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礼乐伦理精神
1
作者 易学尧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42,156,共10页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尊礼尚乐的礼乐型文化,“礼乐皆得,谓之有德”的观念及“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的思想可谓既深且厚,并由此形成了礼乐伦理精神。这种礼乐伦理精神在传统民居建筑中也得到了深刻的反映并凝结成卓...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尊礼尚乐的礼乐型文化,“礼乐皆得,谓之有德”的观念及“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的思想可谓既深且厚,并由此形成了礼乐伦理精神。这种礼乐伦理精神在传统民居建筑中也得到了深刻的反映并凝结成卓尔不群的建筑伦理精神。整体上考察,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不仅具有“以器显道”或“以器载道”的伦理价值功能,而且具有“人伦轨模”的伦理价值旨趣,凸显出儒家礼乐伦理的核心要义。传统民居建筑对儒家礼乐伦理核心要义的凸显既通过“休戚与共”的礼乐伦理秩序表现出来,亦借助“崇德贵和”的礼乐伦理敦化和“重伦守礼”的礼乐伦理规范得以强化。三者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共同支撑起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礼乐相和”的伦理精神大厦,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建筑 礼乐伦理 休戚与共 崇德贵和 重伦守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生态观 被引量:10
2
作者 梅军 肖金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886-4887,共2页
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在选址、营造、结构、朝向、居室布局以及与环境相和谐和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开发等方面,具有诸多的合理性和科学因素,反映了苗族顺应和尊重自然,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该研究分析了黔东南苗族民居在自然... 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在选址、营造、结构、朝向、居室布局以及与环境相和谐和对自然资源的适度开发等方面,具有诸多的合理性和科学因素,反映了苗族顺应和尊重自然,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该研究分析了黔东南苗族民居在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念,因地制宜的规划原则,就地取材的节能手段、可持续开发的建筑构造4个方面的民居建筑理念,反映出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传统民居建筑 生态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低碳节能特征研究——评《节能建筑设计与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郭俊明 李振行 刘珊珊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I0009-I0009,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我国的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资源供给和环境影响的问题对促进我国...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我国的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资源供给和环境影响的问题对促进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湘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为例,探讨节能建筑与民族传统民居的特征。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节能建筑设计与技术》从建筑的可持续性出发,探讨并强调建筑的资源消耗要兼顾资源消费的今天与明天,其中的节约、循环、再生是可持续的实质。《节能建筑设计与技术》一书中提出节能建筑设计的三要素就是研究资源的节约、循环、再生的技术问题,对节能建筑原理的掌握,就是建筑师手中握有了可持续性研究与应用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建筑设计 传统民居建筑 低碳节能 资源供给 环境影响 湘中地区 我国经济发展 资源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传统民居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与创新
4
作者 张樱 《现代园艺》 2019年第23期85-87,共3页
福建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独树一帜。为解决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各种自然、人文等因素影响,需要修缮和加固这些传统民居建筑数不胜数。以"互联网+"为背景,以现代技术为依托,融合科技的创新路径,研究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模式下,传统... 福建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独树一帜。为解决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各种自然、人文等因素影响,需要修缮和加固这些传统民居建筑数不胜数。以"互联网+"为背景,以现代技术为依托,融合科技的创新路径,研究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模式下,传统民居建筑结构与碳纤维增强材料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传统技艺寻求新的保护与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传统民居建筑 营造技艺 碳纤维材料 保护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市传统民居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
5
作者 索朗白姆 常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6-423,共8页
