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长安三万里》对传统资源的转换及其文化想象
1
作者 冯雷铮 《影剧新作》 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
《长安三万里》在上映后以其自觉的文化追求和独特的美学风格引起了广泛讨论。“诗”与“史”的文化概念不仅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也融入到了影片叙事的内在肌理,是支撑起影片美学追求的重要元素。然而对“诗”与“史”内涵探索的不足... 《长安三万里》在上映后以其自觉的文化追求和独特的美学风格引起了广泛讨论。“诗”与“史”的文化概念不仅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也融入到了影片叙事的内在肌理,是支撑起影片美学追求的重要元素。然而对“诗”与“史”内涵探索的不足,使这种转换传统资源的实践呈现出一种“乡愁式”的文化想象,这虽然给现代观众带来了文化归属感,但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与历史的厚重感。创作者对此应当心存警惕,在技术与艺术、传统与现代之间探索合理的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文化乡愁 李白 传统的发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散视角下印度文化中的《黄帝内经》——以英语小说《黄帝疗法》为个例
2
作者 蒋天平 王芷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1期63-76,共14页
流散文学,指在国家和文化间有跨界生存经历的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印度流散小说家库纳尔·巴苏根据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创作了历史小说《黄帝疗法》,讲述19世纪末期葡萄牙外科医生安东尼奥来到中国为其父寻求治愈梅毒方法的故... 流散文学,指在国家和文化间有跨界生存经历的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印度流散小说家库纳尔·巴苏根据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创作了历史小说《黄帝疗法》,讲述19世纪末期葡萄牙外科医生安东尼奥来到中国为其父寻求治愈梅毒方法的故事。研究发现,作者利用疾病的隐喻方法将当时的殖民侵略及精英阶层反侵略分别隐喻为梅毒及病毒的抗体,论文进一步通过流散身份的分析,发现作者采用传统发明方法的叙事塑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了对西方殖民的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散 传统的发明 替代医学 《黄帝疗法》 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日文化创造中的梁河阿昌族舞蹈文化变迁 被引量:3
3
作者 岳月 贾安林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144-151,共8页
"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是由陇川的"阿露节"和梁河的"窝罗节"整合而成。而这个传统节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其中的"窝罗节"是20世纪80年代阿昌族顺应时代潮流... "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是由陇川的"阿露节"和梁河的"窝罗节"整合而成。而这个传统节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其中的"窝罗节"是20世纪80年代阿昌族顺应时代潮流、依据民族精神、融合原有文化创造出的符合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国家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民族内部的精神诉求,这些都是节日被创造的主要原因。而对传统节日的创造、整合这一变迁过程也加速了其他文化的变迁,其中最为直接且影响深远的就是阿昌族民间舞蹈——"蹬窝罗"。纵观梁河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文化变迁,在1983年诞生"窝罗节"和1993年整合"阿露窝罗节"这两个时期,其舞蹈文化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窝罗节"的创造积极有效推动了"蹬窝罗"的传承,舞蹈种类变得多样,舞蹈文化内涵更加丰富;"阿露窝罗节"则进一步扩大了"蹬窝罗"的受众群体,使之广泛传播。"窝罗节"和"阿露窝罗节"的成功创造和整合可以作为相关民族借鉴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昌族舞蹈 阿露窝罗节 蹬窝罗 文化变迁 传统的发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