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变迁对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朱梅新 张雄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共2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与体育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变迁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发展,其中消费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体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闲暇生活方式的不断合理...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与体育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变迁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发展,其中消费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体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闲暇生活方式的不断合理化,丰富了体育文化的内容,交往范围的扩大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这些变化与其他民族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 传统生活方式 体育文化 消费生活方式 闲暇生活方式 交往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西传统生活方式基调的跨文化差异 被引量:8
2
作者 董鸿扬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0-95,共6页
生活方式文化差异的基点在于价值观念。文章从外向与内向、分离与整体、冒险与重生、罪感与乐感等方面论述了中西方两种传统生活方式跨文化差异的基本特征。指出,中西特有的地理、社会条件形成的文化原始定向,对中西传统生活方式产生... 生活方式文化差异的基点在于价值观念。文章从外向与内向、分离与整体、冒险与重生、罪感与乐感等方面论述了中西方两种传统生活方式跨文化差异的基本特征。指出,中西特有的地理、社会条件形成的文化原始定向,对中西传统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评价中西生活方式基调的跨文化差异,应坚持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应立足宏观,从历史长河的动态变换中给予全面的具体的价值定位。现时代,应从人类自我完善的角度促进中西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交流与沟通,达到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生活方式 价值取向 跨文化差异 农耕文化 个人本位 价值观念 文化模式 游牧文化 群体本位 西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客观必然性
3
作者 刘宝三 《中州学刊》 1986年第3期29-33,共5页
在关于生活方式的讨论中,要不要提出现代化生活方式这个范畴,已引起了人们的不同认识。我们认为,生活方式现代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广大群众的迫切需要。因此,提倡现代化生活方式是完全必要的,... 在关于生活方式的讨论中,要不要提出现代化生活方式这个范畴,已引起了人们的不同认识。我们认为,生活方式现代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广大群众的迫切需要。因此,提倡现代化生活方式是完全必要的,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现代化 客观必然 阶级性 经济体制改革 现代生产力 生活内容 时间观念 广大群众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改革生活方式与发展第三产业的关系
4
作者 余树远 《商业研究》 1985年第8期37-39,共3页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力量。”胡耀邦同志也强调,不要轻视生活方式的改革,历史上许多改革往往是从生活方式的改革开始的;生活方式的改革,对每个人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它可以促使人们想到思想上、经济上乃至整个社会的改革。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央把改革人们传统生活方式这个既关系到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又关系到中华民族两个文明建设的问题,提到了十分重要的战略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第三产业 经济体制改革 传统生活方式 两个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现代生产力 重大变化 社会主义精神 社会进步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散论——兼论传统文化评价的方法论原则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慧玲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1期24-28,40,共6页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今天提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首要议题,就是要清理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从而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今天提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首要议题,就是要清理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从而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本文拟通过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嬗变的历史过程和内在契机,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生长和发展开辟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方法论原则 散论 传统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 精华 价值观念 开放心态 中华民族 天人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景观的特征
6
作者 郑曦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共2页
