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确浙江省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空间分布的现实关系及形成机理,以浙江省701个中国传统村落和2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空间分析法、空间错位指...为明确浙江省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空间分布的现实关系及形成机理,以浙江省701个中国传统村落和2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空间分析法、空间错位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分析了浙江省传统村落与非遗的空间错位特征及其分异成因。结果表明:浙江省传统村落与非遗分别呈“西南密、东北疏”“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浙江省传统村落与非遗分布正向错位区主要集中在浙东北经济较发达、文化事业发展较好的地区,负向错位区主要集中在浙西南经济较落后、地理空间相对独立的地区;博物馆和文化馆数量是浙江省传统村落与非遗空间错位格局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平均坡度、平均高程等自然地理环境是二者空间错位的重要影响因素,常住人口、GDP、第三产业占比、城镇化率、公路里程、人均公共财政支出等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是二者空间错位的间接影响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为明确浙江省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空间分布的现实关系及形成机理,以浙江省701个中国传统村落和2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空间分析法、空间错位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分析了浙江省传统村落与非遗的空间错位特征及其分异成因。结果表明:浙江省传统村落与非遗分别呈“西南密、东北疏”“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浙江省传统村落与非遗分布正向错位区主要集中在浙东北经济较发达、文化事业发展较好的地区,负向错位区主要集中在浙西南经济较落后、地理空间相对独立的地区;博物馆和文化馆数量是浙江省传统村落与非遗空间错位格局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平均坡度、平均高程等自然地理环境是二者空间错位的重要影响因素,常住人口、GDP、第三产业占比、城镇化率、公路里程、人均公共财政支出等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是二者空间错位的间接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