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圈套息肉切除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张慧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4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仁怀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CSP组和EMR组,每组50例。CSP组实施CSP,EMR... 目的:探讨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仁怀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CSP组和EMR组,每组50例。CSP组实施CSP,EMR组实施EMR。比较两组息肉切除时间、息肉完整切除率、息肉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SP组息肉切除时间短于EMR组(P<0.05);两组息肉完整切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息肉复发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EMR组息肉复发率低于CSP组(P=0.046)。CSP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EMR组(P=0.027)。结论:CSP与EMR均可完整切除结直肠息肉,但EMR远期复发率低,CSP息肉切除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治疗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患者实际身体状况、手术需求等选择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冷圈套息肉切除 内镜下黏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协同护理干预在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张惠婷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干预在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龙门县中医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06例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53例,... 目的: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干预在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龙门县中医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06例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53例,应用多维度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的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全面性、及时性、连续性、适宜性四个维度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更高(P<0.05)。结论:在胃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患者中应用多维度协同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且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 多维度协同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在老年患者结直肠小息肉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婷婷 吴兆映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56-15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在老年患者结直肠小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结直肠小息肉老年患者(年龄≥59岁,息肉大小5~10 mm)202例(共236枚息肉),根据治疗方法选... 目的:探讨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在老年患者结直肠小息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结直肠小息肉老年患者(年龄≥59岁,息肉大小5~10 mm)202例(共236枚息肉),根据治疗方法选择分为常规热圈套内镜黏膜切除术(HS-EMR)组和CS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息肉切除时间、完整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均有较高的息肉完整切除率及回收率,CSP组术中出血率较HS-EMR组偏高,而手术时间、钛夹使用率及术后腹部不适发生率低于HS-EM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在老年患者5~10 mm结直肠息肉治疗中安全、有效,尤其是伴有慢性病需长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老年患者,且缩短了手术时间、节约了医疗资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小息肉 老年患者 内镜下冷圈套息肉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栓药物对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及止血夹预防出血的意义研究
4
作者 刘明剑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9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抗血栓药物对于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以及止血夹在预防出血方面的意义。方法选择结直肠息肉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与未服用抗血栓药物... 目的探讨抗血栓药物对于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以及止血夹在预防出血方面的意义。方法选择结直肠息肉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与未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的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情况及术后出血时间,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与服用抗凝药物患者的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情况及术后出血时间,使用不同止血夹患者的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情况及止血夹使用数量、止血夹费用。结果110例患者中11例服用抗血栓药物,99例未服用抗血栓药物。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的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63.64%高于未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的3.03%,术后出血时间(5.65±1.16)d早于未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的(12.73±2.84)d(P<0.05)。11例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包括服用抗血小板药物8例以及服用抗凝药物3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与服用抗凝药物患者的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和术后出血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10例患者中,83例患者使用国产止血夹止血,27例患者使用进口止血夹止血。使用不同止血夹患者的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使用国产止血夹患者的止血夹使用数量(4.17±1.15)个多于使用进口止血夹患者的(2.76±1.32)个,止血夹费用(1427.46±319.84)元低于使用进口止血夹患者的(3026.73±679.75)元(P<0.05)。结论术前服用抗血栓药物会较大程度增加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的可能性,因此需严格控制抗血栓药物的使用,国产及进口止血夹均能起到预防出血效果,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经济状况选择合适止血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栓药物 结直肠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 后迟发性出血 止血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样病变的疗效及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刘慧 和冰 +2 位作者 丁宝明 高娜 李庆茂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0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样病变的疗效及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胃肠道息肉样病变患者119例纳入研究,按照手术方案差异分成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高频电切术治疗)和观察组(61例,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样病变的疗效及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胃肠道息肉样病变患者119例纳入研究,按照手术方案差异分成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高频电切术治疗)和观察组(61例,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肠道功能,手术前后炎性因子及疼痛介质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80%高于对照组的77.59%(P<0.05)。观察组胃肠道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5-羟色胺、P物质、前列腺素E_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样病变的疗效显著,该术式对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影响较轻,对机体炎症及疼痛介质影响较小,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 胃肠道息肉样病变 胃肠道功能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患者的疗效研究
6
作者 毛璐 高瑞华 李发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探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患者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89例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n=44)和研究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n... 目的:探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患者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89例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n=44)和研究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n=45)。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术后消化道功能,手术前后以酶联免疫法检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估疼痛程度,于术后统计两组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住院时间、出血量均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消化道功能恢复较快(P<0.05)。术后,研究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疼痛感较轻(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能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难治性息肉 炎症因子 消化道功能 高频电切 黏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德旺 胡荣 +2 位作者 王媛媛 王鑫成 姜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分析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200例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其中男性104例,女性96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0.6岁;身体质量指数(BM... 