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茱萸纹到缠枝纹”论中国传统植物纹样的演变与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爱丹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8-63,共6页
以茱萸纹、忍冬纹、卷草纹、缠枝纹四种不同历史时期的植物纹样为研究对象,依托它们的社会时代背景,从形式与意味两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从汉代茱萸纹的题材意味胜于结构形式,到明清缠枝纹的结构形式重于题材意味,梳理出存在于它们之... 以茱萸纹、忍冬纹、卷草纹、缠枝纹四种不同历史时期的植物纹样为研究对象,依托它们的社会时代背景,从形式与意味两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从汉代茱萸纹的题材意味胜于结构形式,到明清缠枝纹的结构形式重于题材意味,梳理出存在于它们之间的生命轨迹。四种纹样经历了对表现题材本身神秘力量的敬仰,趋向对纹样结构样式的形式美感和象征寓意的显现,与它们之间结构模式从无定型期走向程式化相一致,而其应用也从相对的单一逐步多元化。从汉代"茱萸纹"到明清"缠枝纹",传统植物纹样的演变与应用,与人的智性发展及主体意识的增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茱萸纹 忍冬纹 卷草纹 缠枝纹 传统植物纹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几种传统植物汉名的订正 被引量:4
2
作者 祁振声 黄金祥 杨华生 《河北林果研究》 2010年第1期38-50,共13页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防止宝贵植物学历史遗产的迷失,在对古籍记载的几种传统植物进行全面考证的基础上,对被近现代植物学专著张冠李戴的传统植物名称进行订正,以免以假乱真,以便正本清源。
关键词 传统植物 汉名 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传统植物染料及其开发 被引量:8
3
作者 颜恩泉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8-91,共4页
在多民族聚居的云南高原,传统植物染料在各民族衣物染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工染料进入人们的生活中,逐步取代了植物染料。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通过比较,认为植物染料对人体有益无害,这是化学染料无法相比的... 在多民族聚居的云南高原,传统植物染料在各民族衣物染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工染料进入人们的生活中,逐步取代了植物染料。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通过比较,认为植物染料对人体有益无害,这是化学染料无法相比的。特别是发达国家更重视植物染料。云南植物染料资源丰富,优势突出,应让传统的加工、染制技术在开发绿色产业、发展民族经济和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植物染科 开发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植物药的可专利实用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庆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4-49,共6页
通过利用现代制药技术萃取植物药中的有效物质成分申请专利已经为各国专利法所普遍接受,但该角度的专利保护无法为基于传统知识披露的传统植物药提供全面合理的保护。对于传统植物药以传统知识形式披露的药物价值用途可以成为医药用途专... 通过利用现代制药技术萃取植物药中的有效物质成分申请专利已经为各国专利法所普遍接受,但该角度的专利保护无法为基于传统知识披露的传统植物药提供全面合理的保护。对于传统植物药以传统知识形式披露的药物价值用途可以成为医药用途专利,对其实用性的考察应从"产业可利用性"到"有用性"的演化过程入手,以期符合传统植物药医药用途专利的实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植物 专利 实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植物药的可专利创造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庆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3-88,共6页
传统专利制度的本质在于对技术的保护,专利创造性需要"所属技术领域"作为评判标准,传统植物药以传统知识形式披露的药物价值用途可以成立医药用途专利,对其创造性的考察应从传统植物药本身特有的传统知识结构评判上述要素,以... 传统专利制度的本质在于对技术的保护,专利创造性需要"所属技术领域"作为评判标准,传统植物药以传统知识形式披露的药物价值用途可以成立医药用途专利,对其创造性的考察应从传统植物药本身特有的传统知识结构评判上述要素,以期符合传统植物药医药用途专利的创造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植物 专利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的传统植物景观构造理念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枝清 《绿色科技》 2012年第3期78-80,共3页
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景观构造时存在的不足和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传统植物景观构造理念,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 传统植物景观 原则 构造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修改条款简介
7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 注册程序 植物 欧盟成员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草映镜:中国早期电影意象美学中的植物书写
8
作者 陈沛霖 李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4-59,共6页