对于我国地处青藏高原的西藏自治区,其传统民居建筑凝结了当地居民的经验和智慧,通过剖析当地传统民居建筑与气候的关系,可以实现当地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拉萨市传统民居进行测绘和室内热环境测试,从建筑朝向、建筑形式、... 对于我国地处青藏高原的西藏自治区,其传统民居建筑凝结了当地居民的经验和智慧,通过剖析当地传统民居建筑与气候的关系,可以实现当地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拉萨市传统民居进行测绘和室内热环境测试,从建筑朝向、建筑形式、建筑功能和建筑空间等方面对拉萨市传统民居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进行研究,总结拉萨市传统民居在高原寒冷气候条件下的气候适应性特征,为西藏自治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市 传统民居建筑 气候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民居绿色营造经验的提炼识别与转译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严少飞 王豫君 +2 位作者 李小龙 刘丫丫 闫启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8-347,共10页
传统民居建筑中葆有大量契合现代绿色建筑设计需求的营造技艺.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技艺与匠人传承体系逐步衰落甚至消失,营造智慧濒临失传.同时,由于传统民居并非是基于“绿色”前提来进行营造的,其建筑单体本身是非预设绿... 传统民居建筑中葆有大量契合现代绿色建筑设计需求的营造技艺.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技艺与匠人传承体系逐步衰落甚至消失,营造智慧濒临失传.同时,由于传统民居并非是基于“绿色”前提来进行营造的,其建筑单体本身是非预设绿色标准的,因此隐藏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绿色营造技艺具有散点、碎片式的分布特征,具有难发现、难梳理、难转译、难应用的特点.为解决此问题,课题提出一种“基于非预设标准单体的微技术集群”研究方法,整合分析多源信息,挖掘提炼数百项地域特色民居绿色营造经验并进行科学化转译,基于健康舒适、安全耐久、资源节约等绿色性能视角,从多点聚合到集群分类,基于不同的技术层次与技术环节,形成相应的“微技术链群”,实现传统民居绿色营建智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建筑 绿色营造经验 微技术集群 科学转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民居中“原生态”思想与现代生态居住建筑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石铁矛 徐伟 《南方建筑》 2005年第5期68-70,共3页
传统民居建筑从原始社会的穴居,巢居发展至今,有其必然的因素,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古代人们朴素的自然生态环境观——“原生态”思想,在此基础上总结利用“原生态”思想来指导现代居住建筑生态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传统民居 “原生态”思想 现代居住建筑生态设计 居住建筑设计 传统民居建筑 自然生态 现代 原始社会 生态设计 环境观 古代人 穴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趋势下传统村落民居建筑景观的继承与革新——以云南通海兴蒙乡北阁下村为例
8
作者 沈丹 卢垚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2期146-152,共7页
云南通海兴蒙蒙古族乡是云南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乡,其北阁下村于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兴蒙乡传统民居及聚落空间肌理形态遭到严重破坏。为了让村落民居建筑景观达到继承和革新的共赢,对兴蒙乡传统村... 云南通海兴蒙蒙古族乡是云南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乡,其北阁下村于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兴蒙乡传统民居及聚落空间肌理形态遭到严重破坏。为了让村落民居建筑景观达到继承和革新的共赢,对兴蒙乡传统村落民居提出更新方案。文中分析了项目区的地理、交通区位以及民居建筑概况;分类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根据设计目标和原则对传统村落民居进行空间格局更新设计,阐述建筑装饰形式更新方案以及传统建筑材料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建筑 更新设计 更新方案 装饰图案 建筑材料 兴蒙乡北阁下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宁波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 被引量:3
9
作者 谭秋华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0年第6期86-87,共2页
本文通过对宁波传统民居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以及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探索宁波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融合的有效途径,为明确宁波建筑的发展方向提供有利的依据。
关键词 传统民居建筑 现代建筑设计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传统民居及其室内陈设
10
作者 王周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6年第3期56-61,共6页
美丽富饶的马来西亚是一个森林资源极其丰富的东南亚岛国,正是那些郁郁葱葱覆盖着广袤沃土的绿色林地,为马来西亚人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繁衍栖息的福地。马来西亚传统民居建筑也就因地制宜地构建在林地与木头的世界里。
关键词 传统民居建筑 室内陈设 马来西亚 因地制宜 东南亚 林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山地民居墙体构造技术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西平 赵方周 +1 位作者 刘加平 尚建丽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起源和发展于经济技术落后的农业和手工业社会,历经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变革的影响,逐步演变进化成为地域特征强烈的乡土居住建筑体系。从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来审示,传统民居具备结构简洁、就地取材和施工建造方便等优点...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起源和发展于经济技术落后的农业和手工业社会,历经千百年来自然与社会变革的影响,逐步演变进化成为地域特征强烈的乡土居住建筑体系。从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来审示,传统民居具备结构简洁、就地取材和施工建造方便等优点;从与气候的关系来看,具有适应地区气候、冬暖夏凉的生态性能;从以人对居住的需求来看,能够满足基本的舒适和健康标准要求。目前我国每年乡镇新建住宅已逾10亿m2,应该将传统民居中的生态建筑经验在新建住宅中得以继承。本文针对传统民居的代表之一———秦岭山地夯土墙民居建筑墙体材料、裂缝、防水、稳定性等问题,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理论分析,得出其构造技术体系上的一些量化结论和定性做法。这对有地域代表的民居给予了技术上的肯定,对于民居的建造具有指导意义(已用于当地民居建造),同时将为我国乡土民居相关设计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技术 山地民居 传统民居建筑 建筑墙体材料 新建住宅 实验室试验 工业社会 经济技术 社会变革 建筑体系 地域特征 施工建造 就地取材 地区气候 生态性能 冬暖夏凉 标准要求 生态建筑 秦岭山地 技术体系 科学依据 设计标准 乡土民居 夯土墙 稳定性 居住 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景迈山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修缮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芳芳 李靖 +2 位作者 王登辉 李盼 赵明宪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5期115-120,164,共7页
