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消费方式变迁及其作用消费增长的机理 被引量:7
1
作者 胡绍雨 申曙光 《西部论坛》 2014年第5期22-29,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消费方式从与传统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分散化、个体化、封闭性、低层次的传统消费方式,逐步向集中化、社会化、市场化、重视享受与发展的现代消费方式转变;其中,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从"贫困—温饱"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消费方式从与传统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分散化、个体化、封闭性、低层次的传统消费方式,逐步向集中化、社会化、市场化、重视享受与发展的现代消费方式转变;其中,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从"贫困—温饱"到"温饱—小康"再到"小康—全面小康"的三个阶段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消费习惯、消费者的自我认同、社会分层属性、区域位置、消费制度、家庭生命周期以及家庭收入是影响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方式及其演进方向的重要因素。消费方式的变迁可以直接带来消费量的增加,而消费方式的变迁综合地取决于农民自身因素、农村客观环境因素和农民收入;同时推动消费方式变迁和农民收入增加,可以用较小的社会变革实现农村消费的较快增长。因此,新农村建设应"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三者并重,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农村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消费 消费方式 传统消费方式 现代消费方式 耐用消费 新农村建设 改善农村环境 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增收 扩大内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