中国传统意象美学以主客交融为核心特征,在农耕文明滋养下,植物意象逐渐形成独特的审美体系。这一美学形态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共同作用于艺术创造:前者构建了“观物取象”的创作范式,后者则确立了物我同构的哲学基础,二者交融催... 中国传统意象美学以主客交融为核心特征,在农耕文明滋养下,植物意象逐渐形成独特的审美体系。这一美学形态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共同作用于艺术创造:前者构建了“观物取象”的创作范式,后者则确立了物我同构的哲学基础,二者交融催生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意象系统。中国早期电影人在民族化探索中,创造性转化了这种双重传统,为当代中国电影的民族话语建构提供了可资镜鉴的美学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电影 传统植物意象 天人合一 意象美学 媒介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民族植物学——一个新兴的民族植物学研究领域
9
作者 耿彦飞 王雨华 裴盛基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城市民族植物学(urban ethnobotany)是一个新兴的民族植物学研究领域,一般指在城市背景下研究人与植物相互关系的科学,主要关注城市居民(新移民和原住民)利用植物和植物产品的知识。本文系统阐述了城市民族植物学的定义、研究进展和研... 城市民族植物学(urban ethnobotany)是一个新兴的民族植物学研究领域,一般指在城市背景下研究人与植物相互关系的科学,主要关注城市居民(新移民和原住民)利用植物和植物产品的知识。本文系统阐述了城市民族植物学的定义、研究进展和研究内容,并探讨了该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国外城市民族植物学研究主要聚焦于药用植物知识状况,同时关注庭院与城市绿地的植物多样性及其在塑造城市景观、增强文化认同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国内城市民族植物学研究还包括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人群和受城镇化影响较大的农村地区人群的传统植物知识。城市民族植物学研究内容包括传统植物(如传统食用植物和传统药用植物等)知识的迁移与适应、城市集市植物(产品)、庭院植物、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传统生态知识与生态文明建设。如今,城市民族植物学研究面临众多挑战,包括如何防止传统植物知识逐渐消失,如何避免传统植物知识边缘化和同质化,如何长期跟踪特定群体,如何应对文化多样性对居民植物认知及植物使用方式的影响,以及如何增强研究结果的可扩展性、可转移性和解释性。研究者应坚持植物多样性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乡土植物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积极组建专业研究团队和机构,设立科学教育中心,并推动城市植物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民族植物 民族植物 传统植物知识 城镇化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园林植物“柳”文化及造景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倩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1期97-99,共3页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些文化历经千百年形成,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构建了文化自信的精神家园,具有积极的传播价值。中国文化有各具特色的代表性负载物,而柳融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渐渐承载了送别文化、高洁文化、...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些文化历经千百年形成,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构建了文化自信的精神家园,具有积极的传播价值。中国文化有各具特色的代表性负载物,而柳融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渐渐承载了送别文化、高洁文化、隐喻文化、生命文化、风俗文化。从文化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柳树在造景中的应用,如临水而植、花柳交映、道路护柳、建筑旁植柳,为柳树在造景中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文化 造景应用 传统园林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中华民族植物文化根脉,创新发展我国民族植物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裴盛基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从突出当代人与植物相互关系的主题、应用植物资源开发新技术发展经济、数智技术提升民族植物学定量研究水平、城市民族植物学研究大有可为、人才培养始终是关键等5个方面综述近年来民族植物学发展的趋势,在借鉴和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新成... 从突出当代人与植物相互关系的主题、应用植物资源开发新技术发展经济、数智技术提升民族植物学定量研究水平、城市民族植物学研究大有可为、人才培养始终是关键等5个方面综述近年来民族植物学发展的趋势,在借鉴和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新成就新方法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条件,采用“传承经典”“开发新知”“量化共识”“古今融合”和“开创未来”共5个主要方面创新地发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植物学科体系。并提出今后研究中应关注的3个方面的问题:民族植物学的民“根”在中国,建立自主的民族植物学学科发展体系,交流合作是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植物文化 民族植物 传承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 学科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族山区传统染料植物调查及其安全性研究
12
作者 兰世超 石云昌 +2 位作者 雷朝霞 赵君 张红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4期189-193,共5页
