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农村减贫的金融支撑:传统普惠金融还是数字普惠金融
被引量:
8
1
作者
逯海勇
李琳
宋培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将从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本文在概念辨析基础上,阐述了传统普惠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减缓农村相对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异质性,并采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检验传统普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将从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本文在概念辨析基础上,阐述了传统普惠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减缓农村相对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异质性,并采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检验传统普惠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两种普惠金融形态对农村相对贫困减缓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传统普惠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均有助于减缓农村相对贫困,但传统普惠金融在农村减贫中发挥的作用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用户认知能力及个人终端要求是限制数字普惠金融有效发挥减贫作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普惠金融
数字
普惠
金融
相对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实证分析
被引量:
21
2
作者
王姣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4-116,共3页
利用2011-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通过与传统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行比照,发现从全国整体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推动作用大于传统普惠金融。分区域来看,数字普惠金融...
利用2011-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通过与传统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行比照,发现从全国整体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推动作用大于传统普惠金融。分区域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和传统普惠金融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普惠
金融
传统普惠金融
农村居民收入
增长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惠金融降低平均成本推进消除贫困的逻辑演进
3
作者
穆博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4,共7页
传统金融具有“嫌贫爱富”天然属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金融排斥,导致弱势群体长期无法获得金融服务且难以借此消除贫困。普惠金融的逻辑实质是降低金融产品的平均成本,以消除金融排斥,帮助更多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并消除贫困。传统普惠...
传统金融具有“嫌贫爱富”天然属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金融排斥,导致弱势群体长期无法获得金融服务且难以借此消除贫困。普惠金融的逻辑实质是降低金融产品的平均成本,以消除金融排斥,帮助更多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并消除贫困。传统普惠金融的逻辑着力点是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综合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逻辑放大功能是发挥数字技术的重要作用。虽然后者比前者在降低金融产品平均成本的程度上显著提升,但降低的平均成本仍具有下限,导致无法完全消除金融排斥、难以借助普惠金融服务彻底消除贫困。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的数字贫困者,制约了其所需金融产品平均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产生了对数字贫困者的新金融排斥,使其因难以获得金融服务成为新型贫困者,成为影响数字普惠金融逻辑放大功能的新难题,需重新审视贫困的内涵及消除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的价格排斥
平均成本
传统普惠金融
数字
普惠
金融
数字贫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提升资本市场的股价信息含量吗?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卉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金融与科技融合的新兴业态,对资本市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上市企业样本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探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降低股价非同步性,提升股价信息含...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金融与科技融合的新兴业态,对资本市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上市企业样本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探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降低股价非同步性,提升股价信息含量,且该作用对于小规模企业、所在地的传统金融禀赋基础较好和传统普惠金融发展较好的企业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通过提高市场流动性以及信息透明度来提升股价信息含量。以未来盈余反应系数衡量股价信息含量和采取工具变量法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基于此,应继续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推动传统金融和数字金融协同发展,同时也不能忽略数字金融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普惠
金融
股价信息含量
中介效应
传统普惠金融
传统
金融
禀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减贫的金融支撑:传统普惠金融还是数字普惠金融
被引量:
8
1
作者
逯海勇
李琳
宋培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JZD028
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数字技术驱动经济结构优化转型的内在机理、效应评估与政策创新”,项目编号:2021YJSB037。
文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点将从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本文在概念辨析基础上,阐述了传统普惠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减缓农村相对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异质性,并采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检验传统普惠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两种普惠金融形态对农村相对贫困减缓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传统普惠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均有助于减缓农村相对贫困,但传统普惠金融在农村减贫中发挥的作用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用户认知能力及个人终端要求是限制数字普惠金融有效发挥减贫作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传统普惠金融
数字
普惠
金融
相对贫困
Keywords
traditional inclusive finance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relative poverty
分类号
F32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832.0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实证分析
被引量:
21
2
作者
王姣
机构
中共沈阳市委党校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4-116,共3页
基金
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生态系统:运行机制、风险缺陷与优化研究”(18YJA790079)资助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研究”(WJ2020019)资助。
文摘
利用2011-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通过与传统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行比照,发现从全国整体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推动作用大于传统普惠金融。分区域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和传统普惠金融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数字
普惠
金融
传统普惠金融
农村居民收入
增长影响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惠金融降低平均成本推进消除贫困的逻辑演进
3
作者
穆博
机构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商业与经济学院
出处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与实践研究”(22&ZD1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传统金融具有“嫌贫爱富”天然属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金融排斥,导致弱势群体长期无法获得金融服务且难以借此消除贫困。普惠金融的逻辑实质是降低金融产品的平均成本,以消除金融排斥,帮助更多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并消除贫困。传统普惠金融的逻辑着力点是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综合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逻辑放大功能是发挥数字技术的重要作用。虽然后者比前者在降低金融产品平均成本的程度上显著提升,但降低的平均成本仍具有下限,导致无法完全消除金融排斥、难以借助普惠金融服务彻底消除贫困。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的数字贫困者,制约了其所需金融产品平均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产生了对数字贫困者的新金融排斥,使其因难以获得金融服务成为新型贫困者,成为影响数字普惠金融逻辑放大功能的新难题,需重新审视贫困的内涵及消除之策。
关键词
金融
的价格排斥
平均成本
传统普惠金融
数字
普惠
金融
数字贫困者
分类号
F12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提升资本市场的股价信息含量吗?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卉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卖空机制影响下的上市公司传闻应对策略及应对效果研究”(项目编号:22YJC630221)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卖空机制与上市公司澄清公告信息披露质量研究”(项目编号:2022WTSCX179)。
文摘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金融与科技融合的新兴业态,对资本市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上市企业样本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探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降低股价非同步性,提升股价信息含量,且该作用对于小规模企业、所在地的传统金融禀赋基础较好和传统普惠金融发展较好的企业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通过提高市场流动性以及信息透明度来提升股价信息含量。以未来盈余反应系数衡量股价信息含量和采取工具变量法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基于此,应继续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推动传统金融和数字金融协同发展,同时也不能忽略数字金融的潜在风险。
关键词
数字
普惠
金融
股价信息含量
中介效应
传统普惠金融
传统
金融
禀赋
Keywords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stock price informativeness
intermediary effect
traditional inclusive finance
traditional financial endowment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农村减贫的金融支撑:传统普惠金融还是数字普惠金融
逯海勇
李琳
宋培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实证分析
王姣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普惠金融降低平均成本推进消除贫困的逻辑演进
穆博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提升资本市场的股价信息含量吗?
周卉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