传统村落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村落发展层面上看,应对传统村落、民居进行保护;从现代居住舒适性层面上看,需要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和修缮。只有对传统村落民居进行更新保护和发展,才能... 传统村落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见证,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村落发展层面上看,应对传统村落、民居进行保护;从现代居住舒适性层面上看,需要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和修缮。只有对传统村落民居进行更新保护和发展,才能使历史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对景迈山传统村落进行现场调查,摸清传统村落所面临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空间格局的保护与利用以及传统民居建筑的修缮与利用两方面提出可提高居住舒适性的修缮保护措施,并提出做好整体保护规划和旅游规划等村落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保护价值 传统民居建筑 空间格局 居住舒适性 保护与修缮 景迈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民居空间艺术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倩 《室内设计》 2004年第2期12-20,29,30,31,共12页
徽州古村落民居,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以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著称,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它们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逐渐形成特点鲜明、相对独立的艺术类别。其中宏村古村落民居,... 徽州古村落民居,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以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著称,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它们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逐渐形成特点鲜明、相对独立的艺术类别。其中宏村古村落民居,是徽派民居建筑中的典型代表。它全面体现了徽派建筑的所有特征,具有很高的综合研究价值。我们从探讨徽州民居建筑空间环境的意义出发,用更深层次、更细微的视角去观察它,了解它、研究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建筑 徽州 室内设计 建筑文化 建筑艺术 建筑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居第五届学术会议在重庆召开
14
作者 张克俭 《规划师》 1994年第2期50-50,共1页
中国民居第五届学术会议5月24日—6月5日,在重庆召开。这次大会是由重庆建筑大学组织和承办,四川省建委、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南充市建委、阆中市建委筹单位协办的。这次大会继承了历届学术会议的传统,一边进行实地考察,一边进行学术... 中国民居第五届学术会议5月24日—6月5日,在重庆召开。这次大会是由重庆建筑大学组织和承办,四川省建委、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南充市建委、阆中市建委筹单位协办的。这次大会继承了历届学术会议的传统,一边进行实地考察,一边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时间安排紧凑,条理性强,受到了与会的104多名专家、学者的好评。这次会议,代表们主要考察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市,对阆中的城市建设、园林及市政建设都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予以了充分肯定;对中阆名胜古迹的保护、传统民居保护、城市环境及地理形态的保护等方面所作的工作倍加赞赏。尤其是对在市财力绵薄的情况下,能保护下来大量的、成片成街区的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及聚落环境,更觉难能可贵。大家认为这是对国家所作的巨大贡献,是对中华民族所作的巨大贡献。大会应阆中市政府邀请,组织了部分专家、学者进行座谈,为当地政府出谋划策,并在名胜古迹鉴定,传统民居建筑保护,新区建设与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会议 传统民居建筑 聚落环境 居第 市建委 条理性 大学组织 设计研究院 学术交流 建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民居模型制作赋能地理实践力与地域传统文化的协同教育
15
作者 颜健 李青 《地理教学》 2025年第16期22-25,39,共5页
地域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域化呈现,其教育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针对高中地域传统文化教育表层化等问题,本文以传统民居建筑模型制作为实践依托,探索地理实践力与地域传统文化的协同教育路径。实践表明,“... 地域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域化呈现,其教育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针对高中地域传统文化教育表层化等问题,本文以传统民居建筑模型制作为实践依托,探索地理实践力与地域传统文化的协同教育路径。实践表明,“认知建构—实践制作—文化解读—评价引领”的进阶式教学框架与复刻模型参展的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完成模型制作,提升学生对地域传统文化的理论认知,深化具身体验,并促进其认同内化,同时也能有效强化学生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实践力 地域传统文化 传统民居建筑模型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