侗族山区染料植物的利用历史悠久,为更好地传承发扬当地的传统染布技术,调查了侗族山区常用的染料植物及相关的染色工艺,并针对板蓝染色、薯莨染色和毛桐染色的安全性能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侗族山区现有的染料植物有12个科12属12种,... 侗族山区染料植物的利用历史悠久,为更好地传承发扬当地的传统染布技术,调查了侗族山区常用的染料植物及相关的染色工艺,并针对板蓝染色、薯莨染色和毛桐染色的安全性能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侗族山区现有的染料植物有12个科12属12种,用于染布的有5种,用于染食品的有7种.安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植物染料染色的纺织布中pH值、甲醛含量以及重金属镉、铜和铅含量都远低于最新国家标准,安全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植物染料 甲醛含量 重金属含量 侗族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龙胜红瑶传统药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知识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建设 曹丽敏 +1 位作者 粟新政 曹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5-385,共11页
瑶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红瑶是其中一个分支,因妇女服饰上的花纹图案以大红色为主而得名,其生活习俗饱含民族特色,对植物尤其是药用植物的利用方式,与其他民族不同。该研究采用经典的民族植物学理论和方法,访问调查了... 瑶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红瑶是其中一个分支,因妇女服饰上的花纹图案以大红色为主而得名,其生活习俗饱含民族特色,对植物尤其是药用植物的利用方式,与其他民族不同。该研究采用经典的民族植物学理论和方法,访问调查了广西龙胜红瑶传统药用植物种类,根据植物拉丁名、中文名、当地名、用途、用法及药用部位,对其进行民族植物学编目,并与《中国药典》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共记录到药用植物95种,隶属于57科83属,其中蔷薇科、百合科种类最多,分别含有7种,显示龙胜红瑶传统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全株入药的植物种类41种,占总数的43.16%;根入药的种类为23种,占总数的24.21%;叶入药的种类为13种,占总数的13.68%。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以全株、根及叶为主;治疗风湿类疾病的药物比重最大,为23.47%,推测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关;与《中国药典》比较,发现71种植物未被其收录,另有17种虽被收录但主治功效不同,有7种被收录且主治功效大致相同,为新型中药的研发提供了借鉴。同时,还探讨了龙胜红瑶传统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资源现状及文化传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药用植物 红瑶 龙胜 民族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食用野生植物传统知识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青亮 苏亚拉图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1期168-171,共4页
运用民族植物学访谈调查法对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民间食用野生植物的传统知识进行调查研究。共记载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所利用的食用野生植物48种,隶属17科33属,其中食用野果有12种,野生蔬菜有23种,代粮植物有7种,茶用植物有8种,调料植物... 运用民族植物学访谈调查法对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民间食用野生植物的传统知识进行调查研究。共记载内蒙古奈曼旗蒙古族所利用的食用野生植物48种,隶属17科33属,其中食用野果有12种,野生蔬菜有23种,代粮植物有7种,茶用植物有8种,调料植物有2种以及食用油类有2种,其中具有两种食用类型的食用野生植物有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曼旗 食用野生植物 传统植物学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吉祥植物视角下的士人园林隐逸文化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清 《现代园艺》 2023年第3期154-156,共3页
隐逸文化是士人园林的精髓之一,士人园林是隐逸文化的现实载体。基于中国传统吉祥植物视角对士人园林隐逸思想的表达进行研究,实现对士人园林从现象到本义的进一步认识过程,从而完整认识隐逸思想在士人园林中的全部涵义。研究表明:中国... 隐逸文化是士人园林的精髓之一,士人园林是隐逸文化的现实载体。基于中国传统吉祥植物视角对士人园林隐逸思想的表达进行研究,实现对士人园林从现象到本义的进一步认识过程,从而完整认识隐逸思想在士人园林中的全部涵义。研究表明:中国传统吉祥植物以植物命名、植物景观、装饰应用等显性与隐性方式表达着人格追求、吉祥顺遂、心境向往等隐逸文化,实现对隐逸文化的现实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吉祥植物 士人园林 隐逸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传统茶用植物土庄绣线菊营养成分分析
16
作者 苏亚拉图 袁子芮 +1 位作者 橙赫尔 哈斯巴根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21期190-192,共3页
土庄绣线菊是蒙古族传统的代茶用植物,为阐明土庄绣线菊的营养成分,该研究采用常规检测方法,对在不同季节采自内蒙古不同地区的土庄绣线菊茶用部位进行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表明,土庄绣线菊茶用部位富含糖、脂类、单宁,以及多种氨基酸和... 土庄绣线菊是蒙古族传统的代茶用植物,为阐明土庄绣线菊的营养成分,该研究采用常规检测方法,对在不同季节采自内蒙古不同地区的土庄绣线菊茶用部位进行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表明,土庄绣线菊茶用部位富含糖、脂类、单宁,以及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这些营养物质的含量在不同季节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传统茶用植物 土庄绣线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平县花腰傣传统民族植物利用调查