目的分析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200例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其中男性104例,女性96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0.6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0.1~23.3 kg/m^(2),平均BMI 21.3 kg/m^(2);息肉数目,单发92例,多发108例;合并2型糖尿病45例;睡眠质量差59例;焦虑抑郁66例。统计术后1 d低血糖发生情况,发生低血糖者纳入低血糖组,未发生低血糖者纳入非低血糖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21例术后发生低血糖,总发生率为10.50%;单因素分析显示,低血糖组年龄≥60岁、合并2型糖尿病、术前禁食时间≥10 h、术前无补液、术前睡眠质量差、术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术后不合理补液者占比高于非低血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2型糖尿病、术前禁食时间≥10 h、术前无补液、术前睡眠质量差、术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术后不合理补液均为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择期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直肠息肉切除术患者术后低血糖发生率较高,与患者年龄、高血糖病史、术前禁食时间、术前术后补液情况、术前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均有关,临床可据此制定预防措施,降低术后低血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内镜 高频电凝肠息肉切除 低血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 被引量:31
8
作者 骆泉 张周娟 +2 位作者 蒋月芳 楼玉英 马阿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4月,胃息肉85例(88枚)、大肠息肉62例(113枚),直径<1.0 cm 95枚,1.0~2.0 cm 101枚,2.0~3.5 cm 5枚;无...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4月,胃息肉85例(88枚)、大肠息肉62例(113枚),直径<1.0 cm 95枚,1.0~2.0 cm 101枚,2.0~3.5 cm 5枚;无蒂72枚,亚蒂129枚。最多一例为5枚。采用黏膜下注射-切除法治疗直径<2.0 cm的无蒂或亚蒂胃、大肠息肉;透明帽负压吸引切除(EMR-C)治疗直径>2.0 cm的无蒂胃息肉,圈套困难的直径<2.0 cm的无蒂及亚蒂胃息肉;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pi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治疗直径>2.0 cm的亚蒂胃息肉,直径>2.0 cm的无蒂、亚蒂大肠息肉。结果 1枚胃窦部扁平息肉行EMR-C;5枚直径>2.5 cm的大肠亚蒂、无蒂息肉行EPMR;其余均行黏膜下注射-切除法。术中、术后无出血、穿孔。术后病理检查增生性息肉69枚,管状腺瘤64枚,炎性息肉47枚,管状绒毛状腺瘤10枚,绒毛状腺瘤5枚,锯齿状腺瘤2枚,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2枚),腺瘤伴局部癌变2例(2枚)。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2例中,1例行肠段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未见病变残留;1例EMR术后6个月未复查。腺瘤伴局部癌变的2例中,1例即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直肠黏膜局部缺损,未见病变残留,区域淋巴结转移癌;1例拒绝手术,亦未复查。16例胃息肉及10例肠息肉术后1年内镜复查,2例肠息肉术后2年肠镜复查,均未见息肉复发。结论采用EMR治疗无蒂和亚蒂息肉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 息肉 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圈套息肉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临床效果研究
9
作者 胡杨 蒋蕾蕾 郭志国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6期81-84,共4页
目的 探索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在治疗结直肠小息肉中的优势。方法 回顾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消化内科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结直肠小息肉患者208例,观察组85例、对照组123例,观察组行CSP术,对照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 目的 探索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SP)在治疗结直肠小息肉中的优势。方法 回顾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消化内科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结直肠小息肉患者208例,观察组85例、对照组123例,观察组行CSP术,对照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如腹痛、发热及出血。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0.5 cm息肉,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SP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增强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小息肉 冷圈套息肉切除 内镜下黏膜切除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巴多时间观疗法联合正念减压干预对消化内镜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梦平 王磊 余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2069-2072,共4页
目的 分析津巴多时间观疗法联合正念减压干预对消化内镜肿瘤切除术患者心理应激、疼痛程度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4例消化内镜肿瘤切除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 目的 分析津巴多时间观疗法联合正念减压干预对消化内镜肿瘤切除术患者心理应激、疼痛程度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84例消化内镜肿瘤切除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正念减压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津巴多时间观疗法干预。采用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评估心理状态,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评估疼痛程度,采用舒适度量表评估患者舒适度,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舒适度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较低(P<0.05),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较高(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津巴多时间观疗法联合正念加压干预能缓解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检查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肿瘤切除 津巴多时间观疗法 正念减压干预 心理应激 疼痛程度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效果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仟慧 徐长龙 +1 位作者 李发全 董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8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分析其复发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的结肠息肉12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EMR组(采用EMR,69例)和电切术组(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51例)2组。比较2组手术相...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分析其复发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的结肠息肉12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EMR组(采用EMR,69例)和电切术组(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51例)2组。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和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EMR术后结肠息肉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EMR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电切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电切术组(P<0.01)。术后2个月,EMR组总有效率(67/69,97.10%)高于电切术组(44/51,86.27%)(P<0.05);EMR组并发症发生率(2/69,2.90%)低于电切术组(7/51,13.73%)(P<0.05)。术后6个月,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和息肉直径为影响EMR术后结肠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EMR治疗结肠息肉效果良好,利于改善手术相关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体质量指数和息肉直径为影响EMR术后结肠息肉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 内镜下高频电切 结肠息肉 相关指标 治疗结果 复发 并发症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对上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袁晓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3期45-47,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对上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30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 目的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对上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30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为(5.21±1.29)分低于对照组的(7.12±1.21)分,住院时间(6.21±1.22)d、术后排气时间(23.21±1.21)h短于对照组的(9.02±1.31)d、(42.24±1.2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2、6.080、43.071,P=0.000、0.000、0.000<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1/15),低于对照组的40.00%(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P=0.031<0.05)。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对上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作用优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可减轻疼痛,加速术后恢复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 消化息肉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息肉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贾傲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6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消化道息肉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84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传统组与内镜组,各42例。传统组行传统直接息肉切除术治疗,内镜组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 目的观察消化道息肉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84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传统组与内镜组,各42例。传统组行传统直接息肉切除术治疗,内镜组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传统组患者治愈33例,无效9例,治愈率为78.6%;内镜组患者治愈40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95.2%;内镜组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6±5.9)min、(47.2±9.3)ml,内镜组分别为(25.8±4.1)min、(10.5±2.6)ml,内镜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2/42),明显低于传统组19.0%(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息肉在内镜下行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较少,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息肉 内镜 电凝电切除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两种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胃肠息肉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文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7期93-94,共2页
