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说文体:在1985年及其以后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保昌
-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66-71,共6页
-
文摘
几乎所有潜在的欲望、新变的苗头都在这一年里一起爆发。其来势之凶猛、对传统文体解构消解之彻底、变化速度之迅捷都令论者及读者惊诧不已。中国的小说文体呈现出杂花生树般的景象,在令人目不暇接之际却也确实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发展命运与前行轨迹。这一年就是198...
-
关键词
小说文体
马原小说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
中国小说
现代主义小说
小说创作
“寻根”文学
传统文化
创作方法
现代派小说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中国后现代先锋小说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曹元勇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2-59,共8页
-
文摘
无论中国后现代先锋小说的未来命运如何,孙甘露、格非、余华、苏童等后现代先锋小说家在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的小说写作已经构成了中国当代最重要的文学景观之一、关于这批后现代先锋小说的艺术特征,人们经常指出诸如断裂、空缺、消解、并置、重复、迷宫、游戏等等.但是,所有这些特征尚属于后现代先锋小说的表面现象.从后现代先锋小说的基本性质来看,这批小说主要表现为以虚无为背景,面向非存在进行虚构.中国这批小说家的主要人物之,、余华就明确表示,“匠人是为利益和大众的需求而创作,艺术家是为虚无而创作.”在此,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这批后现代先锋小说的基本特征予以考察和分析.
-
关键词
先锋小说
后现代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
现实世界
孙甘露
小说文本
小说写作
时空结构
叙述人
先锋作家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旷野中的嚎叫──对新时期以来小说批评的回巡与思考
被引量:6
- 3
-
-
作者
洪治纲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15-123,共9页
-
文摘
1.引言:面对历史的承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写下这句话时,实际上表述了人类对待历史的双重态度:一是历史作为人类经历过的存在,是伴随着一代代人的记忆而延续的,它包涵了一代代后来者的判断和思考,真正客观的、一成不变的历史是永远不存...
-
关键词
小说批评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
小说创作
批评家们
新时期
文化大革命
人道主义
技巧探索
作家
传统技巧
-
分类号
I054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大地歌吟──李贯通前期小说论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吴义勤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1-116,共6页
-
文摘
大地歌吟李贯通前期小说论吴义勤对于李贯通的阅读始于他的中篇小说《天缺一角》,这部厚实、凝重的小说通过对现时代“文化守灵人”命运的刻画准确而深刻地切入了世纪末文化转型期一个最沉重也是最有价值的精神话题,作家对于当今知识分子命运的忧患、对于现实的穿透和表...
-
关键词
前期小说
齐鲁文化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
文化大革命
主人公
《伙计》
生命强力
作家
生命方式
美好人性
-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洪峰小说的个体意识──评《东八时区》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钟本康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4-99,共6页
-
文摘
洪峰小说的个体意识──评《东八时区》钟本康人是有生命的个体,同时又是社会总体的存在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必然具有这种两重性。然而文学创作观照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或在个体,或在总体,其标志并不在于作品是写了一个人还是一群人,而要看审美意识落向何处。...
-
关键词
个体意识
个体价值
人物命运
个体命运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
洪峰
社会价值
长篇小说
历史内容
文化大革命
-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