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传统村落活化的声音档案馆建设研究
- 1
-
-
作者
刘子成
郭卫东
-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传媒学院
-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0,共5页
-
文摘
传统村落在我国分布广泛,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其活化研究一直在推陈出新。声音资源在传统村落禀赋优厚,特别是在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背景下,在传统村落建设声音档案馆尤为重要。声音档案经过基本形态、功能面向和制播主体的演变,其馆藏建设选择在传统村落,有其成本、审美和注意力经济的优势。通过构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方式,针对性地制播声音文化产品,从而推动声音档案馆建设与传统村落活化共进,在传统村落声音的采录、制播和体制建设上逐渐形成规范,完善声音档案馆的建设,服务并融入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构建中,助力传统村落活化进入良性循环。
-
关键词
传统村落活化
声音档案馆
文化空间
-
Keywords
activating traditional village
sound archive
cultural space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美丽中国中脊带”传统村落旅游响应及活化策略
被引量:7
- 2
-
-
作者
曾灿
刘沛林
曹扬意
黄柳倩
-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长沙工作站
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92,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66)。
-
文摘
以“美丽中国中脊带”区域97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从本体价值禀赋、遗产资源组合优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及区域旅游发展水平4个维度构建传统村落旅游响应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TOPSIS法计算各单元旅游响应度,并运用ArcGIS 10.2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表明:(1)各单元传统村落旅游响应度差异明显,南方高于北方,胡焕庸线东侧高于西侧,呈现由高到低依次为南部、中部、北部的空间格局;省际之间传统村落旅游响应度较低、空间分布较为均衡;传统村落资源丰富,但旅游开发利用程度整体不高,79.38%的研究单元旅游响应度在3级以下。(2)传统村落旅游响应3级及以上的景观亚区均位于胡焕庸线的东侧,空间分异明显;景观区、景观亚区传统村落数量与该区域旅游响应相关性不强;景观大区传统村落数量与该区旅游响应度有一定的耦合性。
-
关键词
传统村落活化
文化遗产旅游化
旅游响应度
聚落景观区划
美丽中国中脊带
-
Key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 revitalization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tourism responsiveness
settlement landscape zoning
Ridge Belt of Beautiful China
-
分类号
G249.27
[文化科学]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