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4月,胃息肉85例(88枚)、大肠息肉62例(113枚),直径<1.0 cm 95枚,1.0~2.0 cm 101枚,2.0~3.5 cm 5枚;无...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4月,胃息肉85例(88枚)、大肠息肉62例(113枚),直径<1.0 cm 95枚,1.0~2.0 cm 101枚,2.0~3.5 cm 5枚;无蒂72枚,亚蒂129枚。最多一例为5枚。采用黏膜下注射-切除法治疗直径<2.0 cm的无蒂或亚蒂胃、大肠息肉;透明帽负压吸引切除(EMR-C)治疗直径>2.0 cm的无蒂胃息肉,圈套困难的直径<2.0 cm的无蒂及亚蒂胃息肉;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pi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治疗直径>2.0 cm的亚蒂胃息肉,直径>2.0 cm的无蒂、亚蒂大肠息肉。结果 1枚胃窦部扁平息肉行EMR-C;5枚直径>2.5 cm的大肠亚蒂、无蒂息肉行EPMR;其余均行黏膜下注射-切除法。术中、术后无出血、穿孔。术后病理检查增生性息肉69枚,管状腺瘤64枚,炎性息肉47枚,管状绒毛状腺瘤10枚,绒毛状腺瘤5枚,锯齿状腺瘤2枚,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2枚),腺瘤伴局部癌变2例(2枚)。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2例中,1例行肠段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未见病变残留;1例EMR术后6个月未复查。腺瘤伴局部癌变的2例中,1例即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直肠黏膜局部缺损,未见病变残留,区域淋巴结转移癌;1例拒绝手术,亦未复查。16例胃息肉及10例肠息肉术后1年内镜复查,2例肠息肉术后2年肠镜复查,均未见息肉复发。结论采用EMR治疗无蒂和亚蒂息肉安全、有效。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0年3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175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热活检钳电凝电切,86例)和观察组(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89...目的:探究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0年3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175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热活检钳电凝电切,86例)和观察组(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89例)。分析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SF-36健康调查简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SF-36)]。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息肉完全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SF-36评分比较,两组均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切除术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0年3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175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热活检钳电凝电切,86例)和观察组(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89例)。分析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SF-36健康调查简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SF-36)]。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息肉完全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SF-36评分比较,两组均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切除术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