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水江流域传统林业模式的生态经济特征及其价值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宗碧
唐晓梅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6-140,共5页
清水江流域是我国西南的重要林区。经明清以来的开发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林业及其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一是杉松种植、买卖为主的林业资源和经济传统;二是"人工育林"的种植模式;三是林粮间作和多元经营互补的生产方式;四是...
清水江流域是我国西南的重要林区。经明清以来的开发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林业及其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一是杉松种植、买卖为主的林业资源和经济传统;二是"人工育林"的种植模式;三是林粮间作和多元经营互补的生产方式;四是林木买卖的内外市场互动形成支撑的经济结构;五是林业资源的有效流转和社会中介服务的广泛形成。清水江流域传统林业模式具有生态经济性质和价值,主要表现为:一是林业经济活动具有"经济资源生态化"的特征和维持生态资源增长的机制;二是"人工育林"的种植和经营模式具有生态—经济互动的双重循环结构和功能;三是林粮间作及其蕴涵的经济补充生产方式具有生态经济的生计形态;四是林业资源要素的市场化和生态资源随同流转以及形成增值环节,减弱林业经营的生态破坏;五是林业生态经济生产使相应的生态文化观、价值观和生活习俗的形成并发挥生态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流域
传统林业模式
生态经济特征
生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水江流域传统林业模式的生态经济特征及其价值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宗碧
唐晓梅
机构
凯里学院价值学与经济哲学研究所
凯里学院旅游学院
出处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6-140,共5页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2011年社科基地课题(11JD083)成果之一
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贵州锦屏文书研究"(09XZS001)成果之一
文摘
清水江流域是我国西南的重要林区。经明清以来的开发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林业及其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一是杉松种植、买卖为主的林业资源和经济传统;二是"人工育林"的种植模式;三是林粮间作和多元经营互补的生产方式;四是林木买卖的内外市场互动形成支撑的经济结构;五是林业资源的有效流转和社会中介服务的广泛形成。清水江流域传统林业模式具有生态经济性质和价值,主要表现为:一是林业经济活动具有"经济资源生态化"的特征和维持生态资源增长的机制;二是"人工育林"的种植和经营模式具有生态—经济互动的双重循环结构和功能;三是林粮间作及其蕴涵的经济补充生产方式具有生态经济的生计形态;四是林业资源要素的市场化和生态资源随同流转以及形成增值环节,减弱林业经营的生态破坏;五是林业生态经济生产使相应的生态文化观、价值观和生活习俗的形成并发挥生态保护作用。
关键词
清水江流域
传统林业模式
生态经济特征
生态价值
Keywords
Qingshui fiver valley
traditional forestry mode
ecological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ecological value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水江流域传统林业模式的生态经济特征及其价值
刘宗碧
唐晓梅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