17
作者 李树荣(文/图) 《云南林业》 2023年第1期60-65,共6页
为探索新平花腰傣人长期生活在横行之区,为何还能繁衍生存和发展,想从他们对植物的利用中找到答案。故从2019年开始,历时三年,走访傣族村寨,虚心向长者请教,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他们传统利用植物多达501种,隶属121科。充分总结他们关于植... 为探索新平花腰傣人长期生活在横行之区,为何还能繁衍生存和发展,想从他们对植物的利用中找到答案。故从2019年开始,历时三年,走访傣族村寨,虚心向长者请教,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他们传统利用植物多达501种,隶属121科。充分总结他们关于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做到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管理、农村发展及新产品开发,才能促进花腰傣地区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腰傣 传统植物 利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传统药用植物抗呼吸道常见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正彩 郝二伟 +8 位作者 韦棪婷 陈晓璐 Jintanaporn Wattanathorn Tang Pei Ling Justin Jang Hann Chu 白钢 刘昌孝 侯小涛 邓家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79-3587,共9页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全球范围内人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致死率在所有传染病中居于首位。天然药用植物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途径协同发挥抗病毒作用的特点,在抗呼吸道病毒新药开发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从《中国-东盟传统药...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全球范围内人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致死率在所有传染病中居于首位。天然药用植物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途径协同发挥抗病毒作用的特点,在抗呼吸道病毒新药开发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从《中国-东盟传统药物志》中350种药物进行筛选,对具有抗呼吸道病毒的药物以抗病毒种类数、化学成分、作用机制等进行分类统计,并对其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进行阐述和分析,旨在从中国-东盟传统药用植物中筛选出抗呼吸道常见病毒的活性成分,以期为后续新药研发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传统药用植物 呼吸道病毒感染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州客家人植物崇拜的调查研究——以五华县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期和 杨和生 +1 位作者 陈丽青 尹小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21091-21097,21106,共8页
采用民族植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方法,对梅州客家人的植物崇拜现象和对植物的民间传统利用形式进行了抽样调查和民间访谈。结果表明:客家人植物崇拜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食用药用、传说象征和谐音相关;着重探讨了植物崇拜对生物多样性的... 采用民族植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方法,对梅州客家人的植物崇拜现象和对植物的民间传统利用形式进行了抽样调查和民间访谈。结果表明:客家人植物崇拜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食用药用、传说象征和谐音相关;着重探讨了植物崇拜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及其影响,揭示了客家民系传统生态保护观的形成情况;分析了植物崇拜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稳定性,并对民间传统利用的植物分别按药用、食用、观赏和文化方面进行编目;同时指出了客家地区的植物崇拜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讨论了梅州客家地区的植物文化在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利用传统文化对村落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人 植物崇拜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保护观 植物传统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园林植物景观中的中国元素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笑 《花卉》 2017年第24期52-53,共2页
在当前园林工程设计中,设计者将中国元素应用于原理景观中,有利于提升原理景观设计效果。对此,本文首先对传统中国元素进行介绍,然后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元素在现代园林植物景观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 中国传统元素 现代园林景观 农耕文化 风水模式 传统植物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