马赛人是东非的半游牧牧民,在广阔的稀树草原上,马赛人与土地建立了深厚的联系。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马赛马拉,马赛人通过轮牧的方式,巧妙地避免了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退化问题,使牧场得以再生,保持了可持续的平衡,让土地更富生机。他... 马赛人是东非的半游牧牧民,在广阔的稀树草原上,马赛人与土地建立了深厚的联系。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马赛马拉,马赛人通过轮牧的方式,巧妙地避免了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退化问题,使牧场得以再生,保持了可持续的平衡,让土地更富生机。他们传统生活方式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畜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树草原 过度放牧 文化景观 土地退化 传统生活方式 坦桑尼亚 独特之处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樊海林 黄研睿 《西北人口》 1998年第4期3-6,共4页
关键词 以人为本的发展 中国农村社区 生活质量提高 社区发展 生育意愿 人口质量 公共资源 文化素质 传统生活方式 人力资本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内蒙古电影中蒙古族两性关系变迁研究梳理
8
作者 王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83-85,共3页
新时期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文明进步,草原生态的部分破坏以及因此带来的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蒙古族两性关系也出现明显变化。相比过去相对稳定的两性情感,蒙古族两性关系受到了过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与冲击。如因草原环境破坏、... 新时期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文明进步,草原生态的部分破坏以及因此带来的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蒙古族两性关系也出现明显变化。相比过去相对稳定的两性情感,蒙古族两性关系受到了过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与冲击。如因草原环境破坏、散养畜牧业优势不再,不得不进城打工,改变生活方式,并造成夫妻分居及情感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情感 传统生活方式 经济发展 白音宝力格 草原环境 森吉德玛 草原生态 女性生存 情感关系 留守女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教《哦,香雪》 被引量:6
9
作者 程翔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5-38,共4页
人生起点与人的一生有什么关系?特别是受过伤害的人的人生起点,是否会像基因一样嵌入人的心灵,影响着人生的未来走向呢?这是我读《哦,香雪》受到的启发。我不否认这篇小说显示了现代文明对封闭、传统生活方式产生冲击的客观存在,因为它... 人生起点与人的一生有什么关系?特别是受过伤害的人的人生起点,是否会像基因一样嵌入人的心灵,影响着人生的未来走向呢?这是我读《哦,香雪》受到的启发。我不否认这篇小说显示了现代文明对封闭、传统生活方式产生冲击的客观存在,因为它毕竟发表于改革开放初期,那一股强劲的春风怎能不吹遍神州大地。但是,优秀的作家不只是对时代脚步的记录者,更是穿越时代对恒久人性的思考者与表现者。当时代嬗变成为彰显对恒久人性的大背景的时候,时代的色彩才格外醒目,恒久的人性才格外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哦 香雪》 传统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初期 现代文明 时代嬗变 未来走向 人性的思考 恒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有哪些农户在坚持庭院养殖?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纪江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36,共6页
庭院养殖是农村传统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通过充分利用宅基地空间、劳动时间和各种当地农业资源,庭院养殖可以增加农户家庭收入和提高消费水平。但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现代化,传统的庭院养殖日渐式微。对调研数据的分析表明:那些保持... 庭院养殖是农村传统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通过充分利用宅基地空间、劳动时间和各种当地农业资源,庭院养殖可以增加农户家庭收入和提高消费水平。但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现代化,传统的庭院养殖日渐式微。对调研数据的分析表明:那些保持更为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或时间成本较低的农户会更多地从事庭院养殖,越往西部庭院养殖的概率越高,基础设施条件越好庭院养殖的概率越低;同时,一些社会人文因素也会对农户的庭院养殖行为产生影响。在一些庭院养殖仍具有较重要价值的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改善社会资本、改进基础设施条件等提高农户从事庭院养殖的积极性和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院养殖 庭院经济 时间成本 专业养殖 传统农村生活方式 农村闲置资源 养殖便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文化与现代文明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凯如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21-26,共6页
新闻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文明通过新闻文化得以传播和发扬。从新闻文化中吸取现代文明的营养有利于塑造作为现代人所应该具有的现代文明。同时,也有必要通过对新闻文化与现代文明内在机制的研究,促动那些影响新闻文化形... 新闻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文明通过新闻文化得以传播和发扬。从新闻文化中吸取现代文明的营养有利于塑造作为现代人所应该具有的现代文明。同时,也有必要通过对新闻文化与现代文明内在机制的研究,促动那些影响新闻文化形成的编码人和把关人,带给我们更多更好的、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新闻文化,将全社会推向现代文明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文化 现代文明 新闻媒介 舆论热点 现代生活方式 生活观念 受众 社会行为 传统生活方式 洗衣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车人建寨礼俗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强民 毛佑全 《云南社会科学》 1988年第3期72-73,共2页