目的:对比用无痛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和传统的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胃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 目的:对比用无痛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和传统的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胃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无痛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息肉的一次性清除率、创面的愈合率、病情的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息肉的一次性清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创面的愈合率更高,其病情的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行传统的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相比,对胃肠息肉患者进行无痛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息肉 无痛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 传统的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循证护理对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邴媛媛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4期301-304,共4页
目的:分析对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标准化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1年内耳鼻喉科行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的140例患者,将2023年1月—2023年6月设为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方... 目的:分析对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标准化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1年内耳鼻喉科行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的140例患者,将2023年1月—2023年6月设为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2023年7月—2023年12月设为观察组(70例,实施标准化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HAMA焦虑评分、HAMD抑郁评分、SRSS睡眠状况评分、MIGILL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标准化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更佳,可显著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术后疼痛症状,预防并发症发生,从而提升舒适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循证护理 内镜 息肉切除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郑洁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0期136-139,共4页
目的 分析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迟发性出血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镜室行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1479例患者,根据是否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D... 目的 分析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DPPB)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迟发性出血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镜室行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1479例患者,根据是否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分为DPPB组和非DPPB组,对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和息肉的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DPPB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1479例患者中发生DPPB患者31例,发生率为2.10%。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术中出血、右半结肠息肉、直肠息肉、息肉直径≥1.0 cm、息肉形态(有蒂)是DPPB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对于右半结肠息肉、直肠息肉、≥1.0 cm息肉、息肉形态(有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临床医生应予重视以避免DPPB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内镜下息肉切除 迟发性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徐建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疗法,观察组采取EMR疗法。比较两...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切术疗法,观察组采取EMR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手术前,两组社会活动、生理功能、心理状态以及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0 d,两组社会活动、生理功能、心理状态以及主观症状评分均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较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生活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下高频电切 内镜下黏膜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与热切除术治疗直径<1 cm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
18
作者 兰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圈套器热切除术(HSP)治疗直径<1 cm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HSP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圈套器热切除术(HSP)治疗直径<1 cm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HSP治疗,观察组行CS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生活质量、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息肉切除时间分别为(15.89±1.34)min、(3.15±0.34)min,短于对照组的(21.28±2.49)min、(3.98±0.41)min,息肉完整切除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术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评分分别为(88.98±5.34)分、(88.24±5.37)分、(91.02±4.36)分、(91.15±4.48)分,高于对照组的(82.41±5.26)分、(81.34±5.32)分、(83.14±5.23)分、(83.85±5.26)分(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CSP治疗直径<1 cm结直肠息肉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完整切除息肉组织,降低术后复发风险,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 切除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9
作者 张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4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胃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路径组与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路径组接受临床护...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胃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路径组与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路径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自我感受负担、心境状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路径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改善其心境状态,促进术后恢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息肉切除 临床护理路径 自我感受负担 心境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临床疗效研究
20
作者 刘婷利 王珂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101-1103,共3页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0年3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175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热活检钳电凝电切,86例)和观察组(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89...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20年3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175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热活检钳电凝电切,86例)和观察组(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89例)。分析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SF-36健康调查简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SF-36)]。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息肉完全切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SF-36评分比较,两组均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切除术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 结直肠息肉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