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与传统术式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术后早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程张静 薛喆 张爽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97-1099,共3页
目的:对比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与传统三联术式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术后早期临床观察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6年间行手术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共42例,其中传统三联术式22例(对照组)、行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20例(研究组)。对比分... 目的:对比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与传统三联术式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术后早期临床观察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6年间行手术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共42例,其中传统三联术式22例(对照组)、行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20例(研究组)。对比分析术前术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含量、压疮风险评分、血红蛋白减少量、术后伤口引流量。结果: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式与传统三联术式两组术后伤口引流量第1天分别为255.0±35.4 ml、153.0±89.6 ml(P=0.0037),第2天分别为40.0±35.4 ml、14.0±11.7 ml(P=0.0042);两组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27.4±4.5 g/L、3.3±0.2 g/L(P<0.05);两组术后压疮风险评分分别为7.9±0.3、8.0±0.7(P=0.343),均显著高于术前,但两组均无实际压疮发生;两组术后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1.31±0.44 mg/L FEU、0.86±0.36 mg/L FEU(P=0.359),均显著高于术前;两组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5%(3/20)、0(0/22),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股骨远端旋转截骨术相比传统三联术式,术后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量明显增大;两种术式术后压疮风险评分、D-二聚体数值相比术前均明显升高。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实际压疮、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旋转截骨 传统三联 复发性髌骨脱位 快速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楠 石东磊 徐沛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8-421,共4页
目的:对比两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TPTL)与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TTTL)的临床应用效果,阐述TPTL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24例患者按照所行术式的不同分为TPTL组60例... 目的:对比两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TPTL)与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TTTL)的临床应用效果,阐述TPTL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24例患者按照所行术式的不同分为TPTL组60例(采用TPTL、淋巴结廓清术)和TTTL组64例(采用TTTL、淋巴结廓清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盐酸哌替啶用量、术后拔除胸引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6个月患侧上肢活动后不适者的例数。结果:TPTL组患者切口长度[(4.0±0.2)cm]小于TTTL组患者切口长度[(6.2±0.3)cm](P<0.05);TPTL组患者术后盐酸哌替啶的用量[(125±35)mg]小于TTTL组患者术后盐酸哌替啶的用量[(240±46)mg](P<0.05)。TPTL组有2例患者术后6个月患侧上肢活动后不适,TTTL组有11例患者术后6个月患侧上肢活动后不适。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TTL比较,TPTL可以减小切口长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 传统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216例分析
3
作者 杨鹰 李幼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4-624,共1页
关键词 全子宫切除 传统术式 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中低位直肠阴道瘘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慧娟 冯晓兰 +1 位作者 杨军 王常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直肠阴道瘘(RVF)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40例RVF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采用直肠黏膜移动瓣技术治疗的20例RVF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采用传统术式(经会阴、经阴道及经肛门括约肌途径修补术)...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直肠阴道瘘(RVF)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40例RVF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采用直肠黏膜移动瓣技术治疗的20例RVF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采用传统术式(经会阴、经阴道及经肛门括约肌途径修补术)治疗的20例RVF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传统术式与直肠黏膜移动瓣技术对RVF的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采用直肠黏膜移动瓣技术治疗RVF一次补修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术式(P<0.05);两组术后各项应激指标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黏膜移动瓣技术可有效治疗中低位RVF,并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在中低位RVF治疗中较传统术式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阴道瘘(RVF) 直肠黏膜移动瓣技 传统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微创剥脱术治疗单纯下肢静脉曲张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蔚东 许铮 +2 位作者 赵亮 田广健 苑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259-4260,共2页
下肢静脉曲张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5%~30%,女性大约为男性的3倍^[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可缓解症状、治愈深静脉返流及促进溃疡愈合,一直是传统的标准治疗术式^[2]。但传统术式有创伤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及患者住院期间... 下肢静脉曲张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5%~30%,女性大约为男性的3倍^[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可缓解症状、治愈深静脉返流及促进溃疡愈合,一直是传统的标准治疗术式^[2]。但传统术式有创伤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及患者住院期间因活动不便导致生存质量下降等缺点。因此,探索微创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这一疾病的主流趋势。鉴于静脉曲张在人群中的高患病率及就诊患者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标准治疗 剥脱 微创 传统术式 深静脉返流 溃疡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胆道压力测定的护理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绍凤 张立娟 +3 位作者 刘奇 刘楠 宁美玲 肖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1-192,共2页
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传统术式,T管引流使胆汁经引流管进入肠道或分流至体外,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不致因胆总管内压力过高而使胆汁外溢,有利于胆道的愈合,防止胆漏以及胆道高压等并发症的发生[1]。长时间T管开放引... 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传统术式,T管引流使胆汁经引流管进入肠道或分流至体外,以保证胆总管缝合处不致因胆总管内压力过高而使胆汁外溢,有利于胆道的愈合,防止胆漏以及胆道高压等并发症的发生[1]。长时间T管开放引流,大量胆汁、电解质及消化酶丢失,很多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差、精神萎靡,影响疾病的治愈和健康的恢复[2,3]。我科利用中心静脉压测压装置监测胆道压力,根据胆道压力决定拔管时机和拔管时是否需要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2016年1~6月在我院择期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52例,现将胆道探查术后胆道压力测定的护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压力 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 中心静脉压 传统术式 开放引流 拔管时机 测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邵睿 祝斌 刘晓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9-462,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为3.7%~5.1%[1],有0.5%~1%的患者需手术治疗[2],其不仅耗费了巨大的医疗资源,而且会导致较高的致残率与误工率[3]。自Yeung提出YESS(Yeung endoscopic spine system)[4]和Hoogland提出TESSYS(trans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为3.7%~5.1%[1],有0.5%~1%的患者需手术治疗[2],其不仅耗费了巨大的医疗资源,而且会导致较高的致残率与误工率[3]。自Yeung提出YESS(Yeung endoscopic spine system)[4]和Hoogland提出TESSYS(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urgical system)[5]以来,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逐渐兴起,其不仅能取得和传统手术相同的效果,而且具有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早期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术式等优点[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 早期治疗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医疗资源 传统术式 内窥镜下 腰椎间盘突出症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手术治疗中迷走神经的处理 被引量:3
8
作者 方树民 张文学 +2 位作者 袁冬 刘俊超 孙建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7-367,369,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 迷走神经 治疗 舌咽神经根 传统术式 诊治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