居住在滇南红河一带的叶车人(哈尼族支系)共有一万六千多人口,他们多在海拔一千二百米至一千八百米之间开阔明朗的山梁或山腰建寨。村后丛林密布,古木参天,山泉溪流常年不断;村前梯田层层,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交错其间,风光绮丽迷人。叶... 居住在滇南红河一带的叶车人(哈尼族支系)共有一万六千多人口,他们多在海拔一千二百米至一千八百米之间开阔明朗的山梁或山腰建寨。村后丛林密布,古木参天,山泉溪流常年不断;村前梯田层层,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交错其间,风光绮丽迷人。叶车人社会历史发展较为缓慢,直至解放前夕,在社会文化习俗和日常生活中仍较多地保存着氏族社会时期的历史遗迹。本文仅就实地调查所得资料,对叶车人的建寨礼俗试作叙述。 叶车人虔诚崇奉祖先,忠实于祖先的意志,认为祖先沿袭下来的传统生活方式是最为合理的生活方式。从前祖先建立起来的老村寨一般不轻易变动。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诸如连续多年遇到五谷欠收、禽畜衰败,人口不断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生活方式 历史遗迹 解放前夕 氏族社会 实地调查 祖先 社会文化习俗 社会历史发展 梯田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菊为了什么 被引量:1
13
作者 蒲东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10,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反映农村题材的影片,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不满,对现代物质文明的追求。农村专业户、农民企业家,富了的农民扬眉吐气。这种变化是有形的,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如果农村题材的影片还停留在这水平上,没...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反映农村题材的影片,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不满,对现代物质文明的追求。农村专业户、农民企业家,富了的农民扬眉吐气。这种变化是有形的,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到。如果农村题材的影片还停留在这水平上,没有内涵上深层次的挖掘,那只能流于俗套。而中国农民现在在想什么?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他们还需要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物质文明 农村题材 农民企业家 传统生活方式 农村专业户 中国农民 《秋菊打官司》 人性美 新一代农民 无路可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 加强城乡一体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东 《植物医生》 2017年第7期63-63,共1页
在互联网、大数据急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旅游推广的新常态。
关键词 中国国家旅游局 受益农民 城乡一体化 特色村 急速发展 休闲农业 农村基础设施 设施保障 传统生活方式 住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哈尼族富余劳力的外流
15
作者 毛佑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6-79,共4页
谈哈尼族富余劳力的外流毛佑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强烈冲击着哈尼族传统社会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生活模式,历来习惯于田园歌生活的大批哈尼族富余劳力也离开家园,闯荡异地他乡,以摆脱困境。哈尼族社会这一严峻的现实,... 谈哈尼族富余劳力的外流毛佑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浪潮,强烈冲击着哈尼族传统社会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生活模式,历来习惯于田园歌生活的大批哈尼族富余劳力也离开家园,闯荡异地他乡,以摆脱困境。哈尼族社会这一严峻的现实,已成为有关学术理论研究者和党、政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剩余劳力 哀牢山区 传统 文化素质 非农产业 传统生活方式 正效应 现代生活方式 红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曼社会变革
16
作者 杨翠柏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6年第4期56-58,共3页
一、阿曼乡村生活方式的转变 阿曼传统农业向现代商品农业的过渡,导致古老的乡村生活方式和与之紧密相联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本文以阿曼传统社会最基本的生产组织——法拉吉入手来揭示经济、人口和自然环境如何促动传统生活方式转变... 一、阿曼乡村生活方式的转变 阿曼传统农业向现代商品农业的过渡,导致古老的乡村生活方式和与之紧密相联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本文以阿曼传统社会最基本的生产组织——法拉吉入手来揭示经济、人口和自然环境如何促动传统生活方式转变的。 法拉吉一词在阿语中是“地沟”与“裂缝”的意思,在阿曼已引伸为“地下灌溉系统”,即利用管道或暗沟网络向那些有权享用的村庄提供水。法拉吉由地表井和地下管道组成,长度和深度不定,在阿曼,从总井到最远的出水口不超过8公里,深不超过25米。水在地下流,避免阳光照射而蒸发。正是在法拉吉基础上形成了阿曼内地各种规模的村社和村社制度,如协作制。使用法拉吉水的各户需共同挖掘、修建、维持水系,由于水量有限,各家各户需轮流用水,为此配有专人分配水,此人称为阿里夫,他根据太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人 贝都因人 阿曼人 阿拉伯化 传统生活方式 风俗习惯 乡村生活 地下灌溉系统 社会变革 村社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祖鲁人的体育
17
作者 孙越 《体育文化导刊》 1995年第1期34-35,共2页
祖鲁人的体育孙越祖鲁人,是南部非洲操班图语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南非的纳塔尔省、莱索托东部、斯威士兰东南部,共约650万人(1985)。属黑色人种(尼格罗人种班图类型)。有自己本民族文字。15世纪末,东南班图人的支系... 祖鲁人的体育孙越祖鲁人,是南部非洲操班图语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南非的纳塔尔省、莱索托东部、斯威士兰东南部,共约650万人(1985)。属黑色人种(尼格罗人种班图类型)。有自己本民族文字。15世纪末,东南班图人的支系北古尼人基本定居在现南非境内的奥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鲁人 原始体育 体育活动 体育项目 传统生活方式 宗教仪式 尼格罗人种 狩猎者 人的生活方式 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