业化历程中所造成的生态困境,引发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思考。当今世界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和转变的时期,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传统社会主义 生态悲剧 工业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金科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6,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破和超越了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宣告了西方资本主义"历史终结论"神话的破产,冲破了西方文化(文明)优越性和中华文化(文明)劣等性形而上学思维的桎梏,颠覆了欧美世界"国强必霸"的所谓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破和超越了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宣告了西方资本主义"历史终结论"神话的破产,冲破了西方文化(文明)优越性和中华文化(文明)劣等性形而上学思维的桎梏,颠覆了欧美世界"国强必霸"的所谓历史铁律,丰富和促进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及其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认识,其文化意蕴重大而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文化意蕴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历史终结论 和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丈量社会主义思想史时间轴的中国尺度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0,共10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援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来说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初心,同时也鲜明地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国传统,以及丈量社会主义思想史时间轴的中国立场和中国尺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援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来说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初心,同时也鲜明地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国传统,以及丈量社会主义思想史时间轴的中国立场和中国尺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漫长历史中、特别是对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具有起源于欧洲的社会主义思想传统,表现为欧洲起源的世界500年社会主义思想史的伟大继续,而且具有中国古代社会主义思想传统,更是逾5000年中华民族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继续,因而是两者在当代中国融合的产物。我们不能偏爱起源于欧洲的社会主义500年历史尺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仅看作是起源于欧洲,遵循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演化逻辑的舶来产物,而对中国原生态社会主义千年思想史脉络视而不见。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有理解的自我遗忘。从远古文化遗存、《诗经》到儒学的"天下大同""天下为公"思想、道教的《太平经》及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普度众生式的共产主义等等,中国古代思想蕴含着较为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由于中国历史的特点,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思想传统从根基、内容和作用都具有不同于欧洲的特点。从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变,类似于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向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发生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思想史 中国立场 中国尺度 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观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修国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邓小平在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实践,就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闸发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 邓小平在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实践,就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闸发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这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理论奠基意义,而且对世界一切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马恩到毛泽东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作了认真详细的探讨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继承和发展 发展生产力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实践 毛泽东 共产主义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是一个多层次的理论体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华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2-64,共3页
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作为20世纪的社会试验已经失败了,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已成了20世纪人类的一大遗产,后人将只能在博物馆中去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持这种观点的人之所以得出这样荒谬的观点,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弄清楚... 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作为20世纪的社会试验已经失败了,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已成了20世纪人类的一大遗产,后人将只能在博物馆中去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持这种观点的人之所以得出这样荒谬的观点,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弄清楚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与社会主义本身的区别,没有弄清楚马恩的社会主义思想与列斯社会主义思想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马恩 理论体系 社会所有制 制度体系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试验 20世纪 市场与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 被引量:1
18
作者 聂运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11,15,共5页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聂运麟苏联东欧的剧变,标志着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终结。此后,社会主义是否已形成新的发展模式?什么关键因素引起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发展新模式的特点和优点何在?本文...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聂运麟苏联东欧的剧变,标志着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终结。此后,社会主义是否已形成新的发展模式?什么关键因素引起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发展新模式的特点和优点何在?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些探讨。一、两种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 当代社会主义 社会的全面进步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19
作者 崔树民 韩虎龙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7-30,共4页
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矛盾和差距日益明朗化,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困惑。从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出发,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 社会主义实践 传统社会主义理论 生产力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贡献
20
作者 刘烈龙 张立君 《理论月刊》 CSSCI 1998年第11期4-8,共5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 邓小平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发展生产力 资本主义 按劳分配 对外开放 传统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