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絮凝法和传统混凝法深度除磷费用和效益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明如 张泽瀚 +6 位作者 郭旭 于占成 马可可 白昱 冯健恒 周斌龙 周律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3-70,共8页
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污水总磷排放要求不断提高。电絮凝法和传统混凝法是常用的化学除磷方法,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费用,对比了在不同出水磷浓度时,采用铝电极的电絮凝法和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的传统... 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污水总磷排放要求不断提高。电絮凝法和传统混凝法是常用的化学除磷方法,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费用,对比了在不同出水磷浓度时,采用铝电极的电絮凝法和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的传统混凝法的环境影响、费用和生态效率。结果表明,在出水磷浓度相同时,电絮凝法和传统混凝法除磷的生命周期影响相近,电絮凝法生命周期费用低、生态效率高。两种方法对环境影响贡献最大的分别是电絮凝法运行过程中消耗的铝电极和传统混凝法运行过程中消耗的PAC,对费用贡献最大的是污泥处理处置过程。出水要求的磷浓度越低,电絮凝法和传统混凝法的环境影响、费用升高,生态效率下降。电絮凝法费用低、生态效率高、占地小、池体构造简单、操作简便、易于控制,且除磷效果优于传统混凝法,具有替代传统混凝法用于深度除磷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絮凝 传统混凝法 除磷 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费用 生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